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案【三篇】

字號:

中班社會教案怎么寫?整理了中班社會教案【三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送你一把傘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幫助別人。
    2、運用情景表演,掌握幫助他人的方法。
    3、感知體驗關心他人和被人關心的心理體驗,有主動關心他人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報紙若干
    2、大象圖片
    3、娃娃家玩具,圖書
    4、老花眼鏡一副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象圖片,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1、老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說說大象身體各部分的名稱。
    2、最近,大象不開心,他為什么不開心呢?
    3、聽老師講述故事,初步了解動物們是怎樣關心大象的。
    4、提問:森林里的動物喜歡什么天氣?誰不喜歡下雨天呢?為什么大象不喜歡下雨天?后來小動物是怎樣幫助大象的?你喜歡森林里的這群小動物嗎?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討論和表演,感受雨天被人幫助和幫助別人的愉悅心情。
    1、出示報紙。
    老師;你們看這是什么?我們可以把它當做什么?(雨傘)
    如果你有一把這樣的雨傘,別人沒有雨傘,你看到了會怎么做?
    2、請兩位幼兒表演,學說:某某你要淋濕的,快來躲躲雨吧。
    3、講評她們的表演情況,老師尋找她們表演出色的地方加以表揚,如:學會說關心別人的話、聲音響亮等。
    4、一半幼兒拿報紙當做傘。一半幼兒沒有,請她們表演兩兩關心別人的情景
    三、拓展幼兒思考:在生活中你還遇到過什么困難?誰幫助你的?他是怎么幫助你的?你的心情怎樣?
    四、請小朋友根據(jù)老師說的事情表演怎樣關心,幫助別人。
    1、小朋友,當你看到一位小朋友跌倒了,該怎么辦?(請兩位幼兒表演)
    2、一個小朋友不會玩游戲,而你會玩,你該怎么樣?(請幼兒進入老師準備好的娃娃家表演)
    3、奶奶走路不方便,她想拿桌上的書,你該怎么做?
    4、你幫助了別人,心情怎樣?
    5、小朋友,以后我們比比誰做的關心別人的好事最多,好嗎?
    

我們升入中班了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學習、討論、制定活動規(guī)則,并知道這是小朋友們都應該遵守的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多個開放式的活動區(qū)域,如:圖書區(qū)、積木區(qū)、美術區(qū)等,使幼兒明顯感受到中班的活動室與小班的不同。
    2.設計能體現(xiàn)活動規(guī)則與要求的圖示(具體內容可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來定)。
    活動過程:
    1.觀察班級環(huán)境的變化,引發(fā)升班的認識。
    師:看看現(xiàn)在的活動室與以前的活動室有什么不一樣。
    (1)提問:
    ①我們現(xiàn)在是那個班的小朋友?
    ②現(xiàn)在的教室與小班時有什么不同?
    (2)引導幼兒觀察,然后在集體活動中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發(fā)現(xiàn)自己的變化,知道自己長大了。
    師:我們長大了,升中班了。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自己長大了呢?(幼兒自由討論自己的變化)
    3.了解中班幼兒應該怎樣做,知道做中班幼兒的要求。
    師:我們已經(jīng)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怎樣才能當好哥哥姐姐呢?(如:自己的事情應該怎么做?看到地上有臟東西怎么做?看到玩具亂了應該怎么做?等)
    4.討論、制定中班幼兒的活動規(guī)則。
    (1)提問:我們在這些地方應該怎樣活動呢?
    (2)教師參與幼兒討論,并根據(jù)幼兒的討論為相應的區(qū)域貼上或畫出相應的圖標。
    如圖書區(qū):保持安靜,圖書擺放整齊,輕輕翻看等。
    積木區(qū):積木分類擺放,仔細整理,不亂扔等。
    美術區(qū):廢紙放入紙箱,物品放回原處等。
    5.啟發(fā)幼兒思考:中班小朋友除了遵守活動規(guī)則以外,還應該做到哪些?引導幼兒從有禮貌、愛勞動、關心同伴等方面講述。
    

我會整理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用途分類,并根據(jù)物品的共同特征設計標記。
    2、學習有條理地收拾、整理物品,養(yǎng)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并嘗試設計標記。
    活動準備:
    1、玩具、食物、服飾三大類物品的圖片若干
    2、三個顏色不一樣的盒子;幼兒人手一張白紙和水彩筆。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談話引入
    ——請小朋友說說媽媽是怎樣整理家里的物品的。
    一、物品大展示
    ——豆豆家里的東西可真多,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
    ——教師出示各種物品的圖片,幼兒說出物品的名稱。
    ——豆豆不會整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該怎么整理呢?
    二、物品大分類
    ——整理就是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那么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處?哪些屬于是同一類的?
    ——幼兒將圖片根據(jù)用分成3類。
    ——集體檢查分類情況,說說這些物品有什么用處,屬于什么類別?
    ——出示三個小盒子,幼兒依次將整理好的物品圖片擺放到盒子里。
    三、物品大標記
    ——今天,我們幫豆豆將家里吃的、玩的、穿的都整理好了,那怎樣讓豆豆知道盒子里裝著什么呢?
    ——如果盒子里裝著吃的東西,可以畫什么標記?
    ——都是玩的怎么畫標記?
    ——有什么標記一看就知道是穿的東西?
    ——請幼兒自選一種物品,發(fā)揮創(chuàng)造想象,畫出標記圖。
    ——幼兒按自己設計的標記貼到相應的盒子上。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幼兒標記展示
    ——幼兒共同欣賞同伴設計的標記,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