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實習報告【兩篇】

字號:

對實習過程、結果以及體會用書面文字寫出來的材料就是實習報告。這篇“電視臺實習報告【兩篇】”來自,查看更多相關內容 ,請訪問實習報告頻道。
     篇一
    實習目的:為了能夠更好把課本知識和透過自己的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更明白、更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yè),這樣才能夠為以后的工作做更好的鋪墊,同時也為了能夠把自己的專業(yè)學得更好,還能夠進一步的了解社會,這對我們將來步入社會是十分有幫忙的。
    實習時間:20年7月27日至20xx年8月24日
    實習資料:根據學校安排,我在xx人民廣播電臺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實踐,被分到新聞廣播采訪部。在實習期間,或親身體驗、或靜觀其變,在一些細微之處,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受到了很多啟發(fā),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一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很短,要學的東西很多,但直接接觸媒體行業(yè)并參與第一線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書,期間經歷、學習的事情都使我終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實習的心得報告。
    我的指導老師是xx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采訪部的趙老師,主要跑口為黨校、農業(yè)、消防、*和部隊等。由于選取在廣播電臺實習,不同于平面紙質媒體,所以前期主要學習了錄音筆的使用、音頻文件的修改和電話采訪的錄音等相關技術,并初步了解了電臺新聞的播放流程。
    作為一名實習生,去現(xiàn)場、參與新聞采訪是我們大的心愿。在實習第二天,我就正式開始跟隨老師跑新聞。實習期間,由于老師跑口的緣故,大多參與的都是一些會議新聞的采訪工作。雖然比較簡單,但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卻是了解采訪流程和學習會議新聞寫作的重要機會。此外,還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了幾次活動的采訪,學習了現(xiàn)場活動的新聞寫作方法。不僅僅如此,能夠獨立前往省*、省政府、省軍區(qū)等單位也成為我十分難得的經歷。由于大一暑假以前在西安《三秦都市報》實習,兩次不同媒體的鍛煉使得本次實習有較大》收獲。
    首先就是對不同級媒體新聞寫作的體會。大一時在市級都市報的實習,老師十分注重新聞報道可讀性要求,要盡量還原現(xiàn)場,用細節(jié)增加生動性。而這次在省廣播電臺的實習,老師專門提醒我注意語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識。比如我獨自參加省*的主任會議,回來在寫稿時,老師叮囑我要注意領導的出場順序,并交我寫一些此類會議新聞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語等資料。
    其次是學習到廣播新聞與平面新聞寫作的差異。因為廣播新聞借助人們的聽覺傳播,所以在寫作時語句不可過長,盡量使用短句;不可過多使用數(shù)字,否則反而不易讓聽眾捕捉信息;盡量使用口語化、簡潔易懂的詞語,避免生僻詞的使用。此外,為突出廣播媒介特性,十分注重音響原聲的使用,尤其是對于現(xiàn)場活動的報道。比如我在實習第二天采訪的《軍事科技知識展覽舉辦》,那是一項為豐富小學生假期生活舉辦的活動,現(xiàn)場有不少前來參觀的小朋友。在采訪時,老師就告訴我要注意對小朋友的采訪,并錄下現(xiàn)場活動的背景音樂。透過后期制作,讓這篇普通的活動報道從口播新聞變?yōu)橐繇憟蟮溃蟠笤鰪娏诵侣劦默F(xiàn)場感和可聽性。
    再次是學會了音頻文件的剪輯技術。因為廣播新聞后的新聞成品是以聲音的形式讓廣大受眾接收到的,所以音頻文件的剪輯就成為廣播新聞的基本修改手段。由于之前從未接觸過相關資料,老師簡單地指導一番后,確實花了我不少功夫練習那個專業(yè)軟件的使用。老師為了讓我深刻體會到廣電媒體對于技術參數(shù)的嚴格要求,還專門多次讓我到錄音棚去學習、比較不同格式下音頻文件的效果差異。當我聽到錄音棚的老師對于拿來制作的稿件要求在秒以后的單位時,才深刻體會到廣電系統(tǒng)對于技術的要求是多么苛刻。
    后就是獨立采訪和采寫深度報道的經歷。大一時雖然也已經有機會體驗獨立采訪,但回到報社后的稿件都是一些小“豆腐塊”消息,只是一種初級采寫的鍛煉。而這次在省電臺的實習,采訪部正好在做一組關于初高中亂收費的深度報道。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獨立采訪了當?shù)匾凰鶃y收費的狀況。采訪前,老師教我如何在閑話家常中滲透敏感問題的提出,既減少采訪對象的警惕性、又增強了所需信息的真實性。采訪結束后,加上老師給我的其他學校的采訪資料,就開始準備亂收費問題的一組深度報道。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就有點迷失在大堆信息之中,老師就告訴我要對所有信息進行分類整理,使得雜亂的采訪資料能夠共同構成幾個主題,分析幾個主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后列出采訪提綱。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又搜了一些網上有關教育亂收費問題的》范文,用了整整一個下午才寫完了這組報道的初稿。雖然寫作的過程很辛苦,但能從采訪到寫稿完整地了解深度報道的采寫過程,對于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確實是十分難得的機會。
    實習總結:暑期實習十分短暫,但留給我的確是彌足珍貴的經驗。新聞學科不同于其他專業(yè),具有十分強烈的實踐特征,這是我在學校課堂上無法培養(yǎng)和鍛煉的技能。而實習期間,我不僅僅得以把平日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得以實踐運用,而且還了解到新聞產品的生產流程,感受到十分鮮活的新聞工作第一線的感覺,并加深了對于新聞價值、新聞時效性、真實性等新聞理論知識的認識。不僅僅于此,暑期實習帶給我強烈的震撼還是心理主角的轉變——從學生到工作者,需要的是承擔職責的》勇氣和潛力。當成為社會中的一員時,已經沒有機會讓我任性、偷懶,應對指導老師和主編的時候,我務必要拿出稿件說話,否則就是工作的未完成。突然的轉變的確讓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明白這同樣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堂必修課,我務必快快適應。透過這次短暫的假期實踐經歷,為我大三下學期正式實習儲備了經驗,也為我今后進一步在新聞學道路上前行打下了基礎。
     篇二
    一、實習狀況簡介
    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不僅僅要在學校里努力學習與專業(yè)相關的理論知識,完成應有的專業(yè)水平,更要將所學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在實踐中體會真理、檢驗自我.帶著這份熱情與執(zhí)著,我來到了我的實習地——周口電視臺.
    周口電視臺于1990年10月正式建臺,由四套節(jié)目組成:一套為新聞綜合頻道(發(fā)射功率15KW);二套為經濟生活頻道(發(fā)射功率10KW);三套為電視劇頻道(發(fā)射功率10KW);四套為“商務信息頻道”,信號實行有線傳播,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出。四套節(jié)目全部進入周口有線電視網,實現(xiàn)了有線、無線的交叉覆蓋。一、二、三套無線信號覆蓋周口和周邊。如駐馬店、漯河、許昌等豫東城市以及皖、魯西部臨近地區(qū),收視人群達兩千萬以上。
    其節(jié)目設置有:新聞綜合頻道,該頻道下設有《周口新聞聯(lián)播》《公仆與市民》欄目,經濟生活頻道,包活《民生報道》《經濟與生活》《鄉(xiāng)村服務社》《川匯視點》欄目,還有電視劇頻道,主要包含《商務資訊》《互動點播》《幽默劇場》《電視劇場》《晚間*》等節(jié)目。
    從2013年1月10日到3月10日,我在周口電視臺實習了整整兩個月.在實習期間,我學會了如何將專業(yè)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掌握和了解了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次實習,大大提高了我的交際潛力,增加了社會經驗。
    我所在的欄目組是《民生報道》,在電視臺我主要學習了后期制作,后期制作就是將采集到的素材或已保存好的素材進行重新整合,修改并制作出貼合要求的影視節(jié)目,但透過兩個月的見習,學習思考修改老師們的后期制作,覺得后期制作還是不容易的,主要還是要看修改的技術功底是否深厚.值得高興的是,我在學校所學的后期制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潛力能夠自如地運用到節(jié)目制作中去,也因此,我得到了修改老師的夸贊.
    除了學習了一些修改制作技巧,學習到了如何制作出優(yōu)秀的電視節(jié)目和后期修改節(jié)目的流程,我也了解到了完成一檔節(jié)目需要的工作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每個優(yōu)秀節(jié)目的誕生,需要每個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協(xié)作。
    二實習資料
    周口電視臺修改部所用的軟件是北京中科大洋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修改軟件,我們從事的主要是后期制作,制作后期是制作后的各種整理工作,在實習過程中,作為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我對電視制作有了新的認識。此刻,我只是一名大四的學生,掌握的電視技術還很淺,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電視制作務必要掌握各種制作修改的手段和技巧,在實習過程中,我目睹了后期修改的過程,實在感嘆,原先要掌握一門技術,決非易事:后期修改是一項涉及眾多資料的、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有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熟悉素材、修改提綱):
    在修改過程中,準備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準備工作作得越充分,修改時越省時省力、得心應手。
    熟悉素材是對拍攝到的原始圖像和原始聲音素材進行了解和鑒別,并對照腳本資料,在素材的基礎上建立形象系統(tǒng)。
    修改提綱是修改工作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畫面組接的基本依據。根據腳本的資料和素材狀況,修改提綱要對資料、結構、每部分資料的大致時間有較精確的設計和表述。修改提綱細致、周到,能夠給修改工作帶來方便:其一,能夠使結構完整、勻稱、各部分資料比例得當;其二,能夠保證選用好的鏡頭;其三,能夠提高效率,并保證節(jié)目時間精確無誤。
    2、修改階段(整理素材、選取畫面、剪輯):
    修改階段是修改工作的主要階段,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工作:
    選取素材。是在眾多的素材中選取和確定可用的鏡頭,然后根據修改題綱所提示的資料進行剪切,把剪切下來的畫面粘貼到導視模板上制作成節(jié)目導視,并配上字幕,就可制作成節(jié)目導視。
    修改素材。就是將已經拍攝好的新聞中畫面不清晰的或者是比較冗余的鏡頭剪切掉,配上字幕,按照修改提綱的要求將新聞進行組接。就是按提綱要求的順序將一個個新聞組合在一齊,用來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和意圖。有時,還有在節(jié)目中間插播廣告。只需在剪切點之間吧廣告模板復制到聲頻和音頻的軌道上就能夠了。為了到達更好的效果,剪輯又被分為粗編和精編兩個階段。
    3、檢查階段(好處表達、聲音、畫面):
    檢查階段是在畫面組接完成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主要涉及這樣幾方面:首先是檢查好處表述是否有問題,這一工作主要決定:敘事是否貼合真實性的原則;是否貼合生活邏輯;是否條理清晰,順暢連貫;結構是否完整勻稱;資料之間的聯(lián)系是否合理自然;各種結構因素的比例是否得當;好處表達是否有問題;組接點的選取是否恰當;有無技術失誤;運動的把握是否流暢;場面過渡是否自然等。
    其次是檢查聲音是否有問題:聲音質量是否貼合技術標準,聲音是否連貫、完整,聲畫同步是否準確等等。
    三實習單位技術狀況
    在實習單位我看到了一些線性修改機器,這些機器都算是比較老資格的機器,一般此刻大多數(shù)都改善為了非線性的修改機,兩者在操作上,功能上,非線性修改器都有必須的優(yōu)勢,非線性修改是相對傳統(tǒng)上以時間順序進行線性修改而言。傳統(tǒng)線性視頻修改是按照信息記錄順序,從磁帶中重放視頻數(shù)據來進行修改,需要較多的外部設備,如放像機、錄像機、特技發(fā)生器、字幕機,工作流程十分復雜。非線性修改借助計算機來進行數(shù)字化制作,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在計算機里完成,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外部設備,對素材的調用也是瞬間實現(xiàn),不用反反復復在磁帶上尋找,突破單一的時間順序修改限制,能夠按各種順序排列,具有快捷簡便、隨機的特性。非線性修改只要上傳就能夠多少次的修改,信號質量始終不會變低,所以節(jié)省了設備、人力,提高了效率。非線性修改需要專用的修改軟件、硬件,在此刻絕大多數(shù)的電視*制作機構都采用了非線性修改系統(tǒng)。
    隨著DV的流行,普及,非線性修改一詞越來越被大家熟悉,那么什么是非線性修改呢有人說這一概念是從*剪輯中借用而來,事實確實如此,但這天的非線性修改被賦予了很多新的含義。從狹義上講,非線性修改是指剪切,復制和粘貼素材無須在存儲介質上重新安排它們。而傳統(tǒng)的錄像帶修改、素材存放都是有次序的。你務必反復搜索,并在另一個錄像帶中重新安排它們,因此稱為線性修改。從廣義上講,非線性修改是指在用計算機修改視頻的同時,還能實現(xiàn)諸多的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