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選自《公羊傳》?!豆騻鳌废鄠鳛樽酉牡膶W(xué)生公羊高所作,它和《左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都是解釋《春秋》的。以下是由為您整理的《春王正月》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對(duì)您有所幫助!
【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曷為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為尊卑也微,國人莫知。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隱于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隱之立,為桓立也。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注釋】
①元年:指魯隱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為什么。正月:陰歷每年第一個(gè)月。
④王正月:指周歷正月。古時(shí)改朝換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歷以建子之月(即夏歷的十一月)為歲首。
⑤大一統(tǒng):天下統(tǒng)一。
⑥平國而反之桓:隱公打算平治魯國后,把政權(quán)歸還桓..........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曷為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為尊卑也微,國人莫知。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隱于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隱之立,為桓立也。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①元年:指魯隱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為什么。正月:陰歷每年第一個(gè)月。
④王正月:指周歷正月。古時(shí)改朝換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歷以建子之月(即夏歷的十一月)為歲首。
⑤大一統(tǒng):天下統(tǒng)一。
⑥平國而反之桓:隱公打算平治魯國后,把政權(quán)歸還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