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二語文寒假完美假期作業(yè),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
第1卷(選擇題60分)
一、(30分,第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A、寥落(liáo)悖謬(bèi)夢魘(yăn)睚眥(zhì)
B、玄虛(xián)伎倆(jì)干練(gān)端倪(nì)
C、喋血(dié)尸骸(hái)砥礪(dǐ)夯筑(hāng)
D、蔭蔽(yīng)蟲豸(zhì)單于(chán)懲創(chuàng)(chuāng)
2、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畜牧會晤殞身不恤言簡意賅
B、對峙禁錮焦燥不安仗義直言
C、防礙訛詐安份守已摧山拆地
D、布署苑囿禮尚往來積毀銷骨
3、填入下列各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1、一部《水滸傳》,洋洋灑灑百萬字,作者卻不是因為寫長篇就______筆墨。
○2、為了搞好工作,他們_______了許多好的建議。
○3、農村能源短缺和不穩(wěn)定供應,極大地______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
A、亂用搜集制約B、亂用收集限制
C、濫用收集限制D、濫用搜集制約
4、下列各句中,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唤M是()
A、該廠落實了減員增效的方案后,立見成果,當月即扭虧為盈,收到了急功近利之效。
B、他把這個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C、工作十年來,他在單位一直是一位無聲無息的人物。
D、陽光明媚,和風輕吹,我們如坐春風興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求知與修養(yǎng)相結合,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沒有好的思想品德,也就難以大有作為。
B、這本盜版書里的錯誤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之多。
C、每一個有志青年將來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主義建設有貢獻的人。
D、西安唐城百貨公司發(fā)揮國營企業(yè)主渠道的作用,從市場需要出發(fā),不斷擴大商品經營。
6、依次填入下列兩句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語貫、音節(jié)和諧的一組是
(1)、高矗云宵的博格達峰上,成年成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春夏秋冬,它從上到下總是一身潔白。
(2)、山谷兩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首只見一線彎曲的藍天,偶爾有幾只山鷹掠過。
①、披著雪白的大氅,戴著雪白的頭巾
②、戴著雪白的頭巾,披著雪白的大氅
③、崢嶸險峻峰巒陡立
④、峰巒陡立崢嶸險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魯迅曾給《史記》很高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句話充分肯定了史記作為我國歷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成就無與倫比,同時,作為一部人物傳記亦有開宗立派之功。
B、《國語》是我國早的一部國別史,描寫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齊、晉、鄭、楚、吳、越七國的史實。
C、《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D、《拿來主義》選自《且介亭雜文》,我們學過《孔乙已》、《故鄉(xiāng)》、《社戲》、《一件小事》都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第8題。
過分水嶺(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潺一夜聲。
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作者寫與溪水的惜別之情不從溪水方面來寫,而從“我”方面寫,以“我”的惜別進一步寫它的有情。
B、該詩化無情溪水為有情,使平凡事物富有詩意美。
C、第一句在點出“有情”的同時,也就設置了懸念,引導讀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
D、寫下行的溪水和上行入山的我,看似矛盾,實則寫出溪水的一直伴我,除我寂寞,更顯有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9——10題。
過印度洋(周無)
圓天蓋著大海,
黑天托著孤舟。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云頭。
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那里是非洲,
那里是歐洲,
我美麗親愛的故鄉(xiāng),
卻在腦后!
怕回頭,怕回頭,
一陣大風,
雪浪上船頭。
颼颼,
吹散一天云霧一天愁。
[本詩發(fā)表于1919年《少年中國》,作者周無,原名周太玄,生物學家。]
9、選出下面對這首詩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茫茫大海上漂泊著一葉孤舟,既寫出一種“寒江獨釣”般的空寂高遠,也寫出“大漠孤煙”般的游子獨立船頭,心系故鄉(xiāng)。凄清壯美的景物烘托著一顆孤獨的心。
B、作者滿懷一腔熱血,漂洋過海,可那時的中國,列強環(huán)伺,山河破碎;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濃郁的鄉(xiāng)愁中隱含著深沉的憂患意識。
C、全詩基調感傷沉郁,既寫出了作者無限惆悵和寂寞,也反映了詩人當時那種沉悶、壓抑的心境。
D、全詩不僅在寫景上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而且運用了對仗、復沓、對比等修辭手法,韻律優(yōu)美和諧,瑯瑯上口,有蕩氣回腸之效。
10、指出下面對這首詩中象征意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圓天”、“黑水”指當時黑暗的國際政治環(huán)境。
B、“山”、“樹”象征光明的前途與理想。
C、“颼颼”象征作者立誓報效祖國的愿望與行動,表現(xiàn)了對前途光明的追求。
D、“霧”、“愁”指當時的社會統(tǒng)治秩序,社會一片黑暗與慌亂。
二、(18分,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3題。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1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奮六世之余烈烈:功業(yè)
B、振長策而御宇內振:舉起
C、因河為池河:黃河
D、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敲撲:刑具,短的叫“撲”,長的叫“敲”。
1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履而制六合
A、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B、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以弱天下之民
13、對這段文字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①這段文字的中心是寫秦始皇的功業(yè),即其統(tǒng)一天下的勢如破竹和鞏固天下的各種措施。
②這段文字的中心是諷刺秦始皇自以為可以保其帝業(yè)傳之百世萬世以至無窮。
③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時的秦是何等強大,意在與后來秦滅亡之迅速形成對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④作者依次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形勢各個方面極力鋪敘秦始皇鞏固政權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的鋪敘中現(xiàn)出的*的魔影,意在為下文的“仁義不施”埋下伏筆。
⑤作者依次從政治、刑法、文化、軍事、地理、形勢各方面鋪敘秦始皇鞏固政權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現(xiàn)秦始皇企圖保其帝業(yè)傳之百世萬世以至無窮的野心。
A、①③B、②⑤C、①③④D、②
(二)閱讀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14——16題。
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子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蔽涔局唬骸昂?,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已,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此二說者,其知皆當矣,厚者為戮,薄者見疑;則非知之難也,處之則難也。
14、下面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先以其子妻胡君以娛其意(兒子)
B、宋有富人,天雨墻壞(下雨)
C、暮而果大亡其財(丟失)
D、厚者為戮,薄者見疑(被)
15、“此二說者,其知皆當矣”,“此二說者”指的是()
A、宋富人之子和鄰人之父
B、宋富人和鄰人之父
C、鄭武公和關其思
D、關其思和鄰人之父
16、“厚者為戮,薄者見疑;則非知之難也,處之則難也”,正確意思是()
A、關系密切的被殺了,關系疏遠的受到懷疑,這說明知道情況并不難,而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太難了。
B、進諫的話說重了(君王)就要殺人,說輕了(君王)就要懷疑人,這說明不是知道情況困難,而是處理它更困難。
C、重者被殺,輕者被懷疑,這說明知道問題并不難,恰當?shù)靥幚硭请y的。
D、厚道的被殺,淺薄的被懷疑,這說明了解問題并不難,而是如何量刑更困難。
三、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7——20題(12分,每小題3分)
經過1600年的努力,語文家終于證明蜜蜂是世界上工作效率高的建筑者。四世紀古希臘語文家佩波斯提出,蜂窩的優(yōu)美形狀,是自然界有效勞動的代表。他猜想,人們所見到的、截面呈六邊形的蜂窩,是蜜蜂采用少量的蜂蠟建成的。他的這一猜想稱為“蜂窩猜想”,但這一猜想一直沒有人能證明。
幾周前,美密執(zhí)安大學語文家黑爾宣稱,他已*這一猜想。蜂窩是一座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蜜蜂建巢時,青壯年工蜂負責分泌片狀新鮮蜂蠟,每片只有針頭大小。而另一些工蜂則負責將這些蜂臘仔細擺放到一定的位置,以形成豎直六面柱體。每一面蜂蠟隔墻厚度不到0.1毫米,誤差只有0.002毫米。六面隔墻寬度完全相同,墻之間的角度正好是120度,形成一個完美的幾何圖形。
人們一直疑問,蜜蜂為什么不讓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狀呢?隔墻為什么是平面,而不是呈曲面呢?雖然蜂窩是一個三維體建筑,但每一個蜂窩都是六面柱體,而蜂蠟墻的總面積僅與蜂巢的截面有關。由此引出一個語文問題,即尋找面積大、周長小的平面圖形。1943年,匈牙利語文家陶斯巧妙地證明,在所有首尾相連的多邊形中,正多邊形的周長是小的。但如果多邊形的邊是曲線時,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陶斯認為,正六邊形與其他任何形狀的圖形相比,它的周長小,但他不能證明這一點。而黑爾在考慮了周邊是曲線時,無論是曲線向外突,還是向內凹,都證明了由許多正六邊形組成的圖形周長小。他已將19頁的證明過程放在因特網上,許多專家都已看到了這一證明,認為黑爾的證明是正確的。
17、文中畫線句中“*”一詞的意思是()
A、弄清了蜂窩的優(yōu)美形狀為什么說是自然界有效勞動的代表。
B、證明了截面呈六邊形的蜂窩是蜜蜂采用少量的蜂蠟建造成的。
C、了解到蜜蜂建巢時,青壯年工蜂負責分泌片狀新鮮蜂蠟;而另一些工蜂則負責將這些蜂臘仔細擺放到一定的位置。
D、解答了蜜蜂為什么不讓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狀的問題。
18、下列與黑爾所做的研究的內容沒有關系的一項是()
A、尋找面積大、周長小的平面圖形。
B、證明在所有首尾相連的多邊形中,正多邊形的周長是小的。
C、證明周邊是曲線時,由許多正六邊形組成的圖形周長小。
D、論證每一面蜂蠟隔墻厚度不到0.1毫米;誤差只有0.002毫米。
1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語文家經過1600年的努力,終于證明蜜蜂是世界上工作效率高的建筑者。
B、“蜂窩猜想”是古希臘語文家佩波斯提出的以為蜜蜂是用少量的蜂蠟建造蜂窩的推測。
C、由于蜂窩中每一個蜂巢都是六面柱體,所以蜂蠟墻的總面積僅與蜂巢的截面有關。
D、美密執(zhí)安大學語文家黑爾已將其*“蜂窩猜想”的全過程放在因特網上。
20、根據(jù)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蜜蜂不讓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狀的原因是為了用少的蜂蠟建造大的蜂窩。
B、匈牙利語文家陶斯已于1943年尋找到面積大、周長小的平面圖形——正六邊形。
C、佩波斯提出的“蜂窩猜想”,終由不同時代的語文家陶斯和黑爾共同完成了其證明過程。
D、當周邊是曲線時,無論曲線向外突,還是向內凹,許多六邊形組成的圖形周長總是小。
第II卷(90分)
四、(18分)
閱讀下文,完成21~24題。
靜靜的日午,我坐在窗前,為外面一片晴美的日光,心中感覺沉醉。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我的耳際充滿嗡嗡的聲音。這種聲音聽來是熟悉的,親切的;但我沒有去注意它。過后,我聽到這種聲音顯得焦急,甚至變成忿怒了。
接著,我就看見一只蜜蜂在玻璃窗上碰擊著;它鼓著自己的翅膀,想從那里飛出去。它在不久之前,迷了道路,飛進這個房間來。這是我想得到的。
我看見它在玻璃上撞了許久,都不能夠飛出去。后來它在房內沖上沖下地旋飛,那完全失去在花間采蜜時的快樂的樣子;我覺得它像一個性急的小孩子,完全的紛亂了。有一回它碰在天花板上,打了一條弧線地落在壁上。
我知道它是從上面換氣的小窗間飛進來的。我的心中也為此感覺不安,希望它能很快找到出路。
現(xiàn)在我還記得,我找到一支木條在氣窗上敲著,意思是提醒它,從那里可以回去的,現(xiàn)在我想起來,真是多么可笑。我為什么不一開始就替它把玻璃窗打開呢?
我看見這只蜜蜂幾次飛回玻璃上;它一定覺得迷惑:那里不是一片陽光嗎?怎樣的,它不能夠飛到那里去呢?
我把窗打開,它就飛出去了。起初我感覺有些悵惘,馬上我感覺格外之快樂。我也不去想,我耽誤了它的時間,使它受到不小的驚慌。我看見這只蜜蜂,一條直線地飛進空中,我知道,在那些空曠的地方,到處充滿著陽光。
我常常地想起這件事情。我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想到這只蜜蜂,就感覺親切。
想起蜜蜂是喜歡陽光和花的,喜歡工作的。想到這只蜜蜂從窗口飛出,回到自由的自然界,它心中的快樂是怎么樣的呢?我想,我們來想象這種快樂,就是一種極大極大的幸福。
說不定它還會告訴它的同伴們,這個自由的世界,是多么可珍,多么美麗;采蜜是多么快樂的事情!我想,它會說得多么動人的呢。
我想,那些蜜蜂采蜜的地方,我們也到過的,我記得那些地方我們都去過的。那些路旁,開著草莓的白色小花的地方,那些開著一大片金色菜花的菜圃,那些有花開有陽光注滿的地方,真是多么美麗!
蜜蜂們便在那些地方采蜜的。
現(xiàn)在我就想起那只蜜蜂,它迷了道路,飛進我的房間來?,F(xiàn)在我還記得它正在玻璃上熱切地碰擊著,想從那里飛出去。
我常常想起這件事情的。像它那樣地投向光明,像它那種想回到自然界的急切的心理,我感到多么親切!
(選自1947年1月14日上海《大公報文藝》)
21、文章開頭既寫“我”為“日光”而“沉醉”,后面也多次寫蜜蜂為“日光”或“陽光”而奔突,“日光”或“陽光”在這里的寓意是什么?(4分)
答:
22、從文章整個內容來看,文章前半所寫蜜蜂想盡方法要從室內飛向窗外,是眼前實景,還是對往事的追憶?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7段中“怎樣的,它不能飛到那里去呢?”若按我們現(xiàn)在的表達方式應該怎么說?(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6分)
A、文章前面以較大的篇幅寫蜜蜂如何陷入困境,又如何因“我”的同情和幫助而終獲自由,得遂心愿,好像是專意寫蜜蜂,實則是借蜜蜂而寫“我”,還用了“卒章顯志”的方法。
B、文章前半,即從第1段到第8段是敘事,后半即從第9段到第15段是抒情、議論。敘事、抒情、議論界劃分明,各不相涉。
C、文章的主旨十分顯豁,但為了造成一種“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效果,在文筆上故作閃爍吞吐,致使文字拖沓,削弱了藝術表現(xiàn)力量。
D、在寫作背景、主旨和手法上和巴金的《燈》完全一致,可視為姊妹篇。
E、和楊朔的《荔枝蜜》都寫到了蜜蜂,也都用到了托物寓意的手法,但主旨卻各不相同。
五、(12分)
25、默寫(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亞父者,范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3)、__________________,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26、以“布什政府”開頭,作為整個的陳述對象,改寫下面一段話,寫成第一層是因果關系的多重復句。(3分)
巴以沖突能否平息,說到底還是取決于雙方是否有妥協(xié)的意愿,布什政府對此并無把握。美方大力推崇“米切爾報告”,甘心敲邊鼓,主要是考慮一旦外交努力失敗,美國可以比較容易推卸責任。
改寫:布什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面一段廣告,每個分句都有毛病,請修改。(5分)
①本品是以優(yōu)質蠶豆、芝麻、川白糖、液體葡萄糖、植物油、辣椒、花椒、甜醬、精鹽等多種天然香料精制而成,②具有香、甜、咸、鮮諸味融為一體,③入口化渣、怪味無窮,④其獨特的質量和上乘的風味堪稱巴渝地方傳統(tǒng)食品一絕,⑤是居家旅行、休閑、饋贈賓朋好友難得之佳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橋,是絕處逢生的一條通道。它象一條遠大的長虹出現(xiàn)在渴望者的心上。不只江河溝渠,就是在生活的其他領域,當你要擺脫困境,渡過災難,跨越厄運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轉,頓入光明之地的“橋”。這也許是“心橋”、“智慧之橋”、“命運之橋”……
請以“橋”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參考答案]一、1C2B3D4C5A6D7B8D9C10C
二、11C12C13C14A15D16C
三、17B18D19D20A
四、
21.光明、自由、理想等
22.是對往事的追憶,理由是文章到處提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現(xiàn)在我想起來”。
23.我為什么不能飛到那里呢?
24AE
25(默寫略)
26.對巴以雙方是否愿意妥協(xié)使沖突平息這一點并無把握,因此考慮到以后萬一外交失敗,自己可以比較容易推卸責任,就大力推崇“米切爾報告”,甘心把對巴以雙方敲邊鼓。
27.①刪去“多種天然香料”
②刪去“具有”或在分句末加“的特點”
③頓號改為逗號
④應說“上乘的質量和獨特的風味”
⑤“居家”與“旅行”間加頓號
六.作文(略)
第1卷(選擇題60分)
一、(30分,第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A、寥落(liáo)悖謬(bèi)夢魘(yăn)睚眥(zhì)
B、玄虛(xián)伎倆(jì)干練(gān)端倪(nì)
C、喋血(dié)尸骸(hái)砥礪(dǐ)夯筑(hāng)
D、蔭蔽(yīng)蟲豸(zhì)單于(chán)懲創(chuàng)(chuāng)
2、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畜牧會晤殞身不恤言簡意賅
B、對峙禁錮焦燥不安仗義直言
C、防礙訛詐安份守已摧山拆地
D、布署苑囿禮尚往來積毀銷骨
3、填入下列各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1、一部《水滸傳》,洋洋灑灑百萬字,作者卻不是因為寫長篇就______筆墨。
○2、為了搞好工作,他們_______了許多好的建議。
○3、農村能源短缺和不穩(wěn)定供應,極大地______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
A、亂用搜集制約B、亂用收集限制
C、濫用收集限制D、濫用搜集制約
4、下列各句中,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唤M是()
A、該廠落實了減員增效的方案后,立見成果,當月即扭虧為盈,收到了急功近利之效。
B、他把這個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C、工作十年來,他在單位一直是一位無聲無息的人物。
D、陽光明媚,和風輕吹,我們如坐春風興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求知與修養(yǎng)相結合,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沒有好的思想品德,也就難以大有作為。
B、這本盜版書里的錯誤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之多。
C、每一個有志青年將來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主義建設有貢獻的人。
D、西安唐城百貨公司發(fā)揮國營企業(yè)主渠道的作用,從市場需要出發(fā),不斷擴大商品經營。
6、依次填入下列兩句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語貫、音節(jié)和諧的一組是
(1)、高矗云宵的博格達峰上,成年成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春夏秋冬,它從上到下總是一身潔白。
(2)、山谷兩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首只見一線彎曲的藍天,偶爾有幾只山鷹掠過。
①、披著雪白的大氅,戴著雪白的頭巾
②、戴著雪白的頭巾,披著雪白的大氅
③、崢嶸險峻峰巒陡立
④、峰巒陡立崢嶸險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魯迅曾給《史記》很高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句話充分肯定了史記作為我國歷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成就無與倫比,同時,作為一部人物傳記亦有開宗立派之功。
B、《國語》是我國早的一部國別史,描寫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齊、晉、鄭、楚、吳、越七國的史實。
C、《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D、《拿來主義》選自《且介亭雜文》,我們學過《孔乙已》、《故鄉(xiāng)》、《社戲》、《一件小事》都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第8題。
過分水嶺(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潺一夜聲。
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作者寫與溪水的惜別之情不從溪水方面來寫,而從“我”方面寫,以“我”的惜別進一步寫它的有情。
B、該詩化無情溪水為有情,使平凡事物富有詩意美。
C、第一句在點出“有情”的同時,也就設置了懸念,引導讀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
D、寫下行的溪水和上行入山的我,看似矛盾,實則寫出溪水的一直伴我,除我寂寞,更顯有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9——10題。
過印度洋(周無)
圓天蓋著大海,
黑天托著孤舟。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云頭。
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那里是非洲,
那里是歐洲,
我美麗親愛的故鄉(xiāng),
卻在腦后!
怕回頭,怕回頭,
一陣大風,
雪浪上船頭。
颼颼,
吹散一天云霧一天愁。
[本詩發(fā)表于1919年《少年中國》,作者周無,原名周太玄,生物學家。]
9、選出下面對這首詩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茫茫大海上漂泊著一葉孤舟,既寫出一種“寒江獨釣”般的空寂高遠,也寫出“大漠孤煙”般的游子獨立船頭,心系故鄉(xiāng)。凄清壯美的景物烘托著一顆孤獨的心。
B、作者滿懷一腔熱血,漂洋過海,可那時的中國,列強環(huán)伺,山河破碎;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濃郁的鄉(xiāng)愁中隱含著深沉的憂患意識。
C、全詩基調感傷沉郁,既寫出了作者無限惆悵和寂寞,也反映了詩人當時那種沉悶、壓抑的心境。
D、全詩不僅在寫景上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而且運用了對仗、復沓、對比等修辭手法,韻律優(yōu)美和諧,瑯瑯上口,有蕩氣回腸之效。
10、指出下面對這首詩中象征意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圓天”、“黑水”指當時黑暗的國際政治環(huán)境。
B、“山”、“樹”象征光明的前途與理想。
C、“颼颼”象征作者立誓報效祖國的愿望與行動,表現(xiàn)了對前途光明的追求。
D、“霧”、“愁”指當時的社會統(tǒng)治秩序,社會一片黑暗與慌亂。
二、(18分,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3題。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1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奮六世之余烈烈:功業(yè)
B、振長策而御宇內振:舉起
C、因河為池河:黃河
D、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敲撲:刑具,短的叫“撲”,長的叫“敲”。
1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履而制六合
A、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B、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以弱天下之民
13、對這段文字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①這段文字的中心是寫秦始皇的功業(yè),即其統(tǒng)一天下的勢如破竹和鞏固天下的各種措施。
②這段文字的中心是諷刺秦始皇自以為可以保其帝業(yè)傳之百世萬世以至無窮。
③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時的秦是何等強大,意在與后來秦滅亡之迅速形成對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④作者依次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形勢各個方面極力鋪敘秦始皇鞏固政權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的鋪敘中現(xiàn)出的*的魔影,意在為下文的“仁義不施”埋下伏筆。
⑤作者依次從政治、刑法、文化、軍事、地理、形勢各方面鋪敘秦始皇鞏固政權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現(xiàn)秦始皇企圖保其帝業(yè)傳之百世萬世以至無窮的野心。
A、①③B、②⑤C、①③④D、②
(二)閱讀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14——16題。
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子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蔽涔局唬骸昂?,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已,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此二說者,其知皆當矣,厚者為戮,薄者見疑;則非知之難也,處之則難也。
14、下面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先以其子妻胡君以娛其意(兒子)
B、宋有富人,天雨墻壞(下雨)
C、暮而果大亡其財(丟失)
D、厚者為戮,薄者見疑(被)
15、“此二說者,其知皆當矣”,“此二說者”指的是()
A、宋富人之子和鄰人之父
B、宋富人和鄰人之父
C、鄭武公和關其思
D、關其思和鄰人之父
16、“厚者為戮,薄者見疑;則非知之難也,處之則難也”,正確意思是()
A、關系密切的被殺了,關系疏遠的受到懷疑,這說明知道情況并不難,而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太難了。
B、進諫的話說重了(君王)就要殺人,說輕了(君王)就要懷疑人,這說明不是知道情況困難,而是處理它更困難。
C、重者被殺,輕者被懷疑,這說明知道問題并不難,恰當?shù)靥幚硭请y的。
D、厚道的被殺,淺薄的被懷疑,這說明了解問題并不難,而是如何量刑更困難。
三、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7——20題(12分,每小題3分)
經過1600年的努力,語文家終于證明蜜蜂是世界上工作效率高的建筑者。四世紀古希臘語文家佩波斯提出,蜂窩的優(yōu)美形狀,是自然界有效勞動的代表。他猜想,人們所見到的、截面呈六邊形的蜂窩,是蜜蜂采用少量的蜂蠟建成的。他的這一猜想稱為“蜂窩猜想”,但這一猜想一直沒有人能證明。
幾周前,美密執(zhí)安大學語文家黑爾宣稱,他已*這一猜想。蜂窩是一座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蜜蜂建巢時,青壯年工蜂負責分泌片狀新鮮蜂蠟,每片只有針頭大小。而另一些工蜂則負責將這些蜂臘仔細擺放到一定的位置,以形成豎直六面柱體。每一面蜂蠟隔墻厚度不到0.1毫米,誤差只有0.002毫米。六面隔墻寬度完全相同,墻之間的角度正好是120度,形成一個完美的幾何圖形。
人們一直疑問,蜜蜂為什么不讓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狀呢?隔墻為什么是平面,而不是呈曲面呢?雖然蜂窩是一個三維體建筑,但每一個蜂窩都是六面柱體,而蜂蠟墻的總面積僅與蜂巢的截面有關。由此引出一個語文問題,即尋找面積大、周長小的平面圖形。1943年,匈牙利語文家陶斯巧妙地證明,在所有首尾相連的多邊形中,正多邊形的周長是小的。但如果多邊形的邊是曲線時,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陶斯認為,正六邊形與其他任何形狀的圖形相比,它的周長小,但他不能證明這一點。而黑爾在考慮了周邊是曲線時,無論是曲線向外突,還是向內凹,都證明了由許多正六邊形組成的圖形周長小。他已將19頁的證明過程放在因特網上,許多專家都已看到了這一證明,認為黑爾的證明是正確的。
17、文中畫線句中“*”一詞的意思是()
A、弄清了蜂窩的優(yōu)美形狀為什么說是自然界有效勞動的代表。
B、證明了截面呈六邊形的蜂窩是蜜蜂采用少量的蜂蠟建造成的。
C、了解到蜜蜂建巢時,青壯年工蜂負責分泌片狀新鮮蜂蠟;而另一些工蜂則負責將這些蜂臘仔細擺放到一定的位置。
D、解答了蜜蜂為什么不讓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狀的問題。
18、下列與黑爾所做的研究的內容沒有關系的一項是()
A、尋找面積大、周長小的平面圖形。
B、證明在所有首尾相連的多邊形中,正多邊形的周長是小的。
C、證明周邊是曲線時,由許多正六邊形組成的圖形周長小。
D、論證每一面蜂蠟隔墻厚度不到0.1毫米;誤差只有0.002毫米。
1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語文家經過1600年的努力,終于證明蜜蜂是世界上工作效率高的建筑者。
B、“蜂窩猜想”是古希臘語文家佩波斯提出的以為蜜蜂是用少量的蜂蠟建造蜂窩的推測。
C、由于蜂窩中每一個蜂巢都是六面柱體,所以蜂蠟墻的總面積僅與蜂巢的截面有關。
D、美密執(zhí)安大學語文家黑爾已將其*“蜂窩猜想”的全過程放在因特網上。
20、根據(jù)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蜜蜂不讓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狀的原因是為了用少的蜂蠟建造大的蜂窩。
B、匈牙利語文家陶斯已于1943年尋找到面積大、周長小的平面圖形——正六邊形。
C、佩波斯提出的“蜂窩猜想”,終由不同時代的語文家陶斯和黑爾共同完成了其證明過程。
D、當周邊是曲線時,無論曲線向外突,還是向內凹,許多六邊形組成的圖形周長總是小。
第II卷(90分)
四、(18分)
閱讀下文,完成21~24題。
靜靜的日午,我坐在窗前,為外面一片晴美的日光,心中感覺沉醉。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我的耳際充滿嗡嗡的聲音。這種聲音聽來是熟悉的,親切的;但我沒有去注意它。過后,我聽到這種聲音顯得焦急,甚至變成忿怒了。
接著,我就看見一只蜜蜂在玻璃窗上碰擊著;它鼓著自己的翅膀,想從那里飛出去。它在不久之前,迷了道路,飛進這個房間來。這是我想得到的。
我看見它在玻璃上撞了許久,都不能夠飛出去。后來它在房內沖上沖下地旋飛,那完全失去在花間采蜜時的快樂的樣子;我覺得它像一個性急的小孩子,完全的紛亂了。有一回它碰在天花板上,打了一條弧線地落在壁上。
我知道它是從上面換氣的小窗間飛進來的。我的心中也為此感覺不安,希望它能很快找到出路。
現(xiàn)在我還記得,我找到一支木條在氣窗上敲著,意思是提醒它,從那里可以回去的,現(xiàn)在我想起來,真是多么可笑。我為什么不一開始就替它把玻璃窗打開呢?
我看見這只蜜蜂幾次飛回玻璃上;它一定覺得迷惑:那里不是一片陽光嗎?怎樣的,它不能夠飛到那里去呢?
我把窗打開,它就飛出去了。起初我感覺有些悵惘,馬上我感覺格外之快樂。我也不去想,我耽誤了它的時間,使它受到不小的驚慌。我看見這只蜜蜂,一條直線地飛進空中,我知道,在那些空曠的地方,到處充滿著陽光。
我常常地想起這件事情。我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想到這只蜜蜂,就感覺親切。
想起蜜蜂是喜歡陽光和花的,喜歡工作的。想到這只蜜蜂從窗口飛出,回到自由的自然界,它心中的快樂是怎么樣的呢?我想,我們來想象這種快樂,就是一種極大極大的幸福。
說不定它還會告訴它的同伴們,這個自由的世界,是多么可珍,多么美麗;采蜜是多么快樂的事情!我想,它會說得多么動人的呢。
我想,那些蜜蜂采蜜的地方,我們也到過的,我記得那些地方我們都去過的。那些路旁,開著草莓的白色小花的地方,那些開著一大片金色菜花的菜圃,那些有花開有陽光注滿的地方,真是多么美麗!
蜜蜂們便在那些地方采蜜的。
現(xiàn)在我就想起那只蜜蜂,它迷了道路,飛進我的房間來?,F(xiàn)在我還記得它正在玻璃上熱切地碰擊著,想從那里飛出去。
我常常想起這件事情的。像它那樣地投向光明,像它那種想回到自然界的急切的心理,我感到多么親切!
(選自1947年1月14日上海《大公報文藝》)
21、文章開頭既寫“我”為“日光”而“沉醉”,后面也多次寫蜜蜂為“日光”或“陽光”而奔突,“日光”或“陽光”在這里的寓意是什么?(4分)
答:
22、從文章整個內容來看,文章前半所寫蜜蜂想盡方法要從室內飛向窗外,是眼前實景,還是對往事的追憶?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7段中“怎樣的,它不能飛到那里去呢?”若按我們現(xiàn)在的表達方式應該怎么說?(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6分)
A、文章前面以較大的篇幅寫蜜蜂如何陷入困境,又如何因“我”的同情和幫助而終獲自由,得遂心愿,好像是專意寫蜜蜂,實則是借蜜蜂而寫“我”,還用了“卒章顯志”的方法。
B、文章前半,即從第1段到第8段是敘事,后半即從第9段到第15段是抒情、議論。敘事、抒情、議論界劃分明,各不相涉。
C、文章的主旨十分顯豁,但為了造成一種“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效果,在文筆上故作閃爍吞吐,致使文字拖沓,削弱了藝術表現(xiàn)力量。
D、在寫作背景、主旨和手法上和巴金的《燈》完全一致,可視為姊妹篇。
E、和楊朔的《荔枝蜜》都寫到了蜜蜂,也都用到了托物寓意的手法,但主旨卻各不相同。
五、(12分)
25、默寫(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亞父者,范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3)、__________________,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26、以“布什政府”開頭,作為整個的陳述對象,改寫下面一段話,寫成第一層是因果關系的多重復句。(3分)
巴以沖突能否平息,說到底還是取決于雙方是否有妥協(xié)的意愿,布什政府對此并無把握。美方大力推崇“米切爾報告”,甘心敲邊鼓,主要是考慮一旦外交努力失敗,美國可以比較容易推卸責任。
改寫:布什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面一段廣告,每個分句都有毛病,請修改。(5分)
①本品是以優(yōu)質蠶豆、芝麻、川白糖、液體葡萄糖、植物油、辣椒、花椒、甜醬、精鹽等多種天然香料精制而成,②具有香、甜、咸、鮮諸味融為一體,③入口化渣、怪味無窮,④其獨特的質量和上乘的風味堪稱巴渝地方傳統(tǒng)食品一絕,⑤是居家旅行、休閑、饋贈賓朋好友難得之佳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橋,是絕處逢生的一條通道。它象一條遠大的長虹出現(xiàn)在渴望者的心上。不只江河溝渠,就是在生活的其他領域,當你要擺脫困境,渡過災難,跨越厄運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轉,頓入光明之地的“橋”。這也許是“心橋”、“智慧之橋”、“命運之橋”……
請以“橋”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參考答案]一、1C2B3D4C5A6D7B8D9C10C
二、11C12C13C14A15D16C
三、17B18D19D20A
四、
21.光明、自由、理想等
22.是對往事的追憶,理由是文章到處提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現(xiàn)在我想起來”。
23.我為什么不能飛到那里呢?
24AE
25(默寫略)
26.對巴以雙方是否愿意妥協(xié)使沖突平息這一點并無把握,因此考慮到以后萬一外交失敗,自己可以比較容易推卸責任,就大力推崇“米切爾報告”,甘心把對巴以雙方敲邊鼓。
27.①刪去“多種天然香料”
②刪去“具有”或在分句末加“的特點”
③頓號改為逗號
④應說“上乘的質量和獨特的風味”
⑤“居家”與“旅行”間加頓號
六.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