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背多記一些滿分作文,靈活運用。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中考優(yōu)秀滿分作文范文【五篇】》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第一篇:土辦法,大智慧】
一提到“土”這個字,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些貶義詞,如“土鱉”“土老帽”“老土”等等。誰要是說某人“很土”,肯定會惹人不喜??墒?,“土”的就不好嗎?當然不是。“土雞”、“土豬”就受人歡迎,因為人們認為那代表著“綠色”、天然、健康。可見,“土”的東西好不好,關鍵看其價值,看它們“土”得是否“有內涵”“有檔次”。
比如我們常說的“土辦法”。都已經21實際了,還有很多人認為,把嬰兒的胳膊、腿拉直,然后緊緊地用小被子包住,這種“土辦法”能防止寶寶長大出現羅圈腿。他們還振振有詞地說,這辦法已經傳了好幾代人了。結果呢?不少寶寶深受其害,有的甚至丟了性命。實踐證明,這種“土辦法”毫無科學道理。一個違背科學的“土辦法”,說它“土”算是輕的了。
而像我們的“國醫(yī)”——中醫(yī),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如果按照存在的時間來看,真是“土”得夠可以的了。但無數實踐證明,中醫(yī)并不像魯迅先生在憤激之下所抱怨的那樣無能。且不說現代科技已經為中醫(yī)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就說中醫(yī)特有的針灸技術已經走出國門,傳向世界了。
實踐證明,符合科學道理的“土辦法”才是好辦法,而且不會“過時”??梢哉f,這樣的“土辦法”體現出的其實是“大智慧”。
比如,我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回憶研制核潛艇經歷中說,由于當時沒有高科技手段控制潛艇的重心和重量,不得不采用“土辦法”——在船臺入口處擺了個磅秤,只要拿進船臺的,不管是什么都要過稱并記錄在案;同樣的,施工過程中拿出船臺的任何東西也要稱一稱……幾年來天天如此??茖W家們的這些“土辦法”,既體現了他們的“大智慧”,更體現了他們身上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能想出這種“土辦法”的人,值得每一個人尊敬。
做有智慧的人,想出“土辦法”,造福社會,你我,該努力為之。
【第二篇:愛原來一直都在】
世界萬物,都會變化,唯獨他們擁有一顆愛你的心,永遠不會變。
愛如春,慢慢萌發(fā),愛如夏,熱情似火,愛如秋,成熟可親,愛入冬,默默付出。
我擁有著一個普通的家庭,我擁有著平凡的父母,但他們給予我的卻是不平凡的愛。還記得小時候,由于膽小的原因,每天晚上睡覺,都要媽媽陪著我,我拉著母親的手,漸漸進入夢鄉(xiāng)。可如今,我再也感受不到這樣的愛。我認為他們除了對我有批評外,不會再有別的,當我放松時,你們總是在一旁嘮叨,我絲毫看不見你們對我的關心疼愛和一絲絲的心疼。當我考試失敗時,憤怒,生氣的你們,讓我看不到安慰,只有次沉重的打擊。時間飛快,你我變化都很多,我正步入青春期,你也向更年期邁進,當青春期步入更年期,那真是火藥味十足。我認為你們對我的愛逐漸消失,因為我沒有小時候那樣活潑,可愛,乖巧,聽話。你們也沒有以前那樣和藹,慈祥。
但是,我漸漸發(fā)現,我的想法是錯誤的,你們對我的愛依舊那樣,絲毫沒有變,絲毫沒有減少。不知你是否還記得,當那天我肚子疼的滿床打滾時,你在我身邊噓寒問暖,看著疼痛難忍的我漸漸進入夢鄉(xiāng),過了幾天,我的病情好了很多,我看出了你的勞累,后來聽你跟爸爸交談時,才知道你昨晚一夜沒睡,怕我疼的更嚴重,就在我身邊一直坐著。通常,在家里,你都是早睡覺的,我難以想象,你經過了一天的勞累,下班后,仍沒有休息,一直都在照顧我的情景,經過了你對我的精心的照顧,和打了幾天的針,我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很快,我又步入了課堂,看著每天快樂的我,背著書包去上學,你笑了!這一件件事將我感動,后來我又痛過身邊的小事慢慢發(fā)現,你對我的愛還像以前一樣,一直在我身邊,從未離開過,只是愛我的方式跟以前有所不同。
其實,愛一直在我身邊,只是我缺少了發(fā)現,只是我沒有用心去感受,當我考試失敗時,你們的憤怒是為了激勵我下次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你們的嘮叨,是為了讓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對我的愛。愛,原來一直都在我身邊。
【第三篇:給予】
“一路走來,你將給予別人什么?”面對今年中考語文作文題目里的詢問,我也和考場里的學生一起陷入思考。回顧走過的日子,我漸漸清晰了我的答案。
太陽的位置可變,但溫暖人的心卻始終沒有變過。大地是寬厚的,只要你愿意付出,就會有沉甸甸的收獲。詩人有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些早就告訴了我:人生不已,給予不已,奉獻不已。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撫養(yǎng)成人,培養(yǎng)成才。如今兩鬢斑白,年老多病,是該我挑起家庭重擔的時候了。主動為他們延醫(yī)問藥,噓寒問暖。盡量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力所能及地讓他們樂享天年。給予父母好的東西,就是一顆孝順之心,給他們送去保障、安慰與快樂。
“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自從踏上講臺,陶行知的這句話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面對單純稚氣的孩子,面對一雙雙孜孜以求的眼神,你能不付出百倍的努力嗎?不然,我拿什么來回報他們對我的信任呢?與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那是我大的滿足。給予學生好的東西,就是一顆責任之心,盡自己所能,給他們送去知識、力量和成功的喜悅。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我以我血薦軒轅”,這是魯迅教育我如何對待人民、對待自己的國家的正確態(tài)度。是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迎來新中國的春天,是億萬人民戰(zhàn)天斗地、辛苦付出,才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后局面,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給予中華民族騰飛的希望,走上了今天繁榮富強的道路,在世界舞臺上驕傲地挺起來我們的胸膛。國家給了我們安寧、富強和幸福,我能給予國家什么呢?唯有一顆報效之心,一顆奮斗之心,盡我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路走來,又將一路走去,不問收獲,但求耕耘。在這條路上,讓我們記住“我能給予什么”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是催促我們不斷奮進的號角!
我給予,我奉獻,我驕傲!
【第四篇:我要去遠方我要去遠方】
大概8、9歲時的一個深夜,我被一陣說話聲吵醒。睜眼一看,一個身穿軍裝、年輕瀟灑的人在和父親說話呢——原來是在長白山當兵的小叔回來探親了。讓我心儀的不是他帶回來的那些花花綠綠的美食,而是那兩棵水靈油亮、翠色亮眼的小樹苗,小叔說是美人松,很珍貴的,交給你了,你得把它種活呀。那一刻,我的眼睛都亮了——原來遠方有這么好看的樹?。?BR> 雖然終我也沒把那兩棵樹種活,但那顆種子卻在我心里種下了——長大了,我要去遠方!看看遠方的樹,看看遠方的山,看看遠方的風景!
在這種情結的蠱惑下,考上師范填志愿時我的準則只有一個——哪里遠報哪里,結果我背井離鄉(xiāng)舍棄太和去了亳縣!三年師范生活,走遍了亳州所有的名勝古跡:花戲樓、地下運兵道、華佗廟、魏武祠……更重要的是,三年里我讀完了“亳縣圖書館”里所有值得讀的書,在氤氳墨香里神游了更遠的遠方。
2006年,報社邀我去長白山參加全國作者筆會,終于圓了我看美人松的夙愿。從山下坐車前往天池的路上,一車人都坐著只有我站著,站在司機旁邊的座位上,以便更好地欣賞植根在我心靈深處的美神。啊,這就是美人松!但見它樹形奇特,所有的生長枝都集中于樹干的頂端。修長的枝條宛如美女的纖纖手指在空中伸展,形成集中而開闊的傘形樹冠,像一位少女撐開一把美麗的陽傘;風動樹冠,隨風搖曳,又像仙女翩翩起舞,美到我欲說還休,唯有嘖嘖聲!
2013年,有幸受邀去丹東參加筆會,其中有一天的行程是去朝鮮考察。又要去遠方了,欣喜自不待言,買好車票,帶上護照,開啟了又北國之行。盛夏八月,家鄉(xiāng)天天桑拿,汗如雨下,縱有事出門,未百步輒返。而邊城丹東清爽宜人,鴨綠江邊涼風習習,詩情畫意。盡管專家講得聲情并茂興猶未盡,奈何我等心思異邦,早已聽得心猿意馬,無論魏晉。終于踏上了去朝鮮的旅程,滿懷的新鮮,滿心的自豪。想我等黎民百姓、草根一族,居然被他們視為外賓、富人,那一刻恍有不知今夕何夕、姓甚名誰之感。
2014年去陜西商山,頗有懷古思人之感。站在板橋上,撫摸著溫庭筠拍過的欄桿,想象著那個雞爪霜輕染的霜晨,腦海里再次跳出了那幾句詩來:“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趁天還沒黑,趕緊離開那個地方,以免“夕陽西下”,徒生感慨。好喜歡溫庭筠的詩詞,卻不敢深入他的內心、窺探他的情感,擔心自己因為愛著他的愛,所以悲傷著他的悲傷。
上個月在南京,偷一刻夜晚的閑暇,流連于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耳畔仿佛傳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歌聲;徜徉在窄窄的、古色古香的烏衣巷,遙想千年前那個失意詩人感傷而悲涼的吟唱:“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我要去遠方,因為兒時的夢在遠方;我要去遠方,因為風景在遠方,真知在遠方;我要去遠方,因為情懷在遠方,年輕也在遠方。
【第五篇:閱讀曾讓我感動】
閱讀曾讓我充實,閱讀曾讓我歡快,閱讀曾讓我感動!
——題記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告訴了人們,閱讀和書籍的重要性。在閱讀,名人著作之時,仿佛是在與他們交流,交心。在閱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時我好像與他從游那個避秦時亂的室外桃園,在閱讀劉禹錫的《陋室銘》時我仿佛是與他談笑的鴻儒,在閱讀諸葛亮的《出師表》我仿佛感受到,他的忠誠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決心,在閱讀曹操的《觀滄?!肺腋杏X到了曹操雄心壯志和叱咤風云的英雄氣概,閱讀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感受到了高爾基對當時俄國黑暗社會的鞭撻。閱讀他們的書,不單單讓我,打發(fā)了那枯燥無味的時間,更多的是讓我感動。那村人們的熱情好客,曾讓我感動,那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讓我感動,那忠貞不二,欲以身殉國的高尚品質,曾讓我感動,那份一統天的的決心與勇氣讓我感動,那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曾讓我感動。在閱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時關羽的忠義曾讓我感動,曹操那愛才之心曾讓我感動,貂蟬的舍身為國曾讓我感動。
“書籍是幼年人的導師,是老年人的護士,在岑寂的時候,書籍使我們歡娛,遠離一切的痛苦”在我傷心的時候書籍是我的開心果,在我失敗,氣餒時書籍是我的朋友是我振作。那書中動人的篇章曾使我感動!
【第一篇:土辦法,大智慧】
一提到“土”這個字,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些貶義詞,如“土鱉”“土老帽”“老土”等等。誰要是說某人“很土”,肯定會惹人不喜??墒?,“土”的就不好嗎?當然不是。“土雞”、“土豬”就受人歡迎,因為人們認為那代表著“綠色”、天然、健康。可見,“土”的東西好不好,關鍵看其價值,看它們“土”得是否“有內涵”“有檔次”。
比如我們常說的“土辦法”。都已經21實際了,還有很多人認為,把嬰兒的胳膊、腿拉直,然后緊緊地用小被子包住,這種“土辦法”能防止寶寶長大出現羅圈腿。他們還振振有詞地說,這辦法已經傳了好幾代人了。結果呢?不少寶寶深受其害,有的甚至丟了性命。實踐證明,這種“土辦法”毫無科學道理。一個違背科學的“土辦法”,說它“土”算是輕的了。
而像我們的“國醫(yī)”——中醫(yī),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如果按照存在的時間來看,真是“土”得夠可以的了。但無數實踐證明,中醫(yī)并不像魯迅先生在憤激之下所抱怨的那樣無能。且不說現代科技已經為中醫(yī)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就說中醫(yī)特有的針灸技術已經走出國門,傳向世界了。
實踐證明,符合科學道理的“土辦法”才是好辦法,而且不會“過時”??梢哉f,這樣的“土辦法”體現出的其實是“大智慧”。
比如,我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回憶研制核潛艇經歷中說,由于當時沒有高科技手段控制潛艇的重心和重量,不得不采用“土辦法”——在船臺入口處擺了個磅秤,只要拿進船臺的,不管是什么都要過稱并記錄在案;同樣的,施工過程中拿出船臺的任何東西也要稱一稱……幾年來天天如此??茖W家們的這些“土辦法”,既體現了他們的“大智慧”,更體現了他們身上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能想出這種“土辦法”的人,值得每一個人尊敬。
做有智慧的人,想出“土辦法”,造福社會,你我,該努力為之。
【第二篇:愛原來一直都在】
世界萬物,都會變化,唯獨他們擁有一顆愛你的心,永遠不會變。
愛如春,慢慢萌發(fā),愛如夏,熱情似火,愛如秋,成熟可親,愛入冬,默默付出。
我擁有著一個普通的家庭,我擁有著平凡的父母,但他們給予我的卻是不平凡的愛。還記得小時候,由于膽小的原因,每天晚上睡覺,都要媽媽陪著我,我拉著母親的手,漸漸進入夢鄉(xiāng)。可如今,我再也感受不到這樣的愛。我認為他們除了對我有批評外,不會再有別的,當我放松時,你們總是在一旁嘮叨,我絲毫看不見你們對我的關心疼愛和一絲絲的心疼。當我考試失敗時,憤怒,生氣的你們,讓我看不到安慰,只有次沉重的打擊。時間飛快,你我變化都很多,我正步入青春期,你也向更年期邁進,當青春期步入更年期,那真是火藥味十足。我認為你們對我的愛逐漸消失,因為我沒有小時候那樣活潑,可愛,乖巧,聽話。你們也沒有以前那樣和藹,慈祥。
但是,我漸漸發(fā)現,我的想法是錯誤的,你們對我的愛依舊那樣,絲毫沒有變,絲毫沒有減少。不知你是否還記得,當那天我肚子疼的滿床打滾時,你在我身邊噓寒問暖,看著疼痛難忍的我漸漸進入夢鄉(xiāng),過了幾天,我的病情好了很多,我看出了你的勞累,后來聽你跟爸爸交談時,才知道你昨晚一夜沒睡,怕我疼的更嚴重,就在我身邊一直坐著。通常,在家里,你都是早睡覺的,我難以想象,你經過了一天的勞累,下班后,仍沒有休息,一直都在照顧我的情景,經過了你對我的精心的照顧,和打了幾天的針,我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很快,我又步入了課堂,看著每天快樂的我,背著書包去上學,你笑了!這一件件事將我感動,后來我又痛過身邊的小事慢慢發(fā)現,你對我的愛還像以前一樣,一直在我身邊,從未離開過,只是愛我的方式跟以前有所不同。
其實,愛一直在我身邊,只是我缺少了發(fā)現,只是我沒有用心去感受,當我考試失敗時,你們的憤怒是為了激勵我下次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你們的嘮叨,是為了讓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對我的愛。愛,原來一直都在我身邊。
【第三篇:給予】
“一路走來,你將給予別人什么?”面對今年中考語文作文題目里的詢問,我也和考場里的學生一起陷入思考。回顧走過的日子,我漸漸清晰了我的答案。
太陽的位置可變,但溫暖人的心卻始終沒有變過。大地是寬厚的,只要你愿意付出,就會有沉甸甸的收獲。詩人有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些早就告訴了我:人生不已,給予不已,奉獻不已。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撫養(yǎng)成人,培養(yǎng)成才。如今兩鬢斑白,年老多病,是該我挑起家庭重擔的時候了。主動為他們延醫(yī)問藥,噓寒問暖。盡量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力所能及地讓他們樂享天年。給予父母好的東西,就是一顆孝順之心,給他們送去保障、安慰與快樂。
“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自從踏上講臺,陶行知的這句話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面對單純稚氣的孩子,面對一雙雙孜孜以求的眼神,你能不付出百倍的努力嗎?不然,我拿什么來回報他們對我的信任呢?與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那是我大的滿足。給予學生好的東西,就是一顆責任之心,盡自己所能,給他們送去知識、力量和成功的喜悅。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我以我血薦軒轅”,這是魯迅教育我如何對待人民、對待自己的國家的正確態(tài)度。是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迎來新中國的春天,是億萬人民戰(zhàn)天斗地、辛苦付出,才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后局面,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給予中華民族騰飛的希望,走上了今天繁榮富強的道路,在世界舞臺上驕傲地挺起來我們的胸膛。國家給了我們安寧、富強和幸福,我能給予國家什么呢?唯有一顆報效之心,一顆奮斗之心,盡我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路走來,又將一路走去,不問收獲,但求耕耘。在這條路上,讓我們記住“我能給予什么”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是催促我們不斷奮進的號角!
我給予,我奉獻,我驕傲!
【第四篇:我要去遠方我要去遠方】
大概8、9歲時的一個深夜,我被一陣說話聲吵醒。睜眼一看,一個身穿軍裝、年輕瀟灑的人在和父親說話呢——原來是在長白山當兵的小叔回來探親了。讓我心儀的不是他帶回來的那些花花綠綠的美食,而是那兩棵水靈油亮、翠色亮眼的小樹苗,小叔說是美人松,很珍貴的,交給你了,你得把它種活呀。那一刻,我的眼睛都亮了——原來遠方有這么好看的樹?。?BR> 雖然終我也沒把那兩棵樹種活,但那顆種子卻在我心里種下了——長大了,我要去遠方!看看遠方的樹,看看遠方的山,看看遠方的風景!
在這種情結的蠱惑下,考上師范填志愿時我的準則只有一個——哪里遠報哪里,結果我背井離鄉(xiāng)舍棄太和去了亳縣!三年師范生活,走遍了亳州所有的名勝古跡:花戲樓、地下運兵道、華佗廟、魏武祠……更重要的是,三年里我讀完了“亳縣圖書館”里所有值得讀的書,在氤氳墨香里神游了更遠的遠方。
2006年,報社邀我去長白山參加全國作者筆會,終于圓了我看美人松的夙愿。從山下坐車前往天池的路上,一車人都坐著只有我站著,站在司機旁邊的座位上,以便更好地欣賞植根在我心靈深處的美神。啊,這就是美人松!但見它樹形奇特,所有的生長枝都集中于樹干的頂端。修長的枝條宛如美女的纖纖手指在空中伸展,形成集中而開闊的傘形樹冠,像一位少女撐開一把美麗的陽傘;風動樹冠,隨風搖曳,又像仙女翩翩起舞,美到我欲說還休,唯有嘖嘖聲!
2013年,有幸受邀去丹東參加筆會,其中有一天的行程是去朝鮮考察。又要去遠方了,欣喜自不待言,買好車票,帶上護照,開啟了又北國之行。盛夏八月,家鄉(xiāng)天天桑拿,汗如雨下,縱有事出門,未百步輒返。而邊城丹東清爽宜人,鴨綠江邊涼風習習,詩情畫意。盡管專家講得聲情并茂興猶未盡,奈何我等心思異邦,早已聽得心猿意馬,無論魏晉。終于踏上了去朝鮮的旅程,滿懷的新鮮,滿心的自豪。想我等黎民百姓、草根一族,居然被他們視為外賓、富人,那一刻恍有不知今夕何夕、姓甚名誰之感。
2014年去陜西商山,頗有懷古思人之感。站在板橋上,撫摸著溫庭筠拍過的欄桿,想象著那個雞爪霜輕染的霜晨,腦海里再次跳出了那幾句詩來:“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趁天還沒黑,趕緊離開那個地方,以免“夕陽西下”,徒生感慨。好喜歡溫庭筠的詩詞,卻不敢深入他的內心、窺探他的情感,擔心自己因為愛著他的愛,所以悲傷著他的悲傷。
上個月在南京,偷一刻夜晚的閑暇,流連于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耳畔仿佛傳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歌聲;徜徉在窄窄的、古色古香的烏衣巷,遙想千年前那個失意詩人感傷而悲涼的吟唱:“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我要去遠方,因為兒時的夢在遠方;我要去遠方,因為風景在遠方,真知在遠方;我要去遠方,因為情懷在遠方,年輕也在遠方。
【第五篇:閱讀曾讓我感動】
閱讀曾讓我充實,閱讀曾讓我歡快,閱讀曾讓我感動!
——題記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告訴了人們,閱讀和書籍的重要性。在閱讀,名人著作之時,仿佛是在與他們交流,交心。在閱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時我好像與他從游那個避秦時亂的室外桃園,在閱讀劉禹錫的《陋室銘》時我仿佛是與他談笑的鴻儒,在閱讀諸葛亮的《出師表》我仿佛感受到,他的忠誠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決心,在閱讀曹操的《觀滄?!肺腋杏X到了曹操雄心壯志和叱咤風云的英雄氣概,閱讀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感受到了高爾基對當時俄國黑暗社會的鞭撻。閱讀他們的書,不單單讓我,打發(fā)了那枯燥無味的時間,更多的是讓我感動。那村人們的熱情好客,曾讓我感動,那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讓我感動,那忠貞不二,欲以身殉國的高尚品質,曾讓我感動,那份一統天的的決心與勇氣讓我感動,那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曾讓我感動。在閱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時關羽的忠義曾讓我感動,曹操那愛才之心曾讓我感動,貂蟬的舍身為國曾讓我感動。
“書籍是幼年人的導師,是老年人的護士,在岑寂的時候,書籍使我們歡娛,遠離一切的痛苦”在我傷心的時候書籍是我的開心果,在我失敗,氣餒時書籍是我的朋友是我振作。那書中動人的篇章曾使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