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靜夜思》課件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shè)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yīng)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靜夜思》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教材與學情分析: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詩想象豐富,風格飄逸豪放?!鹅o夜思》寫的是游子月夜思鄉(xiāng)之情。作者以一個游子的身份神馳萬里,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xiāng)圖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表達了游子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感。這首詩語言凝煉,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jīng)倒背如流。但是多數(shù)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韻味上缺乏鍛煉。所以教學這首詩,應(yīng)重在吟誦,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詩人綿綿的思鄉(xiāng)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攵”。
    2、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chǎn)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3、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古詩。
    信息資料
    1、掛圖,生字卡片。
    2、課前布置學生觀察晴朗夜晚的天空。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喜歡背古詩嗎?你會背哪首古詩?能背給大家聽嗎?(指名回答,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示“思”讀平舌音,交待作者。)“靜、夜”這兩個字你認識嗎?你怎樣記住這兩個字?你能簡單地說出這兩個字的意思嗎?
    [從學生的實際入手,針對學生愛表現(xiàn)的特點引起學生對古詩的濃厚興趣,并且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演示:出示掛圖),問:圖上都畫了什么?看到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適時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利用插圖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課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初讀詩文,自主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看圖邊欣賞。
    (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古詩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中、在欣賞優(yōu)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打開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或者背一背!(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和讀背方式)
    3、仔細觀察,詩里面的字你認識了哪幾個?是怎么認識的?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挖掘?qū)W生的已有經(jīng)驗,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抓住契機,因勢利導,有效調(diào)控教學,讓學生交流識字經(jīng)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4、同桌互讀古詩,互相評議。
    5、指名讀文,師生共同評議。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相信學生,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注重對朗讀的評價,提高朗讀能力。)
    三、語境識字,熟讀詩文
    1、學習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導學生觀察:“攵”象你認識的哪個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記住這個偏旁?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組內(nèi)交流識字方法。
    3、匯報。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把字讀準確?請小老師說說在認讀這些字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什么。
    4、開火車認讀生字。
    5、組詞,用你喜歡的字說一句話。
    6、游戲:找朋友。為生字寶寶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讓學生在主動識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交流識字方法和當“小老師”活動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7、自由練讀。(可以大聲讀,小聲讀,同桌讀,小組讀,你讀我聽,二人齊讀……)
    8、指導讀出詩的韻味和節(jié)奏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9、指名讀文,注意字音讀得是否準確,是否讀出了節(jié)奏。
    10、伙伴開展競賽讀: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自己找伙伴賽讀。
    (教師一定要兼顧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在讀中注意對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體驗讀詩的樂趣,感語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四、觀察描摹,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組展開討論:這兩個字怎樣寫?在寫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什么?每一筆都寫在什么位置?
    2、匯報。
    3、教師范寫。提示寫這兩個字時要注意橫與橫之間的距離。
    4、自由練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讓自己滿意。
    5、哪個字滿意,找出來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滿意在哪里。
    (教師注意對寫字姿勢的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討論和評議時教師一定要參與其中,發(fā)揮指導和示范作用。)
    第二課時
    一、游戲鞏固,復習生字
    1、游戲:大轉(zhuǎn)盤。
    (轉(zhuǎn)盤上的指針轉(zhuǎn)到了哪個詞上就讀哪個詞,鞏固識字效果。)
    2、齊讀古詩。
    二、讀讀比比,激發(fā)興趣
    1、指名讀,大家評。(整體讀得怎么樣?哪兒讀得很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yīng)該怎樣讀?)
    2、組內(nèi)互評。
    (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使讀者愛讀,聽者專注,師生共同探討讀古詩的方法,互聽互評,共同進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三、感悟詩文,加深體驗
    1、自由讀詩,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說說你什么時候見過“霜”。用動作表示“低頭”、“舉頭”的意思。
    3、你有沒有想念過爸爸媽媽或想過家?說說當時心里是怎樣的?
    4、大詩人李白跟你們一樣也是在這種心情下寫下這首詩的,你能再來讀讀這首詩嗎?
    (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進而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進一步體會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仔細讀一讀這首詩,想一想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學生的大腦不是一個需要填充的機器,而是一支等待被點燃的火把”。讓學生在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背誦詩文,背背演演
    1、參照插圖,邊想詩的意境邊自由練習,教師隨機指導。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可以同座背,組內(nèi)背,自由找伙伴背。)
    3、教師引背、指名背、齊背。
    3、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請你邊做動作邊背這首詩。(配樂)
    五、觀察臨摹,指導寫字
    1、大屏幕出示“頭、米”,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寫這兩個字時要注意什么。
    (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只要掌握重點筆畫的位置,漢字基本上能寫端正。)
    2、教師范寫。(提示“頭”的第五筆是“長點”。)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提醒學生的坐姿與執(zhí)筆方法。)
    5、把自己認為寫得滿意的字向?qū)W習伙伴和老師展示(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識字和寫字的樂趣。)
    六、課外延伸,加強實踐
    1、課后練習“我會說”,把你觀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說給同學們聽。
    2、古詩朗誦會。(此項活動可延伸到課外進行,比比誰會背的古詩多,評出“小詩人”。)
    3、有余力的學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詩并摘記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可以問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輩,也可以自己查找。)
    (樹立大語文教學觀,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