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許多知識是通過游戲和接觸實物等方式輕松習得。進入一年級后,每天要上六節(jié)課,要求思想集中,此外還得遵守校紀校規(guī),很多事情都要求他們獨立完成。這對很多孩子和家長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到底在這銜接的關(guān)鍵時期,家長和寶寶應該怎么應對呢?接下來就聽聽的小編為您介紹的注意事項吧!
孩子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了一年級的小學生,這時對他們來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轉(zhuǎn)折。在幼兒園以保教為主,老師阿姨細心周到的照顧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孩子的許多知識是通過游戲和接觸實物等方式輕松習得。進入一年級后,每天要上六節(jié)課,要求思想集中,此外還得遵守校紀校規(guī),很多事情都要求他們獨立完成。這對很多孩子和家長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到底在這銜接的關(guān)鍵時期,家長和寶寶應該怎么應對呢?
一位幼升小過來人媽媽的寶貴經(jīng)驗分享:
1、上小學前解決掉點點的自主閱讀問題。在幼兒園聽分享閱讀講座時那位老師說能自主閱讀識字量必須達到2000字。咱降低要求,1000字,基本上能看懂一般的故事書,看懂小學一年經(jīng)的課本應該沒有問題,看懂試題也應該沒有問題?!队變寒媹蟆飞险f284個常用字讓寶寶入學無憂。這些字點點已經(jīng)差不多了。點點現(xiàn)在認識多少字沒人知道,我估計不會超過400個。因為平時很少教她單獨去識字,都是看書的過程中認識的,有的沒教,她自己看多了也認識了。但與1000字相比,還差好多,看來任務(wù)還是很艱巨。
2、多讀書。擴大詞匯量,為以后的寫作做準備。讀哪些書呢?第一類是故事繪本,這類書比較對孩子的胃口,孩子也有興趣,比較喜歡看。這類書比較簡單,一些書可以自己獨立閱讀。第二類是古文經(jīng)典:點點已經(jīng)讀完了《論語》,現(xiàn)在在讀的有《道德經(jīng)》,《三字經(jīng)》,一些附合幼兒口味的詩詞。以前點點是聽媽媽讀,慢慢就會背誦了,但現(xiàn)在媽媽把一些讀過的文章或詩詞寫在家里的白板上,讓點點指讀,通過讀這些書,她認識了更多的字,更多的詞,第三類是歷史類的書。今年國慶大閱兵,點點觀看過后,對毛澤東蔣介石這個年代的人很感興趣,點爸也乘機給她講述那個時代的故事,引導她對歷史的興趣,后又帶點點去了深圳歷史博物館,點點現(xiàn)在對歷史很好奇,總是問很多個為什么。點爸拿出了家里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準備將其注入點點的大腦。第四類是科普類的書。家里科普類的書、手工類的書也很多(用朋友的話:你們家是一個小圖書館。),點點隨手可以翻看,動手做實驗和手工是點點感興趣的事情,以前總是媽媽帶點點做,現(xiàn)在媽媽也懶了,有人說得好:懶媽媽會培養(yǎng)一個勤快的女兒?,F(xiàn)在都是點點自己找書看,自已找材料,自己動手,實在做不了媽媽才出手幫忙。
3、數(shù)學還是要打一些基礎(chǔ),乘除運算就留給上學以后吧,先把加減運算過關(guān),心算過關(guān),同事說起來100道題要在多長時間內(nèi)做完,說心算很重要,想想也是,這個是一個平時累積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就突擊得成。還是在家多玩玩開店買賣游戲練練心算能力,總比公文數(shù)學搞題海戰(zhàn)術(shù)來得有趣得多。
4、英語閱讀和聽力練習。接觸英語點點時間是有兩三年了,可是效果不是太好,時斷時續(xù)的,以前會讀的一些單詞和句子也忘記了,但幸運的是,點點對英語還不反感,比較的有興趣,只是學習的方法不對?,F(xiàn)在媽媽又把《迪士尼神奇英語》拿出來,與點點一起學,一起玩,另外把新買的《國家地理兒童百科》按每周一本的進度來學習,不要求拼寫,但要求會讀會認,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下周香港朗文英語小學一年紀的課本就可以拿到了,有些學校是要學這個的,可能我們上的學校不學這個,那我們就自己來學習吧。語言的學習都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我們提前打點基礎(chǔ)吧。
至于有些媽媽說孩子如果上學前都會了,上課會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養(yǎng)成一個壞習慣的問題。為此我為這個問題問過一個小學英語老師,點點同學的媽媽,她這么說:不會呀,在課堂上老師提問的話,如果你會了別人不會老師肯定表揚你,一表揚孩子興趣就來上,上課就更用心了。媽媽想想也很有道理。如果覺得孩子上學后很多書本上的知識都會了,那就可以對孩子提更高一些的要求,比喻要求孩子上課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只要求讀的我們可以要求孩子不僅會讀,而且要會寫,要求孩子的作業(yè)在比一般孩子作業(yè)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而且要講質(zhì)量講效率,因為你比別人會得多一些,所以應該要求嚴格一些。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沒事可做,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沒有目標,不會隨波逐流。
孩子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了一年級的小學生,這時對他們來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轉(zhuǎn)折。在幼兒園以保教為主,老師阿姨細心周到的照顧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孩子的許多知識是通過游戲和接觸實物等方式輕松習得。進入一年級后,每天要上六節(jié)課,要求思想集中,此外還得遵守校紀校規(guī),很多事情都要求他們獨立完成。這對很多孩子和家長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到底在這銜接的關(guān)鍵時期,家長和寶寶應該怎么應對呢?
一位幼升小過來人媽媽的寶貴經(jīng)驗分享:
1、上小學前解決掉點點的自主閱讀問題。在幼兒園聽分享閱讀講座時那位老師說能自主閱讀識字量必須達到2000字。咱降低要求,1000字,基本上能看懂一般的故事書,看懂小學一年經(jīng)的課本應該沒有問題,看懂試題也應該沒有問題?!队變寒媹蟆飞险f284個常用字讓寶寶入學無憂。這些字點點已經(jīng)差不多了。點點現(xiàn)在認識多少字沒人知道,我估計不會超過400個。因為平時很少教她單獨去識字,都是看書的過程中認識的,有的沒教,她自己看多了也認識了。但與1000字相比,還差好多,看來任務(wù)還是很艱巨。
2、多讀書。擴大詞匯量,為以后的寫作做準備。讀哪些書呢?第一類是故事繪本,這類書比較對孩子的胃口,孩子也有興趣,比較喜歡看。這類書比較簡單,一些書可以自己獨立閱讀。第二類是古文經(jīng)典:點點已經(jīng)讀完了《論語》,現(xiàn)在在讀的有《道德經(jīng)》,《三字經(jīng)》,一些附合幼兒口味的詩詞。以前點點是聽媽媽讀,慢慢就會背誦了,但現(xiàn)在媽媽把一些讀過的文章或詩詞寫在家里的白板上,讓點點指讀,通過讀這些書,她認識了更多的字,更多的詞,第三類是歷史類的書。今年國慶大閱兵,點點觀看過后,對毛澤東蔣介石這個年代的人很感興趣,點爸也乘機給她講述那個時代的故事,引導她對歷史的興趣,后又帶點點去了深圳歷史博物館,點點現(xiàn)在對歷史很好奇,總是問很多個為什么。點爸拿出了家里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準備將其注入點點的大腦。第四類是科普類的書。家里科普類的書、手工類的書也很多(用朋友的話:你們家是一個小圖書館。),點點隨手可以翻看,動手做實驗和手工是點點感興趣的事情,以前總是媽媽帶點點做,現(xiàn)在媽媽也懶了,有人說得好:懶媽媽會培養(yǎng)一個勤快的女兒?,F(xiàn)在都是點點自己找書看,自已找材料,自己動手,實在做不了媽媽才出手幫忙。
3、數(shù)學還是要打一些基礎(chǔ),乘除運算就留給上學以后吧,先把加減運算過關(guān),心算過關(guān),同事說起來100道題要在多長時間內(nèi)做完,說心算很重要,想想也是,這個是一個平時累積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就突擊得成。還是在家多玩玩開店買賣游戲練練心算能力,總比公文數(shù)學搞題海戰(zhàn)術(shù)來得有趣得多。
4、英語閱讀和聽力練習。接觸英語點點時間是有兩三年了,可是效果不是太好,時斷時續(xù)的,以前會讀的一些單詞和句子也忘記了,但幸運的是,點點對英語還不反感,比較的有興趣,只是學習的方法不對?,F(xiàn)在媽媽又把《迪士尼神奇英語》拿出來,與點點一起學,一起玩,另外把新買的《國家地理兒童百科》按每周一本的進度來學習,不要求拼寫,但要求會讀會認,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下周香港朗文英語小學一年紀的課本就可以拿到了,有些學校是要學這個的,可能我們上的學校不學這個,那我們就自己來學習吧。語言的學習都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我們提前打點基礎(chǔ)吧。
至于有些媽媽說孩子如果上學前都會了,上課會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養(yǎng)成一個壞習慣的問題。為此我為這個問題問過一個小學英語老師,點點同學的媽媽,她這么說:不會呀,在課堂上老師提問的話,如果你會了別人不會老師肯定表揚你,一表揚孩子興趣就來上,上課就更用心了。媽媽想想也很有道理。如果覺得孩子上學后很多書本上的知識都會了,那就可以對孩子提更高一些的要求,比喻要求孩子上課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只要求讀的我們可以要求孩子不僅會讀,而且要會寫,要求孩子的作業(yè)在比一般孩子作業(yè)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而且要講質(zhì)量講效率,因為你比別人會得多一些,所以應該要求嚴格一些。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沒事可做,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沒有目標,不會隨波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