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的教育帶有樂趣。小編整理了中班關于秋天的語言活動反思【三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秋風》
設計背景
《秋風》是一首很美的詩歌。它讓幼兒知道秋天和夏天的差異,知道秋天的動植物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這些,都需要幼兒在詩歌中尋找。通過朗讀詩歌尋找答案,還可以讓幼兒區(qū)分疑問和恍然大悟的不同語氣,學習有感情地朗讀。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對秋天特征的認識。
2、用適當的語氣學念詩歌。
3、理解詞語:飛回、脫下、飛落。
重點難點
感受詩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對秋天特征的認識,并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活動準備
1、主題活動錄音帶中班①(秋季)1盒,錄音機一臺。
2、燕子、大樹、花朵和黃色色塊的圖片個一張。
活動過程
1、談話:我看到的秋天。
(1)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互相交流在哪里看到了秋天。
(2)秋天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樣?
(3)秋天的動植物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
2、欣賞詩歌:秋風。
(1)播放兒歌錄音,讓幼兒說說自己在詩歌里看到了什么。
(2)詩歌提了什么問題?你找到答案了嗎?
(3)詩歌里動物和植物做了什么動作?鼓勵幼兒模仿這些動作,想一想秋天的時候還有誰也會做這些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詞語:飛回、脫下、飛落。
3、學念詩歌:秋風。
(1)教師示范朗誦詩歌,同時按照詩歌的順序出示燕子、大樹、花朵和黃色色塊的圖片,幫助幼兒記憶詩歌內容。
(2)幼兒看圖片跟教師學念詩歌,提示幼兒用驚奇的語氣念帶有問號的詩句,后一句表現出找到答案的喜悅心情。
4、活動延伸:
自由創(chuàng)畫《美麗的秋天》(看課堂時間,不一定放在課堂中,但要讓幼兒拿到教室展示)
附:
秋風(詩歌)
是誰,讓燕子飛回南方?
是誰,讓大樹脫下綠衣裳?
是誰,讓花瓣片片飛落?
是誰,讓大地變得金黃?
啊!原來是秋風。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我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地氛圍。先讓他們實地在戶外尋找秋天,調動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發(fā)現秋天與夏天的不同,再進行詩歌學習。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通過學習詩歌,使幼兒感受到秋天的美,體會豐收的喜悅心情,再以圖畫形式把自己的體會表現出來。
《秋天的顏色》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
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薄肚锾斓念伾肥且皇?BR> 契合秋季的優(yōu)美的散文詩。整首散文詩以擬人和排比手法,選取了秋天里具有明顯代
表性的植物,來告訴幼兒“秋天是絢麗多彩的?!敝邪嗌蠈W期的幼兒在一年小班基
礎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發(fā)散思維
,許多孩子都能發(fā)表自己獨特的想法,使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今后的文學作品欣
賞做良好的鋪墊。
我把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定位在:1.理解散文詩,學習朗誦散文詩,知道秋天是絢麗
多彩的。2.嘗試根據散文詩的句式結構仿編單句散文詩。本次活動的重點在于理解和
學習朗誦散文詩,難點是嘗試仿編單句散文詩。
活動開始,我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孩子們回答:秋天。那么你覺得秋天是什么顏
色的,為什么?在這個問題提出后很多孩子都積極地回答了我的問題。A說“秋天是
藍色的”,我追問:“你為什么這么認為?”他回答:“因為天空是藍色的?!睂τ?BR> 孩子的這個回答,我覺得比較出乎我的意料,聽了孩子的回答我微笑的給了他肯定的
眼神,并回應他:“你的想法很特別?!盉說:“秋天是黃色的,向日葵是黃色的、
”C說:“秋天是紅色的,柿子紅紅的。”D說:“秋天是黑色的,夜晚天黑了?!睂?BR> 于孩子們不同的回答我都給予了肯定,通過這個問題,我發(fā)現孩子們都能積極地調動
已有經驗,而且能大膽地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有些答案是我事先沒有預想到的,但
是我認為很特別、很有新意。也許有些答案聽了并不是那么合邏輯,但是我覺得這才
是真正的教育,我們不應該限制孩子的思維,我們允許他們發(fā)散思維,有些問題的答
案并不是單一的,也不是絕對的,就像今天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有了新的認識,孩子給
我上了寶貴的一課,讓我想到了很多,值得我思考。
引入活動后,我便請孩子們完整地欣賞散文詩,然后提問:在散文詩里你聽到了什么
,它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可能是孩子沒有聽清楚,只有兩個小朋友回答“小草”和
“松樹”,所以我再次請孩子們聆聽散文詩,稍有效果。接著我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按
順序畫出了散文詩的圖譜。圖譜是散文詩學習的重要支架,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和
學習散文詩。我想孩子們沒有聽出散文詩中的“白菊”和“楓葉”是因為他們沒有看
到過這兩種植物吧?,F在雖然是秋天,但是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在我們這里并不那么明顯
,中午的天氣依然很熱,小草也還沒有變黃,周圍也沒有松樹、白菊和楓樹,正是因
為這些東西離孩子們比較遙遠,所以對他們理解、回答才產生了一定的難度。有機會
的話,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去戶外走走,接觸大自然,認識更多的植物,豐富孩子的生
活經驗。
活動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嘗試單句仿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先為孩子們示范了仿編的方法,
然后提出了仿編要求。孩子們嘗試仿編后,在我的幫助下能完整地仿編。但是憑空想
象的仿編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改變策略,在仿編環(huán)節(jié)加
入了類似于圖譜的小圖示,這下幼兒仿編起來就簡單、有趣多了。
語言活動的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比較普遍的,上好一個語言活動不容易。我們教師在前
期預設時應該多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多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樣才能使每個教學
活動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秋天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看圖學習詩歌,感知詩歌所表達的秋天的色彩美,豐富詞匯:絢麗多彩
2、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講述的方式仿編詩歌。
3、樂意在集體面前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二、活動準備:
散文詩«秋天的顏色»掛圖、白色的菊花、紅色的楓葉、綠色的松樹、彩色的大地等圖片和一幅秋天的背景圖。
三、活動過程:
1、討論秋天的景色特征,引導幼兒說說是否喜歡秋天并說一說喜歡秋天的原因。
師:現在是秋季了,你們覺得秋天美嗎?(美)那在你們的眼里秋天是什么顏色的?(讓幼兒自由回答)
2、觀察掛圖,學習朗誦散文詩。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掛圖上的秋天都有什么顏色?
(2)看視頻完整的欣賞一遍散文詩,并提問:是誰告訴了我秋天的顏色?他們是怎么說的?小草為什么說秋天是黃顏色的?(依次類推)大地為什么說秋天是絢麗多彩的?
(3)豐富詞匯:絢麗多彩
師:小朋友絢麗多彩就是指各種各樣的顏色,色彩豐富。
4、再次完整的聽錄音欣賞一遍散文,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
5、教師一邊朗讀散文,一邊演示教具,讓幼兒從視覺上直觀地接觸到散文內容。并與同伴合作分角色朗誦散文詩。
6、根據詩歌句式結構,仿編單句散文詩。
(1)除了詩歌里說到的,還有誰會告訴我們?他會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呢?
老師示范:葡萄悄悄地告訴我說:“秋天是紫色的?!眴l(fā)幼兒想象出秋天還是什么顏色的?是誰告訴我們的?
(2)引導幼兒模仿詩歌的結構進行回答。
(3)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把想出的內容編進散文詩中,并一起朗誦新編的詩歌。
7、到戶外找秋天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幼兒園里找一找秋天,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發(fā)現,把自己的新發(fā)現跟好朋友交流一下。
四、教學活動反思:
«秋天的顏色»是一首散文詩,讓孩子們欣賞秋天的美景,同時也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創(chuàng)編散文詩歌,孩子們能通過視頻的展示了解散文詩的內容,知道秋天的小草、楓葉、松樹、白菊花等都有了變化,所以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著重提問,我結合圖片從秋天的顏色、豐收的秋天兩方面帶領幼兒感知秋天、觀察秋天,通過觀察幫助幼兒總結秋天的特征,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關于秋天的經驗,我還特意利用圖片演示的方法讓孩子們理解散文詩,了解散文詩的句式結構,為了以后的仿編活動做一個鋪墊。
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有點失敗,我事先以"葡萄"為例進行了仿編,以為孩子們會按照老師提供的往下進行,但是有點難度.所以在集體教研時,有的老師提意見:可以以果園的果子成熟了,把果子編進兒歌里,這樣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或是把樹和果實編進散文詩里,老師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名稱,把它編進來,這樣的創(chuàng)編會更有效果.
活動結束時,我?guī)ьI孩子去幼兒園找一找秋天,把自己的新發(fā)現編進散文詩里,李子涵看到茉莉花說:"老師,茉莉花高興地告訴我:秋天是紫色的,"尹淑筱說:"冬青悄悄地告訴我:"秋天是綠色的,"我這才發(fā)現原來孩子們是可以創(chuàng)編的,只是老師的引導出現了問題,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給孩子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盡情的表現自己,賞識自己進而發(fā)展自己.
《秋風》
設計背景
《秋風》是一首很美的詩歌。它讓幼兒知道秋天和夏天的差異,知道秋天的動植物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這些,都需要幼兒在詩歌中尋找。通過朗讀詩歌尋找答案,還可以讓幼兒區(qū)分疑問和恍然大悟的不同語氣,學習有感情地朗讀。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對秋天特征的認識。
2、用適當的語氣學念詩歌。
3、理解詞語:飛回、脫下、飛落。
重點難點
感受詩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對秋天特征的認識,并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活動準備
1、主題活動錄音帶中班①(秋季)1盒,錄音機一臺。
2、燕子、大樹、花朵和黃色色塊的圖片個一張。
活動過程
1、談話:我看到的秋天。
(1)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互相交流在哪里看到了秋天。
(2)秋天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樣?
(3)秋天的動植物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
2、欣賞詩歌:秋風。
(1)播放兒歌錄音,讓幼兒說說自己在詩歌里看到了什么。
(2)詩歌提了什么問題?你找到答案了嗎?
(3)詩歌里動物和植物做了什么動作?鼓勵幼兒模仿這些動作,想一想秋天的時候還有誰也會做這些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詞語:飛回、脫下、飛落。
3、學念詩歌:秋風。
(1)教師示范朗誦詩歌,同時按照詩歌的順序出示燕子、大樹、花朵和黃色色塊的圖片,幫助幼兒記憶詩歌內容。
(2)幼兒看圖片跟教師學念詩歌,提示幼兒用驚奇的語氣念帶有問號的詩句,后一句表現出找到答案的喜悅心情。
4、活動延伸:
自由創(chuàng)畫《美麗的秋天》(看課堂時間,不一定放在課堂中,但要讓幼兒拿到教室展示)
附:
秋風(詩歌)
是誰,讓燕子飛回南方?
是誰,讓大樹脫下綠衣裳?
是誰,讓花瓣片片飛落?
是誰,讓大地變得金黃?
啊!原來是秋風。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我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地氛圍。先讓他們實地在戶外尋找秋天,調動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發(fā)現秋天與夏天的不同,再進行詩歌學習。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通過學習詩歌,使幼兒感受到秋天的美,體會豐收的喜悅心情,再以圖畫形式把自己的體會表現出來。
《秋天的顏色》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
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薄肚锾斓念伾肥且皇?BR> 契合秋季的優(yōu)美的散文詩。整首散文詩以擬人和排比手法,選取了秋天里具有明顯代
表性的植物,來告訴幼兒“秋天是絢麗多彩的?!敝邪嗌蠈W期的幼兒在一年小班基
礎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發(fā)散思維
,許多孩子都能發(fā)表自己獨特的想法,使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今后的文學作品欣
賞做良好的鋪墊。
我把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定位在:1.理解散文詩,學習朗誦散文詩,知道秋天是絢麗
多彩的。2.嘗試根據散文詩的句式結構仿編單句散文詩。本次活動的重點在于理解和
學習朗誦散文詩,難點是嘗試仿編單句散文詩。
活動開始,我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孩子們回答:秋天。那么你覺得秋天是什么顏
色的,為什么?在這個問題提出后很多孩子都積極地回答了我的問題。A說“秋天是
藍色的”,我追問:“你為什么這么認為?”他回答:“因為天空是藍色的?!睂τ?BR> 孩子的這個回答,我覺得比較出乎我的意料,聽了孩子的回答我微笑的給了他肯定的
眼神,并回應他:“你的想法很特別?!盉說:“秋天是黃色的,向日葵是黃色的、
”C說:“秋天是紅色的,柿子紅紅的。”D說:“秋天是黑色的,夜晚天黑了?!睂?BR> 于孩子們不同的回答我都給予了肯定,通過這個問題,我發(fā)現孩子們都能積極地調動
已有經驗,而且能大膽地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有些答案是我事先沒有預想到的,但
是我認為很特別、很有新意。也許有些答案聽了并不是那么合邏輯,但是我覺得這才
是真正的教育,我們不應該限制孩子的思維,我們允許他們發(fā)散思維,有些問題的答
案并不是單一的,也不是絕對的,就像今天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有了新的認識,孩子給
我上了寶貴的一課,讓我想到了很多,值得我思考。
引入活動后,我便請孩子們完整地欣賞散文詩,然后提問:在散文詩里你聽到了什么
,它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可能是孩子沒有聽清楚,只有兩個小朋友回答“小草”和
“松樹”,所以我再次請孩子們聆聽散文詩,稍有效果。接著我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按
順序畫出了散文詩的圖譜。圖譜是散文詩學習的重要支架,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和
學習散文詩。我想孩子們沒有聽出散文詩中的“白菊”和“楓葉”是因為他們沒有看
到過這兩種植物吧?,F在雖然是秋天,但是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在我們這里并不那么明顯
,中午的天氣依然很熱,小草也還沒有變黃,周圍也沒有松樹、白菊和楓樹,正是因
為這些東西離孩子們比較遙遠,所以對他們理解、回答才產生了一定的難度。有機會
的話,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去戶外走走,接觸大自然,認識更多的植物,豐富孩子的生
活經驗。
活動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嘗試單句仿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先為孩子們示范了仿編的方法,
然后提出了仿編要求。孩子們嘗試仿編后,在我的幫助下能完整地仿編。但是憑空想
象的仿編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改變策略,在仿編環(huán)節(jié)加
入了類似于圖譜的小圖示,這下幼兒仿編起來就簡單、有趣多了。
語言活動的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比較普遍的,上好一個語言活動不容易。我們教師在前
期預設時應該多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多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樣才能使每個教學
活動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秋天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看圖學習詩歌,感知詩歌所表達的秋天的色彩美,豐富詞匯:絢麗多彩
2、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講述的方式仿編詩歌。
3、樂意在集體面前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二、活動準備:
散文詩«秋天的顏色»掛圖、白色的菊花、紅色的楓葉、綠色的松樹、彩色的大地等圖片和一幅秋天的背景圖。
三、活動過程:
1、討論秋天的景色特征,引導幼兒說說是否喜歡秋天并說一說喜歡秋天的原因。
師:現在是秋季了,你們覺得秋天美嗎?(美)那在你們的眼里秋天是什么顏色的?(讓幼兒自由回答)
2、觀察掛圖,學習朗誦散文詩。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掛圖上的秋天都有什么顏色?
(2)看視頻完整的欣賞一遍散文詩,并提問:是誰告訴了我秋天的顏色?他們是怎么說的?小草為什么說秋天是黃顏色的?(依次類推)大地為什么說秋天是絢麗多彩的?
(3)豐富詞匯:絢麗多彩
師:小朋友絢麗多彩就是指各種各樣的顏色,色彩豐富。
4、再次完整的聽錄音欣賞一遍散文,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
5、教師一邊朗讀散文,一邊演示教具,讓幼兒從視覺上直觀地接觸到散文內容。并與同伴合作分角色朗誦散文詩。
6、根據詩歌句式結構,仿編單句散文詩。
(1)除了詩歌里說到的,還有誰會告訴我們?他會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呢?
老師示范:葡萄悄悄地告訴我說:“秋天是紫色的?!眴l(fā)幼兒想象出秋天還是什么顏色的?是誰告訴我們的?
(2)引導幼兒模仿詩歌的結構進行回答。
(3)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把想出的內容編進散文詩中,并一起朗誦新編的詩歌。
7、到戶外找秋天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幼兒園里找一找秋天,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發(fā)現,把自己的新發(fā)現跟好朋友交流一下。
四、教學活動反思:
«秋天的顏色»是一首散文詩,讓孩子們欣賞秋天的美景,同時也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創(chuàng)編散文詩歌,孩子們能通過視頻的展示了解散文詩的內容,知道秋天的小草、楓葉、松樹、白菊花等都有了變化,所以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著重提問,我結合圖片從秋天的顏色、豐收的秋天兩方面帶領幼兒感知秋天、觀察秋天,通過觀察幫助幼兒總結秋天的特征,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關于秋天的經驗,我還特意利用圖片演示的方法讓孩子們理解散文詩,了解散文詩的句式結構,為了以后的仿編活動做一個鋪墊。
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有點失敗,我事先以"葡萄"為例進行了仿編,以為孩子們會按照老師提供的往下進行,但是有點難度.所以在集體教研時,有的老師提意見:可以以果園的果子成熟了,把果子編進兒歌里,這樣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或是把樹和果實編進散文詩里,老師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名稱,把它編進來,這樣的創(chuàng)編會更有效果.
活動結束時,我?guī)ьI孩子去幼兒園找一找秋天,把自己的新發(fā)現編進散文詩里,李子涵看到茉莉花說:"老師,茉莉花高興地告訴我:秋天是紫色的,"尹淑筱說:"冬青悄悄地告訴我:"秋天是綠色的,"我這才發(fā)現原來孩子們是可以創(chuàng)編的,只是老師的引導出現了問題,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給孩子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盡情的表現自己,賞識自己進而發(fā)展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