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據(jù)《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jié)”。帶來了描寫端午節(jié)做香囊的初一作文三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端午節(jié)佩戴香囊是華夏民族的古*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簡稱。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
端午節(jié)佩戴香荷包源于公元前278年,楚國民以“簡棕”(即竹簡貯米)投入汨羅江祭奠屈原,使魚不損傷其遺體;又據(jù)《初學記》中記載:漢光武年間,長沙人歐回,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屈原官名)對他妻子托夢說:“你們祭祀的東西,被江中蛟龍偷走了,以后可以用艾葉包住,五色線捆好,蛟龍最害怕這兩樣東西”。于是其妻就用竹簡制粽,并纏上五色絲線投入江中。后來世代相傳,發(fā)展為端午節(jié)食品及五色絲線纏粽子的民風民俗。到后來,人們又用五色彩線纏、繡各種各樣的香荷包,這種古俗愈演愈烈,據(jù)古樂府《孔雀東南飛》中描寫:“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又如:《紅樓夢》書中寫道:“(寶玉)因忙把衣解了,從里面衣襟上將所系的荷包解了下來?!边@里的香囊、荷包雖然沒有明確指出是端午節(jié)所佩戴之物,但其古俗含義辟邪、熏香、定情物不免也夾雜在其中。元代雜劇就提到這種香荷包,讓馳聘疆場的武士佩戴在身邊,是用來裝針線的,大的像錢包,小的似手袋。
我國古俗佩戴香荷包歷史悠久,它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據(jù)《禮記·內則》記載:“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櫛縱拂髦、忽角衿纓,皆佩容臭?!边@里所說的“衿纓”是編結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這段文字記載說明周代年輕人在父母與舅姑處時,隨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禮儀,也說出了那時的香荷包尚無裝飾意義。
在我省許多城鄉(xiāng),尤其是西峽,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總要舉行隆重的慶?;顒?,并舉辦許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耐人尋味的民俗活動。特別是這天,大人小孩都佩戴各色絲綢,精工制作成的顏色各異、形狀不同的香囊戴于身上、腰間,娃娃們都要帶上布制的肚兜,人們認為這些布制吉祥物都有靈氣,都具有保護子孫平安成長的特性,因此,在端午節(jié)這天佩戴香囊,受到人們喜愛和,
香荷包都是采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著丁香、山艾、細辛、甘松、白芷等中藥粉,再用彩綢扎繡而成。它們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再穿上銀珠光片之類,看上去珠光寶氣,誘人喜愛。有些巧手把許多小香包串起來,組合成很有趣的“八仙過海”、“魚兒鉆蓮”、“老鼠啃葡萄”、“獅子滾繡球”、“猴娃啃桃”、“虎踏五毒”、“驅五毒簸箕”、“艾虎”。在端午節(jié)早晨,大人要把這些香荷包給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香荷包里的香味和小動物可以祛病除惡,祈福降壽。隨著歷史的演變,祛病求福的觀念漸漸淡化,而這制作精湛的藝術品的風俗卻保存了下來,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篇二
又是粽葉飄香時,世間處處盈滿了喜悅的氣氛。
“節(jié)分端午誰自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jié)是凝聚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深邃而又悠久。每當這時孩子們會在手臂系上五彩線,帶上漂亮的香包,與父母一同去踏青。
對于北方的人們來說,端午節(jié)是個踏青的好時機,這時果園中,草地上,路邊,田野中處處生機勃勃,滿眼的綠,漫山遍野的綠,為這個節(jié)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而人們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樂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園,綠色出現(xiàn)在眼簾,依稀可以看到一兩抹紅色,走進才發(fā)現(xiàn)是嬌紅欲滴的櫻桃,小巧玲瓏的掛在枝杈間煞是可愛。將它們摘下洗凈后,一股腦的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頭,不禁讓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著,我們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粽子中的果味濃香穿梭在唇齒間,黏黏軟軟的口感令人陶醉。這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個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
屈原投汨羅江后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避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而古來就有“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的詩句,這也印證了端午節(jié)的悠久歷史。原來,端午很淳濃。
據(jù)資料說,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內裝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術、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制成的。而每到此時,孩子們都會帶著自己喜愛的香包和小伙伴們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氣在風中蕩漾,令人沉醉其中,原來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蘊含著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父母和老人對子孫的無限愛。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睜恐H人的手圍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凝神品味節(jié)日的氣息。
篇三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今年,我準備過個不一樣的端午節(jié),正好我的姑姑是開中藥房的,她在做純手工的中藥香包,于是我打算到街上賣香包去,既能體會生意人的艱辛和快樂,又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香包的益處。
這天,媽媽早早地就把我從被子里拉了出來。到了菜市場,我們把東西擺好就開始賣了。可是等了好一會兒,都無人問津,我的興奮值立刻從降到了百分之二十。
正在我等得百無聊賴時,有人過來買了兩個香包,我頓時信心大增。這時候一位老奶奶來到我們攤前,我連忙湊上去說:“奶奶,端午節(jié)到了,買個香包給小寶寶戴戴吧。我們的香包有十幾種中藥,有冰片、霍香、薄荷、黃芷……孕婦,小孩都可以用的。有驅蟲、驅蚊、安神、醒腦的作用?!边@時有個小男孩說:什么?*!”我聽了,哭笑不得,解釋道:“是醒腦,不是*?!痹谟淇斓慕徽勚?,小男孩買走了一個香包。這時奶奶說:“這香包多少錢一個啊?”我說:“十五塊一個?!蹦棠陶f:“好貴啊!五塊一個好不好?”我說:“不行!我們的香包是純中藥的,這么便宜就虧本啦!要不您買兩個吧!我給你二十八?!蹦棠绦χf:“這姑娘真是一個做生意的料!”說著給了我二十八塊錢,拿了兩個香包高興地走了。拿到錢,我朝媽媽開心地揮了揮手里的錢。媽媽笑瞇瞇地看著我說:“好走了沒啊?”我連忙擺手。
不知不覺中到了中午,菜市場沒人了,我也準備收攤了。媽媽問我:“下一個端午節(jié)還賣嗎?”我點了點頭,堅決地說:“賣!”媽媽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