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米芾的民間傳說故事

字號:


    米芾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其人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是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的全才。下面是分享的關(guān)于米芾的民間傳說故事。歡迎閱讀參考!
    【畫月】
    從前,鎮(zhèn)江千秋橋東邊,住了個很有名氣的書畫家,叫米芾。他畫什么像什么,跟真的一樣,稱得上是一枝神筆。
    米芾脾氣十分古怪,人們都叫他“米顛”。說他顛,其實他不顛。他很有骨氣,不歡喜巴結(jié)人,尤其是對有權(quán)勢的,大到當(dāng)朝天子,小到州官縣令,他連句恭維話都沒有。所以他雖有一肚子的才學(xué),也沒有做大官。
    有個人,和米芾的老子米佐一起共過事,一直閑居在鎮(zhèn)江,說起來同米芾的交情也有多年了。不過米芾總是看他不起,因為這個人見到做官的骨頭就軟了。
    有一次,這人為了巴結(jié)一個當(dāng)朝的大官,就死皮賴臉地來央求米芾畫幅中堂,好拿去孝敬大官。這人說一次,米芾答應(yīng)一次,說兩次,他答應(yīng)兩次,可答應(yīng)了三年零六個月,就是不曾給他畫過一筆。
    后來,那個京城里的大官實在等得不耐煩了,三番五次催這人:“米芾的畫怎么還沒有畫好?”這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生怕馬*拍不成,再被踢一腳。這天一大早,他就跑到米芾家里,坐請米芾畫畫。
    他從早上坐到中午,又從中午坐到晚上,說了半天,只見米芾答應(yīng),不見米芾動手。一直到月亮升上來了,米芾才慢吞吞地踱著步子,走進(jìn)書房去磨墨。這人一看,嘴笑得豁到了耳朵根,也跟著進(jìn)了書房。他才跨進(jìn)書房,米芾已經(jīng)把宣紙卷起來了。啊呀,真是神筆,畫得這么快。這時,米芾就把紙卷交給這人,并關(guān)照說:“好了,你拿回去吧。不過路上不能看,到家才能看。我可不畫第二張噢!”
    這人接過畫掉頭就跑。他跑著跑著心里冷了一半:米芾怎么畫得這么快?這個人瘋瘋顛顛的,不要是拿我作耍啊。他叫我路上不能看,叫我不看我偏要看,路上看跟到家看還不是一樣的。當(dāng)時,他剛巧走到千秋橋上,他剛把畫展開,只聽見“撲通”一聲響,一個“東西”跳到河里頭去了。他低頭一看,只見一個月亮悠悠地往下沉,水影子里有兩個月亮。再看看宣紙,上面什么也沒有。他想:原來他畫的是一個月亮,可現(xiàn)在掉到水里頭去了。他急忙回頭去找米芾,米芾問他:“哪個叫你在路上看的?這只好怪你自己,我說過不再畫第二張了!”
    這人沒有辦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厝ハ胂氩凰佬?,又拿著竹籃子到河邊去撈。撈了三天三夜也不曾撈到個亮月子。
    事后,這話一傳開,米芾更有名望了。有人講:“米芾根本沒替那個人畫,只是坎了個圓硯臺?!庇腥酥v:“米芾料定那個人上了千秋橋就要看畫,才畫了個真的亮月子,掉到水里頭去,叫這家伙到頭是竹籃撈月一場空。”
    【顛公拜石】
    米芾在我們漣水,大家尊稱他叫米公。他平日非常愛好古器物,特別是石頭,不見奇石還罷,一看見就愛不釋手。甚至要出數(shù)十、數(shù)百倍的銀價去買。因此有些人稱他為米顛公。
    米公在漣水做官時,一次下鄉(xiāng)視察民情,在城北雞鵝山附近的一個村莊,發(fā)現(xiàn)一位老婦家倒塌的墻下有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正發(fā)著光哪。米公看到后,連喊:“奇石!奇石!”便向老婦人施禮道:“你家的這塊石頭可賣?”因為米公下鄉(xiāng)改換了便裝,老婦人并不認(rèn)識他,便漫不經(jīng)心地?fù)u搖頭,說道:“不賣!”米公聽說不賣,就走了。
    第二天,米公察訪了幾個村莊,路過這里,又向這個老婦人談起賣石頭的事。那老婦人心想:一塊爛石頭能值多少錢?賣它做啥!放在家里墊墊墻根也是好的,于是又一口回絕了。米公只得戀戀不舍地回府去了。
    第三天一早,米公用完了早餐,照例下鄉(xiāng)察訪,又經(jīng)過了這一家。這一次米公并未與老婦人攀談,只是站在遠(yuǎn)處呆瞪瞪地望著石頭出神。老婦人見他再三登門,于是便招呼米公:“學(xué)官,你既然喜歡這塊爛石,就送給你吧!”米公一聽老婦答應(yīng)了,欣喜若狂,連忙揖拜,口稱多謝。隨即從衣囊中取出三十兩紋銀,雙手捧給老婦。老婦一見,頓時驚慌失措,說道:“學(xué)官,哪里值得這么大價錢?這石頭是我送給你的,它放在家里也沒有大用處,快把銀子收起來!”米公說:“我平生酷愛奇石,難能你肯將此石賣給我,萬謝!萬謝!”經(jīng)過米公再三苦勸,老婦人終于收下了銀子。后來*佞們知道了此事,相譏道:“米芾如此癡呆,真不愧為名副其實的顛公!”米公聽到后,并不申辯,卻每每就以這股顛癡勁來為民請命,痛斥*邪,弄得一般貪官污吏下不了臺,拿他沒得辦法。
    擴展閱讀:
    米芾(別名米襄陽、米南宮等,1051年-1107年),字元章,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出生于湖北襄陽,祖籍山西。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其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風(fēng)格獨具,創(chuàng)立了“米點山水”,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米芾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其人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是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的全才。但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曾被宋徽宗詔為書畫學(xué)博士。他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dá)到亂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岳命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