2019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范文:堅守法律實現法治中國(8月3日)

字號:

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中,考生根據指定的材料進行分析,提出見解,并加以論證。申論主要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考試。那么,為您整理了2019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范文:堅守法律實現法治中國(8月3日),更多2019國考公務員考試資料,請關注的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
    習*指出“法律要被全社會的人信仰”,意在指明法律信仰的的重要意義。然而,中國式過馬路,行政權力沒有有效的規(guī)范和制約,人治大于法治的錯誤思想;企業(yè)誠信意識缺乏;法制宣傳不到位等事件屢屢出現。其主要原因是,公民沒有法律意識,未形成法律信仰。這樣不僅會導致個人權利受損之后沒有合法的*途徑,還會影響社會的法治建設的進程,甚至會影響法治中國的建設。因此,唯有樹立法律信仰,才能實現法治中國。
    個人需要樹立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對于個人發(fā)展至關重要,現今出現的“中國式過馬路”即湊夠一撮人就走,管他紅燈綠燈,體現的是國人規(guī)則意識的缺乏。中國式過馬路既交通治安和交通環(huán)境,還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其根源在于人們心中沒有規(guī)則意識,沒有法律信仰。在法治社會,加強個人法律信仰意義重大,可以通過法治宣傳,向公民普及法律常識,用喜聞樂見或創(chuàng)新的方式宣傳法律,同時建立誠信檔案或失信人名單,以此更好的規(guī)范個人行為,幫助其樹立法律信仰。
    企業(yè)需要樹立法律信仰。企業(yè)是法律執(zhí)行的重要一環(huán),而企業(yè)為了實現短期利益將全局和長遠利益拋之腦后,進行違法違紀的生產和經營。其根源在于,一方面是企業(yè)的法律觀念薄弱,存在短視行為;另一方面是,企業(yè)主沒有形成對法律的信仰,敬畏法律的威嚴性,這樣會導致破壞市場經濟的良性競爭,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讓企業(yè)樹立法律信仰,需要加強企業(yè)誠信意識,建立企業(yè)信用體系,讓企業(yè)更加自律;還需要增加違法成本,加大懲戒,從外部迫使企業(yè)形成法律意識。
    政府需要樹立法律信仰。黨的是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在2020年基本健身法治政府,但是法治政府的建設情況還存在問題。行政權力沒有有效的制約和規(guī)范,究其原因,是部分官員不尊重法律,缺乏法律信仰。法律信仰難以形成不僅會損害政府公信力,不利于政府形象的樹立;還會導致人治大于法治,影響法律的*性,甚至會阻礙法治政府的建設。因此,政府官員嚴格守法,形成法治思維,同時也可以建立監(jiān)督機制和完善相關的基本法,做到政府行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美國法學家哈羅德·伯爾曼曾經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樹立法律信仰需個人,企業(yè),政府三者共同完成,讓法治成為國人的共識,建立全民的法治信仰,最終實現法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