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知識點

字號:

我們學會忍受和承擔。但我們心中永遠有一個不滅的心愿。是雄鷹,要翱翔羽天際!是駿馬,要馳騁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努力!堅持!拼搏!成功!一起來看看高一頻道為大家準備的《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知識點》吧,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曲線運動
    1.在曲線運動中,質(zhì)點在某一時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線上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物體做直線或曲線運動的條件:
    (已知當物體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產(chǎn)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相同,則物體做直線運動;
    (2)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不同,則物體做曲線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合外力的方向總是指向軌跡的凹的一邊。
    4.平拋運動: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
    分運動: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初速度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
    5.以拋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豎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時刻的運動方向可用該點速度方向與x軸的正方向的夾角表示
    7.勻速圓周運動:質(zhì)點沿圓周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長度相同。
    8.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線速度v:質(zhì)點通過的弧長和通過該弧長所用時間的比值,即v=s/t,單位m/s;屬于瞬時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為在圓周各點的切線方向上
    9.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非勻速曲線運動,因而線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
    (2)角速度:ω=φ/t(φ指轉(zhuǎn)過的角度,轉(zhuǎn)一圈φ為),單位rad/s或1/s;對某一確定的勻速圓周運動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頻率:f=1/T
    (4)線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間的關(guān)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一個指向圓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變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線速度變化快慢,方向與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于方向時刻在變,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瞬時加速度的方向不斷改變的變加速運動。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向心力方向總指向圓心,是一個變力。
    (3)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離心運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的情況下,就做逐漸遠離圓心的運動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yīng)用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zhì)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yīng)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zhì)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yīng)用:(中心天體質(zhì)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中線速度是*大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zhì)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huán)繞速度
    8.大于環(huán)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fā)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
    功、功率、機械能和能源
    1.做功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位移
    2.功:功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單位為焦耳(J)
    3.物體做正功負功問題(將α理解為F與V所成的角,更為簡單)
    (1)當α=90度時,W=0.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時,力F不做功,
    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滾動,桌面對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當α<9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正功。
    (3)當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負功。
    如人用力阻礙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負功。
    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經(jīng)常說成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取絕對值)。
    例如,豎直向上拋出的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對球做了-6J的功,可以說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說了“克服”,就不能再說做了負功
    4.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表達式
    5.重力勢能是標量,表達式
    (1)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相對于選取的參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計算重力勢能時,應(yīng)該明確選取零勢面。
    (2)重力勢能可正可負,在零勢面上方重力勢能為正值,在零勢面下方重力勢能為負值。
    6.動能定理:
    W為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m為物體質(zhì)量,v為末速度,為初速度
    解答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力做功情況,然后求各個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③明確物體在過程始末狀態(tài)的動能和。
    ④列出動能定理的方程。
    7.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沒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題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物體系或物體
    ②根據(jù)研究對象所經(jīng)歷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當?shù)剡x取參考平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態(tài)時的機械能。
    ④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進行求解。
    8.功率的表達式:,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對物體做功快慢;是標量,有正負
    9.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大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
    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
    1.“繩模型”如上圖所示,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過*高點情況。
    (注意:繩對小球只能產(chǎn)生拉力)
    (1)小球能過*高點的臨界條件:繩子和軌道對小球剛好沒有力的作用
    (2)小球能過*高點條件:v≥(當v>時,繩對球產(chǎn)生拉力,軌道對球產(chǎn)生壓力)
    (3)不能過*高點條件:v<(實際上球還沒有到*高點時,就脫離了軌道)
    2.“桿模型”,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過*高點情況
    (注意:輕桿和細線不同,輕桿對小球既能產(chǎn)生拉力,又能產(chǎn)生推力。)
    (1)小球能過*高點的臨界條件:v=0,F(xiàn)=mg(F為支持力)
    (2)當0F>0(F為支持力)
    (3)當v=時,F(xiàn)=0
    (4)當v>時,F(xiàn)隨v增大而增大,且F>0(F為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