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課件

字號:

數(shù)學教學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教學輔助設(shè)備來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shè)情境,也可以通過對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課件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并給一堂課確定基調(diào)的話,要恰到好處,形式活潑,吸引人,打動人,讓聽課者回味無窮。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數(shù)學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軸對稱圖形》

    教材簡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zhì)的事物很多,也為學生奠定了感性基礎(chǔ)。他們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同時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對于具體、直觀的內(nèi)容有較大的依賴性。所以,本課盡量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在觀察、操作中探索研究,以多媒體課件為學習媒體,讓學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在探索中學習。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找生活中的對稱物體,欣賞圖片,加強了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學生通過動手、折一折、畫一畫、猜一猜、剪一剪等活動,建立起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探索出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以及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學生能根據(jù)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和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和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每小組有不同的圖形一套,小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情境導入:昆蟲家族今天開了個舞會,它們正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只有它們的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我們是誰,我們就會出現(xiàn)?!?BR>    1、請你猜一猜,他們分別是什么?
    2、提問:你們怎么猜得這么準???(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
    小結(jié):像這些昆蟲的兩邊是一模一樣,我們就說它是對稱的。
    【設(shè)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據(jù)學生的感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shè)了有趣的“猜一猜”情境,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昆蟲圖形的介入為學生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作了鋪墊?!?BR>    師:老師這還帶來了一組對稱物體的照片,請大家來觀察,看看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之處。
    生:左右兩邊一模一樣。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初步感知
    過渡:剛才同學們的觀察都很準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生:蝴蝶,褲子,鞋子,七星瓢蟲等。
    師: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但可以經(jīng)??吹揭恍ΨQ的物體,還能看到很多對稱的圖形。今天老師也要給你們露一手,看看我要表演什么???(剪紙)嗯,不過,你能猜出我剪的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剪一棵松樹)。
    提問:那么仔細觀察這兩個圖形,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讓他們說出:這兩個圖形的兩邊是一模一樣的,它們是對稱的,中間有一條折痕。
    繼續(xù)提問:(出示提前準備好的一張音符圖)那這個圖形的兩邊也是一模一樣的,中間也有一條折痕,那它和上面兩個圖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請你們把它們對折后想一想。
    引導:音符圖對折后只上半部分重疊在一起,下半部分不重疊。像這樣只有一部分重合在一起,我們就稱為是部分重合。(板書:部分重合)而松樹圖和愛心圖對折后能全都重合在一起。
    小結(jié):對折后能全都重合在一起,我們稱為是完全重合。(板書:完全重合)像這樣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軸對稱圖形。這條折痕就是對稱軸,我們用點劃線來表示。
    揭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軸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
    同桌互相說一說什么是軸對稱圖形。
    【設(shè)計意圖:通過折音符圖形,得出音符圖形只有部分重合,在與松樹、愛心圖形的比較中,感受部分重合與完全重合的區(qū)別,學生對“完全重合”的認知已經(jīng)非常地清晰,從而深刻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BR>    2、加深理解
    過渡:同學們說的真好。這里有三張照片,是我對同一只杯子從不同的角度拍的。
    (1)出示這是從杯子的正面拍的。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對稱軸在哪?
    (2)出示這是從杯子的上面拍的。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對稱軸在哪?
    小結(jié):對稱軸可以有不同的方向。
    (3)出示這是從杯子的側(cè)面拍的。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那你有辦法把它變成
    軸對稱圖形嗎?(添柄、去柄)
    小結(jié):同一只杯子由于觀察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圖形有時是軸對稱圖形,有時不是軸對稱圖形。
    【設(shè)計意圖:通過不同角度的杯子照片,讓學生明白可以橫著畫對稱軸,也可以豎著畫對稱軸,也可以斜著畫對稱軸,對稱軸可以有不同的方向?!?BR>    三、動手操作,鞏固新知
    1、折一折
    過渡: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恍├吓笥?,你還認識它們嗎?那我們就一起說出它們的名字。
    (1)下面請你們用對折的方法,看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軸對稱圖形?
    (2)生折交流匯報。
    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不是,你是如何證明的?(對折后不能完全重合)
    能不能折就好了?
    小結(jié):我們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要看它對折后能否完全重合。
    (3)那其他四個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嗎?你是怎樣判斷的?
    生演示并說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有一種對折方法,長方形有兩種對折方法,圓有無數(shù)種對折方法。
    小結(jié):這些圖形不管只有一種對折方法還是很多種對折方法,只要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2、判斷
    過渡:剛才同學們都用對折的方法來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現(xiàn)在,不對折,你能用眼睛看出來嗎?真的?現(xiàn)在就考考你們。
    出圖生判斷,說說對稱軸在哪?
    【設(shè)計意圖:練習設(shè)計體現(xiàn)生活化、多樣化、層次分明,同時也讓學生再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即讓學生鞏固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同時又突出軸對稱圖形的重要性?!?BR>    四、再次探索,掌握畫圖方法
    過渡:剛才我們是根據(jù)一半的圖形猜出另一半,那如果告訴你軸對稱圖形的一半,你能畫出它的另一半嗎?
    (1)生嘗試畫一個,匯報交流
    你是如何畫的?你為什么要和這個點連起來?這兩個點為什么不用找?
    (2)方法小結(jié):第一步找對稱點,第二步依次連線。
    說明在找對稱點的時候,如果圖形的頂點在對稱軸上,那么這個點的對稱點就是它自己,就不用找了。
    (3)用這種方法完成其他兩幅圖并匯報交流。
    五、全課總結(jié),分享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你有哪些收獲呢?
    六、欣賞圖片,拓展知識
    留心我們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軸對稱圖形、對稱現(xiàn)象的物體無時無刻都在美化我們的生活。蝴蝶、蜻蜓等因為有了對稱的翅膀,才能自由飛翔;我們的服裝因為對稱才顯得大方、典雅;古今中外,有許多的建筑也是對稱的,多么神奇,多么美麗。我們只要用心思考,就會感到對稱的力量。
    [資料鏈接]臉譜是我國的國粹,京劇臉譜是我國戲劇中獨有的化妝藝術(shù),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從數(shù)學角度看,這些臉譜在設(shè)計繪畫中采用的就是軸對稱的方式。還有造型奇巧的剪紙藝術(shù)作品都是我們民間藝術(shù)家利用軸對稱的原理制作的。另外,在標志建筑,服裝、國旗、體育、運輸、航天等很多地方都設(shè)計應用了對稱方式。
    
《跳繩》

    說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數(shù)學第二冊第五單元跳繩(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說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初步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說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
    2、發(fā)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教學重點:
    探索計算方法掌握算理。
    說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算理。
    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通過跳繩比賽,活躍氣氛:先讓學生估計自己一分鐘能跳多少下?比賽跳之前先估計誰跳得多?大概會跳多少下?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課前,我們進行了激烈的跳繩比賽,跳繩不僅能鍛煉身體,不藏著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呢!這是我們班三個小朋友跳繩比賽時的照片和成績表。(多媒體出示)
    (三)、探究新知
    1、根據(jù)這個表格,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2、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我們先來解決“小東比小紅多跳多少下?”這個問題。(多媒體出示)
    3、分析題意,列式:請小朋友們把題完整地讀一遍,想誰跳得多?誰跳得少?能不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
    4、估算:這個算式等于多少呢?我們先來估一估:(學生估算,找說得比較接近的同學說想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過渡:真奇怪,一個算式怎么會有這么多個答案呢?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動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呢?(獨立思考)
    5、討論算法:請你們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組內(nèi)與同伴交流交流,待會兒,再看看哪一組的算法多?。▽W生討論,老師巡視引導)
    6、交流算法:演示計數(shù)器,指名擺小棒,重點強調(diào)筆算,板書口算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
    7、優(yōu)化列豎式:多數(shù)同學用到了列豎式的方法,看來列豎式確實是一種既簡單又方便的算法,同桌兩個互相說一說列豎式時應注意什么?讓學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同時,計算方法也需要優(yōu)化。
    8、小結(jié):學生靜息:師總結(jié)筆算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利用所學的知識,接受機靈狗的考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課本63頁的試一試。
    2、接受老師的考驗:(多媒體出示第一題:口算我能行。)
    3、摘星比賽:如果四道題都做對了,可以摘到四顆星!
    (五)、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從跳繩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并學會了新的知識(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回想一下我們在筆算退位減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總結(jié))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shù)學問題,只要你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一定能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