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四篇】

字號:


    中國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具有文學(xué)的價值,而且具有豐厚的思想內(nèi)容,中國人許多卓越的見識往往蘊(yùn)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說不了解中國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認(rèn)識中國文學(xué),也不能完整地認(rèn)識中國人的思想精華??梢哉f每一個故事都向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從這里能夠瞭望到一個新鮮的天地。那里不僅趣味無窮,還可以領(lǐng)悟無數(shù)的世理。
    貓頭鷹的疑惑
    西邊的樹林里住著貓頭鷹,這種鳥是夜間最為活躍的鳥,它們捕食鼠類及其他小動物。按說,貓頭鷹應(yīng)該是人類的朋友,應(yīng)該受到人們的一致好評??墒亲≡跇淞峙赃叺哪切┤藚s并不歡迎貓頭鷹做他們的鄰居,因為貓頭鷹的叫聲實在難聽。特別是到了晚上,你偶爾有事外出,經(jīng)過那片樹林時,冷不防幾聲怪叫,真能嚇得你渾身起雞皮疙瘩,冷汗直冒。于是人們總是想方設(shè)法要趕走貓頭鷹。
    貓頭鷹感到十分苦惱,它從這個窩挪到那個窩,可挪到哪個地方也依然不受歡迎,總聽到人們責(zé)怪和斥罵的聲音。貓頭鷹想:這里的人實在太刻薄了,我一定要搬得遠(yuǎn)遠(yuǎn)的。
    貓頭鷹這回可是下了大決心了,它竭盡全力向東方飛呀飛呀,飛了3天3夜,已經(jīng)筋疲力盡,再也飛不動了,才肯停在途中的林子里休息。
    一只斑鳩看見貓頭鷹那副又沮喪又疲憊的樣子,很是奇怪。斑鳩問貓頭鷹說:"你累成這個樣子,你要去干什么呢?"
    貓頭鷹說:"我想搬到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東方去住。"
    斑鳩不解地看著它,說:"為什么呢?"
    貓頭鷹嘆了口氣說:"西邊的人太難相處了,他們都討厭我,說我的聲音難聽,我在西邊實在住不下去了,非搬家不可了!這次我下決心搬到遙遠(yuǎn)的東邊去,離西邊越遠(yuǎn)越好!"
    斑鳩像個小姐姐似的笑了笑說:"搬家就解決問題了嗎?依我看,不管你搬到哪里去,都是一樣的結(jié)果。"
    貓頭鷹不理解斑鳩的意思,皺起眉頭問:"那為什么呢?我離開他們還不成嗎?"
    斑鳩語重心長地說:"道理不是明明白白的嗎?如果你不能改變你那難聽的聲音,你即使搬到最遠(yuǎn)的東邊,也同樣不會受東邊人的歡迎。"
    看來,貓頭鷹那難聽的聲音是沒辦法改了,所以它難以得到鄰居的喜歡。問題是它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只是一味埋怨環(huán)境不利,是別人的態(tài)度不友好,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換換環(huán)境上面,這實在是徒勞無益的。
    逼鴨捕兔
    從前,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人,一天到晚除了吃飯就是睡覺,什么也不愿干卻總是異想天開,一會兒想著要吃這,一會兒又想著要吃那,又不想費(fèi)力氣。
    一天,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該多好呀。他曾聽人說鶻(hu)烏可以捕捉野兔,于是他勤快了一次,起床出門到市場上去買鶻烏。他在街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不知鶻烏是什么模樣。七買八買竟把一只鴨子買回家了,反正他還是不知道。
    第二天,這個人把鴨子帶到野地里,等著野兔跑來。等呀等,果然有野兔子跑過來了。這人立即將鴨子拋擲出去,讓鴨子去抓野兔??墒?,這只鴨子飛不起來,一拋出去它就撲打著翅膀落在地上了。這人急了,又抓起鴨子再拋擲出去,鴨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這個人煩死了,他接連三四次把鴨子拋擲出去,鴨子始終是飛不起來。
    這時,只見鴨子摔倒了又從地上站立起來,哀哀地對他說:"我只是個鴨子呀!你殺了我,吃我的肉,這是我應(yīng)盡的本分??墒悄阋胰プネ米?,我哪能做得到呢?你為什么偏偏要把拋擲的苦處強(qiáng)加到我頭上呢?"
    這個人卻皺著眉頭說:"你怎么會是只鴨子呢?我只當(dāng)你是只飛得快、善于捕捉野兔的鶻烏呢。"
    鴨子沒辦法,為了讓這個人相信自己的確是只鴨子,它伸出自己的腳蹼給他看,說:"你看我這連在一起的腳丫子,看我這笨手笨腳的樣子,是會捕捉野兔的鶻烏嗎?"
    這個人無可奈何地看看鴨子,再看看四周,那只野兔子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這個人只好沮喪地返回家去。
    所以說,不顧客觀實際,單憑自己的主觀想象,強(qiáng)人所難,終究是達(dá)不到應(yīng)有效果的。
    一蟹不如一蟹
    一天,海潮退了,天氣很好,艾子走到海灘上去散步。忽然,艾子發(fā)現(xiàn)自己腳跟前有一個小動物在爬著,艾子好奇地蹲下身子去仔細(xì)地看這小東西。只見這小動物的身子又扁又圓,周圍長著許多腳,爬行的方向是橫的。艾子把小動物拾起來放入袖口,找到一位住在海邊的人,問他道:"請問這是什么東西?"那人告訴艾子說:"先生,這是梭子蟹。"
    艾子在海灘上繼續(xù)往前走,他又看到一個小動物,身子也是又扁又圓,同樣長著許多腳,但形體比先前那個要小些,行動似乎也遲緩一些,于是艾子拾起這個小動物,放到袖口里,又去找那個住在海邊的人,問:"您看,這是什么東西呀?"那人告訴他說:"這是只螃蟹。"艾子記住了,原來又是一只蟹。
    艾子繼續(xù)朝前,不料又看到一只小動物在海灘上爬著,形狀、體貌與先前看見的梭子蟹、螃蟹一模一樣,只是比前兩個更小了。艾子又拾起這個小東西,把它放進(jìn)袖口,去問那個住在海邊的人說:"您看,這又是什么東西呀?"那人回答說:"這是蟛蜞(pengqi),也是一種蟹。"
    艾子離開那個人,想著今天的事情頗覺有趣。這梭子蟹、螃蟹、蟛蜞都是蟹,而形體卻一個比一個小。艾子不覺感嘆道:"咳!為什么一蟹不如一蟹呢!"
    生活中的確有如這些蟹似的人和事,一個不如一個,越往后越糟糕。
    鉆牛角尖
    有一個讀書人,本來沒有大學(xué)問,可不論見到什么事都喜歡與人爭論。
    一天,這個讀書人到艾子那兒去,好像是請教艾子而實則是刁難人。他問艾子說:"凡是大車的車身下面和駱駝的脖子上,都系著鈴鐺,這是為什么呢?"
    艾子回答說:"大車和駱駝都是很大的,而車和駱駝又經(jīng)常在夜間趕路,如果它們一旦狹路相逢,就難以回避而相撞。因此,給它們掛上鈴鐺正是為了在離得還較遠(yuǎn)時就互相給對方送個信,以便提前回避。"
    不等艾子說完,那人又問:"佛塔的頂端也掛著鈴鐺,佛塔永遠(yuǎn)都固定在一定的地方,難道佛塔也需要掛上鈴鐺以便夜間行走避免相撞嗎?佛塔為什么也要掛上鈴鐺呢?"
    艾子有點不高興地說:"你這個人真是死板。你沒看到那些雀鳥總喜歡在高處筑巢嗎?它們筑巢的地方總會撒下污*不堪的糞便,在塔上掛著鈴鐺,雀鳥飛來時,鈴鐺便搖晃作響,這樣,雀鳥就不敢來筑巢了。這和大車、駱駝掛鈴鐺完全是不相干的事。"
    這個讀書人好像很不知趣,他又問:"獵鷹、鷂子的尾巴上也都帶著小鈴,這也是為了防止雀鳥在它們的尾巴上筑巢嗎?"
    艾子一聽,"撲哧"一聲忍不住笑了,說:"看你也是個讀書人,是故意裝傻呢還是真不開竅呢?獵鷹、鷂子捕捉鳥獸常常進(jìn)入樹林或灌木叢中,束腳的繩子有時被樹枝掛住,掙脫不開,于是它們在振動翅膀時鈴聲就會響起來,獵人聽到鈴聲,就可以知道它們在哪里從而找到它們。獵鷹、鷂子腳上系鈴鐺當(dāng)然跟雀鳥筑巢沒什么關(guān)系啦。"
    讀書人還不罷休,繼續(xù)糾纏著問艾子:"我見過那送葬的隊伍,前面有個人總是搖著鈴鐺唱挽歌。我原先還不明白是為什么,現(xiàn)在才知道了,原來是怕樹枝纏住他的腳,以便讓人們循著鈴聲好找到他呀。只是我還想問您,那個人腳上的帶子是用皮條做的呢,還是用絲線編成的呢?"
    艾子實在不耐煩了,生氣地回答讀書人說:"那個搖鈴鐺的人是死者的向?qū)?,因為這死者生前好狡辯、刁難人,實在難纏,所以才搖著鈴鐺讓他的死尸感到快樂呀!"
    讀書人至此終于無話可說了。
    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片面地抓住某些事物的表面相似之處,把偶然的巧合當(dāng)作必然的聯(lián)系,因而犯了偷換概念、混淆是非的邏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