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學考試《管理學原理》精選試題【四】

字號:

天空吸引你展翅飛翔,海洋召喚你揚帆啟航,高山激勵你奮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馬由韁……出發(fā)吧,愿你前程無量,努力備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學考試《管理學原理》精選試題【四】》供您查閱。
    一、名詞解釋:
    1、貢獻邊際:    是指產(chǎn)品的銷售收入與相應的變動成本之間的差額。
    2、貢獻邊際率:    是指貢獻邊際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3、變動成本率:    是指變動成本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    是研究當企業(yè)正好處于保本狀態(tài)時本量利關系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點:    是指能使企業(yè)達到保本狀態(tài)時的業(yè)務量的總稱。
    6、安全邊際:    是根據(jù)實際或預計的銷售業(yè)務量與保本業(yè)務量的差量確定的定量指標。
    7、保本作業(yè)率:    保本作業(yè)率又叫危險率,是指保本點業(yè)務量占實際或預計銷售業(yè)務量的百分比。
    8、保利點:    是指在單價和成本水平確定的情況下,為確保預先確定的目標利潤能夠?qū)崿F(xiàn)而達到的銷售量和銷售額的總稱。
    9、保凈利點:    是指實現(xiàn)目標凈利潤的業(yè)務量,具體包括實現(xiàn)目標凈利潤銷售量和實現(xiàn)目標凈利潤銷售額。
    二、單項選擇題:
    1、生產(chǎn)單一品種產(chǎn)品企業(yè),保本銷售額=( )
    A.保本銷售量×單位利潤    B.固定成本總額÷貢獻邊際率
    C.固定成本總額÷(單價一單位變動成本)    D.固定成本總額÷綜合貢獻邊際率
    E.固定成本總額÷貢獻邊際
    2、生產(chǎn)多品種產(chǎn)品企業(yè)測算綜合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 )
    A.單位貢獻邊際     B.貢獻邊際率
    C.單價一單位變動成本
    D.綜合貢獻邊際率
    3、從保本圖上得知,對單一產(chǎn)品分析,( )
    A.單位變動成本越大,總成本斜線率越大,保本點越高
    B.單位變動成本越大,總成本斜線率越小,保本點越高
    C.單位變動成本越小,總成本斜線率越小,保本點越高
    D.單位變動成本越小,總成本斜線率越大,保本點越低
    4、利潤=(實際銷售量一保本銷售量)×( )
    A.貢獻邊際率    B.單位利潤
    C.單位售價     D.單位貢獻邊際
    5、某企業(yè)只生產(chǎn)一種產(chǎn)品,單價6元,單位變動生產(chǎn)成本4元,單位銷售和管理變動成本0.5元,銷量為500件,則其產(chǎn)品貢獻邊際為( )元
    A.650     B.750
    C.850     D.950
    6、下屬因素中導致保本銷售量上升的是( )
    A.銷售量上升     B.產(chǎn)品單價下降
    C.固定成本下降     D.產(chǎn)品單位變動成本下降
    7、已知產(chǎn)品銷售單價為24元,保本銷售量為150件,銷售額可達4800元,則安全邊際率為( )
    A.33.33%     B.25%
    C.50%     D.20%
    8、在變動成本法下,其利潤表所提供的中間指標是( )
    A.貢獻邊際     B.營業(yè)利潤
    C.營業(yè)毛利     D.期間成本
    9、在下列指標中,可據(jù)以判斷企業(yè)經(jīng)營安全程度的指標是( )
    A.保本量     B.貢獻邊際
    C.保本作業(yè)率     D.保本額
    10、如果產(chǎn)品的單價與單位變動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變,則保本銷售量( )
    A.上升     B.下降
    C.不變     D.不確定
    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須假定產(chǎn)品成本的計算基礎是( )
    A.完全成本法     B.變動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12、保本作業(yè)率與安全邊際率之間的關系是( )
    A.兩者相等     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     D.兩者之和等于1
    13、銷售量不變,保本點越高,則能實現(xiàn)的利潤( )
    A.越小     B.不變
    C.越大     D.不一定
    14、某企業(yè)只生產(chǎn)一種產(chǎn)品,月計劃銷售600件,單位變動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實現(xiàn)利潤1640元,則單價應為( )
    A.16.40     B.14.60
    C.10.60     D.10.40
    15、銷售收入為20萬元,貢獻邊際率為60%,其變動成本總額為( )萬元。
    A.8     B.12    C.4     D.16
    16、單價單獨變動時,會使安全邊際( )
    A.不變     B.不一定變動
    C.同方向變動     D.反方向變動
    17、下列因素單獨變動時,不對保利點產(chǎn)生影響的是( )
    A.單價     B.目標利潤
    C.成本水平     D.銷售量
    18、某企業(yè)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單價10元,計劃銷售量600件,欲實現(xiàn)目標利潤800元,其單位變動成本為( )元。
    A.10     B.9    C.8     D.7
    答案:1.B 2.D 3.A 4.D 5.B 6.B 7.B 8.A 9.C
    10.B 11.B 12.D 13.A 14.D 15.A 16.C 17.D 18.D
    三、多項選擇題:
    1、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條件是( )
    A.成本性態(tài)分析假設    B.相關范圍及線性假設
    C.變動成本法假設    D.產(chǎn)銷平衡和品種結(jié)構(gòu)不變假設
    E.目標利潤假設
    2、本量利分析基本內(nèi)容有( )
    A.保本點分析     B.安全性分析
    C.利潤分析     D.成本分析
    E.保利點分析
    3、安全邊際率=( )
    A.安全邊際量÷實際銷售量    B.保本銷售量÷實際銷售量
    C.安全邊際額÷實際銷售額    D.保本銷售額÷實際銷售額
    E.安全邊際量÷安全邊際額
    4、從保本圖得知( )
    A.保本點右邊,成本大于收入,是虧損區(qū)
    B.銷售量一定的情況下,保本點越高,盈利區(qū)越大
    C.實際銷售量超過保本點銷售量部分即是安全邊際
    D.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保本點越低,盈利面積越小
    E.安全邊際越大,盈利面積越大
    5、貢獻邊際率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A.1—變動成本率     B.貢獻邊際/銷售收入
    C.固定成本/保本銷售量     D.固定成本/保本銷售額
    E.單位貢獻邊際/單價
    6、下列各項中,能夠同時影響保本點、保利點及保凈利點的因素為( )
    A.單位貢獻邊際     B.貢獻邊際率
    C.固定成本總額     D.目標利潤
    E.所得稅率
    7、下列兩個指標之和為1的有( )
    A.安全邊際率與貢獻邊際率    B.安全邊際率與保本作業(yè)率
    C.保本作業(yè)率與變動成本率    D.變動成本率與貢獻邊際率
    E.貢獻邊際率與保本作業(yè)率
    答案:1.ABCDE 2.ABE 3.AC 4.CE 5.ABDE 6.ABC 7.BD
    四、簡答題:
    1、簡述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條件。
    答: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條件是:(1)成本性態(tài)分析假設;(2)相關范圍及線性假設;(3)產(chǎn)銷平衡和品種結(jié)構(gòu)不變假設;(4)變動成本法假設;(5)目標利潤假設。
    2、貢獻邊際率指標的含義是什么?它和變動成本率的關系如何?
    答:貢獻邊際率是指貢獻邊際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變動成本率是指變動成本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將變動成本率與貢獻邊際率聯(lián)系起來,有以下關系成立:變動成本率+貢獻邊際率=1。變動成本率與貢獻邊際率
    屬于互補性質(zhì),變動成本率越高,貢獻邊際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變動成本率越低,貢獻邊際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強。
    五、計算題:
    (一)已知:某企業(yè)產(chǎn)銷A、B、C、D四種產(chǎn)品的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
    產(chǎn)品
    名稱 銷售
    數(shù)量 銷售收
    入總額 變動成
    本總額 單位貢
    獻邊際 固定成
    本總額 利潤
    (或虧損)
    A (1) 20000 (2) 5 4000 6000
    B 1000 20000 (3) (4) 8000 -1000
    C 4000 40000 20000 (5) 9000 (6)
    D 3000 (7) 15000 2 (8) 4000
    要求:計算填列表中用數(shù)字(1)、(2)、(3)、(4)、(5)、(6)、(7)、(8)表示的項目。
    (二)已知:某公司只生產(chǎn)一種產(chǎn)品,1998年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稅前利潤為1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
    要求:(1)計算該公司1998年的固定成本;
    (2)假定1999年該公司只追加20萬元的廣告費,其他條件均不變,試計算該年的固定成本。
    (3)計算1999年該公司保本額。
    (三)已知:某企業(yè)只產(chǎn)銷一種產(chǎn)品,1997年銷售量為8000件,單價為240元,單位成本為180元,其中單位變動成本為150元,該企業(yè)計劃1998年利潤比1997年增加10%。
    要求:運用本量利分析原理進行規(guī)劃,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實現(xiàn)目標利潤(假定采取某項措施時,其他條件不變)。
    (四)已知:某公司生產(chǎn)甲、乙、丙三種產(chǎn)品,其固定成本總額為19 800元,三種產(chǎn)品的有關資料如下:
    品種 銷售單價(元) 銷售量(件) 單位變動成本(元)
    甲 2000 60 1600
    乙 500 30 300
    丙 1000 65 700
    要求:(1)采用加權(quán)平均法計算該廠的綜合保本銷售額及各產(chǎn)品的保本銷售量。
    (2)計算該公司營業(yè)利潤。
    (五)已知:某公司1998年銷售收入為180 000元,銷售成本為160 000元,其中固定成本為88 000元,若1999年計劃增加廣告費3200元,產(chǎn)品單價仍為40元/件。
    要求:(1)預測1999年該公司的保本點;
    (2)若1999年計劃實現(xiàn)目標利潤52 800元,則目標銷售額應為多少?
    (六)已知:某公司1999年預計銷售某種產(chǎn)品50000件,若該產(chǎn)品變動成本率為50%,安全邊際率為20%,單位貢獻邊際為15元。
    要求:(1)預測1999年該公司的保本銷售額;
    (2)1999年該公司可獲得多少稅前利潤?
    (七)已知:某公司產(chǎn)銷一種產(chǎn)品,本年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
    單位:元
    單位售價 20
    單位變動成本:
    直接材料 4
    直接人工 7
    變動制造費用 3
    單位貢獻邊際 6
    要求:(1)若每月銷售額為25000元時可以保本,計算當年固定成本總額;
    (2)若直接人工增加10%,要維持目前的貢獻邊際率,則單位售價應提高多少?
    (八)已知:某公司只銷售一種產(chǎn)品,1998年單位變動成本為15元/件,變動成本總額為63000元,共獲稅前利潤18000元,若該公司計劃于1999年維持銷售單價不變,變動成本率仍維持1998年的30%。
    要求:(1)預測1999年的保本銷售量;
    (2)若1999年的計劃銷售量比1998年提高8%,則可獲得多少稅前利潤?
    習題答案:
    (一)、(1)(20000-4000-6000)/5=2000
    (2)20000-4000-6000=10000
    (3)20000-8000-(-1000)=13000
    (4)(20000-13000)/1000=7
    (5)(40000-20000)/4000=5
    (6)40000-20000-9000=11000
    (7)2*3000+15000=21000
    (8)21000-15000-4000=2000
    (二)、(1)1000萬×60%=600萬元
    1000萬-600萬-100萬=300萬元
    (2)300萬+20萬=320萬元
    (3)320/(1-60%)=800萬元
    (三)、(1)240×8000-180×8000=480000元
    480000×(1+10%)=528000元
    180-150=30元
    (30×8000+528000)/(240-150)=8534件
    8534-8000=534件
    98年應增加銷售量534件,才能實現(xiàn)目標利潤。
    (2)240*8000-150*8000-528000=192000元
    30*8000-192000=48000元
    98年應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才能實現(xiàn)目標利潤。
    (3)(240*8000-30*8000-528000)/8000=144元
    150-144=6元
    98年單位變動成本應降低6元,才能實現(xiàn)目標利潤。
    (4)150+(24000+528000)/8000=246元
    246-240=6元
    98年應提高單價6元,才能實現(xiàn)目標利潤。
    (四)、(1)甲產(chǎn)品的銷售比重=2000×60/200 000=60%
    乙產(chǎn)品的銷售比重=500×30/200 000=7.5%
    丙產(chǎn)品的銷售比重=1000×65/200 000=32.5%
    甲產(chǎn)品的貢獻邊際率=(2000-1600)/2000=20%
    乙產(chǎn)品的貢獻邊際率=(500-300)/500=40%
    丙產(chǎn)品的貢獻邊際率=(1000-700)/1000=30%
    綜合貢獻邊際率=20%×60%+40%×7.5%+30%×32.5%=24.75%
    綜合保本額=19800/24.75%=80 000元
    甲產(chǎn)品保本量=80000×60%/2000=24元
    乙產(chǎn)品保本量=80000×7.5%/500=12元
    丙產(chǎn)品保本量=80000×32.5%/1000=26元
    (2)(2000×60+500×30+1000×65)×24.75%=49500元
    49500-19800=29700元
    (五)、(1)180000/40=4500件
    (160000-88000)/4500=16元/件
    保本量=(88000+3200)/(40-16)=3800件
    保本額=3800×40=152 000元
    (2)(88000+7200+52 800)/(40-16)×40=240000元
    (六)、(1)(50000×15)/(1-50%)=1500000元
    1500000/50000=30元/件
    保本量=50000×(1-20%)=40000件
    保本額=40000×30=1 200 000元
    (2)固定成本=15×40000=600000元
    稅前利潤=1500000-15×50000-600000=150 000元
    (七)、(1)固定成本=25000/20×6=7500元
    7500×12=90000
    (2)6/20×100%=30%
    [4+7(1+10%)+3]/(1-30%)=21元
    (21-20)/20*100%=5%
    (八)、(1)63000/15=4200件
    63000/30%=210000元
    210000/4200=50元/件
    (210000-63000-18000)/(50-15)=129000/35=3686件
    (2)50×4200×(1+8%)-15×4200×(1+8%)-129000=297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