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膶嵤┮庖姡ㄏ路Q《意見》),該意見將于2018年1月20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這標志著廣東省中考改革正式啟動。到2020年左右,廣東將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結合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浫∧J?。
合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浫∧J?。
《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將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guī)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語文、數(shù)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13門科目。
《意見》確定了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及其計分比例。除語文、數(shù)學、外語、體育與健康4門科目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鼓勵將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目前,中考科目包括語文、數(shù)學、外語、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也就是說,歷史將成為新的必考科目。
體育與健康考試滿分值,由從前的60分變?yōu)闈M分值權重不低于錄取總分的8%?!兑庖姟分赋觯袟l件的市,可以探索在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各門科目成績合格的前提下,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錄取科目的機會,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促進學生發(fā)展興趣愛好。
考試內容新增理化生實驗操作
《意見》指出,各科考試結合學科特點,以筆試為主,探索面試、口試、實踐考察、實驗操作和技能測試等多種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化學和生物中的實驗操作(以下簡稱“理化生實驗操作”)將納入考試范圍,分為筆試和實驗操作,其中實驗操作成績不低于每門科目考試總成績的10%。
語文、數(shù)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9門科目考試,將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題過渡到由省教育考試院統(tǒng)一組織命題,各市組織實施。理化生實驗操作、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和信息技術科目考試則由各市命題并組織實施。
評價方式綜合評價成錄取依據(jù)
《意見》指出,廣東將改革招生錄取模式,建立健全基于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高中階段學校在自主招生時可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主要依據(jù)。
其中,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兑庖姟芬?,從2017年初中一年級新生入學開始,初中學校要為每位學生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每學期進行記錄、審核與公示,并統(tǒng)一導入信息管理平臺。學生畢業(yè)時,學校要分別對5個方面作出寫實性評價,并可以等級呈現(xiàn),也可以突出學生某方面的發(fā)展情況作為錄取依據(jù)。
《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市僅以“等級”呈現(xiàn)成績,避免學生分分計較、過度競爭。語文、數(shù)學、外語、體育與健康以分數(shù)形式呈現(xiàn);其他科目可以分數(shù)或等級形式呈現(xiàn)。等級劃分及細化具體辦法由各市確定。
此外,從2017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取消國家規(guī)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體育、藝術和科技類等相關特長和表現(xiàn)記入學生綜合素質。
招錄制度指標到校比例增至50%
《意見》完善了優(yōu)質高中招生名額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區(qū)域內初中學校的辦法,要求每所優(yōu)質高中學校招生名額分配比例不低于50%。名額分配適當向農村初中傾斜。其中,名額分配招生采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原則上不得設“限制性”分數(shù)線。試點市從2017或2018年、其他市從2020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起,高中階段學校名額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設“限制性”分數(shù)線。
此外,各市可給予普通高中一定數(shù)量的自主招生名額,公辦學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的10%以內。高中學校要根據(jù)自身辦學目標、定位和特色制訂自主招生方案。
解讀:
歷史考試難度或增加
日前,廣東省中考改革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從考試科目、考試內容、評價方式、招錄制度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變臉”。這些變化,將對未來的考生和家長帶來什么影響?對此,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和中學校長、老師進行了解讀。
這次改革的重頭戲是考試科目構成。據(jù)悉,歷史目前是以“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方式來考察學生,全部是選擇題,難度系數(shù)不高。改革后,歷史將成為新的必考科目,有老師分析,歷史考試難度或增大,可能會加設填空題、問答題等。
廣州市某教學處主任表示,學校、家長、學生會更加重視歷史、理化生實驗和體育的教學和學習,相關科目的老師對此要有各方面的準備和調整。他指出,歷史、地理、生物等,確實應該進入中考,但怎么考既能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又不因為考試增加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這是教育部門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優(yōu)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將不低于50%,這一規(guī)定會帶來什么影響?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教授認為,名額分配政策將會讓更多的一般學校的初中畢業(yè)生有機會進入優(yōu)質高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導生源特別是優(yōu)質生源均衡分布,有助于緩解擇校熱,促進社會公平,推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
在高中自主招生方面,張敏強表示《意見》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等”進行自主招生,不允許招生學校開展自主招生測試,可以避免招生學校為搶初中考試學習尖子,組織較大規(guī)模的筆試,加重學生考試負擔。廣州市鐵一中學校長黃連生表示,自主招生有利于擴大高中學校的招生自主權,可以讓高中自主選擇一些符合自己學校特點的生源。
廣州市第五中學校長裘志堅認為,給予高中自主招生權,也在另一方面助推學校強化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和特色教育,吸引優(yōu)質生源。
合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浫∧J?。
《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將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guī)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語文、數(shù)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13門科目。
《意見》確定了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及其計分比例。除語文、數(shù)學、外語、體育與健康4門科目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鼓勵將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目前,中考科目包括語文、數(shù)學、外語、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也就是說,歷史將成為新的必考科目。
體育與健康考試滿分值,由從前的60分變?yōu)闈M分值權重不低于錄取總分的8%?!兑庖姟分赋觯袟l件的市,可以探索在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各門科目成績合格的前提下,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錄取科目的機會,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促進學生發(fā)展興趣愛好。
考試內容新增理化生實驗操作
《意見》指出,各科考試結合學科特點,以筆試為主,探索面試、口試、實踐考察、實驗操作和技能測試等多種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化學和生物中的實驗操作(以下簡稱“理化生實驗操作”)將納入考試范圍,分為筆試和實驗操作,其中實驗操作成績不低于每門科目考試總成績的10%。
語文、數(shù)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9門科目考試,將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題過渡到由省教育考試院統(tǒng)一組織命題,各市組織實施。理化生實驗操作、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和信息技術科目考試則由各市命題并組織實施。
評價方式綜合評價成錄取依據(jù)
《意見》指出,廣東將改革招生錄取模式,建立健全基于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高中階段學校在自主招生時可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主要依據(jù)。
其中,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兑庖姟芬?,從2017年初中一年級新生入學開始,初中學校要為每位學生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每學期進行記錄、審核與公示,并統(tǒng)一導入信息管理平臺。學生畢業(yè)時,學校要分別對5個方面作出寫實性評價,并可以等級呈現(xiàn),也可以突出學生某方面的發(fā)展情況作為錄取依據(jù)。
《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市僅以“等級”呈現(xiàn)成績,避免學生分分計較、過度競爭。語文、數(shù)學、外語、體育與健康以分數(shù)形式呈現(xiàn);其他科目可以分數(shù)或等級形式呈現(xiàn)。等級劃分及細化具體辦法由各市確定。
此外,從2017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取消國家規(guī)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體育、藝術和科技類等相關特長和表現(xiàn)記入學生綜合素質。
招錄制度指標到校比例增至50%
《意見》完善了優(yōu)質高中招生名額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區(qū)域內初中學校的辦法,要求每所優(yōu)質高中學校招生名額分配比例不低于50%。名額分配適當向農村初中傾斜。其中,名額分配招生采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原則上不得設“限制性”分數(shù)線。試點市從2017或2018年、其他市從2020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起,高中階段學校名額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設“限制性”分數(shù)線。
此外,各市可給予普通高中一定數(shù)量的自主招生名額,公辦學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的10%以內。高中學校要根據(jù)自身辦學目標、定位和特色制訂自主招生方案。
解讀:
歷史考試難度或增加
日前,廣東省中考改革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從考試科目、考試內容、評價方式、招錄制度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變臉”。這些變化,將對未來的考生和家長帶來什么影響?對此,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和中學校長、老師進行了解讀。
這次改革的重頭戲是考試科目構成。據(jù)悉,歷史目前是以“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方式來考察學生,全部是選擇題,難度系數(shù)不高。改革后,歷史將成為新的必考科目,有老師分析,歷史考試難度或增大,可能會加設填空題、問答題等。
廣州市某教學處主任表示,學校、家長、學生會更加重視歷史、理化生實驗和體育的教學和學習,相關科目的老師對此要有各方面的準備和調整。他指出,歷史、地理、生物等,確實應該進入中考,但怎么考既能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又不因為考試增加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這是教育部門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優(yōu)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將不低于50%,這一規(guī)定會帶來什么影響?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教授認為,名額分配政策將會讓更多的一般學校的初中畢業(yè)生有機會進入優(yōu)質高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導生源特別是優(yōu)質生源均衡分布,有助于緩解擇校熱,促進社會公平,推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
在高中自主招生方面,張敏強表示《意見》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等”進行自主招生,不允許招生學校開展自主招生測試,可以避免招生學校為搶初中考試學習尖子,組織較大規(guī)模的筆試,加重學生考試負擔。廣州市鐵一中學校長黃連生表示,自主招生有利于擴大高中學校的招生自主權,可以讓高中自主選擇一些符合自己學校特點的生源。
廣州市第五中學校長裘志堅認為,給予高中自主招生權,也在另一方面助推學校強化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和特色教育,吸引優(yōu)質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