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小學(xué)生春節(jié)記事300字作文【三篇】》由小學(xué)生作文頻道整理,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dāng)聽到這首古詩時,我就會想起去年的春節(jié)。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來了,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到處都充滿了喜氣洋洋的氣氛。除夕夜晚,家家戶戶的門前響起了一陣陣鞭炮聲,鞭炮發(fā)出了“噼哩啪啦”的聲音,好象在向傳遞我們春節(jié)的祝福。孩子們紛紛唱起了:“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這個聲隨著爆竹聲響徹天空。放完鞭炮后,我們就進屋吃大餐。桌上擺滿了誘人的食物:有紅通通的蝦,有可愛逗人的金針菇,有香噴噴的豬腳……我們?nèi)胰顺缘媒蚪蛴形?,真是其樂融融??!吃完飯后,我和爸爸媽媽又開始了放煙花活動。煙花聲響徹天空,把天空都映紅了。煙花有的象紫羅蘭,有的象紅玫瑰,有的黃菊花……真是五彩繽紛、美不勝收?。?BR>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當(dāng)這首古詩再次被吟誦起的時候,我期待著新的一年。
【篇二】
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春節(ji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guān)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jié)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將農(nóng)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jié)。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全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
大年初一早晨,太陽漸漸升起,陽光驅(qū)散了薄霧,天瓦藍瓦藍的。街上非常熱鬧,空氣里蕩漾著爆竹的硝煙味兒,人們穿著嶄新的服裝,個個都是喜氣洋洋,特別是那些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噼里啪啦放著鞭炮,笑聲和鞭炮聲交融在一起,那些抱在母親懷里的小孩,手里邊拿著紅艷艷,黃澄澄,綠盈盈的氣球,咯咯咯的笑個不停。媽媽煮好餛飩后,就讓我點鞭炮,過了一會兒,我們就乘車去舅舅家了。
【篇三】
今天是除夕,這一天,我是在我的老家博白東平度過的。
一大清早,就有人開始放鞭炮,熱熱鬧鬧的。晚上,太陽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然后閉上眼睛,慢慢躲到山后。我們可忙了,奶奶把屋子打掃干凈,爺爺在門口貼對聯(lián),媽媽幫擺碗筷,爸爸在和別人下棋,我在旁邊當(dāng)觀眾,每個人都忙著。我們吃了一頓團圓飯,遠在他鄉(xiāng)的親人也要趕回來吃這頓飯。吃完團圓飯后,我們就開始守歲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在做這些事情時,還是不時傳來幾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到處洋溢著歡樂的笑聲。
在準備到新年時,我和爸爸、哥哥、姐姐一起拿了許多煙花,然后一口氣沖到樓頂。爸爸拿著打火機,一個個把煙花點著了,遠處也放著五光十色的煙花。這些煙花,各種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成一朵鮮花,夜空頓時變得光彩奪目。正在看電視的人都出來了,連在被窩里的人們也被爆竹聲、煙花聲、歡笑聲驚醒了,都紛紛穿上衣服出來觀賞,這時,每個人的心里都無比的激動與興奮。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新年的是鐘敲響了,煙花和報主便齊鳴起來,這時,整個大地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過了許久,煙花終于停了下來,我們一家也依依不舍的從樓頂回到了樓下。
我想:新年的第一天這么熱鬧,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