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媽媽的賬單》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媽媽的賬單》,歡迎閱讀與借鑒。
    一、課文分析
    《媽媽的賬單》是一篇過渡課文。所需一課時。預案的設計努力倡導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懂文本,通過說話、朗讀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著的深刻的人文內涵,使學生潤物細無聲地受到語言的訓練、情感的熏染。。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教材。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默讀課文。讀通課文。
    過程與方法
    讀懂課文內容在反復誦讀文本、對比兩份賬單中進行說話、朗讀訓練,培養(yǎng)獨立的閱讀能力,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三、教學重難點
    的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四、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都處于八、九歲的年齡,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對事物也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但對身邊的事有些熟視無睹。在這篇課文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三篇同一主題的課文,對于親情有了一定的體會。但由于現(xiàn)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享受父愛、母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對父母親的回報,再加上本篇課文蘊含的哲理較深奧,在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時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老師引導。
    五、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疑問導讀法、以讀代講 法進行教學,力求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達到語言文字的本節(jié)課中,學生主要采用自主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法進行學習,使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品味與情感體會的有機結合,從而產(chǎn)生思想共鳴。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幻燈教科書板書音頻媒體
    七、教學課時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解讀古詩,引入教學。
    記得,前不久我們剛學過一首描寫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補衣服的詩,題目是《游子吟》。對,今天就讓我們再滿懷深情地來讀一讀吧。
    2、圍繞報字引入新課。
    還記得詩中的報是什么意思嗎?我突然想到了另一個和報有關的詞(板書報酬),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勞動后得到酬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關于報酬的故事。
    3、出示課題:媽媽的賬單。
    一起讀一讀課題。
    4、題目邊上加星號表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那今天就讓我們自己試著去讀懂這篇課文,好嗎?
    二、初讀自學,了解大意
    1、先請同學們結合自讀提示看課文。(出示問題)
    2、接下來能自己讀課文嗎?當你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的時候就把它劃下來反復地讀,直到把課文讀通順為止。
    3、檢查詞語:你從書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讀錯的詞語,和我們大家交流吧。(出示詞語)
    索取報酬款項如愿以償羞愧慈愛躡手躡腳小心翼翼怦怦直跳
    都會讀嗎?先請你的同桌檢查一下。
    讓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它們吧。輕輕地讀。
    三、對比兩份賬單
    1、出示兩份賬單(電腦顯示):這就是同學們剛才提到的兩份賬單。請同學讀賬單內容。
    2、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們有哪些區(qū)別?
    3、引導學生理解兩份賬單的不同。
    A、內容不同:一份是母親欠他兒子彼得的帳單,一份是彼得欠他母親的帳單。
    隨機落實款項:彼得的帳單列有幾條款項?媽媽的帳單也有四條款項。但內容各不相同。
    B、時間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勞動,而彼得也許是一天或兩天。
    C、報酬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很多,卻要彼得支付0芬尼,而彼得一共向媽媽索取了60芬尼。
    4、媽媽讀了彼得的賬單后,有什么反應?為什么什么話也沒有說?
    (她期待小彼得能夠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帳單會象她期待的那樣,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
    5、那讓我們再仔細瞧瞧媽媽的這份帳單,你們說母親十年來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僅僅只有這四條款項嗎?如果我請你把這份母親的帳單再列詳細點,還可以列舉什么呢?
    (師引導:從小到大,已經(jīng)為他洗了數(shù)不清的衣服,生病時)
    6、如果媽媽的帳單上不寫0芬尼,你認為該寫多少?
    7、既然媽媽付出了這么多,為什么媽媽的賬單上寫得都是0芬尼?(是啊,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已經(jīng)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媽媽的愛不但是無價的,也是無私的,媽媽只是全身心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從不計報酬。)
    8、對比這兩份賬單,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誦讀感悟羞愧
    1、那小彼得體會到媽媽的愛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仔細讀讀后一段。(出示后一段)
    2、現(xiàn)在,你又對小彼得有什么評價呢?
    (是啊,小彼得還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媽媽的帳單,他很快領悟到,媽媽是一直在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著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報酬。跟媽媽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剛才說的這些話就是彼得羞愧萬分的表現(xiàn),你知道什么是羞愧萬分了嗎?
    五、討論題意,升華內涵
    1、我們相信,媽媽這一份充滿寬容、憐惜、關懷、摯愛的的親情,會像緩緩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著小彼得一天天長大。所以說這還是一份()的賬單。(課件:一份()的賬單)
    2、小結:彼得把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他也一定會把這個關于報酬的故事永遠珍藏在心里,我們也一樣。用這個故事來告訴自己:親情是無私無價的、不求回報的。
    3、再讀感悟。
    六、延伸拓展
    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完成練習。(出示練習)
    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課程。(播放歌曲《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