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語作為家喻戶曉的英文學習教材,《新概念英語》在中國經(jīng)久不衰,影響了好幾代學習者。即使以今天的角度來看,這套出版于幾十年前的教材無論是在編排體系,題材和題材,詞匯還是語法上都有出彩之處,值得各個層次的人學習。
詞性:我的英語框架中只有這幾種詞,動詞,副詞,名詞,介詞,形容詞,連詞。還有其他好多比如狀語從句,賓語從句,介詞短語,副詞短語,指示詞,量詞,分詞,不定式它們都有一個另外的名稱-----相當于(動詞,副詞,名詞,介詞,形容詞,連詞)的詞。
那么結合5大基本句型:我們知道名詞,動詞才是根本的,其他副詞,介詞,形容詞,在分析時可以去掉,不影響語法結構,這樣又簡化了概念。
句法:詞性中我把從句和詞放在了一起,但是它們的特性不一樣,但是用法是一樣的(記住關鍵詞:相當于),什么是定語從句,就是形容詞嘛。什么是狀語從句:就是副詞嘛。什么是賓語從句:就是名詞嘛。說得絕對一點,但是這是本質,從本質出發(fā),你才能更清晰地去了解一些專業(yè)用詞:如非限制性和限制性定于從句。
非框架詞和句:比如同位語(從句),疑問詞,there be結構,as as結構等等,它們都是平時經(jīng)常用到的,每一種用法繁多,不容易完全掌握,但是注意,它們不是主框架,我們只能在日常的使用中慢慢地了解它們(即哪里不會看哪里),把它們當做細節(jié)處理,這是關鍵。
心態(tài):當你碰到一個難點沒法解決沒人請教怎么辦?自學中這是很常見的問題。綜合我以上所述大家看到我把學習分為了主框架和細節(jié)。主框架很容易懂,有了這個框架,首先你會分析句子,這很關鍵。比如I go home,home是什么詞性?名詞還是副詞,go只有在不及物動詞才表示去,所以說這個框架是主+不及物動詞,那么home就肯定不是名詞,就是副詞。
但是英語學習除了需要以上的邏輯思維,很大一部分需要的是一種感覺,我稱之為悟。有一些情況,我們依靠邏輯思維是無法解決的,比如學到后來我們經(jīng)常疑問:為什么要用分詞去做修飾?不能只用從句嗎?為什么要用不定式?復雜難用等等。此時很多人會分情況,1,2,3,4……stop!這不是英語,你會怎么用完全取決于你是否經(jīng)常使用它,經(jīng)??吹剿臀业捏w會來說,我在經(jīng)過大量閱讀和翻譯練習后,會自然而然地使用起來。
比如:I am writing the article on the forum with drinking my tea.又或者說I am walking down the road wielding a knife.兩個句子都是伴隨,但是我就喜歡這么用。(此時有涉及到細節(jié)問題,第二個句子,我可以說wielding a knife是說明性定語從句,但是你需要去搞清嗎?)
我悟的方法就是把這些細節(jié)記在C筆記本上,記上第幾課,然后再書上mark一下,想去解決就去解決,這些基本不影響后面的學習,而且看多了這種類型會產(chǎn)生----哦,就是這么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