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給孩子自由的天地

字號:

想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東西,直按照書本上的記憶是不行的,許多的知識還是需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來記憶,這樣才會更加的深刻,有的時候也很容易讓孩子們理解,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篇來自湯圓的小窩日志吧!
    世界豐富多彩,千奇百怪,因而在幼兒心目中就產(chǎn)生無數(shù)個疑問。但是不是每個問題我們都該有問必答呢?其實,注意引導(dǎo)幼兒在探索思考中尋求結(jié)果,從小養(yǎng)成愛動腦筋愛想問題的習慣,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有時老師裝不懂,也是對幼兒促進思考的一種積極鼓勵和引導(dǎo),同樣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一天,小朋友都在區(qū)域里活動。忽然一陣風吹來,從走廊外面飄進來一個黑塑料袋,欣欣發(fā)現(xiàn)了,就大叫:“老師你看,袋子飛起來啦,里面是什么呀?”接著,很多小朋友都在觀看,等待老師的回答,我笑而不答,故意說:“我也不知道呢!”于是,我把袋子抓住,打開給他們看,發(fā)現(xiàn)什么都沒有,緊接著我設(shè)下懸念,提出問題:“真的沒有嗎?怎么袋子鼓鼓的?”我讓一幼兒把袋口擰緊,感覺袋子是鼓鼓的,扎一個小孔,讓幼兒感覺袋子里面有氣跑出來,總結(jié)引導(dǎo),原來袋子里面有空氣。
    趁著這個機會,我又讓幼兒捏著自己的鼻子,讓他們親身體驗,人要呼吸(吸取新鮮空氣的),從而總結(jié)空氣是摸不著,抓不到的。像這樣沒有計劃性的教育,我們稱之為隨機教育。幼兒往往在這樣的隨機教育下,學到更多的知識,自主性的探索和興趣也更大。自己尋找到的答案,幼兒往往印象也更深刻,不容易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