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答題模板介紹

字號:

在高中地理考試過程中,學生要掌握好每一個答題技巧,下面將為大家?guī)砀咧械乩淼拇痤}模板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的答題模板
    材料題
    1.多讀材料
    精讀背景圖表、材料,要把握細節(jié),全面提取信息,多次重復讀背景資料。
    2.提取背景信息,調(diào)用答題框架
    讀圖表要先看圖名,再看圖例和坐標單位,后觀察圖表中具體事項,確保信息無遺漏。經(jīng)過思維加工將圖表的形象、數(shù)據(jù)信息轉(zhuǎn)化為自己能理解的文字信息。要根據(jù)提取的背景信息調(diào)動知識框架。答題時思路要開闊,思維要流暢、靈活;在確定了答題的方向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思考。
    規(guī)范表述
    (1)高中地理首先要分點作答,答題條理清晰,抓住主次,邏輯性強。從背景資料直接提取的答案放前面。高中地理題目在答案中非常強調(diào)抓問題的主要方面,所以對影響地理事物諸多因素中,要抓住最主要的因素,切中要害,實在沒有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盡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給閱卷老師造成主次不分、回答問題不著邊際的不良印象。注意題目分值,高中地理分值高要注意擴展答題要點,擴展中不能與題目矛盾,不能出現(xiàn)錯誤表述。
    (2)高中地理答題文字盡量少而精,注意突出關鍵詞,注意“不問不答、多問多答、先問先答”的答題規(guī)范。但如果沒把握,怕把知識點漏答,根據(jù)目前高中地理綜合題的評分標準,則不如多答。
    (3)高中地理答題盡量具體詳細。如果沒有把握的話,可作適度模糊處理。如“舊金山沿岸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可答為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不必具體指出洋流名稱。
    (4)高中地理答題盡量應用地理術語。如大氣環(huán)流、河流徑流等語言,是衡量考生答題是否優(yōu)質(zhì)的重要標準。答案要先定性描述,然后具體分析。
    (5)高中地理答題書寫規(guī)范,不寫錯別字。字跡潦草不容易使閱卷教師找得分點。
    高中地理答題總的原則
    掌握基礎知識是前提+審題(圈關鍵詞)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況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類問題都要往兩個大的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為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經(jīng)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光熱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資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氣壓帶和風帶、大氣環(huán)流等;
    人為因素包括人口、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策、資金、工農(nóng)業(yè)基礎、歷史等。
    (2)回答意義影響類問題時,應當注意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作答。
    (3)回答條件分析類問題時,注意應答出有利條件以及不利條件。
    2.作答地理綜合題,應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學會采用分點作答;作答特征描述問題時,學會分階段描述特征。
    3.作答地理綜合題,應注意回答的邏輯性:弄清各點作答的先后順序;不出現(xiàn)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4.學會看分值,多角度答題
    答題時盡量結(jié)合題目所給的圖上信息或資料作答。
    要熟記的地圖——做題的基礎。
    1、經(jīng)緯網(wǎng),各大洲和各主要國家和各主要地形區(qū)的經(jīng)緯網(wǎng)圖,
    2、世界地形圖——主要地形區(qū)的地形剖面圖。
    3、世界氣候分布圖。
    4、世界海陸輪廓圖——河流、湖泊、海洋、海峽、島嶼、半島分布圖。
    5、世界洋流分布圖。
    6、世界自然帶分布圖。
    7、板塊構(gòu)造圖。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氣候類型。
    9、世界主要工業(yè)區(qū)、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主要農(nóng)作物分布圖。
    10、中國各地形區(qū)的經(jīng)緯度。(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nèi)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嶺,臺灣島,海南島,北回歸線、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E、120°E、125°E穿過的地形區(qū))。
    11、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圖。
    12、中國地形三個階梯的分界線、季風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溫度帶、干濕地區(qū)的分界線。
    13、各種等值線圖的判讀方法——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高線等
    高中地理的選擇題的命題規(guī)律
    1、地理選擇題的命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2、多為連題型選擇題(一個材料包括多個選擇題)
    3、地理選擇題內(nèi)容更加關注社會熱點
    4、對純記憶知識的考查相對淡化,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5、材料型選擇題有逐年加大的趨向,考查學生思維深刻程度的選擇題比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