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精選

字號:


    閱讀理解題在高考英語試題中始終是分值的一個題型,隨著近年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閱讀理解題更多地強調對閱讀速度、知識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試題變得越來越靈活,形式更加多樣化,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物、科普、新聞、廣告甚至圖表。以下內容由整理發(fā)布,歡迎閱讀參考!
    一、多練習,多比較,熟悉文章設題手法
    常有學生說文章看懂了,題目卻做不對,這大致有兩種原因:一是只理解了文章表面意思,未能深層理解;二是未能透徹理解題目。目前閱讀理解題目可以粗分為兩類:主旨題和考察整體理解水平的細節(jié)題。其中主旨題占半數(shù)以上。細節(jié)題學生也應注意其選擇并非與文章完全對應,而經常換一種表達方式,或根據“弦外之音”考查學生對隱含細節(jié)的理解。對題目選項的設計,學生要注意它經常分為兩類:本身意義成立的選項和本身意義不成立的選取項。前者包括答非所問、文不對題、超出范圍等手法,后者包括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細節(jié)含糊等手法,所以學生要注意去除迷惑選項,確定答案。
    二、重視文章標題,找準全文主題句,把握文章主旨
    閱讀文章的標題往往是全文的主題,它能給我們啟發(fā)和想象,幫我們理解全文的內容和走向。所以審視標題有利于文章的理解,提高解題的效率。主題句往往對全文起提示、啟示、概括、歸納之作用,根據主題句既可以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誰或什么,也可以知道作者希望讀者了解主體方面的哪些內容。文章主題句一般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用歸納法寫的文章主題句一般是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一開始往往先陳述事實與細節(jié)描繪,最后一句從上文的細節(jié)描繪推出結論或建議,歸納要點與共性。用演繹法寫的文章主題句一般是第一句,作者遵循從一般到個別的寫作程序,在一開頭就提出了全文的論點即主題,而在下面幾節(jié)針對這一主題從不同的方面加以論述、論證,即從概述開始,隨之加以細說。高考對閱讀文章主旨題的考察側重深層理解,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整篇文章主題或局部段落的概括能力,經常出現(xiàn)的題目類型有:What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assage?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at i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對于這些題型,同學們要熟悉找答案的訣竅,及剛才所說的找主題的辦法。
    三、細讀文章,注意文章細節(jié)理解
    除了主旨題以外,細節(jié)理解題也是閱讀理解題中的基礎題,它主要考察學生對文中的具體事例、數(shù)字、情節(jié)、人物等的理解,經常出現(xiàn)排序題(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排序)、圖表題(按文章內容找出正確圖形)、正誤題(依據文章內容對所列的陳述進行正誤判斷)。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對于這種題型同學們必須細讀文章,對于文章的內容和細節(jié)做到胸有成竹,對事態(tài)的發(fā)生、發(fā)展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動手選擇答案。同學們必須知道,作者提出了一個話題以后,必定會用很大的篇幅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對于理解全文內容至關重要,同時也是歸納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礎,因此不可忽視。但記住,無論細節(jié)題如何變化,立足點都應該是從文章中找出相應詞語作為依據。
    四、先看問題,再讀文章,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提高閱讀速度
    《大綱》要求中學生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70到80個單詞,而閱讀理解做題參考時間限為35分鐘,這把做題時間也算在內了,考生必須在十分有限的時間內領會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脈絡。所以要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即:看題目――閱讀――解題――有選擇地再閱讀――再解題。先把文章所給問題瀏覽一遍,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那些表層理解的題目在初讀時就可以迅速選定。然后對剩下的深層意思的題目再回原文去找依據。因為已讀過一遍,去哪一段、哪幾句找依據已心里有數(shù),所以不必再從頭至尾讀一遍,而只需找與題目有關的依據。
    五、理解文章結構,掌握作者意圖
    英語文章講究主題段與主題句,段與段之間通常有過渡詞語連接,承上啟下,使文章行文連貫。有時文章還會在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推理上運用較高級的組篇手段。如果希望準確、深刻地理解文章,必須對文章的結構有所了解,把握全篇的文脈及句內、句間和段落間的修辭手段或邏輯關系。每篇文章都有一個特定的寫作目的,或是向讀者傳達某個信息,或是與閱讀者講授某個道理。而這些訊息通常并不是明確地表達出來,而是隱含在文章之中。作者往往在構思語篇之前總要預先設定讀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讀者可能與自己共同擁有什么樣的生活經驗、思想見地和需求欲望等,然后設計一些隱藏在語篇深層的“潛臺詞”。因此,這類試題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透過隱藏在語篇深層的邏輯線索去真正領悟作者的言外之意。
    六、多讀多背,擴大詞匯量,掌握猜詞技巧
    根據考試大綱與說明,要求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時能以每篇6分鐘的速度閱讀并做完5篇詞匯量共計約2500字,3%生詞率的各種題材的文章。每篇文章至少有6個生詞,學生普遍認為生詞是主要障礙之一。由于當今閱讀文章題裁廣泛,題材多樣,經常出現(xiàn)一詞多義,甚至出現(xiàn)沒有學過的詞匯。許多學生感到生詞特別集中,困擾很大,有的甚至煩躁得難以堅持閱讀下去。要解決閱讀中的生詞問題,一要擴大英語詞匯量,二要學習并掌握一些猜測生詞詞義的辦法。
    閱讀理解的技巧無論有多合理,都必須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掌握和完善,所以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如能運用所學的技巧多閱讀、多磨練,能力必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