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xué)生體會到數(shù)學(xué)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同時,更應(yīng)該讓學(xué)生體會到數(shù)學(xué)高于生活,體會到數(shù)學(xué)可以帶動社會的發(fā)展,帶動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這樣更能激發(fā)學(xué)生學(xué)好數(shù)學(xué)。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八戒賣魚
小八戒下崗后,干起了賣魚的行當(dāng),為了賣個好價錢,小八戒每天天沒亮就起床。
一日,小八戒剛撐好魚攤。老狐貍和小狼崽就來了。小狼崽手搭在攤上,邊瞧魚邊問:"這么新鮮的魚,多少錢一千克?"
小八戒滿臉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狐貍搖搖頭:"我老了,牙齒嚼不動魚頭,我只想買點魚身。"
小八戒吱吱唔唔:"這可難辦,除非有人要魚頭……"小八戒話未說完,小狼崽嘣了起來,大聲叫道:"好極了,我正想買點魚頭磨磨牙。"
小八戒一想,仍有點遲疑:"好倒好,可價錢怎么定?"
小狼崽和老狐貍眼珠一轉(zhuǎn),一齊答道:"魚身3元1千克,魚頭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嗎!"
小八戒在地上用小棍兒畫了畫,然后一拍大腿:"好,就這么辦!"三人一齊動手,不一會兒就把魚頭,魚身分好了,小八戒一過秤,魚身40千克120元;魚頭10千克10元,老狐貍和小狼崽提著魚,飛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魚頭魚身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八戒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我50千克魚按4元1千克應(yīng)賣200元,可怎么現(xiàn)在只賣了130元……"小八戒怎么也理不出頭緒來。
你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
【篇二】
一休的故事
從前,日本安國寺里有個叫一休的小和尚,他機(jī)智過人,常常幫人排疑解難。人們都在傳頌他斗智斗勇的動人故事。
一位將軍聽了不以為然,他說:“一個住在寺院里的小和尚,見到的只不過是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孤陋寡聞,能有什么過人之處?”但當(dāng)一休的機(jī)智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稱贊時,將軍開始半信半疑了,他決定試一試他。于是,他讓地方官西為門去請一休,說是要宴請他和他的師兄弟們。
第二天,一休隨西為門來到將軍府。他們剛一坐下,就進(jìn)來一位婦女,沖他們鞠了一躬,對一休說:“一休小師傅,聽說你聰慧過人,足智多謀,今天我有一難事相求,請多多幫忙?!?BR> 一休心想:這將軍夠性急的,還未坐穩(wěn),就想來個下馬威。他心里想著,卻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請不必客氣?!?BR> 這婦人說:“昨天來了不少客人??投?,碗少,所以客人們除飯碗是每人一個外,菜碗和湯碗都是共用的。菜碗是兩人共用一個,湯碗是三人共用一個,這樣一共用了220個碗。現(xiàn)在客人們走了,我們要記錄一下昨天一共來了多少位客人??晌以趺匆菜悴怀?,請一休小師傅幫忙算算?!?BR> 一休閉目琢磨了一會兒,微微一笑說:“我知道有多少位客人了,一共有120位客人。”
那婦人一驚,不禁脫口說道:“對,是120位客人。”一休意味深長地盯了將軍一眼不慌不忙地算起來:飯碗是每人1個,菜碗是2人1個,湯碗是3人1個,也就是說1人用1個飯碗,1/2個菜碗,1/3個湯碗,合起來1個人用的碗數(shù)就是1+1/2+1/3=11/6(個)
因為總共用了220個碗,每個人用了11/6個碗,所以客人就是:220÷11/6=120(位)
將軍聽了不得不點頭稱是:“聰明的一休,果然名不虛傳?!庇谑邱R上吩咐家人,擺出宴席,盛情款待了一休和他的師兄弟們。
【篇一】
八戒賣魚
小八戒下崗后,干起了賣魚的行當(dāng),為了賣個好價錢,小八戒每天天沒亮就起床。
一日,小八戒剛撐好魚攤。老狐貍和小狼崽就來了。小狼崽手搭在攤上,邊瞧魚邊問:"這么新鮮的魚,多少錢一千克?"
小八戒滿臉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狐貍搖搖頭:"我老了,牙齒嚼不動魚頭,我只想買點魚身。"
小八戒吱吱唔唔:"這可難辦,除非有人要魚頭……"小八戒話未說完,小狼崽嘣了起來,大聲叫道:"好極了,我正想買點魚頭磨磨牙。"
小八戒一想,仍有點遲疑:"好倒好,可價錢怎么定?"
小狼崽和老狐貍眼珠一轉(zhuǎn),一齊答道:"魚身3元1千克,魚頭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嗎!"
小八戒在地上用小棍兒畫了畫,然后一拍大腿:"好,就這么辦!"三人一齊動手,不一會兒就把魚頭,魚身分好了,小八戒一過秤,魚身40千克120元;魚頭10千克10元,老狐貍和小狼崽提著魚,飛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魚頭魚身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八戒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我50千克魚按4元1千克應(yīng)賣200元,可怎么現(xiàn)在只賣了130元……"小八戒怎么也理不出頭緒來。
你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
【篇二】
一休的故事
從前,日本安國寺里有個叫一休的小和尚,他機(jī)智過人,常常幫人排疑解難。人們都在傳頌他斗智斗勇的動人故事。
一位將軍聽了不以為然,他說:“一個住在寺院里的小和尚,見到的只不過是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孤陋寡聞,能有什么過人之處?”但當(dāng)一休的機(jī)智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稱贊時,將軍開始半信半疑了,他決定試一試他。于是,他讓地方官西為門去請一休,說是要宴請他和他的師兄弟們。
第二天,一休隨西為門來到將軍府。他們剛一坐下,就進(jìn)來一位婦女,沖他們鞠了一躬,對一休說:“一休小師傅,聽說你聰慧過人,足智多謀,今天我有一難事相求,請多多幫忙?!?BR> 一休心想:這將軍夠性急的,還未坐穩(wěn),就想來個下馬威。他心里想著,卻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請不必客氣?!?BR> 這婦人說:“昨天來了不少客人??投?,碗少,所以客人們除飯碗是每人一個外,菜碗和湯碗都是共用的。菜碗是兩人共用一個,湯碗是三人共用一個,這樣一共用了220個碗。現(xiàn)在客人們走了,我們要記錄一下昨天一共來了多少位客人??晌以趺匆菜悴怀?,請一休小師傅幫忙算算?!?BR> 一休閉目琢磨了一會兒,微微一笑說:“我知道有多少位客人了,一共有120位客人。”
那婦人一驚,不禁脫口說道:“對,是120位客人。”一休意味深長地盯了將軍一眼不慌不忙地算起來:飯碗是每人1個,菜碗是2人1個,湯碗是3人1個,也就是說1人用1個飯碗,1/2個菜碗,1/3個湯碗,合起來1個人用的碗數(shù)就是1+1/2+1/3=11/6(個)
因為總共用了220個碗,每個人用了11/6個碗,所以客人就是:220÷11/6=120(位)
將軍聽了不得不點頭稱是:“聰明的一休,果然名不虛傳?!庇谑邱R上吩咐家人,擺出宴席,盛情款待了一休和他的師兄弟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