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語文《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五篇】

字號:

仔細閱讀課文,找出作者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認識,并想想他是怎樣來論述自己的觀點的。為大家準備了九年級上冊語文《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五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一.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議論文的文體特點,理解議論文中的論點、論據(jù)及二者的關(guān)系。
    2. 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品味與領(lǐng)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
    3. 初步學習“擺事實”( 舉例論證)和“講道理”(道理論證)兩種常見的論證方法。
    4. 對自身學習態(tài)度進行反思,端正學習態(tài)度,做到“敬業(yè)”與“樂業(yè)”。
    5. 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格言,提升思想素養(yǎng)。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把握論證方法。
    2. 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精神的真正領(lǐng)悟。
    三. 教學準備:
    1. 搜集有關(guān)梁啟超的有關(guān)資料,以供課上交流。
    2. 教學錄音及設(shè)備。
    3. 小黑板(出示字詞與課內(nèi)思考練習題)。
    四. 教學安排:
    五. 教法與學法:
    1. 朗讀法。
    2. 品悟法。
    六. 教學過程與內(nèi)容: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個星期,我們剛剛結(jié)束了第月考。面對著自己的成績,面對著自己與那些成績比自己高的同學,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態(tài)度?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你是否做到了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呢?我們又該怎樣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呢?
    七十多年前,我國近代思想家,學者梁啟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學生的講演中,提出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主張。盡管時隔大半世紀,但他所提的這種主張對我們?nèi)匀缓苡薪逃饬x。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yè)與樂業(yè)》
    (板書課題)
    (二) 走近作者: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guān)梁啟超的資料,然后教師做適當補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lǐng)導了“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合集》。
    (三) 檢查預習情況:(課后讀一讀,寫一寫)
    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或釋義(并注意寫法):
    ① 征引:引用。
    ② 佝僂gōulóu
    ③ 駢進pián
    ④ 褻瀆(xièdú):輕慢,不莊重。
    ⑤ 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一點也不分心。 (騖wù)
    ⑥ 敬業(yè)樂群:對自己的事業(yè)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⑦ 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⑧ 不二法門: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后比喻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⑨ 言行相顧: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⑩ 強聒不舍:形容別人不愿意聽,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聒guō)
    (四) 整體感知,理清寫作思路:
    1. 播放教學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2. 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
    (1) 從題目上來看,本文談論的是一個關(guān)于什么的問題?
    (對職業(yè)應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
    (2)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在文中劃出能明確表達作者觀點的語句。讀一讀,好好揣摩。
    (“敬業(yè)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一要敬業(yè)?!诙獦窐I(yè)。)
    (敬業(yè)主義,于人生為必要,又于人生為有利。)
    (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五) 課時小結(jié):
    1. 本節(jié)課主要是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掃清文字障礙。
    2. 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見解。
    

篇二
    復習上節(jié)課的字詞導入。
    (一) 提問:
    本文從文體上看,既是一篇演講辭,更是一篇議論性較強的文章。也就是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于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說明文側(cè)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zhì)、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論點 、論據(jù)、論證三要素構(gòu)成。那么什么叫“論點”?什么叫“論據(jù)”?什么又叫“論證”呢?
    舉例引導:(舉班上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做例子)
    小丘同學學習怎么樣? ----------討論的問題
    ↓↓
    小丘同學學習認真,成績好! ¬¬¬¬-----¬¬¬¬¬¬¬¬¬¬¬¬¬¬¬¬¬¬¬¬-----你的看法,觀點
    ↑↑
    小丘同學上次月考成績總分760分,排名第一。------依據(jù),事實
    (二) 像上例中,你對某一個問題所持有的看法或觀點,在議論文中,就叫做“論點”。
    用來證明你的觀點的材料和依據(jù),就叫做“論據(jù)”。而運用那些材料和依據(jù)來證明你的觀點的過程和方法,就叫做“論證”。(板書議論文三要素)
    (三) 文章標題為“敬業(yè)與樂業(yè)”,那么,它是討論關(guān)于什么問題的呢?
      試找出文中相關(guān)語句。(對職業(yè)應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課文第5段:今日所講,專為現(xiàn)在有職業(yè)及現(xiàn)在正做職業(yè)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于自己現(xiàn)有的職業(yè)應采何種態(tài)度。)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要敬業(yè)與樂業(yè)。)
    (四) 認真朗讀課文,思考:
    1. 文中除了談論“敬業(yè)”與“樂業(yè)”外,還談論了什么問題呢?(有業(yè))(課文第3段: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yè)之必要。)
    2. 根據(jù)作者先后所談論的問題,將全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次大意。
    第一層(1--5)有業(yè); 第二層(6--7)敬業(yè);第三層(8)樂業(yè)。
    (五) 賞析第一層:仔細朗讀(1—5段)
    1. 作者在論證“有業(yè)之必要”時,找了哪些材料依據(jù)?
    (1) 孔子的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 百丈禪師的故事:“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泵咳粘咸谜f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
    2. 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yè),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睆娬{(diào)“有業(yè)”是做人之本。
    3. 請你再為“有業(yè)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
    (1) 可以謀生,使自己在經(jīng)濟上獨立,人格上自尊;
    (2)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頓,不至于無所事事、煩悶無聊;
    (3) 從業(yè)過程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是對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鍛煉;
    (4) 有創(chuàng)造性的成就,更是對生命價值的高肯定……
    (六) 課時小結(jié)
    1. 本節(jié)課時,主要是通過學生身邊的實際例子來引導學生理解議論文的三要素。
    2. 領(lǐng)會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引導論證“有業(yè)之必要”的。
    

篇三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把握論證方法。
    2. 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精神的真正領(lǐng)悟。
    教學準備:
    1. 搜集有關(guān)梁啟超的有關(guān)資料,以供課上交流。
    2. 教學錄音及設(shè)備。
    3. 小黑板(出示字詞與課內(nèi)思考練習題)。
    (一) 賞析第二層:仔細朗讀(6—7段)
    1. 假設(shè)是你,你打算怎樣來證明“要敬業(yè)”這一觀點?
    (學生討論)
    2. 本文作者梁啟超先生又是怎樣證明的呢?他提供了哪些依據(jù)?
    (1) 朱子的話;
    (2) 當大總統(tǒng)和拉黃包車的例子;
    (3) 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
    (4) 木匠與政治家,挑糞工與軍人;
    (5) 曾文正,莊子,孔子的話。
    3. 思考:這些依據(jù)有什么特點?可以大致分成幾類?
    明確:
    第一類(1)和(5)都是名人名言;
    第二類(2)(3)(4)都是實際的事例。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明白論據(jù)的兩種類型:道理論據(jù)和事實論據(jù)。)
    (二) 再次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來證明這一論點的?
    明確:
    (1) 什么是“敬” ----主一無適便是敬
    ↓↓
    (2) 為什么要“敬”----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
    (3) 怎樣“敬”----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
    (三) 拓展延伸
    我們常說,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假如把“學業(yè)”當成是你的“業(yè)”,那么,學習了本節(jié)課后,你認為該怎樣“敬業(yè)”?
    (學生討論)
    (四) 課時小結(jié)
    1. 本節(jié)課時著重研討作者論證“敬業(yè)”的過程。
    2. 引導學生明白議論文論據(jù)的兩種基本類型。
    

篇四
    (一) 賞析第三層:請同學們默讀第8段
    1. 作者論證完了“有業(yè)”和“敬業(yè)”之后,緊接著又是怎樣論證“樂業(yè)”的呢?
    梁啟超先生從司空見慣的“做工好苦呀”的嘆氣聲中談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四肢,五官)“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對于無法逃避的事,與其“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
    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
    2. 為什么說“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為什么?(學生討論)
    3. “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文中列舉了哪幾條理由?你能不能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示例: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yè)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他們懷著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正是這種“樂業(yè)”的精神,成就了她們非凡的人生與輝煌的事業(yè)。)
    (二) 綜合全文
    思考:文末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如此”指的是什么?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明確:
    (1)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shù)穆殬I(yè)(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業(yè))
    (2) 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敬業(yè))
    (3) 要從專心做事中發(fā)現(xiàn)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樂業(yè))
    (三) 質(zhì)疑探究
    作者在論述“敬業(yè)”的問題時,提到“事的性質(zhì),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shè)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侖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庇懻撘幌?,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么看。(學生討論)
    (四) 課時總結(jié)
    1. 本文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思想主張,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fā)揚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 寫作特點:
    (1) 論證條理清晰,論據(jù)充分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三層分別論述“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末尾總結(jié)全篇。條理很清晰。
    (2) 論證說理,引經(jīng)據(jù)典。本文大量引用經(jīng)典、格言。儒家的《禮記》《論語》、孔子、朱熹、曾國藩,道家的《老子》《莊子》,佛家的百大禪師,都被作者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還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jīng)歷中卓有成效的經(jīng)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jù)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3) 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
    (五) 作業(yè)布置
    (1) 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格言,好好揣摩。
    (2) 根據(jù)本文所學的議論文知識,試寫一篇以“自信”為話題的議論文。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
    

篇五
    學習目標:
    1、反復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
    2、辨別本文采用的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
    3、用制作資料卡片的方法積累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和格言。
    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的演講和口語特色。
    學習重難點:
    1、本文論證層次的梳理和論證方法的辨別。
    2、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精神的領(lǐng)悟和文中某些觀點的質(zhì)疑。
    學法指導:
    題目告訴了我們作者談論的話題。首先請仔細閱讀課文,找出作者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認識,并想想他是怎樣來論述自己的觀點的(思路與方法);其次,選擇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讀,感受一下演講的語言特點;后,選擇其中一些經(jīng)典句和格言做做資料卡片,積累寫作素材。特別要注意的是,讀書時要聯(lián)系自己,聯(lián)系生活,可對文中的某些觀點提出質(zhì)疑或作一些論據(jù)補充。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走近梁啟超(查閱資料,把你知道的有關(guān)作者的知識寫在下面)。
    2、查字典、詞典,讀準加點字音,記住詞語寫法,解釋詞語的含義。
    ①旁騖( ): ②褻瀆( )( ):
    ③征引: ④駢( )進:
    ⑤敬業(yè)樂群: ⑥斷章取義:
    ⑦不二法門: ⑧言行相顧:
    ⑨強聒不舍( ): ⑩安其居,樂其業(yè):
    3、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jīng)典詞句,請結(jié)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
    4、認真閱讀課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對“敬業(yè)與樂業(yè)”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來論述自己看法的?
    5、文中的“業(yè)”僅是指正式的謀生職業(yè)嗎?讀了本文你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對文中的內(nèi)容有疑問或?qū)δ承┯^點有不同見解嗎?若有,請寫在下面。
    二、學習•研討:
    (一)導入,簡介作者。
    (二)檢查預習2、3
    (三)整體感知:
    J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試列出本文的提綱。
    J 文章結(jié)尾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試用自己的話談談“合理的生活”該是怎樣的。讀了本文后,你認為學生該如何“敬業(yè)與樂業(yè)”?
    (四)合作探究:
    1、仿照示例,為“有業(yè)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為“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舉幾個例子。
    2、文中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在你我身邊就有這樣安心本職工作,干一行愛一行,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試說說他的一些事跡。
    3、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文中作者的觀點在那個時代而言不無道理,如今你對他的某些觀點、某些說法有疑問或有不同意見嗎?若有,試作一簡要說明。
    4、本文是一篇演講稿,朗讀課文,舉例說明本文的語言特色。
    (五)小結(jié):
    三、鞏固•延伸:
    (一)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制成資料卡片,要注明出處以及卡片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guī)范。
    (二)閱讀下面短文,回答文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