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開出芬芳;十年磨劍,努力未變;十年堅守,成功守候。十年的風雨兼程奮力追逐,讓夢想現(xiàn)實的時刻。祝努力備考,金榜題名,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 《2018成人高考專升本《民法》考點速記【三篇】》供您查閱。
篇一
一、民法的適用:民法的適用指對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運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1、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
2、強行法優(yōu)于任意法。
3、例外規(guī)定排除一般規(guī)定。
4、具體規(guī)定優(yōu)先于一般性條款。
二、民法的解釋:分為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兩種
1、文理解釋:又稱文義解釋,指依據(jù)法律條文文句的字義或文義所進行的解釋。
2、論理解釋:指斟酌法律制定的理由以及其他一切情事,依推理而闡明法律規(guī)范的真意。論理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擴張解釋。
(2)限縮解釋。
(3)反面解釋。
(4)類推解釋。
篇二
一、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意義:
民事法律事實指法律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終止的客觀現(xiàn)象?;咎卣鳛榭陀^性和法定性。民事法律事實的意義在于能引發(fā)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包括以下情形:
1、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發(fā)生。
2、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變更。即民事法律關系要素中的任何一個要素發(fā)生變化。
3、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消滅。包括絕對消滅和相對消滅。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
1、自然事實。包括事件和狀態(tài)。
2、人的行為。指與人的意志有關,直接體現(xiàn)人的意志,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觀現(xiàn)象。
篇三
一、民事權利
1、民事權利的含義:
(1)權利是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或者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
(2)權利是權利主體要求他人實施某種行為或者不實施某種行為,以實現(xiàn)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權利主體得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濟。
2、民事權利的分類:
(1)財產權與人身權。
(2)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形成權。
(3)絕對權和相對權。
(4)主權利與從權利。
(5)原權與救濟權。
(6)專屬權與非專屬權。
3、民事權利的行使
民事權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實方式和法律方式,權利行使應遵循以下主要原則:
(1)自由行使權利。
(2)正當行使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4、民事權利的保護
指為保障權利不受侵害或者恢復被侵害的民事權利所采取的救濟措施。分自我保護和國家保護。
(1)自我保護:又稱私立救濟,指權利人自己采取各種合法手段來保護其權利。分自衛(wèi)和自助行為。
(2)國家保護:又稱公力救濟,指民事權利受到侵犯時,由國家機關通過法定程序予以保護。
二、民事義務
指義務主體為滿足權利人的利益需要,在權利限定的范圍內必須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約束。民事義務主要有以下幾類:
1、法定義務與約定義務。
2、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
3、專屬義務與非專屬義務。
三、民事責任
1、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責任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有以下特征:
(1)民事責任以民事義務為基礎,是違反民事義務的法律后果。
(2)民事責任以恢復被侵害人的權利為目的。
(3)民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
(4)民事責任是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2、民事責任的分類:
(1)債務不履行的民事責任與侵權的民事責任。
(2)履行責任、返還責任和賠償責任。
(3)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
(4)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3、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
篇一
一、民法的適用:民法的適用指對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運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1、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
2、強行法優(yōu)于任意法。
3、例外規(guī)定排除一般規(guī)定。
4、具體規(guī)定優(yōu)先于一般性條款。
二、民法的解釋:分為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兩種
1、文理解釋:又稱文義解釋,指依據(jù)法律條文文句的字義或文義所進行的解釋。
2、論理解釋:指斟酌法律制定的理由以及其他一切情事,依推理而闡明法律規(guī)范的真意。論理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擴張解釋。
(2)限縮解釋。
(3)反面解釋。
(4)類推解釋。
篇二
一、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意義:
民事法律事實指法律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終止的客觀現(xiàn)象?;咎卣鳛榭陀^性和法定性。民事法律事實的意義在于能引發(fā)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包括以下情形:
1、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發(fā)生。
2、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變更。即民事法律關系要素中的任何一個要素發(fā)生變化。
3、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消滅。包括絕對消滅和相對消滅。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
1、自然事實。包括事件和狀態(tài)。
2、人的行為。指與人的意志有關,直接體現(xiàn)人的意志,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觀現(xiàn)象。
篇三
一、民事權利
1、民事權利的含義:
(1)權利是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或者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
(2)權利是權利主體要求他人實施某種行為或者不實施某種行為,以實現(xiàn)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權利主體得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濟。
2、民事權利的分類:
(1)財產權與人身權。
(2)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形成權。
(3)絕對權和相對權。
(4)主權利與從權利。
(5)原權與救濟權。
(6)專屬權與非專屬權。
3、民事權利的行使
民事權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實方式和法律方式,權利行使應遵循以下主要原則:
(1)自由行使權利。
(2)正當行使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4、民事權利的保護
指為保障權利不受侵害或者恢復被侵害的民事權利所采取的救濟措施。分自我保護和國家保護。
(1)自我保護:又稱私立救濟,指權利人自己采取各種合法手段來保護其權利。分自衛(wèi)和自助行為。
(2)國家保護:又稱公力救濟,指民事權利受到侵犯時,由國家機關通過法定程序予以保護。
二、民事義務
指義務主體為滿足權利人的利益需要,在權利限定的范圍內必須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約束。民事義務主要有以下幾類:
1、法定義務與約定義務。
2、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
3、專屬義務與非專屬義務。
三、民事責任
1、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責任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有以下特征:
(1)民事責任以民事義務為基礎,是違反民事義務的法律后果。
(2)民事責任以恢復被侵害人的權利為目的。
(3)民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
(4)民事責任是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2、民事責任的分類:
(1)債務不履行的民事責任與侵權的民事責任。
(2)履行責任、返還責任和賠償責任。
(3)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
(4)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3、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