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金錢的魔力》

字號:

教學課件輔助教學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體教學的格式化、定義化、程序化的特點,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金錢的魔力》,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讀讀記記“魔力、通融、刻薄、武斷、熔巖、窘況、闊佬、攆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點,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fā)學生閱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根據(jù)課文內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寫作中學會運用。
    教學準備
    了解馬克土溫的相關資料及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前段時間老師聽到這樣一件事,一個衣著樸素的老奶奶在一家電器商店選電冰箱,當她向服務員咨詢時,卻遭到白眼。后來這個老奶奶到旁邊的一家百貨商店去為她的兒女買了兩臺電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務員看到后瞠目結舌,不后悔莫及。
    聽了這件事后,你們有什么想法?
    2.嗯,剛才孩子們說得很好,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馬克吐溫筆下的人物在金錢面前是怎樣的反應,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特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孩子們自己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準生字讀音,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蹩腳、刻薄、武斷、窘況、興致勃勃、攆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據(jù)詞語理解再讀課文,同桌說說課文中出現(xiàn)了哪幾個人物,主要講他們之間的什么事情。
    三、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特點
    1.出示自學提示:
    (1)在“我”拿出鈔票前后,托德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
    (2)老板看到鈔票后又是怎樣的態(tài)度?
    (3)從他們倆的態(tài)度,你體會到他們倆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學習
    2.匯報討論結果,相機理解重點語句。
    (1)“啊,是嗎?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只會帶大票子的。”(這話說得很刻薄,充滿了歧視與輕蔑。“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只會帶大票子”,說的是反話,意即你根本沒有錢,挖苦、諷刺至極。透過這句話,一個藐視窮人,在窮人面前傲慢無禮的形象躍然紙上。)
    (2)“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布滿臉的……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巖一般?!?作家用夸張和辛辣的筆墨,先寫托德見錢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滿臉,里面還有“紋”──折紋、皺紋、螺旋紋。一個見錢眼開的家伙,托德見是大錢后的笑容,牢牢地凝結起來,像一片一片的熔巖。這“凝結起來的笑容里”有難堪,有窘迫,更多的還是對錢的貪戀,可能托德從未見過這么大的鈔票,已呆若木雞,不知所措。)
    馬克•吐溫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簡單幾筆,則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托德這個勢利的拜金主義者令人作嘔的丑態(tài)。
    (3)“您說得很對,先生,您說得很對。您請稍等一會兒──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見,先生,再見?!?此時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萬富翁,見錢眼開的老板已語無倫次,極盡奉承之能事,反反復復,啰啰唆唆,透過這言語,不難看出老板那副奴才相。)
    3.請孩子們再看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樣?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大的變化?
    四、總結寫作特點
    作者通過了哪些描寫,用了什么寫作方法來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寫得如此鮮明?
    (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前后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作業(yè)設計:
    1.看《百萬英磅》全文。
    2.照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人物描寫。
    
篇二

    【學習目的】
    1、熟讀課文,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情境,能從內心批評和唾棄托德和老板在金錢面前的丑惡嘴臉。
    2、通過對描寫人物的語言的揣測,掌握托德和老板的特點,感受課文神態(tài)描寫和語言描寫的傳神之處。
    3、認知課文中的4個生字,積累有關語言。
    【學前準備】
    課前介紹《百萬英鎊》的故事梗概。
    【課時布置】
    1課時。
    【教學內容】
    一、新課導入
    1、談話:
    感受了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讓俺們再來看看外國作家筆下的人。下面這篇課文選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土溫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
    2、了解故事梗概: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為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為實驗品。于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
    3、揭題:
    24、金錢的魔力
    二、自讀課文,暢談體會
    1、靜心讀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詞語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點,課文的哪些描寫突出了這些特點。
    (在書上作批注。)
    2、交流閱讀感受:
    ⑴同學在四人學習小組交流,談談對兩個人物的評價。推選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⑵派代表分別在寫有“老板”和“托德”的題板上寫上概括性的詞語,例:
    老板:見錢眼開、金錢的奴隸……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
    3、各學習小組針對其中一個人物選取課文中一處*精彩的描寫讀一讀,談談體會。教師結合同學的交流,相機指導:
    ⑴關于“托德”:
    ①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那個家伙擺出一副非??瘫〉淖炷槪f道:“啊,是嗎?哼,當然俺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俺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只會帶大票子的?!?BR>    (抓住:“刻薄的嘴臉”,讀出“刻薄的語氣”。)
    他一聽這些話,態(tài)度稍微改了一點兒,但是他仍舊有點兒擺著架子回答俺:“俺并沒有惡意……恰恰相反,俺們換得開!”
    (抓住“仍舊”“擺著架子”,讀出“善變”。)
    ②細致入微的神情刻畫:
    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及滿臉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維蘇威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満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巖一般。
    你體會到什么?是怎么讀懂的?
    (點撥:托德神情的變化:“笑容是遍及滿臉的”——“凝結”、“毫無光彩”;通過表情朗讀體會比喻的妙用。)
    ⑵關于“老板”:
    ①動作描寫: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一下子鉆進那一堆顧客拒絕接受的衣服里,把它來回翻動,同時一直很地說著話,好像在自言自語似的:
    (引導抓?。骸般@進”“來回翻動”“興奮地說著話”,想象人物的連續(xù)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②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課文12~18自然段):
    同學自由試讀十二自然段,談談感受。分角色朗讀。
    (較快的語速,體現(xiàn)人物的金錢的奴隸媚態(tài)。)
    4、小結、提煉:
    讀了文章,托德與老板的可恥嘴臉及性格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都緣于作者對人物的生動傳神的動作描寫,細致入微的神情刻畫,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三、知識延伸,引發(fā)閱讀興趣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為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為實驗品。于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想知道故事的原文嗎?
    (這段*好放在前面,介紹背景,協(xié)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課文。)
    1、在《百萬英鎊》這篇短篇小說中處處可尋覓到這樣的生動描寫。感興趣的同學可讀原文,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的人物特點。
    2、了解作者——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實際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fā)展過程,其思想和創(chuàng)作也表示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失望厭世的發(fā)展階段。馬克吐溫的《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乞丐》等作品,描繪了一幅幅形象資本主義社會的幽默畫。這些作品讀來親切、自然,充溢輕松的幽默又蘊涵深刻的批判意義,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四、作業(yè)
    閱讀一篇文章,做一則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