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基礎知識應用題

字號:

青春是一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場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卻留給我們最寶貴的友情。友情其實很簡單,只要那么一聲簡短的問候、一句輕輕的諒解、一份淡淡的惦記,就足矣。當我們在畢業(yè)季痛哭流涕地說出再見之后,請不要讓再見成了再也不見。這篇《高一化學基礎知識應用題》是高一頻道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例1下列有關氣體體積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各種氣體體積的大小,由構成氣體的分于的大小決定
    B.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各種氣體體積的大小,由構成氣體的分子數決定
    C.不同的氣體,若體積不同,則它們所含的分子數也不同
    D.氣體摩爾體積是指1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都約為22.4L
    〔分析〕A項錯,因為氣體體積與構成氣體的分子的大小無關,當分子數目一定時,氣體體積的大小主要決定于氣體分子之間的距離;B項正確;C項錯,比較氣體的體積一定要在相同狀況下:D項錯。氣體摩爾體積是指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
    答案:B
    [說明]本題討論的是氣體體積方面的問題,它所涉及到的知識是氣體摩爾體積和阿伏加德羅定律,關于這兩個知識點在應用時必須明白:當分子數目一定時,氣體體積的大小主要決定于氣體分子間的距離,而不是分子本身體積的大小,氣體分子間的距離與溫度、壓強有關.
    ①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a.標準狀況,即0℃1.01×105Pa的狀態(tài).
    b.“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即“1mol任何氣體”.
    c.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都約為22.4L,在非標準狀況下,其體積可能為22.4L,也可能不為22.4L.
    ②而在使用阿伏加德羅定律時,只要把握好氣體摩爾體積與阿伏加德羅定律的關系,一般不會出錯,它們之間的關系表示如下:
    (注:T—溫度,p—壓強,V—體積,N—氣體分子數)
    在阿伏加德羅定律中,對于任何兩種氣體,其溫度、壓強、物質的量、體積四個量中,任意三個量對應相同,則第四個量必然相同.
    例2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4.6gNa作為還原劑可提供的電子數為0.2NA
    ②在標準狀況下,11.2LS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數為NA
    ③在標準狀況下,5.6LHCl中所含的電子數為9NA
    ④在常溫、常壓下,1molHe中所含有的原子數為NA
    ⑤在同溫、同壓時,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單質中所含的原子數相同
    ⑥在25℃,壓強為1.01×105Pa時,11.2L氮氣中所含的原子數為NA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
    〔分析〕①推導如下:
    Na-e-=Na+
    23gNA
    4.6g(0.2NA)
    所以①正確.
    ②推導如下:
    SO2~2O
    22.4L2NA
    11.2L(NA)
    所以②正確.
    ③中,首先對每個HCl分子中所含的電子數進行計算,因為每個氫原子含1個電子,每個氯原子含17個電子,所以每個HCl分子中含18個電子.
    HCl~18e-
    22.4L18NA
    5.6L(4.5NA)
    而不是9NA,所以該說法不正確.
    ④正確.1molHe含有NA個氦原子,不受溫度、壓強的制約.
    ⑤錯誤.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應為“分子數相同”,而不是原子數相同.
    ⑥在25℃,壓強為1.01×105Pa時,不是標準狀況下,所以11.2LN2的物質的量不是0.5mol,所含的原子數也不是NA.
    綜上所述,①②④正確,其余都錯.
    答案:C
    [說明]①解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與所含微粒的轉換規(guī)律:
    氣體體積(L)物質的量微粒數
    ②在辨析判斷各選項正誤時,要注意克服“錯覺”,要善于結合所學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運用物質的量、氣體體積、物質的微粒數及阿伏加德羅定律等概念.
    例3已知阿伏加德羅常數、物質的摩爾質量及摩爾體積,下列物理量中尚不能全部計算出其近似值的是()
    A.固體物質分子的大小和質量B.液體物質分子的大小及質量
    C.氣體物質分子的大小和質量D.氣體物質分子的質量
    〔分析〕聯(lián)系氣、液、固三種狀態(tài)的物質中微粒聚集的狀態(tài)進行分析,從微觀角度理解影響氣體、固體、液體物質的摩爾體積的因素.固體和液體物質中,分子間距離較小,分子間堆積較緊密,所以根據阿伏加德羅常數、物質的摩爾質量及摩爾體積三個物理量就可以計算出分子大小和分子質量的近似值.對于氣體物質來說,由于氣體分子間距離比分子本身的體積要大得多,根據阿伏加德羅常數、物質的摩爾質量及摩爾體積三個物理量只能計算出分子質量的近似值.
    答案:C
    例4依照阿伏加德羅定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同濕、同壓下,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
    B.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摩爾質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溫、同體積下,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
    〔分析〕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可知,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它們的物質的量之比,與它們的摩爾質量成反比,跟它們的密度成反比,故A、B兩項錯誤.
    答案:CD
    [說明]對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的深刻理解和記憶是解題基礎.或由pV=nRT=RT→pM=RT=ρRT公式也可求解.
    同類變式1下列各組物質中,體積相同的是()
    A.25mol氯氣和2.5mol氯化氫
    B.標準狀況下,4.48L氫氣和0.8g氦氣
    C.同溫、同壓下,3.01×1023個氨分子和22g二氧化碳氣體
    D.9*蒸氣和11.2L氨氣
    答案:BC
    同類變式2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1體積X2(氣)和3體積Y2(氣)化合,生成2體積Z(氣).則Z的化學式是()
    A.XY3B.XYC.X3YD.X2Y3
    答案:A
    綜合應用題
    例5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標準狀況下,某種O2和N2的混合氣體mg含有b個分子,則ng該混合氣體在相同狀況下,所占的體積(L)應是()
    A.22.4nb/(mNA)B.22.4mb/(nNA)
    C.22.4nNA/(mb)D.nbNA/(22.4m)
    〔分析〕mg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mol,對相同的混合氣體,其質量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設ng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x,則
    故在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為
    V=x•Vm=
    答案:A
    【注意】本題的解法有多種:
    ①先求ng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再求物質的量:mol=mol,最后求V.
    ②先求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再求ng該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
    最后求出V.
    同類變式1如果ag某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為b,則cg該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答案:A
    同類變式2空氣和二氧化碳按體積比5:1混合,使混合氣體與足量的紅熱焦炭充分反應.設空氣中氮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4:1,不計其他成分,且體積都在同溫、同壓下測定,則反應后的氣體中一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為()
    A.29%B.43%
    C.50%D.100%
    答案:C
    同類變式3兩個容積相同的容器,一個盛有NO,另一個盛有N2和O2,在同溫、同壓下,兩容器內的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總數B.質子總數
    C.分子總數D.質量
    答案:AC
    例6兩種金屬的混合粉末15.0g,跟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的H211.2L,則下列各組混合物能滿足上述條件的是()
    A.Mg、AgB.Cu、Zn
    C.Al、MgD.Fe、Al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金屬與酸反應的能力,及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與物質的量的關系.
    解法1:常規(guī)方法→逐項分析計算.A項中A呂與鹽酸不反應,11.2LH2由Mg與鹽酸反應得來,則需金屬鎂12g,混合物可另有3g銀,符合題意;B項中Cu與鹽酸不反應,即11.2LH2全部由Zn與鹽酸反應得來,別需鋅32.5g,大于15g,不符合題意;C項中Al、Mg都與鹽酸反應,可用極值法處理,設15.0g全為Al,則標準狀況下生成的H2的體積V(H2)>11.2L,若15.0g全為Mg,則標準狀況下生成的H2體積V(H2)>11.2L,所以Al、Mg無論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總質量為15.0g,則生成的H2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必大于11.2L,不符合題意;D項中Fe、Al也都與鹽酸反應,同樣用極值法進行處理,若15.0g全為Fe,則在標準狀況下,V(H2)<11.2L,若15.0全為Al,別在標準狀況下,V(H2)>11.2L,所以在總質量為15.0g的情況下,只要Fe、Al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最后生成H2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就會為11.2L,符合題意.
    解法2:摩爾電子質量法.根據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的原則,通過失去、得到或偏移1mol電子所需要和涉及的物質的量,抓住轉化過程中的關鍵因素,思路明確,簡化過程.
    兩種金屬粉末15.0g,與酸反應放出標準狀況下的H211.2L,即0.5mol,而0.5molH2,是由1molH+轉變而來,敵得電子1mol,因此混合物平均失去1mol電子所需的質量為15g.那么組成混合物的各組分失去1mol電子所需的質量必須一個大于15g,另一個小于15g,這樣形成的混合物才可能為15g.對于Mg、Al、Fe、Zn四種金屬來說,其失去1mol電子所需的質量為其摩爾質量除以其化合價,即Mg為12g,Al為9g,F(xiàn)e為28g,Zn為32.5g,對于Cu、Ag等與鹽酸不反應,不放出H2的金屬來說,可以認為放出1molH2需質量無窮大(即不可能放出H2),則為大于15g.經分析A項符合;B項均大于15g,不符合;C項均小于15g,不符合;D項符合.
    答案:AD
    【注意】摩爾電子質量法是較簡單的解題方法.本題是取失去1mol電子所需的質量,而非平均摩爾質量,因而需避免由于各種金屬化合價不同而引起的計算錯誤.
    同類變式1一種含雜質的鐵,已知可能含有銅、鋁、鈣或鎂等金屬中的一種或幾種,取5.6g樣品與足量的稀H2SO4充分作用,生成標準狀況下的H22,24L,則此鐵樣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雜質是_______.
    答案:銅
    同類變式2在相同狀況下將Mg、Al、Fe分別投入到質量相等且足量的稀H2SO4中,反應結束后,三種溶液的質量仍相等,則投入Mg、Al、Fe三種金屬的質量關系正確的是()
    A.Mg>Al>FeB.Al>Fe>Mg
    C.Al>Mg>FeD.Fe>Mg>Al
    答案:C
    同類變式3將由鎂、鋁、鋅組成的混合物與足量鹽酸作用,放出H2的體積為2.6L(標準狀況下),則三種金屬的物質的量之和可能為()
    A.0.250molB.0.125mol
    C.0.100molD.0.070mol
    答案:C
    例7空氣可近似視為N2和O2按體積比為4:1組成的混合氣體,則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約為()
    A.28B.29
    C.34D.60
    〔分析〕根據平均摩爾質量的計算公式:=28g/mol×+32g/mol×=28.8g/mol,即空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29.另外也可以根據平均值法規(guī)律,推得答案: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r應為28    答案:B
    [說明]對于混合物來說,其某些特性受各組分的一些特性的制約,使得混合物的某些特性具有可預見性;那么平均值法規(guī)律,就是指混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平均相對原子質量、某指定的物質的量總是介于組分的相應量的值與最小值之間.
    例8某物質A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可分解,產物都是氣體.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B+2C+2D,測得生成的混合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d,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A.7dB.5d
    C.2.5dD.2d
    〔分析〕根據題中給出的化學方程式知,完全分解后生成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M(B)+2M(C)+2M(D)]/5.根據題意=d•M(H2)=2dg/mol,則M(B)+2M(C)+2M(D)=5=10dg/mol;又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M(A)=M(B)+2M(C)+2M(D),所以M(A)=5dg/mol,Mr(A)=5d.
    答案:B
    同類變式1150℃時,碳酸銨完全分解,生成的氣態(tài)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密度的()
    A.96倍B.48倍
    C.24倍D.12倍
    答案:B
    同類變式2固體A在一定溫度下分解,生成氣體B、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B+2C+3D,若測得生成氣體的質量是相同體積H2質量的15倍,則固體A的摩爾質量是()
    A.30g/molB.60g/mol
    C.90g/molD.120g/mol
    答案:C
    例9由CO和CO2組成的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量為32g/mol,求該混合氣體中CO和CO2的體積之比.
    〔分析〕本題是二元混合體系,并且具有平均值的計算題,因此,可以考慮采用十字交叉法來解題.
    解:CO的摩爾質量是28g/mol,CO2的摩爾質量是44g/mol.
    即CO與CO2的體積之比為3:1.
    答:CO與CO2的體積之比為3:1.
    [說明]十字交叉法通常適用于二元混合體系并且具有平均值的計算中,它的數學表達式是:
    根據題中所提供的a1.a2,a的物理意義不同,所得的物理意義也不同.
    十字交叉法的適用范圍可歸納為八類.列表如下:
    a1,a2A(a2-a)/(a-a1)
    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混合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兩種溶液的質量比
    ②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混合物中該元素的質量分數兩種物質的質量比
    ③溶液的密度混合溶液的密度兩種溶液的體積比
    ④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混合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兩種溶液的體積比
    ⑤同位素的質量數同位素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兩種同位素的物質的量之比
    ⑥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混合物乩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相同條件下氣態(tài)物質的體積比)
    ⑦物質的摩爾質量各自反應后生成同種物質的摩爾質量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⑧物質分子組成中某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混合物中該元素的平均原子個數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相同條件下氣態(tài)物質的體積比)
    不注意十字交叉法的適用范圍,就容易出現(xiàn)錯誤.
    同類變式1實驗室測得氮氣與氧氣組成的混合氣體的密度是氫氣密度的14.5倍,可知其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質量分數為______.
    答案:75%;72.4%
    同類變式2當1molP4與9molCl2完全反應,所得產物中PCl3與PCl5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______.
    答案:1:3
    例10如圖3-12所示,容器A(容積為2L)中有壓強為1×105Pa的空氣,在容器B中(容積為1L)放入少量的只吸附氧氣的吸附劑,保持真空,打開旋塞C,放置片刻,容器內的總壓強變?yōu)?.6×1O5Pa,這時容器中氮氣和氧氣的分子數之比為(吸附劑的體積可忽略不計)
    ()
    A.8:1B.10:1C.12:1
    〔分析〕運用阿伏加德羅定律進行分析.打開旋塞前后,所發(fā)生的變化過程可分解成以下兩個分過程:①體積從2L變?yōu)?L;②氧氣有部分或全部被吸收.最后總壓強為0.6×105Pa,體積變?yōu)?L,相當于壓強為1×1O5Pa時,體積為1.8L,所以吸附劑吸附掉的氧氣相當于壓強為1×1O5Pa時,體積為0.2L那么吸附后,氣體中N2和O2的體積比為8:1.
    答案:A
    思維誤區(qū)分析這類比較復雜的問題時,有的同學不能將一個復雜的過程分解成簡單的分過程,思維無法順利展開.
    探索與創(chuàng)新題
    例11標準狀況下,向10L由H2、CO2、CO、N2組成的混合氣體中通入6LO2,用電火花引燃,使之充分反應后,測得氣體體積為7.5L.將這些氣體通入盛有過量NaOH溶液的洗氣瓶,氣體體積變?yōu)?L,這2L氣體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H2密度的15.5倍,求原混合氣體中各種氣體的體積.(以上數據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得)
    〔分析〕在H2、CO2、CO和N2中,只有H2和CO與O2反應,用極端假設法可知O2過量,故2L氣體中只含O2與N2,由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可求出其中O2、N2的體積.根據消耗的O2的量可求出H2與CO的總體積,進而可求得原混合氣體中CO2的體積,再根據CO2的總量可求出CO的體積,最后得出H2的體積.
    答案:H2:4L;CO:5L;CO2:0.5L;N2:0.5L.
    易錯與疑難題
    例12下列各物質中含原子個數最多的是()
    A.0.4molO2B.標準狀況下5.6LCO2
    C.10gNeD.4℃時5.4mLH2O
    錯解:A
    〔分析〕通過計算得出A項原子數為0.8mol;B項原子數為0.75mol;C項原子數為0.5mol;D項中,常誤認為4℃時H2O為氣態(tài),實際上,D項原子數為0.9mol.
    正解:D
    例13將1.5molH2充入一個材料彈性良好的氣球中,氣球膨脹無褶皺,將該氣球置于0℃101kPa的環(huán)境下,其體積為_______.
    錯解:33.6L
    〔分析〕應用公式n=求出1.5molH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33.6L,所以認為體積應為33.6L.公式應用正確,但未考慮由于氣球材料的收縮,而使氣球的體積小于33.6L.
    正解:小于33.6L
    例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A.在常溫、常壓下,11.2LCl2中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B.在常溫、常壓下,2molO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4NA
    C.4g氫氣中含有的分子數為2NA
    D.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中所含的原子數相同
    錯解:CD
    〔分析〕在標準狀況下,1mol氣體的體積約為22.4L,常溫、常壓下,氣體的摩爾體積不是22.4L/mol,故A項錯;在任何情況下,1molO2中都含有2molO,所以2molO2含有的原子數為4NA,不能受思維定式影響,誤認為B項的結論如果要成立,也必須在標準狀況下,實際上B項是正確的;同理C項也是正確的;D項中,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內容是同溫、同壓、同體積時,分子數相同,囚不同分子所含原子的個數不一定相同,例如氮分子是雙原于分子,甲烷分子是五原子分子,不能認為同溫、同壓*積相同時,分子數相同,原子數也相同,所以D項錯.
    正解:BC
    例15由A、B兩種氣體組成的混合氣體(A、B的式量分別是MA,MB),若A的質量分數為m%,則混合氣體的平均式量是()
    A.
    B.MA(1-m%)+MB•m%
    C.MA•m%+MB•(1-m%)
    D.
    錯解:C
    〔分析〕已知混合氣體的兩組分A與B的式量分別為MA,MB,A的質量分數為m%,那么B的質量分數應為1-m%,根據平均摩爾質量的計算公式,似乎覺得題中所要求算的平均式量為C項,實際上C項是錯誤的,用A與B的質量分數代替平均摩爾質量計算式中的體積分數是行不通的;B項也錯;對于A項,用A與B的式量簡單相加再除以2是錯誤的,忽視了A或B的含量;事實上,可以在計算時取100g混合氣體,那么A的質量為mg,B的質量就為(100-m)g,由=,可得出D項正確.
    正解:D
    好題速遞點擊高考
    高考命題總結與展望
    本節(jié)內容主要包括氣體摩爾體積和阿伏加德羅定律,氣體摩爾體積是阿伏加德羅定律的特例,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把氣體的質量、物質的量、體積、壓強、密度聯(lián)系在一起,是物理和化學的交叉滲透點.常見題型以選擇題為主,但也有將一些結論、規(guī)律作為已知條件的計算題,具體類型:一是通過氣體摩爾體積計算氣體體積,此類題主要考查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二是應用阿伏加德羅定律,推斷物質組成,計算氣體體積、密度、壓強和比較氣體體積、密度、相對分子質量大小.氣體體積在物理和化學知識中的綜合應用,將成為“3+X”試題發(fā)展的新的命題方向.
    經典高考試題分析
    例1(典型例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物質,它們的物質的量必相等
    B.任何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數必相等
    C.1L一氧化碳氣體一定比1L氧氣的質量小
    D.62g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O2-數為NA
    〔分析〕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前提條件是氣體,故A錯誤;任何條件時,相同物質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分子數一定相等,B正確;C沒指明相同條件,錯誤;Na2O溶于水與水反應后所得的溶液為NaOH溶液,不存在O2-,故D錯.
    答案:B
    例2(典型例題下列兩種氣體的分子數一定相等的是()
    A.質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B.等體積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溫等體積的O2和N2D.等壓等體積的N2和CO2
    〔分析〕本題重點考查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A中N2和C2H4的質量相等,二者的摩爾質量均為28g/mol,物質的量相等,盡管密度不等(密度與溫度、壓強等有關),但分子數一定相等;B中等體積等密度即等質量,與A同理,二者的摩爾質量相等,故B也正確;C中壓強不一定相等,D中溫度可能不同,故C、D錯誤.
    答案:AB
    例3(典型例題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11.2L氧氣所含的原子數為NA
    B.1.8g的NH+4中含有的電子數為NA
    C.常溫常壓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數為3NA
    D.2.4g金屬鎂變?yōu)殒V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為0.1NA
    〔分析〕常溫常壓下(非標準狀況),11.2L氧氣(O2)的物質的量小于0.5mol,則所含的原子數小于NA,A錯誤;B中1.8g的NH+4產物質的量為0.1mol,所含電子數為0.1×10×NA,即NA;48gO3的物質的量為1mol,每個O3分子含3個O原子,故共含有的氧原子數為3NA,C正確;2.4g金屬鎂為0.1mol,Mg-2e-=Mg2+,共失去的電子數為0.2NA.
    答案:BC
    例4(典型例題取標準狀況下CH4和過量O2的混合氣體840mL,點燃,將燃燒后的氣體用過量堿石灰吸收,堿石灰增重0.600g.計算:
    (1)堿石灰吸收后所剩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下).
    (2)原混合氣體中CH4跟O2的體積比.
    〔分析〕(1)已知:CH4+2O2=CO2+2H2O.
    1molCH4完全燃燒得到的CO2和H2O共80g.
    原混合氣體中n(CH4)=0.600g/80g•mol-1=0.0075mol,
    CH4體積為0.0075mol×22.4×103mL•mol-1=168mL,
    剩余氣體的體積=840mL-3×168mL=336mL.
    (2)V(CH4):V(O2)=168:(840-168)=168:672=1:4.
    答案:(1)336mL(2)1:4
    隨堂練習知識鞏固
    1.下列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能肯定是1mol的是()
    A.23g金屬鈉中所含的鈉原子數
    B.標準狀況下17g氨氣
    C.22.4LNO氣體
    D.標準狀況下10L氧氣和12.4L氮氣的混合物
    答案:C[提示:Na的摩爾質量為23g/mol,故23gNa的物質的量為1mol;同理17gNH3的物質的量也為1mol;22.4LNO氣體沒有指明標準狀況,故不能肯定其物質的量為1mol;10LO2與12.4LN2的混合物體積為22.4L,故在標準狀況下其物質的量為1mol]
    2.在標準狀況下,mg氣體A與ng氣體B所含分子數相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氣體A與氣體B的式量之比為m:n
    B.同質量氣體A與氣體B的分子數之比為n:m
    C.同溫同壓下,氣體A與氣體B的密度之比為n:m
    D.相同狀況下,同體積氣體A與氣體B的質量之比為m:n
    答案:C[提示:因mgA與ngB的分子數相等,由n=,可知=,故A項正確;同質量A、B的分子數之比等于式量的反比,故B項正確;由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可知C項不正確,而D項正確。本題會因粗心或急于求成而出錯]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1molCO和1molN2所含分子數相等,質量也相等,所以它們所占的體積相同
    B.22.4LH2和71gCl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HCl
    C.1molH2S和1molH2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都約為22.4L
    D.非標準狀況下,1mol某氣體的體積可能是22.4L
    答案:D[提示:因為A項中沒有指明條件是否相同,故不正確,B項中沒有指明H2的狀態(tài),故不能判定22.4LH2是否為1mol,故不一定恰好完全反應;在標準狀況下,H2O為液態(tài),故C項也不正確;由氣體的摩爾體積可知,非標準狀況下1mol氣體的體積可能為22.4L,也可能不是22.4L,故D項正確.本題會因沒有注意氣體的條件和H2O在標準狀況下的狀態(tài)而出錯]
    4.在一定條件下,Cl2與NH4Cl發(fā)生反應:xCl2+yNH4Cl=yNClx+(x+y)HCl.已知當消耗6.72LCl2時(標準狀況下),生成0.1mol氮的氯化物,則該氯化物的化學式為()
    A.NCl2B.NCl3C.NCl4D.NCl5
    答案:B[提示:當消耗0.3molCl2時生成0.1mol氮的氯化物,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有反應關系:3Cl2+yNH4Cl=NClx+(x+y)HCl;由N元素守恒可知y=1;由H元素守恒可知x=3,故B項正確]
    5.將H2、O2、N2三種氣體分別充入三個相同的密閉容器中,當它們的溫度、密度完全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大小順序為()
    A.p(H2):p(O2)=p(N2)B.p(O2)>p(N2)>p(H2)
    C.p(H2)>p(N2)>p(O2)D.無法判斷
    答案:C[提示:由于同溫且密度相同,由密度定義ρ=mV可知,當容器容積相等時,氣體質量相等,則氣體物質的量關系為:n(H2)>n(N2)>n(O2),由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可知C項正確]
    6.在密閉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氣體,通過電火花使這三種氣體恰好完全反應,冷卻得到的溶液,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8.9%,則容器內H2、O2、Cl2的體積比為()
    A.9:4:1B.9:2:4
    C.11:5:1D.9:4:2
    答案:[C提示:因發(fā)生反應:H2+Cl2=2HCl,2H2+O2=2H2O,由于氣體體積比等于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比,由恰好完全反應可知,有n(H2)=n(Cl2)+2n(O2)成立,故A、C兩項可能滿足題意,排除B、D兩項.A項中產生的HCl與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8.9%;而C項中產生的HCl與H2O的物質的量比為1:5,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100%=28.9%,故C項正確]
    7.常溫下,在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兩種氣體各0.1mol,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恢復到原溫度時,壓強降低為開始時的,則原混合氣體可能是()
    A.H2和O2B.HCl和NH3
    C.H2和Cl2D.CO和O2
    答案:A[提示:A項中,等物質的量的H2和O2反應,剩余0.05molO2,壓強變?yōu)樵瓉淼?B中,HCl和NH3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固體NH4Cl,壓強為0;C中,H2和Cl2反應后物質的量不變,壓強不變;D中,CO與O2反應生成氣態(tài)的CO2,壓強變?yōu)樵瓉淼腯
    8.同溫、同壓下,由CO2、H2和CO組成的混合氣體的密度與N2的密度相同,則該混合氣體中CO2、H2和CO的體積比為()
    A.28:8:13B.22:1:14
    C.13:8:29D.26:16:57
    答案:CD[提示:由于CO與N2具有相同的相對分子質量,所以CO2、H2、CO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僅由CO2和H2來決定,CO的量可認為是任意值,由十字交叉法:C、D兩項符合]
    9.在某溫度下,一定量的元素A的氣態(tài)氫化物AH3,在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可以完全分解成兩種氣態(tài)單質,此時壓強增加了75%,則A單質的一個分子中有______個A原子,AH3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答案:4;4AH3=A4+6H2[提示:已知AH3分解成兩種氣態(tài)單質,在密閉容器內壓強增加了75%,從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中可知,同溫同體積的條件下:,因此壓強增加了75%就意味著密閉容器中氣體分子數增加了75%.設AH3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xAH3=Ax+H2,反應前是x個分子,反應后是1+x個分子,根據題意有=1+75%,解得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