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經(jīng)典語錄【10句】

字號: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中國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譯文:說話一定守信用,行動一定堅決果斷。
    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譯文: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譯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4、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譯文:這種事如果可以容忍,那還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譯文:(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領(lǐng)會不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個角,就不要再重復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譯文:聰明,愛好學習,向下面的人請教而不以為恥。分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譯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譯文: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努力去鉆研,越鉆研越覺得艱深。
    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譯文:學習永不滿足,耐心地教導別人而不倦怠。
    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