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議論文范文三篇

字號:


    寫作能力是人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漢語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經(jīng)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guān)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并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生議論文范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篇一:尊敬他人
    今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在重慶市中心的解放碑,有一群員工正跪著繞解放碑爬行,并且一邊爬一邊高喊加油。此舉引起不少市民圍觀。隨后,公安局前來調(diào)查,了解到此行為是一家化妝品公司對員工的挑戰(zhàn)壓力課程。警方將其勸離,并對公司組織者進行了批評教育。
    這家公司這樣的做法當然是不對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人格和尊嚴。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看重名譽的民族,崇尚“士可殺不可辱”。我們要繼承這一傳統(tǒng),做受人尊重和贊譽的人,同時,一定要尊重他人。
    在美國,一個頗有名望的富翁在路邊散步時,遇到一個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擺地攤賣舊書的年輕人。有著同樣苦難經(jīng)歷的富商頓生憐憫之情,將8美元塞進年輕人的大手中,然后就離開了。沒走多遠,他覺得這樣做不妥,于是連忙返回,撿了兩本書,說自己忘記拿了。后,富商鄭重其事地告訴年輕人:“其實,您和我一樣也是商人。”
    兩年后,富商參加一個會議時,一位西裝革履的書商走過來對他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我一直認為我一生只有擺攤乞討的命運,但你告訴我:我和你一樣都是商人。這才使我樹立了自尊和自信,從而取得了今天的業(yè)績?!?BR>    富翁的一句普通的話使一個自卑的年輕人樹立了自尊心,并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獲得了成功。假如當初富翁給年輕人的是很多錢,而沒有那一句尊重鼓勵的話,年輕人也不會出現(xiàn)人生的巨變。這就是尊重的力量啊!
    古今中外,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美國前總統(tǒng)哈里斯有和孫子一起乘坐馬車,路上一個黑人奴隸看到后,站在路邊向他們脫帽致敬。哈里斯總統(tǒng)也向他脫帽還禮。孫子看到后大為不解,問爺爺:你怎么能向一個奴隸致意?哈里斯笑著說:孩子,你怎么能讓一個奴隸都比你有禮貌?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招待印度客人就餐時,印度客人由于不懂規(guī)矩,把餐后端上來的洗手水當做湯喝了,女王隨即面不改色地也將其喝了。大臣們紛紛效仿,成為美談。
    看來,不管地位多么尊貴的人,都要向他們那樣,尊重他人。
    我們應(yīng)該真正做到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角度,推己及人。尊重他人,要善于欣賞、接納他人,不做任何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篇二:能力與道德
    如果讓你在道德和能力中選一個,你會選哪個?
    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能力。在這個社會上,一個人能力的大小似乎是一個人地位高低的關(guān)鍵。在能力這個巨大的誘惑下,道德似乎變得微不足道。這是因為能力的光環(huán)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其實,對于一個人而言,重要的始終是道德。
    有一則引人深思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在法國留學的人。他擁有大學的金字招牌,并多次在重要報刊上發(fā)表很有見地的論文。一天他發(fā)現(xiàn)了公交系統(tǒng)的漏洞,于是開始經(jīng)常性地逃票,期間只是偶爾被人發(fā)現(xiàn)而被抓。學業(yè)完成后,他開始向一些跨國公司推銷自己,卻因為有三次公交車逃票記錄而遭到拒絕。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他都不可能找到雇傭他的公司。一個人才的大好前程,就這樣毀在了那被大多數(shù)人忽視掉的道德底線——誠信上。
    “無誠則有失,無信則招禍”。文中的他正是因為不遵守規(guī)則而失去了誠信,得利于一時的省錢,失去了在跨國公司工作的機會。同樣的,那些踐踏誠信的人,也許能得利一時,但終將作繭自縛,自食其果。誠信是做人、立業(yè)之本,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wù)從自己做起,恪守誠信。只有誠信做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失去了誠信,你的良心就會受到譴責。
    漢斯是個窮學生,中學考試時他沒有通過數(shù)學和生物,為了能繼續(xù)上大學,他為自己寫了一份合格證書,毀掉了不合格的文本。雖然他后來獲得了博士學位,但十年前作弊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他的中學老師布朗先生為了給他一個驚喜,以漢斯中學考試作弊為由要他補考,實際是參加祝賀他拿到博士學位的聚會。而漢斯卻為了保護他的美好前程襲擊了布朗先生。結(jié)果可想而知,漢斯當年作弊的事情雖然計劃得完美無缺,但是終因為虛心而露出了馬腳。
    紙是包不住火的,一個人如果習慣于弄虛作假,終究會被他人鄙棄。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這就是我讓你在能力和道德中挑選的原因。我們可以一無所有,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純真的品質(zhì)。
       篇三:生命的意義
    “有的人活著,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寫出生命的意義不止于茍且。我們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也曾說過,“人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也寫出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的意義,是一個非常大的詞語,能我們有非常多的遐想和思考。比如,“吾日三省吾身”,道出了人每天要好好反省自己,思考人生?;钪蛻?yīng)該有活著的理由。我們不能只是茍活于世或者得過且過,又或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因為,這些都是等于浪費時間,浪費生命。譬如,為我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還有,我國古代歷史具有研究參考價值的《史記》,司馬遷。再有,為近代化進程做出卓越的貢獻的孫中山先生,*了三座大山。這些都是生命意義的好詮釋。
    我們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科學家、思想家、偉人。但是,我們就沒有生命的意義了嗎?答案肯定的是錯誤的。比如,治病救人的醫(yī)生,愛崗敬業(yè)的工人,三尺講臺的老師,為人民服務(wù)的公仆,這些不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嗎?生命的意義,可以是為民除害、為民解憂、為國為民,以身報國的壯舉,也可以是小到一個溫暖的瞬間,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點贊。生命不能用尺子衡量,但是每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是可以衡量的。你做得好不好,人在做,天在看,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生命的意義,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做個有心人,好人,有意義的人,為生命喝彩,為生命畫出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