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作文900字兩篇

字號: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帶來了過年作文900字兩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小時候,最盼的就是過年,總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噼里啪啦的爆竹總是讓人很懷念。整個春節(jié)都是喜氣洋洋的,最喜歡在這種熱鬧的日子里約上幾個朋友一塊出去走走。
    臘月這天要熬臘八粥,不過一般在我們這兒,也能熬杏仁粥,白粥,許多人家基本不怎么熬粥。大人們不怎么喝粥,我們這些孩子最喜歡。從那冒著熱氣的大鍋里,舀出一碗碗粥,往往會撒許多糖。饞嘴的孩子會吃很多————滋味很好。
    除夕當屬最熱鬧的一天,一大早就被惱人的鞭炮聲吵醒了,一整天的熱鬧。入門。家家戶戶都是滿滿的酒菜香味,女人們都忙碌在廚房備年菜————臘肉,炸豆腐,肉丸子,這一天都要做好。男人們歡天喜地地去買酒,跟親朋好友小酌兩杯。
    孩子們當然也沒閑著,大一點的要么去廚房幫忙,還有打掃衛(wèi)生,小一點的孩子在白天一般耐不住性子,會三五成群地結(jié)伴出去放鞭炮。
    除夕這一天還得扎燈籠,小孩子們也幫忙,不僅扎門前院里掛的燈籠,也扎晚上孩子自己提的燈籠。有些人家自己扎,不少人家覺得麻煩,直接從外面買。不過,老一輩的人一向是自己扎,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在特定的時間親手做特定的東西,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
    晚上才是重頭戲,鞭炮聲要響一整個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其實也就是雜燴。整盆的年菜,整盆的饅頭,一段出來就讓人獨自直叫。大人都要喝酒,女人們聊著些家常,孩子們也在吃東西。還必須把菜加給孩子和長輩們。
    吃過年夜飯后,最耐不住的就是孩子們,會拿著早就扎好的燈籠出門。除夕晚上是很熱鬧的,這天晚上分外亮堂。孩子們?nèi)耸忠槐K燈籠,有紙糊的,有動物的,有卡通的,還有電動的,自然是琳瑯滿目。
    這天晚上是一年中最吵的。每個孩子都會放炮,不到天亮絕對不會停。
    正月初一這天雖說不如除夕熱鬧,但是人們依舊很快樂。大街上全是昨夜燃放過的爆竹紙皮。
    大一點的孩子要提著禮當去給親戚朋友家拜年,一天下來,壓歲錢也收了不少,壓歲錢是每個孩子的“痛處”,壓歲錢一般都會被父母收走。
    接下來幾天大家都是串串門,走走親戚家,孩子們玩玩鞭炮。
    到了元宵節(jié)才是有一個高潮。這天天剛亮,街上早有好多賣元宵的,各種餡兒的————什錦的,芝麻的,陳皮的,白糖的,讓人饞得不行。
    要細細看過每一家的元宵,最后選擇的帶走幾打————一部分炸,剩下的煮。這樣的美食總讓孩子們?nèi)滩蛔《喑詭讉€,后果就是————不吃飯了。
    晚上在博物館總要舉辦燈展,各式各樣,很是好看。還有許多許愿燈,其實就是孔明燈,寫上心愿,點著了看著燈升上天空。
    鞭炮聲想起又落下,過年這出戲就演完了,盡管來年還會重復(fù)同樣的戲碼,但是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歡樂,不同的年味,不同的喜慶。
       篇二
    對于農(nóng)村人來講,春節(jié)是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
    不同于別家,我們這兒的大掃除都是在除夕進行的。所以除夕那天一大早,我們便要早早的起床干活:擦桌子,抹門窗,洗地板。總之沒有一個人是閑下來的。
    打掃完后,我們還要一起做團圓飯。所謂的團圓飯其實便是兩鍋湯和十牒菜:一大碗混著烏雞湯的長壽面,由榛子、栗子、紅棗以及蜜糖和在一起的甜糕……看著一大桌的美食,我的口水便不知不覺地流下。晚上,我們一大家子人樂融融的坐在餐桌上享受美食,按照家里的規(guī)矩,除夕這餐團圓飯是一個人都不能少的,若有一人缺席,在座的都不能動筷子。
    待吃飽喝足后,我們便要全部人一起在家門口放鞭炮,為的就是除去這一身晦氣。放完鞭炮后,小孩都要挨家挨戶的去討年糖,最后,還要把年糖拿出來數(shù),看哪家孩子要回的年糖最多,那家孩子就會分的一個大紅包。
    十點左右,家里就要開始煮餃子了,但是要等到十二點的時候才開吃。雖然是這樣說,但是很多的孩子都會提前先盛一碗來吃,煮好的餃子放在那里不吃,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件艱難的事情啊。
    這一夜,除了三四歲的孩子要睡覺外,其他的都得守歲。
    和除夕相反,正月初一就沒這么熱鬧了。
    這一天,大多數(shù)人都要睡到八九點才起床。下午呢,就要全部人一起上山去給財神爺拜年,求求財運。要說真正熱鬧的,那得是晚上的時候。
    一到晚上,吃完飯便要去村里的祠堂,燒香,求平安。上完香后,村里的人就一起上街。逛花市,猜燈謎等等。整個街道上到處都是彌漫著香氣的花朵和各式各樣的燈籠。
    元宵節(jié)的到來又讓家里的大人開始變得忙碌。這一天,許多城鎮(zhèn)都在舉行廟會,我們村也不甘示弱,也要舉行廟會。這不,全村的人都在幫忙呢!終于把廟會的準備工作做足了,可現(xiàn)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大家還要忙著去別的村參加廟會呢!
    正月十六就是走街的日子了。所謂的走街其實就是進城逛街,買東西。這一天城里可熱鬧了,大大小小的地攤占滿了整條街道,小販們在吆喝著,行人也慢悠悠的走在街上,欣賞著這些便宜的地攤貨,偶爾也會停下來,詢問價錢。
    廟會在正月十七的早晨拉開了序幕。那天天還沒亮,村里的老老少少就要起床準備開展廟會了。人多是必然的,價廉物美也是必須的。一天下來,早已腰酸背痛了。
    正月十九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春節(jié)要結(jié)束了,迎來的則是忙碌又緊張的城市生活。以后的日子,雖然不是春節(jié),但是我們也要想過年的那些天一樣,開開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