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繞口令的韻味,學說繞口令的樂趣。最難繞口令為你奉上!

字號:


    繞口令又稱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語言游戲,由于它是將若干雙聲、疊詞詞匯或發(fā)音相同、相近的語、詞有意集中在一起,組成簡單、有趣的語韻,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jié)奏感強,妙趣橫生。感知繞口令的韻味,學說繞口令的樂趣。最難繞口令為你奉上!以下是為大家?guī)淼?,供您借鑒。
       篇一:喇嘛與啞巴
    打南邊來了個啞巴,腰里別了個喇叭;
    打北邊來了個喇嘛,手里提了個獺犸.
    提著獺犸的喇嘛要拿獺犸換別著喇叭的啞巴的喇叭;
    別著喇叭的啞巴不愿拿喇叭換提著獺犸的喇嘛的獺犸.
    不知是別著喇叭的啞巴打了提著獺犸的喇嘛一喇叭;
    還是提著獺犸的喇嘛打了別著喇叭的啞巴一獺犸.
    喇嘛回家燉獺犸;
    啞巴嘀嘀噠噠吹喇叭
       篇二:山里有個寺
    山里有個寺,山外有個市,弟zi三十三,師父四十四。三十三的弟zi在寺里練寫字,四十四的師父到市里去辦事。三十三的弟zi用了四十四小時,四十四的師父走了三十三里地。走了三十三里地就辦了四十四件事,用了四十四小時才寫了三十三個字。
       篇三:九個酒迷喝醉酒
    九月九,九個酒迷喝醉酒。
    九個酒杯九杯酒,九個酒迷喝九口。
    喝罷九口酒,又倒九杯酒。
    九個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
    九杯酒,酒九口,喝罷九個酒迷醉了酒。
       篇四:扁擔長,板凳寬
    扁擔長,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扁擔綁在板凳上。
       篇五:打南邊來了一個喇嘛
    打南邊來了一個喇嘛,手里提著五斤鰨(tǎ)螞,打北邊來了一個啞巴,腰里別著一個喇叭。提摟鰨螞的喇嘛要拿鰨螞去換別著喇叭的啞巴的喇叭,別著喇叭的啞巴不愿意拿喇叭去換提摟鰨螞的喇嘛的鰨螞。
    提摟鰨螞的喇嘛掄起鰨螞就給了別著喇叭的啞巴一鰨螞,別著喇叭的啞巴抽出喇叭就給了提摟鰨螞的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是提摟鰨螞的喇嘛打了別著喇叭的啞巴,還是別著喇叭的啞巴打了提摟鰨螞的喇嘛。
    喇嘛回家燉鰨螞,啞巴回家滴滴答答吹喇叭。
       篇六:劉奶奶
    劉奶奶找牛奶奶買牛奶,
    牛奶奶給劉奶奶拿牛奶,
    劉奶奶說牛奶奶的牛奶不如柳奶奶的牛奶,
    牛奶奶說柳奶奶的牛奶會流奶,
    柳奶奶聽見了大罵牛奶奶你的才會流奶,
    柳奶奶和牛奶奶潑牛奶嚇壞了劉奶奶,
    大罵再也不買柳奶奶和牛奶奶的牛奶。
       篇七:八百標兵
    八百標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邊跑
    炮兵怕把標兵碰
    標兵怕碰炮兵跑
       篇八:上山下山
    上一山,下一山,
    跑了三里三米三,
    登了一座大高山,
    山高海拔三百三。
    上了山,大聲喊:
    我比山高三尺三。
       篇九:化肥
    黑化肥發(fā)灰,灰化肥發(fā)黑.黑化肥發(fā)黑不發(fā)灰,灰化肥發(fā)灰不發(fā)黑.
       篇十:九月九
    九月九,九個酒迷喝醉酒。九個酒杯九杯酒,九個酒迷喝九口。喝罷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個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罷九個酒迷醉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