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英國,初來乍到這幾點差異您需要了解下

字號:


    說起移民,大家能想到的國家多為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英國在大家的觀念里,一直都是一個高福利的“非移民國家”。
    然而自2008年英國100萬英鎊投資移民(Tier1Investor)政策(自2014年11月6日起提高到200萬英鎊)出臺,英國的各項社會福利和先進的教育機會也為全球的高資產(chǎn)人群敞開了大門。
    英國簽證的簽發(fā)采取3年+2年的形式,5年后可獲得永居,6年后便可申請入籍。此簽證也有加速條件:若申請人投資500萬英鎊,則可在3年之后獲得永居;若申請人投資1000萬英鎊,則可在2年之后獲得永居。
    嚴格來講,大部分在英國接觸到的中國籍高資產(chǎn)投資移民人群相對素質(zhì)都比較高,用做移民申請的資產(chǎn)積累大多是通過實業(yè)運作獲利。
    對于這樣的人群來說,最主要的移民動力除了英國的簡單快捷,剩下的考慮因素主要是孩子的教育,因為英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素質(zhì)教育對于全世界來說都享有盛名。
    隨著近兩年興起的英國移民熱潮,越來越多的中國高資產(chǎn)人群將目光由子女的高等教育轉(zhuǎn)向了低齡教育,伊頓公學、哈羅公學出現(xiàn)在越來越多人的口中。
    英國移民的另一個主要驅(qū)導為優(yōu)厚的社會福利。英國為所有合法居留(不包括旅游/訪問簽證)在英國的人群提供免費醫(yī)療,并且只要能成功移民加入英國國籍,就可享受社會基金、退休福利、兒童和孕婦福利、失業(yè)福利等等一系列的全方位福利,并且這些福利在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人口素質(zhì)的提高。
    文化沖突:
    對于即將移民的人群來說,生活在全新的氛圍里會讓人感到期待和興奮。然而許多人對于即將面對的文化沖突缺少心理準備,來英之后對于生活的種種方面感到迷茫。如果不及時了解這些差異并做出調(diào)整,文化沖突可能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為移民人士帶來困擾。
    相較傳統(tǒng)含蓄的東方國家,英國文化在許多顯性和隱性的方面都與中國有很大差異,具體需要新移民注意的幾個方面如下:
    ①交通規(guī)則
    英國是現(xiàn)在世界上僅有的幾個靠左側(cè)行車的國家之一,與中國相反。并且英國的街道普遍較窄,初到英國的中國人肯定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除了行車道與國內(nèi)相反之外,英國人的交通法規(guī)意識也非常強烈:車與車相讓,車與人相讓,如果有人闖了紅燈或者在在電梯上堵住左側(cè)供他人上下的行道,其他的路人是會出來指責的。
    ②交易規(guī)則
    不同于中國市場,英國的交易市場普遍比較公開透明。英國的市場規(guī)章完善、監(jiān)管到位,人們嚴格按照所有的條例辦事,這在很多國人眼中看起來甚至是死板、不懂變通的。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交易規(guī)則,營造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避免了過大的貧富差距,也有利于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
    ③價值認同
    英國人的價值觀與中國人也有很大的差異,相較遇事考慮周全的國人,以英國為首的西方人都更加直接,不喜歡拐彎抹角。在英國人的價值觀中,家庭和健康是第一位的,大家似乎都更在意“享受當下”,而不會去過多地追求“身外之物”,也很少看到有人因為瑣事而長久地煩惱。
    同時,相較于國內(nèi)近年流行的“標簽文化”,既給某類人群,尤其是不符合自己個人價值觀的人群貼上標簽,英國人對于他人的個人選擇更加包容和尊重,也沒有既定的價值條款,生活在這里會更加輕松。
    ④英國時間
    英國所采用的是“格林威治時間(簡稱GMT)”,英國比中國的北京時間晚8個小時,但是英國每年三月底到十月底采用夏時制,在這段時間中,英國和中國時差為7個小時。
    ⑤飲食習慣
    在英國喝茶、喝咖啡很多,但進餐時通常喝冷飲料。與中國文化不同的,英國人并不覺得喝熱水或熱飲料一定有益健康。
    即使英國各地都有中國人開的非常正宗的中餐館,當你的英國朋友說他們吃過中餐時,他們所說的很可能是“英式中餐外賣”,比如炸蝦片和檸檬雞。當然,你也可以在超市里買到需要的各種烹飪原料、調(diào)味品和鍋碗瓢勺。
    英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以上這幾點差異只是移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因此為了融入,你需要嘗試著去體驗和了解這個國家。這里宏偉的城堡,帶著歷史印記的教堂和獨特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