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能夠快速有效、全面提高孩子智商的工具。奧數學習對開拓思路有著重要作用。以下是整理的《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一
1、甲列火車長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車長264米,每秒行16米,兩車相向而行,從兩車頭相遇到兩車尾相離需要幾秒?
分析:“從兩車頭相遇到兩車尾相離”,兩車所行的路程是兩車身長之和,即(240+264)米,速度之和為(20+16)米。根據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就可求得所需時間。
解:(240+264)÷(20+16)
=504÷36
=14(秒)
答:從兩車頭相遇到兩車尾相離,需要14秒。
2、學校舉辦語文、數學雙科競賽,三年級一班有59人,參加語文競賽的有36人,參加數學競賽的有38人,一科也沒參加的有5人。雙科都參加的有多少人?
分析:參加語文競賽的36人中有參加數學競賽的,同樣參加數學競賽的38人中也有參加語文競賽的,如果把兩者加起來,那么既參加語文競賽又參加數學競賽的人數就統(tǒng)計了兩次,所以將參加語文競賽的人數加上參加數學競賽的人數再加上一科也沒參加的人數減去全班人數就是雙科都參加的人數。
解:36+38+5-59=20(人)
答:雙科都參加的有20人。
2.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二
1、學校舉辦歌舞晚會,共有80人參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
分析:由題意知唱歌的70人中也有跳舞的,同樣跳舞的30人中也有唱歌的,把兩者相加,這樣既唱歌又跑舞的就統(tǒng)計了兩次,再減去參加表演的80人,就是既唱歌又跳舞的人數。
解:70+30-80
=100-80
=20(人)
答:既唱歌又跳舞的有20人?!?BR> 2、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需要9分鐘,那么用同樣的速度把這根木料鋸成5段,需要多少分?
解析: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只鋸出了(3-1)個鋸口,這樣就可以求出鋸出每個鋸口所需要的
時間,進一步即可以求出鋸成5段所需的時間。
解:9÷(3-1)×(5-1)=18(分)
答:鋸成5段需要18分鐘。
3.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三
1、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
2、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km,乙車每小時行45km,兩地相距多少km?(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參考答案:
1、解析:根據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每支鉛筆0.2元。
2、解析:根據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兩地相距255km。
4.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四
1、一只蘋果的重量等于一只桔子加上一只草莓的重量,而一只蘋果加上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9只草莓的重量,請問,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幾只草莓的重量。
2、有一個天平,九個砝碼,其中一個砝碼比另八個要輕一些,問至少要稱幾次才能將輕的那個找出來?
3、按規(guī)律填數:
(1)1,2,3(7)2,3,4(14)3,4,5()
(2)1,4,7,10,(),16,()
(3)1,2,3,7,11,16,(),29
(4)2,5,4,5,6,5,(),5
(5)7,8,10,13,17,()28
4、10個一百是(),10000里面有()個一千。
5、九千零五十寫作()。
6、一個2分幣大約重4();小明今年7歲,他的體重約是28()。
7、90里面有()個十,290里面有()個十。
8、百位上的6比十位上的6多()。
9、49個蘋果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人分()個,還剩()個。
10、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48÷3×2=48÷6()
(2)一個蘋果重120千克。()
(3)千位右面一定是萬位。()
5.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五
1、下面各式中的□△各代表什么數?
□+5=11 49-□=17 4+□=53 □-28=51
△×4=24 △÷9=8 5×△=65 51÷△=3
2、下面各中中○□△☆各代表什么數
○×2+7=21 ?。?4-☆)4=0 (□+350)÷3=200
5×8-△÷4=4 △×8-30÷2=7×△
3、把9、4、5寫成4個不相同,且不等于1的一位數相乘的形式,并從小到大排列。
4、□等于整數幾時,下面的式子成立。
13<7×□÷3<15 47<□×8-5<53
5、在等號左邊的。相鄰兩個數之間添上運算符號,使等式成立。
5 5 5 5 5=6
6、在下面3個算式的方格里填上同一個數字,使等式成立。
(□-□)×□+□÷□=1
(□+□-□)÷□×□=2
□÷□+(□+□-□)=3
7、把1—9這9個數字填入下面的9個□中,使每個等式成立。
□×□=□□
□□+□=□+□
8、在下面這組算式里填入1—9這9個數字,使等式成立。
□+□=□
16×□÷(7-□)=□
1.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一
1、甲列火車長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車長264米,每秒行16米,兩車相向而行,從兩車頭相遇到兩車尾相離需要幾秒?
分析:“從兩車頭相遇到兩車尾相離”,兩車所行的路程是兩車身長之和,即(240+264)米,速度之和為(20+16)米。根據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就可求得所需時間。
解:(240+264)÷(20+16)
=504÷36
=14(秒)
答:從兩車頭相遇到兩車尾相離,需要14秒。
2、學校舉辦語文、數學雙科競賽,三年級一班有59人,參加語文競賽的有36人,參加數學競賽的有38人,一科也沒參加的有5人。雙科都參加的有多少人?
分析:參加語文競賽的36人中有參加數學競賽的,同樣參加數學競賽的38人中也有參加語文競賽的,如果把兩者加起來,那么既參加語文競賽又參加數學競賽的人數就統(tǒng)計了兩次,所以將參加語文競賽的人數加上參加數學競賽的人數再加上一科也沒參加的人數減去全班人數就是雙科都參加的人數。
解:36+38+5-59=20(人)
答:雙科都參加的有20人。
2.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二
1、學校舉辦歌舞晚會,共有80人參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
分析:由題意知唱歌的70人中也有跳舞的,同樣跳舞的30人中也有唱歌的,把兩者相加,這樣既唱歌又跑舞的就統(tǒng)計了兩次,再減去參加表演的80人,就是既唱歌又跳舞的人數。
解:70+30-80
=100-80
=20(人)
答:既唱歌又跳舞的有20人?!?BR> 2、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需要9分鐘,那么用同樣的速度把這根木料鋸成5段,需要多少分?
解析: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只鋸出了(3-1)個鋸口,這樣就可以求出鋸出每個鋸口所需要的
時間,進一步即可以求出鋸成5段所需的時間。
解:9÷(3-1)×(5-1)=18(分)
答:鋸成5段需要18分鐘。
3.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三
1、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
2、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km,乙車每小時行45km,兩地相距多少km?(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參考答案:
1、解析:根據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每支鉛筆0.2元。
2、解析:根據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兩地相距255km。
4.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四
1、一只蘋果的重量等于一只桔子加上一只草莓的重量,而一只蘋果加上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9只草莓的重量,請問,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幾只草莓的重量。
2、有一個天平,九個砝碼,其中一個砝碼比另八個要輕一些,問至少要稱幾次才能將輕的那個找出來?
3、按規(guī)律填數:
(1)1,2,3(7)2,3,4(14)3,4,5()
(2)1,4,7,10,(),16,()
(3)1,2,3,7,11,16,(),29
(4)2,5,4,5,6,5,(),5
(5)7,8,10,13,17,()28
4、10個一百是(),10000里面有()個一千。
5、九千零五十寫作()。
6、一個2分幣大約重4();小明今年7歲,他的體重約是28()。
7、90里面有()個十,290里面有()個十。
8、百位上的6比十位上的6多()。
9、49個蘋果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人分()個,還剩()個。
10、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48÷3×2=48÷6()
(2)一個蘋果重120千克。()
(3)千位右面一定是萬位。()
5.小學四年級奧數數學能力展示題 篇五
1、下面各式中的□△各代表什么數?
□+5=11 49-□=17 4+□=53 □-28=51
△×4=24 △÷9=8 5×△=65 51÷△=3
2、下面各中中○□△☆各代表什么數
○×2+7=21 ?。?4-☆)4=0 (□+350)÷3=200
5×8-△÷4=4 △×8-30÷2=7×△
3、把9、4、5寫成4個不相同,且不等于1的一位數相乘的形式,并從小到大排列。
4、□等于整數幾時,下面的式子成立。
13<7×□÷3<15 47<□×8-5<53
5、在等號左邊的。相鄰兩個數之間添上運算符號,使等式成立。
5 5 5 5 5=6
6、在下面3個算式的方格里填上同一個數字,使等式成立。
(□-□)×□+□÷□=1
(□+□-□)÷□×□=2
□÷□+(□+□-□)=3
7、把1—9這9個數字填入下面的9個□中,使每個等式成立。
□×□=□□
□□+□=□+□
8、在下面這組算式里填入1—9這9個數字,使等式成立。
□+□=□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