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行測邏輯填空備考:詞語積累技巧

字號:

2019國考已經(jīng)近在眼前,考生們進入了考前沖刺階段,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升解題的能力呢?今天為您分享了2019國考行測邏輯填空備考:詞語積累技巧,歡迎各位考生的查閱學習。
    
    在行測試卷中,言語理解與表達占了40道題的題量,其中邏輯填空更是占到一半,副省級考查15道題,市地級考查20道題。而這部分也是讓很多考生頭疼的地方,題量不少,閱讀量也不算大,但準確率卻不高。大家也知道想做好這類題目,大量的實詞及成語的積累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很努力,也積累了很多詞語,但發(fā)現(xiàn)效果并不明顯。因為有時候即便是知道了詞語的意思及幾個詞語之間的差別,但下次出現(xiàn)同樣的詞語可能還是會做錯,所以在這里給大家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的積累詞語的方法——結(jié)合語境,組團積累,各個擊破。
    以一道題為例來積累一組成語:
    【例題1】“查清中國海,進軍三大洋,登上南極洲”是曾經(jīng)的海洋夢想“老三樣”,這個夢想也只是在本世紀初才得以_______實現(xiàn)。但限于當時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對于海面之下隱藏的深海神秘世界,則只是_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完整淺嘗輒止B.部分走馬觀花
    C.徹底浮光掠影D.具體蜻蜓點水
    【答案】A。解析:由“限于當時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可知,第一空表達的應(yīng)是“老三樣”在當時已經(jīng)全部實現(xiàn)的意思,“部分”是相對于整體而言,一般是整體中的局部,整體里的一些個體,“具體”是相對于抽象而言,指的是不抽象,不籠統(tǒng),細節(jié)很明確,明顯與文意不符,故排除B、D。第二空表達的意思是當時由于能力所限,對海底的神秘世界研究得不深入,“淺嘗輒止”指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指對知識、問題等不作深入研究,正符合文意?!案」饴佑啊北扔饔^察不細致或印象不深刻,強調(diào)看的層面,與文意不符,排除C,故正確答案為A。
    做這道題目時,我們發(fā)現(xiàn),“淺嘗輒止”“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蜻蜓點水”這幾個成語意思有相似之處,而且容易混淆,此時就需要我們進行整理歸納。
    “淺嘗輒止”“蜻蜓點水”都強調(diào)“做”的層面,可歸為一類:都是指研究不深入,但“淺嘗輒止”強調(diào)做一下就停下來,例如:做事情不能淺嘗輒止,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成功;“蜻蜓點水”只是強調(diào)做事膚淺不深入,一掠而過。例如:這位廠長每天到車間走一趟,不過是~而已,其實他什么問題也沒發(fā)現(xiàn)。
    “走馬觀花”“浮光掠影”都強調(diào)“看”的層面,可歸為一類:都是指觀察不仔細,但“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diào)觀看的過程不仔細。例如:國慶期間,我們走馬觀花地參觀了龍門石窟?!案」饴佑啊敝赣∠蟛簧羁?,強調(diào)觀看的結(jié)果,看后沒留下什么印象。例如:這個劇種的匯報演出,我曾看過,但~,印象不深。
    到此,結(jié)合詞語本身的意思以及相應(yīng)例句,我們才算掌握了這幾個詞語。下次我們再見到類似的題目,就可以輕松做出來了。例如:
    【例題2】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外國人,已不滿足僅僅看燈會、逛廟會,從“”到“身臨其境”,他們中越來越多人開始與中國朋友一起聚會,體會春節(jié)時那濃濃的年味。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淺嘗輒止B走馬觀花
    C入境問俗D浮光掠影
    【答案】D。解析:結(jié)合語境可知,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外國人,已不滿足只是通過看燈會、逛廟會等表面現(xiàn)象來了解中國的春節(jié),而是參與到中國朋友的聚會中,深入體會春節(jié)的年味,這正是空缺處到“身臨其境”的變化。由此可知空缺處所表達的應(yīng)是對中國文化“印象不深,停留于表面”的意思,那么“浮光掠影”正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