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給予我們另一種視野,而且是深邃的博大的視野。
我讀《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一)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整本書關(guān)于輕與重,靈與肉的探討,從多個人物角度看待人生的這兩個永恒主題。那么對于我們而言,何謂重?何謂輕?那么,如哈姆雷特“tobeornottobe”絕非“活著,還是死去”的問題。米蘭。昆德拉探討的則是“生命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
托馬斯與特蕾莎之間的故事主線,充分體現(xiàn)了輕重的主題:“重就真的悲慘?而輕則是真的美麗?”托馬斯在離婚后,釋負了婚姻的重負,在無數(shù)的性友誼中,重獲了自由的,體會了生命的快感,獲得了暫時的生命之輕,但當他遇上特蕾莎后,獨居與是否跟特蕾莎結(jié)合,絕非僅僅是愛情的簡單問題,而是一個男人對于存在的可能性理解。責(zé)任的重量能讓一個人的生命負重,人生的悲劇總可以用沉重來比喻。人們常說重擔(dān)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背負這個重擔(dān),承受得起或者承受不起,我們與之反抗,不是輸就是贏。而特蕾莎相反的是,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于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或許,某個層面上,可以說“重”代表的是責(zé)任,愛情的責(zé)任:忠誠。而“輕”代表的是放縱,放縱自己的情欲,背叛自己的愛情從肉體上。那么,對于男人而言,他們或許會渴望生命的“輕”,但是又無法失去“重”,因為她(深愛的那個女人)是男人無法逃脫的生命的重量。對于女人而言,面對你男人的一次次肉體上的背叛,*女人的并不是去承受生命的這份“重”,而是選擇“輕”來報復(fù)男人。但,終究女人是被生命的這份“輕”打敗,因為這份“輕”能讓女人壓得透不過氣。
這本書,還有另一個主題“靈”與“肉”的沖突。靈魂與肉體,兩個相反對立,卻又共存于一體。我們總希望我們能夠做到靈肉統(tǒng)一,把握真實可感的自我,但是昆德拉卻從性愛的角度,把靈與肉分離,進一步揭示我們往往難以控制自我。
托馬斯與特蕾莎對待靈與肉的態(tài)度是不一致的。托馬斯會認為愛情與性是兩回事。盡管他靈魂上對愛情是忠貞的,他深深的愛著特蕾莎,但行為上,卻一次次以肉體背叛了這段愛情。靈與肉分離在托馬斯身上的演繹是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相反,特蕾莎則是要求靈與肉統(tǒng)一,對待愛情,她既無法容忍愛人對其精神背叛,也無法容忍愛人肉體的背叛。當特蕾莎想效仿托馬斯選擇肉體背叛愛情的時候,她是無法容忍自己的這一行為,她要求靈與肉的統(tǒng)一,把握真實的自我。這或許是兩人對存在的不同看法,也是我們男人與女人對存在看法的不一致吧。
我讀《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二)
近幾日,讀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很是磨腦子。仿佛回到學(xué)生時代讀《夢的解析》,在解剖人的靈魂;又仿佛讀《百年孤獨》,在解讀厚重的歷史。
托馬斯在多個女人之間尋找性友誼,即使身體極度疲倦,性功能也并不衰減;雖然愧對特麗莎,卻不改游戲心態(tài)。他的選擇仿佛合理,又仿佛沒道理。對愛情的逃避,對政治的逃離,還是其他?
特麗莎逃離了讓她倍感羞愧的母親,來到了托馬斯的身邊;她嫉妒托馬斯的諸多情人,卻愿意對那些女人迎合;她厭惡托馬斯頭發(fā)上女人*的味道,卻說已經(jīng)習(xí)慣;她想證實性與愛情無關(guān),卻在聽到那工程師的聲音后逃離。夢魘、衰弱、猜疑、自責(zé)糅合在一起。
薩賓娜是背叛,弗蘭茨是媚俗。我不懂,只在作者敘述性的解說中有了一點印象。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我讀不懂。但是,讀完,心中很是沉重。無端地,想起教育。
教育是什么,怎么教育?仿佛明白,又很迷惑。
因為不想鎮(zhèn)住學(xué)生,因為不重視分數(shù),我不是領(lǐng)導(dǎo)的好老師;因為喜歡教育,因為想提升自己,我是教師眼里的另類。雖然不落后,但絕不優(yōu)秀。
理想在那兒飄,想抓住,有時卻承受不了它帶來的沉重。想放棄,卻又不甘。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我需要《云水禪心》,讓自己雜亂無緒的心境超越浮塵,沉靜,升華,然后寧和,繼續(xù)前行!
我讀《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三)
重讀《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有些新的感受。于是想到,這真的是一本百讀不厭的好書。有些書,讀一遍就足矣;有些書,讀百遍猶覺不足。其實《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并不厚,也就總共七章而已,一天讀一章,一個禮拜就讀完了??墒斋@應(yīng)該是巨大的。
我們總是不太明白人生的意義,努力的間隙往往會懷疑地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可能我們明了了一些,我想這就是進步。但是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又開始疑問。這很正常,因為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價值在哪里,這些有關(guān)人生的諸多問題至今也沒有一個權(quán)威的答案,基本都是見仁見智、各有主張。
悲觀主義者認為這是很悲傷的事情,因為也許我們終其一生也不明了;可我認為,這正是人生的樂趣:人正是在這種探索中成長、成熟。積極地探索人生的意義,在這探索中經(jīng)歷茫然無措、絞盡腦汁、恍然大悟、欣喜若狂等等一切情感,在這探索中逐漸領(lǐng)悟一些思想、知識等等。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給予我們另一種視野,而且是深邃的博大的視野。邊讀邊品,我相信能有更多的領(lǐng)悟。人生到底如何?也許我們不能得到終極的絕對的答案,可我們會在思考中完善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