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課件:《最后一課》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七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后一課》,歡迎閱讀與借鑒。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識記并理解“哽、宛轉、懲罰、祈禱、懊悔”等詞語的音、形、義;結合課文了解文章的時代背景。
    過程和方法目標:
    整體把握,通過人物的心理、語言及動作,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味文中深沉的愛國情懷,珍惜現在時光,抓緊時間學好本領,為祖國的騰飛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
    1.心理描寫對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韓麥爾先生關于法語的見解和結尾動作描寫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串講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句話:“失去了,才覺得珍貴。”體會一下,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可今天我們要見到一位小學生,他應該有更深的體會。過去的他是一個非常貪玩的人,但突然有一天被宣布從此不能再學習母語了,他似乎一下子警醒了,“學習是多么重要!”可這失去的又無法挽回了。因此,在他的“后一課”中他想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
    二、簡介課文背景(多媒體課件展示)
    1870年7月爆發(fā)的普法戰(zhàn)爭是法國發(fā)動的。法王拿破侖三世為了阻遏普魯士用武力統(tǒng)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維護 法國在歐洲的霸權,故發(fā)動了這場戰(zhàn)爭。但不到兩個月,法軍大敗。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包圍了馬黎。法國政府執(zhí)行賣 國政策,同普魯士簽訂了屈辱的停戰(zhàn)協(xié)定,賠款50億法郎,并把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qū)割讓給普魯士。小說寫于1873年,以剛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反映了阿爾薩斯淪陷后,當地人民在侵略者強行禁教法國語言時所表現的悲
    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三、根據預習,理清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即完成課后練習一)明確:
    小說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為線索,巧妙地鋪設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6)序幕。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第二個階段(7—10)開端。通過小弗郎士的觀察,寫出上課之前教室里的情景?!n前
    第三個階段(11—23)發(fā)展。寫韓麥爾先生講授后一課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這是小說的主體?!n上
    第四個階段(24—29)高 潮和結局。寫韓麥爾先生宣布散學時的情景?!抡n
    四、學生有目的地在每一個階段找出描寫小弗郎士心理活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多媒體課件展示)
    1.分析第一階段?!字?、怕提問
    ①“我想就別上學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確:怕提問。上學遲到怕挨老師罵。
    ②“這些景象”指什么?覺得“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說明了什么?明確:指“畫眉在樹林„„正在操練”。幼稚。
    ③“又出了什么事啦?”設置懸念,
    ④這一部分內容與文章中心的表達有什么關系?
    明確:巧妙地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并且為下面的情節(jié)和小弗郎士的性格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2.分析第二階段?!苫?、詫異
    今天的情形和平時有什么區(qū)別?說明了什么?
    “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氣氛””
    學生”
    教室里還坐著許多本村的人。
    ‘靜一點,靜一點„„’”“我”遲
    ”
    督學來校視察或發(fā)獎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遲到,先生卻很溫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極端肅靜代替了往日的嘈雜;嚴厲的先生正溫和地等著他來上課,穿著“督學來校視察”或“發(fā)獎的日子”才穿的服飾;令小弗郎士吃驚的是課堂里還坐著許多本村的人。烘托出“后一課”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又進一步加深懸念。
    3.分析第三階段?!y受、懊悔
    在后一課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與平時有哪些不同?結合課后練習二找出有關語句。
    ①“我的后一堂法語課!”這句話,單獨成節(jié),表達了他難過、憤慨的心情。
    ②課后練習二:
    ⑴說明小弗郎士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被喚起,開始認識到學習祖國語言的重要性。
    ⑵表明小弗郎士增強了民族自尊心,產生了學好語言的責任感。⑶表明小弗郎士的愛國主義感情已經升華,化為一種學習祖國語言的強烈愿望和巨大動力。
    ⑷這聯想是對敵人的諷刺,表現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侵略者的仇恨,對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階段?!瘧?、懂事
    “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確:指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顯得崇高、偉大。
    五、小結:
    作者運用第一人稱,對小弗郎士的描寫重點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手法,寫出了小弗郎士情感變化的波瀾起伏,從幼稚、貪玩——疑惑、詫異——難受、懊悔——悲憤、懂事,充滿愛國主義思想感情。這一感情變化,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突出了主題,使文章更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