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背多記一些寫作素材,靈活運用。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感動中國人物【6-10】》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篇一:一聲召喚,一生奉獻——黃大年】
黃大年留學英國18年,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2008年,中國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他用*短的時間辭職、賣掉房子和診所、辦好了回國手續(xù)。
歸國7年多來,黃大年擔任國家多個技術攻關項目的首席專家,經常工作到凌晨,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這種工作狀態(tài)直到生命*后一刻。
頒獎詞
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作祖國的棟梁。天妒英才,你就在這七年中爭分奪秒。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發(fā)光。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們的薪傳,永不熄滅。
【篇二:臺灣兒女,鄉(xiāng)愁不改——盧麗安】
盧麗安1968年生于臺灣高雄,從小受家人影響對大陸有著特殊感情。1997年,盧麗安夫婦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2015年,盧麗安加入中國共產黨,2017年,被選舉為十九大黨代表。
“我以臺灣的女兒為榮,我以生為中國人為傲。”盧麗安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上如是說。
十九大會議結束后,“盧麗安效應”在慢慢蔓延。很多臺胞朋友為她點贊,因為她說出了廣大臺胞們的心聲。
盧麗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兒做的是對社會、民族、國家有益的,能夠促進我們兩岸的和平發(fā)展、促進島內同胞在大陸的發(fā)展,都會支持。
頒獎詞
臺灣的女兒,有大氣概。祖國為大,鄉(xiāng)愁不改;把握現(xiàn)在,開創(chuàng)未來。分離再久,改不了我們的血脈,海峽再深,擋不住人民追求福祉的路。
【篇三:空谷幽蘭,芳香無盡——王玨】
王玨化名“蘭小草”,給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每年2萬,已經堅持了15年,并承諾希望能捐夠33年。慈善機構收到了捐款,想要尋找到這位好人,多次聯(lián)絡,王玨都沒有現(xiàn)身。
家人曾問王玨,為何以“蘭小草”的名字行善? 王玨當時說:平凡、善良的奶奶特愛畫蘭花,并且在村里很受尊重,取名時將“平凡小草”與“高潔蘭花”結合。
缺席了無數(shù)次公益獎項頒獎,堅持公益捐款十多年,2017年7月,王玨被檢查出肝癌,去世之前,他的身份*終得以大白。
“蘭小草”已成為一個符號,他的行善之舉,將會如小草的種子,隨風播撒,芳草成茵。他去世后,他的兒子將政府給的五萬元好人慰問金也全數(shù)捐出。
君從海島來,送來蘭花草
小草有芬芳,正如君之好
每次念君時,也送世人草
而今君雖去,芬芳到海角
【篇四:一句誓言,一渠清漣——黃大發(fā)】
黃大發(fā)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壩,村里人用水去*近的水源地挑,必須來回走兩個小時。因為缺水,當?shù)刂荒芊N一些耐旱的玉米,村民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一些家庭吃鹽都需要賒賬。
20世紀60年代起,黃大發(fā)帶領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鄉(xiāng)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fā)渠”。
頒獎詞
水過不去,拿命來鋪,這是一個老黨員為人民許下的誓言,大發(fā)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飯。三十六年,為夢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滄桑了面孔,但初心不變。
【篇五:勇敢一次,陪伴一世——謝海華】
29年前,湖南農民謝芳在見義勇為時受重傷,落下殘疾。剛剛從部隊復員回家的謝海華,經人介紹與謝芳訂婚。面對謝芳日益嚴重的后遺癥,謝海華仍選擇了與她結婚。
近28年來,謝海華一直悉心照顧妻子,對于謝芳來說,謝海華就是她的手和腳,“沒有他,我活不到今天?!?BR> 人生和緣分有時就是這樣微妙,她勇敢了一次,他卻因為這一次,勇敢了一輩子。
頒獎詞
相信,是那一刻的決定。相濡以沫是半生的深情。平凡的兩個人,在命運面前,卻非凡地勇猛。*長情的告白,已勝卻人間無數(shù)。心里甜,命就不苦。愛若在,廝守就是幸福。

【篇一:一聲召喚,一生奉獻——黃大年】
黃大年留學英國18年,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2008年,中國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他用*短的時間辭職、賣掉房子和診所、辦好了回國手續(xù)。
歸國7年多來,黃大年擔任國家多個技術攻關項目的首席專家,經常工作到凌晨,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這種工作狀態(tài)直到生命*后一刻。
頒獎詞
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作祖國的棟梁。天妒英才,你就在這七年中爭分奪秒。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發(fā)光。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們的薪傳,永不熄滅。
【篇二:臺灣兒女,鄉(xiāng)愁不改——盧麗安】
盧麗安1968年生于臺灣高雄,從小受家人影響對大陸有著特殊感情。1997年,盧麗安夫婦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2015年,盧麗安加入中國共產黨,2017年,被選舉為十九大黨代表。
“我以臺灣的女兒為榮,我以生為中國人為傲。”盧麗安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上如是說。
十九大會議結束后,“盧麗安效應”在慢慢蔓延。很多臺胞朋友為她點贊,因為她說出了廣大臺胞們的心聲。
盧麗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兒做的是對社會、民族、國家有益的,能夠促進我們兩岸的和平發(fā)展、促進島內同胞在大陸的發(fā)展,都會支持。
頒獎詞
臺灣的女兒,有大氣概。祖國為大,鄉(xiāng)愁不改;把握現(xiàn)在,開創(chuàng)未來。分離再久,改不了我們的血脈,海峽再深,擋不住人民追求福祉的路。
【篇三:空谷幽蘭,芳香無盡——王玨】
王玨化名“蘭小草”,給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每年2萬,已經堅持了15年,并承諾希望能捐夠33年。慈善機構收到了捐款,想要尋找到這位好人,多次聯(lián)絡,王玨都沒有現(xiàn)身。
家人曾問王玨,為何以“蘭小草”的名字行善? 王玨當時說:平凡、善良的奶奶特愛畫蘭花,并且在村里很受尊重,取名時將“平凡小草”與“高潔蘭花”結合。
缺席了無數(shù)次公益獎項頒獎,堅持公益捐款十多年,2017年7月,王玨被檢查出肝癌,去世之前,他的身份*終得以大白。
“蘭小草”已成為一個符號,他的行善之舉,將會如小草的種子,隨風播撒,芳草成茵。他去世后,他的兒子將政府給的五萬元好人慰問金也全數(shù)捐出。
君從海島來,送來蘭花草
小草有芬芳,正如君之好
每次念君時,也送世人草
而今君雖去,芬芳到海角
【篇四:一句誓言,一渠清漣——黃大發(fā)】
黃大發(fā)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壩,村里人用水去*近的水源地挑,必須來回走兩個小時。因為缺水,當?shù)刂荒芊N一些耐旱的玉米,村民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一些家庭吃鹽都需要賒賬。
20世紀60年代起,黃大發(fā)帶領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鄉(xiāng)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fā)渠”。
頒獎詞
水過不去,拿命來鋪,這是一個老黨員為人民許下的誓言,大發(fā)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飯。三十六年,為夢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滄桑了面孔,但初心不變。
【篇五:勇敢一次,陪伴一世——謝海華】
29年前,湖南農民謝芳在見義勇為時受重傷,落下殘疾。剛剛從部隊復員回家的謝海華,經人介紹與謝芳訂婚。面對謝芳日益嚴重的后遺癥,謝海華仍選擇了與她結婚。
近28年來,謝海華一直悉心照顧妻子,對于謝芳來說,謝海華就是她的手和腳,“沒有他,我活不到今天?!?BR> 人生和緣分有時就是這樣微妙,她勇敢了一次,他卻因為這一次,勇敢了一輩子。
頒獎詞
相信,是那一刻的決定。相濡以沫是半生的深情。平凡的兩個人,在命運面前,卻非凡地勇猛。*長情的告白,已勝卻人間無數(shù)。心里甜,命就不苦。愛若在,廝守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