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課件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一、教學目的: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描寫了那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yōu)美詞句并積累。
    4、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5、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做課前預習。
    2、分配好上課學生的任務。
    五、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度語。
    (二)、師導入課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這是出自詩人李白的詩句,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去游一游吧!
    板書課題《4*七月的天山》,齊讀課題。
    (三)、通過學生的互問互答檢查預習情況
    1、包括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字詞句的理解,朗讀情況的檢查等。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筆下的天山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3、速讀課文,理清寫作的順序和課文內(nèi)容。
    4、默讀課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在文中找出有關地點變換的句子。
    5、課文主要描寫的哪些景物?聽范讀,并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匯報
    出示:七月,騎馬上天山,“我”----------
    第一小組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
    第二、三小組可以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連起來回答。
    第四小組用簡短的語言表達。
    (四)、講讀課文(由五個學生分別逐段講解)
    (五)、師做總結
    1、輕聲讀2---4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再細細地游覽一遍,在文中找出認為寫得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并寫下感受。
    2、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匯報并指導朗讀。
    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生齊讀后一段:
    出示: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3、指名個別讀、比賽讀、男女分讀
    4、齊讀
    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你能給后一段換種說法嗎?(改為陳述句)
    5、通過我們深入的了解,這時天山給你怎樣的印象?
    (六)、指導背誦。
    第一組選擇喜歡的一段話背誦。
    第二、三組選擇喜歡的兩段話背誦。
    第四組背背誦2、3、4段。
    (七)、拓展延伸: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八)、作業(yè),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等。
    第一組寫三句以上描寫景物的句子。
    第二、三組寫一段描寫景物的話。
    第四組寫一篇描寫景物的文章,正確運用修辭方法并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
    (九)、板書
    走進深處溪流野花
    (十)、課后練習:
    1、、看拼音寫漢字。
    luòtuowānyánshāowēiliánmián
    ()()()()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語。
    ()的大海()的雪峰()的西湖()的香山
    3、寫近義詞。
    格外()絢爛()幽靜()增添()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與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的移步換景法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描寫景物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能只局限在從遠到近,或者從近到遠的描寫方法。整個教學過程雖然有些缺陷,但總體還是完成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