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科學的小故事【三篇】

字號:

科學貫穿我們的生活,它是關于發(fā)現(xiàn)發(fā)明創(chuàng)造實踐的學問,它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guī)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下面是整理分享的有關于科學的小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
    
一、海馬爸爸生寶寶

    章魚女士和海馬先生是一對好鄰居,一天早上,章魚女士來到海馬先生家做客。
    “早上好!海馬先生,我要生小章魚了!”章魚女士滿臉抑制不住的開心。
    “早上好!章魚女士,我也要生小海馬了!”海馬先生挺起胸,拍拍肚子,自豪地說。
    “你說什么?你也要生小海馬了?啊哈哈哈哈哈……”一陣嘲笑聲,如雷貫耳,魚流如潮的深海大街上,大伙都驚訝地看著章魚女士。
    “啊哈哈哈哈哈,海馬先生會生小海馬!啊哈哈哈哈哈……”章魚女士笑得前俯后仰,接著,各種各樣的海洋居民也跟著大笑起來。
    海馬先生火冒三丈地抓住章魚女士的衣服,氣急敗壞地把章魚女士拎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們海馬都是爸爸生小孩,從來沒見過海馬媽媽生小孩的,你真是少見多怪!”
    章魚女士笑得更歡了,差點都要把牙齒給笑掉了。
    這時,聽到爭吵聲的章魚爺爺拄著拐杖,戴著老花鏡,慢慢吞吞地走了過來。章魚爺爺大聲地說道:“女士們,先生們,請你們安靜一下,聽我說!你們別嘲笑海馬先生啦,海馬家族和其他家族不一樣,海馬家族都是爸爸生小孩,媽媽出去找食物?!?BR>    深海大街上的海洋居民聽了章魚爺爺?shù)脑挘D時鴉雀無聲,很為自己剛才的無知感到臉紅。海馬先生立刻放下了章魚女士,趾高氣揚地挺起大肚子。
    “對不起,海馬先生,我不知道你們家族是爸爸生小孩?!闭卖~女士很真誠地向海馬先生道歉。
    “沒關系,你不知道,也不能怪罪你呀!再說,我太沖動了,也有不對的地方啊!”海馬先生拍拍章魚女士的肩膀,兩個大肚子友好地擁抱在一起。
    過了不久,它們各自的孩子都出世了,它們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二、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fā)明家。他小時候因為家里窮,只上了3個月學,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常常把錢節(jié)省下來,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藥品.他做實驗的器具,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歲的時候,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jié)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車長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藥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賣完了報,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有一次,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許多人趕來,和愛迪生一起把火撲滅了.車長氣極了,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還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聾了。愛迪生鉆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有一次,硫酸燒毀了他的衣服;還有一次,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沒有被危險嚇倒,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為了找到一種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實在太累了,就躺在實驗臺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發(fā)明了電燈.后來,愛迪生又發(fā)明了電影、留聲機......他一生中發(fā)明的東西有1000多種.
    
三、焦耳的故事

    英國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于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xiàn)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哥哥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huán)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fā)現(xiàn),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么回事?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并向老師請教。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fā)生的?!?BR>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