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新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不含括號的四則運算》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一、二級運算單列式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
    2、培養(yǎng)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發(fā)現(xiàn)并總結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冬天你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滑冰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
    根據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
    1、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jié)內容相關的舊知識。
    2、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現(xiàn)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
    C:表揚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多媒體展示問題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
    E:強調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shù),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shù),他們的現(xiàn)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
    3、結運算規(guī)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
    (三)總結與反思,布置思考題
    1、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教師進一步強調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并談談收獲和體會。
    3、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yè)。
    思考題: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
    課后作業(yè):
    練習一第1、2、5題
    課后習題
    練習一第1、2、5題
    
《含括號的四則運算》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120+30-608×5×10
    20+30÷3120÷3×5
    12×5-40÷2150-100÷5×4
    100×(38-31)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
    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潔員,師可問:60位游人需幾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
    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
    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書后)
    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后求什么?
    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tǒng)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四則運算順序。
    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
    4.練習P12做一做1、2題。
    5.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位置與方向》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能根據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和小組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講解定向運動,導入新課。
    定向運動就是借助地形圖和指南針,按照標繪在地圖上的方向線,在野外環(huán)境中自行選擇行進路線,不斷地判斷并糾正前進的方向,依次通過賽會預先放置的各個檢查點,以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并到達終點者為勝的一項體育運動。定向運動是一項健康的戶外運動、是一項人與自然融合的運動、是一項挑戰(zhàn)自我的運動。在運動中人們有回歸自然、身心放松的良好感覺。定向運動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里進行,也可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校園里進行。
    二、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
    師: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挑戰(zhàn)公園定向越野賽。
    自己探究:這次探究公園定向越野賽,第一賽段是從起點到1號點,那我們如何去找1號點呢?生:1號點在起點東北方向,我們從起點向東北方向走。
    師:只知道向東北方向走,能又快又準的找到號點嗎?
    生:我認為不行。從起點到東北方向有很多路線可以走。
    師:對啊!我們只知道方向,但怎樣才能很快到1號點呢?
    生:我認為找起點到1號點路程近的方法好,這樣才能很快到1號點。
    師:現(xiàn)在我們同學有兩種方法,一種只看方向,另一種只看兩地的距離,那么,大家想一想:這樣能準確描述1號點嗎?
    師:那怎樣才能準確地找到1號點呢?
    生:只知道方向或距離是不行的,要同時知道這兩個條件才行。
    師:那怎樣利用已有的方向和位置來確定1號點的位置?(分組討論)生:1號點在起點東偏北30°的方向,大約要走1000米。
    生:1號點在起點北偏東60°的方向上,大約要走1000米。
    師:提問:確定任意一點,應從哪幾個方面描述?
    生:從方向、距離來描述。
    師:同學們能否指出教室的東南西北方向?
    一生指出東南西北方向。
    師:你能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指出東偏北30°的方向嗎?(學生指出了)
    小結:同學們,平時我們在生活中描述位置方向,一般以夾角較小方向上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就說偏向那個方向。
    三、拓展練習:
    1、圖上練習:教材第18頁“做一做”
    2、實踐活動:分組交流描述學校里各個建筑物的所在位置方向。
    四、總結: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