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冊語文課件:《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xué)內(nèi)容,教學(xué)步驟的安排,教學(xué)方法的選擇,板書設(shè)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xué)手段的應(yīng)用,各個教學(xué)步驟教學(xué)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高二下冊語文課件:《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xué)目標(biāo):
    1、引導(dǎo)學(xué)生抓住關(guān)鍵語句,把握文章內(nèi)容。
    2、品味鑒賞兩位哲學(xué)家深邃的思想。
    教學(xué)重點和難點:
    捕捉關(guān)鍵信息和對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xué)內(nèi)容與步驟:
    一、導(dǎo)入,板書課題。
    帕斯卡爾是法國17世紀(jì)有一位****的啟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國啟蒙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蒙田的影響。蒙田認為思想很難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寫下來,樂事,我寫下的卻是思想逃逸了”,因為人的記憶能力差,念頭過多,要捕捉到有價值的思想全靠運氣。于是帕斯卡爾追隨蒙田《隨筆錄》的方式,記錄下偶然閃現(xiàn)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這就是《思想錄》。這些零星無序的思想比邏輯演繹的思想更加真實、細致,是一種智慧而不是胡思亂想。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思想錄》中有關(guān)思想價值的一個段落,來體會其思想的光輝。
    二、要求學(xué)生圍繞以下問題閱讀課文,重點看看文章說了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概括了人什么樣的特點?為什么說人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無與倫比的東西,為什么又說它有缺點又是卑賤的?如何認識人是可悲與偉大的統(tǒng)一體?
    師生討論問題;
    ①文章的核心觀點是什么?
    *段:思想形成人的偉大。即:人之偉大源于他擁有思想。
    ②作者以“葦草”為喻說明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比喻?
    形象寫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擊。這樣比喻是為了襯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變得高貴和有尊嚴。宇宙的浩大,能毀滅脆弱渺小的人;人卻因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嚴。
    ③為什么說“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搿??怎樣理解“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為人及人超出其他萬物的標(biāo)志。因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它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質(zhì),可以通向無限,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嚴,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說:“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搿!?BR>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我們存在于世界的意義,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這里作者把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層面,換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即喪失了人之為人的起碼條件。
    ④怎樣理解“表現(xiàn)為天使的人卻表現(xiàn)為禽獸”?
    作者認為,人的心靈追求與實際表現(xiàn)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墮落了,但也沒有完全泯滅心中的靈性之光,所以他才會想表現(xiàn)為天使;但是這個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顯意識,而在這一意識的冰山下蠕動的,常常是連禽獸都不如的*,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無意識地漠視這種*。有一句老話:善良的愿望優(yōu)勢八人引導(dǎo)到地獄中去,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愛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義等描繪,但在歷,有多少罪惡都是憑著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偉大??!思想又由于他的缺點是何等卑賤啊!”這里的“本性”和“缺點”指什么?
    思想是偉大的,因為它是獨立的、自由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可驚嘆的、無與倫比的東西。正是它使人如蘆葦一樣脆弱的生命變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萬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強悍的對手,成為萬物靈長;使它使人擁有了尊嚴,使它形成了人的偉大。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時,它又是卑賤的的。帕斯卡爾認為“欲念和強力是我們行為的一切根源”,人們總是被許多虛幻、*的欲念包圍著,它驅(qū)使人們追求享樂、追求安適、追求衣食溫飽,追求天倫之樂,人們永遠不會滿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來自別人的關(guān)懷,所以思想難以超越這些虛榮而真實地生活。這就是思想的缺點。
    ⑥第八、九兩節(jié)反復(fù)強調(diào)了什么意思?第十節(jié)以“偉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國王”類比,又是強調(diào)了什么?
    *兩節(jié)寫人是偉大與可悲的統(tǒng)一體。人是一個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貴的是,人能認識到他的可悲,其他萬物,譬如一棵樹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偉大的。
    帕斯卡爾深刻地洞察了人類心靈的辯證法。他不像憤世嫉俗的人那樣,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沒有如那些膚淺的樂觀主義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對著人的心靈,他敏銳地察覺到:人性之中*奇怪的東西莫過于我們在一切事物里都發(fā)現(xiàn)相反性。人的偉大與可悲就是其中*突出的一點。
    第十節(jié)以“偉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國王”類比,仍然強調(diào)人是偉大與可悲的統(tǒng)一體。
    三、總結(jié):“人是能思想的葦草”這一****比喻,不僅確立了思想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也蘊含了帕斯卡爾對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與激 情。帕斯卡爾認為只有同時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軟弱無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錄》中,反復(fù)論述:人是偉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達到幸福的,又是處于十分悲慘的狀況的,所以認識自己至少是認識人的一部分,偉大與卑微的統(tǒng)一,高貴與貧賤的統(tǒng)一,幸福與不幸的統(tǒng)一。我們對自己越是認識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個真實的人。
    
篇二

    三維目標(biāo)
    知識與能力:
    1、抓關(guān)鍵詞,并分析關(guān)鍵詞的作用,培養(yǎng)學(xué)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內(nèi)涵,增強學(xué)生的理解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圍繞“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的人文話題,通過品讀、討論、探究,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文本,
    并能演繹自己的認識。
    情感態(tài)度與人生價值觀:
    提高學(xué)生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認識,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教學(xué)重點及難點
    通過關(guān)鍵詞的分析、重要語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讀,來領(lǐng)會文章的旨意
    教學(xué)方法
    品讀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人們時常仰望著星空,思索著“人是什么”。
    古希臘哲人柏拉圖曾經(jīng)面對著他的門徒給人下了一個定義:“人就是沒有羽毛、兩條腿直立的動物。”于是門徒中就有反對者抓了一只公雞,把羽毛全部拔光,拎著公雞來到柏拉圖面前質(zhì)問說:“這就是老師所說的人嗎?”面對著學(xué)生的質(zhì)問,柏拉圖一時無言以對,面紅耳赤。
    柏拉圖當(dāng)時只是從外部特征來定義人,顯得過于表面化,是錯誤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爾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帕斯卡爾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葦草,今天我們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討,去感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請學(xué)生標(biāo)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語句。
    先請一位同學(xué)朗讀課文,讀后老師進行點評。
    然后,再請同學(xué)們自由朗讀課文,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分析題目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是一個奇特而富有詩意的比喻句。題目概括了人什么特點?怎么理解。
    這個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葦草”,為什么把人比作葦草呢?本體和喻體具有相似點,是脆弱。但是,在中心名詞“葦草”前面加了一個定語“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葦草,而是能思想的葦草,強調(diào)能思想的特點。
    作者發(fā)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實和他的人生經(jīng)歷和遭遇有關(guān)。一方面,帕斯卡爾一生體弱多病,始終被病魔折磨著,39歲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領(lǐng)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梢哉f帕斯卡爾在肉 體上是脆弱的,但是思想上是強大的。
    四、品讀重要文段
    (過渡:剛才我們初步分析了題目,請問,題目是從哪一段哪一句中摘選出來的?--第三段*句--請學(xué)生讀):
    (一)品讀第三段:
    (先分析人脆弱的特點,然后分析人能思想的特點)
    1、對,就是這一句:“人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脆弱的東西;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保ㄟ^渡語:我出示的句子和課文中有沒有區(qū)別?少了哪幾個字?我們在分析文本時,要學(xué)會抓關(guān)鍵詞和關(guān)鍵句--你先說說,“只不過”“*”有什么作用?)
    (明確)不行?!爸徊贿^”“*”這些修飾語突出了人的脆弱。
    追問A:本段中還有哪一句寫人的脆弱?請讀一讀:“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BR>    追問B:“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應(yīng)該重讀哪個詞語?
    (明確)應(yīng)該重讀“足以”,突出極微小的東西也能致人于死地,加強了語氣。
    2、(過渡語:那么,要“但”又有什么用呢?)
    “但”字是表轉(zhuǎn)折的關(guān)聯(lián)詞,表示重心在后面,突出“能思想”才是重點。
    3、人“能思想”的特點,在本段中是怎樣表達的?(本段中哪句話體現(xiàn)了人“能思想的特點”?)
    (明確)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4、小結(jié)這段的思路:這段的思路很清晰,*句是主干句,點出人的兩個特點,脆弱和能思想。然后,后面就圍繞這兩個特點展開,闡釋這兩個特點,典型的總分結(jié)構(gòu)。
    (過渡:剛才,我們認識了人能思想的特點,那么“能思想”對人有什么重要意義呢?在文中有一句高度凝練、高度概括的話,是一個獨句段。它就是第二段“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二)品讀第二段:
    (分析了人能思想的特點后,進一步分析思想對人的重要意義)
    如何理解“思想形成人的偉大”?能不能用具體的事例來證明這個觀點?(分組探討,互相交流)
    學(xué)情分析:學(xué)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為什么因思想而偉大,應(yīng)幫助學(xué)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種,超越自然,超越宇宙。因而能駕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種,顯示出人的偉大,人的偉大來源于人思想的力量。
    然后,老師列舉兩個典型的例子并解讀:
    解讀:
    孔子: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有一位先人我們是絕對不能遺忘,他就是孔子。孔子雖然是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卻引領(lǐng)著我們從公元前,走到公元后,它的思想光芒照徹了整個世界,為后人景仰??鬃邮侵袊?,也是世界的,儒學(xué)已經(jīng)成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霍金:特別提出的是霍金,英國****的科學(xué)家,被譽為是“宇宙****”。但是,他在21歲的時候不幸患上了嚴重的肌肉萎縮癥,在輪椅上坐了將近50年,后來病情發(fā)展到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只有一根手指頭可以動彈,但仍然創(chuàng)作出了偉大的著作--《時間簡史》??梢哉f,霍金就是輪椅上巨人,他可以通過他的《時間簡史》引領(lǐng)著我們?nèi)ゴ┰綍r空,探索世界的奧秘。雖然他只有一根手指頭可以觸碰到盡在咫尺的、冰冷的控制器按鈕,但是他廣博思想?yún)s早已延伸到遙遠的宇宙天際。
    (三)品讀第四段:
    (了解了思想對人的重要意義后,進一步分析人應(yīng)該怎么樣)
    1、給第四段填空:
    因而,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搿?BR>    ________它________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________,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明確)正是由于,而不是由于,因此。
    2、根據(jù)你填的關(guān)聯(lián)詞,你覺得作者想強調(diào)哪一句?(或者得出的結(jié)論是什么)
    (明確)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3、怎樣理解“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解讀:“道德”是每個人、每個生命個體必修遵循的準(zhǔn)則和規(guī)范。人區(qū)別于宇宙萬物的根本特點就是能思想,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是我們存在于世界的意義,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這里作者把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層面。換言之,人如果不努力地好好思想,就喪失了人之為人的起碼的條件,喪失了做人的尊嚴,也就是一個不道德的人。
    (四)品讀第五段:
    合作探究:
    怎樣理解“由于空間,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沒了我,有如一個質(zhì)點;由于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保浚ǚ纸M探討,互相交流)
    解讀:這里實際上講的是人與宇宙的辨證關(guān)系。古今中外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面對著浩瀚的宇宙,發(fā)出了宇宙無窮、人生短暫渺小的哀嘆。有詩為證:“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本拖褚皇赘枥锍降囊粯印拔疫€想再活五百年”。其實,就算再活一千年,與廣袤的宇宙相比也是顯得多么地短暫渺小。也就是說,如果只是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將人和宇宙一爭高下的話,只會走進死胡同,是不會有希望的。
    人的形體始終是被宇宙所吞沒,但宇宙不一定能吞沒人的思想,甚至反過來說,人的思想可以吞沒宇宙。劉勰曾經(jīng)在《文心雕龍》中說過“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陸機在《文賦》中說過“精鶩八極,心游萬仞”。就是說人的思想可突破空間限制,在廣闊無垠的天地間自由地、任意地馳騁。正如法國大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說過的那樣:“世界上*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边@里的胸懷實際上就是一種思想的高度、廣度、寬度。我們可以把整個宇宙作為我們的思考對象,去探索去思考。
    “質(zhì)點”,形象地突出了人的渺小。
    五、課堂小結(jié)
    (過渡語:講到這里,我們來回顧一下,剛才我主要講了三個問題。*個,“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概括了人哪兩個特點?其中,突出了什么特點?第二個,能思想對人來說有什么重要意義?第三個,認識了這兩個特點后,人應(yīng)該怎么樣?而本文也正好是按照這種思路來展開的。)
    因此,本文內(nèi)容可分為三層。
    *層,從生理層面來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脆弱的東西,突出脆弱的特點。
    第二層,因為有了思想,人變得高貴、偉大。
    第三層,基于這兩點認識的基礎(chǔ)上,人應(yīng)該努力好好思想,用思想來追求尊嚴,這才是*高境界。
    三層層層遞進,邏輯嚴密,思路清晰。
    六、課堂練筆
    (過渡語:“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向人們昭示了思想的高貴和偉大,其實有很多的名人事例,甚至是平凡人的事例都印證了思想的偉大,下面,我們也來寫一下)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所以,曹雪芹能用飽蘸人生感慨的筆墨,創(chuàng)作出偉大著作《紅樓夢》。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所以,孟德斯鳩能用洞察社會的智慧,撰寫出鴻篇巨制《論法的精神》。
    請按照“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所以,……”的形式寫一兩句話,要求突出思想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文采。
    大家請看右邊的的雕像作品,它的名字是什么?羅丹的《思想者》。下面也讓我們來做一個思想者。請大家拿起我們手中的生花妙筆,也讓我們的思想自由地馳騁。
    學(xué)生自由寫,互相交流,并展示成果。
    七、關(guān)于“思想”的名言名句:
    (過渡語:“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是帕斯卡爾的一句名言,其實古今中外還有很多關(guān)于“思想”名言,請大家說出幾個,我們來欣賞一下)
    1、我思故我在。(笛卡爾)
    2、世上只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拿破侖)
    3、思想的啟發(fā)使人類擺脫了奴役,進入了自由王國。(愛默生)
    ……
    八、結(jié)束語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xué)習(xí)了思想對人的重要性。
    一個如此脆弱的軀體內(nèi)竟然蘊藏著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爾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嗎?對于他的一生,恐怕再也沒有比這個比喻更為貼切的評述了。海明威在《老人與?!分姓f過:一個人生來不是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是你不能打敗他。人因為思想而偉大。思想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照亮了我們前進道路。我們要像帕斯卡爾一樣勇于提高自己,勇于追求尊嚴,從而實現(xiàn)人的價值、實現(xiàn)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