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世說新語》

字號:

課件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經(jīng)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巧設課件,激發(fā)興趣,可以給語文學習動力;情注文本,感受語文體溫,則可以讓語文學習成為生活需要。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世說新語》,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學習目標:
    1、順暢翻譯全文,并能用現(xiàn)代漢語復述故事。
    2、領悟故事情節(jié)所包含的積極意義:誠信是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
    3、引導學生學習評價人物。
    教學過程:
    第一則《期行》)
    一、自主學習:
    1、學生朗讀課文,正音,辨形。譯重點詞、句。
    期:(古義)約定、(今義)星期。不:現(xiàn)寫作“否”,表示不。
    引:拉。過:超過。顧:回頭看。委:丟下、拋棄。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注意省略的成分)
    二、合作交流
    四人小組結合課文注譯進行翻譯,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三、質疑討論
    〈1〉友人末到,陳大丘就獨自走了。你是陳大丘,你會怎么做?
    〈2〉哪些言行表現(xiàn)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這個“時年七歲”的孩子?
    〈4〉“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蹦阏J為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為什么?
    〈5〉假如第二天陳大丘與友人見面,請設想一下,他們倆各自能說些什么?
    第二則《乘船》)
    一、自主學習:學生朗讀課文,正音,辨形。
    俱:一起。幸:(古義:幸而、恰巧)、(今義:幸福)。尚:還。
    輒:當即??桑嚎?、同意。舍:拋棄。守:難道。
    所以:……的原因。邪:相當于“嗎”,表疑問。遂:于是,就。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罷了。
    二、合作交流:四人小組結合課文注釋進行翻譯,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三、質疑討論
    1、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怎樣評價他們的優(yōu)劣?
    3、比較《期行》和《乘船》有什么不同?
    4、比較《期行》《乘船》的寫作特點:
    (《期行》行文簡潔,故事情節(jié)緊湊,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尋味。)
    (《乘船》行文簡潔,故事情節(jié)完整,通過對比,揭示了文章中心。
    總結:通過本文兩個小故事的學習,我們主要學到了什么?
    布置作業(yè)。
    圍繞對課文中所闡明的主旨——“誠信”,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結合生活實際以“誠信”為題材寫一段話。
    課堂檢測:
    《世說新語》兩則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世說新語》是由組織編寫的。(2分)
    2.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6分)
    ⑴俄而雪驟(俄而:)
    ⑵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可擬:)
    ⑶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⑷太丘舍去(舍去:)
    ⑸尊君在不(不:)
    ⑹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3.《詠雪》中兩個比喻哪個更好?(4分)
    4.《陳太丘與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4分)
    5.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4分)
    6.《陳太丘與友期》中,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4分)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鹤鹁唬看鹪唬捍貌恢?,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7.這個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文章是怎樣刻畫主要人物的?(4分)
    8.從故事主人的言談中可知,做人要。(3分)
    9.釋詞:(4分)
    日中:()舍去:()
    無禮:()引之:()
    10.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是如何對答反駁的?(4分)
    11.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
    12.元方入門不顧以表示。(3分)
    13.元方入門后,友人會怎樣?(4分)
    答案:
    1.劉義慶2.⑴俄而:不久,一會兒⑵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⑶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⑷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⑸不:通否⑹委:丟下,舍棄3.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4.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猶今之您。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5.略6.略7.元方,語言和行為8.守信用、講禮貌。9.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沒有禮貌;拉元方10.君與家君期日中,……則是無禮。11.意識到自己錯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12.對友人不守信,說話不禮貌的行為表示抗
     議和蔑視。13.略
    
篇二

    ○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復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对佈分v的是晉朝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一個故事。在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xiàn)出了詠絮之才?!蛾愄鹋c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教學設計
    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導人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誦讀課文
    教師教讀
    (由于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jié)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huán)節(jié),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①以小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②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lián)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于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獲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里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作業(yè)
    ①完成課后練習
    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小結
    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jié)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