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入園前家長必懂的常識

字號:

幼兒入園年齡一般為三歲左右,心理學專家表示,當孩子長到三歲左右的時候,已經(jīng)具備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能力,太早或者太晚都不合適。一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家里無人照顧,于是在孩子兩歲就將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家長們只感覺自己解脫了,卻不知道過早入園會對孩子產(chǎn)生什么樣的弊端。幼兒入園前,家長一定要訓練孩子,讓孩子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基本的社交能力。小編整理了幼兒園入園攻略,家長們千萬不能錯過哦!
    至少提前半年做好入園準備
    判斷孩子是否能入園要看能力,而不僅是寶寶年齡。因為如果寶寶能力不夠,短期內(nèi)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是會被勸退的。
    比如《媽媽是超人第二季》中,馬雅舒的女兒米婭3歲了,但完全沒有自理能力,不會自己穿衣、上廁所、吃飯,也無法和小朋友交流……所以,老師委婉表示,如果2周內(nèi)還不行就要退園了。
    每個寶寶的發(fā)育情況不一樣,大家提前半年到一年著手準備。
    寶寶太小入園的話弊端不少,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不利于親密的親子關系
    寶寶過早入園*和家長分離會很沮喪,有的寶寶甚至會認為自己被嫌棄了,從而產(chǎn)生親子隔閡。另外,幼兒園是一對多,一位老師要照顧很多小朋友了,這顯然不利于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和心理健康。
    2.影響寶寶個性的自由發(fā)展
    入園后,寶寶就要開始遵守幼兒園的行為規(guī)范。寶寶過早被送入幼兒園,其個性發(fā)展及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會受到一定限制。
    3.寶寶抵抗力差易生病
    寶寶還小的話,自身抵抗力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都比較差。如果太早入園,寶寶容易交叉感染而生病,分離焦慮嚴重也會影響其身體健康。
    01
    基本的自理能力
    包括寶寶自己穿*服、吃飯、如廁、收拾玩具等能力。
    (1)巧用兒歌
    大家平時可以收集一些有趣的兒歌,邊念唱便做出正確示范,讓寶寶在玩耍中掌握各項技能。比如穿褲子“左邊一列火車鉆山洞,右邊一列火車鉆山洞。嗚——兩列火車順利過山洞,褲子穿好了!”
    (2)適當示弱
    生活中,大家不妨適當示弱,讓寶寶幫忙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時期,并及時給予表揚。
    02
    簡單的表達能力
    比如寶寶能向別人求助上廁所、喝水、睡覺等。只有寶寶把自己的訴求說出來了,老師才能及時提供必要幫助。
    (1)多講故事,多談心
    平時,建議多陪寶寶看繪本,給他講故事,豐富他的詞匯量。還可以請寶*講故事,鍛煉他的表達能力。
    另外,每天還可以抽出半小時(推薦睡前)和寶寶聊聊,讓他和你說說心里話。
    (2)教授聊天技巧
    不會聊天氣氛會很尬。大家和寶寶互動時,記得注意聊天技巧。比如不要一直尬聊,問一些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問題。
    03
    必要的社交能力
    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里的環(huán)境大不一樣。如果寶寶有一定的交際能力,那么可以很快和小朋友融洽相處。
    (1)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
    多帶寶寶去公園、串門做客、逛街購物等,同時允許孩子到別人家去玩,并鼓勵孩子不斷適應新環(huán)境。
    (2)機智處理孩子間糾紛
    比如寶寶搶了別的小朋友玩具。建議這么做:迅速將寶寶帶離現(xiàn)場,然后問他“是不是很想玩?”接著告訴他玩具是別人的,并表示“你和他說‘一起玩’,試試看?”最后,鼓勵寶寶去嘗試“去吧,媽媽陪著你?!?BR>    04
    其他必要準備
    1.提前了解
    大家可以自己,或者請鄰居家已經(jīng)入園的小哥哥小姐姐給寶寶將一些幼兒園趣事。
    2.提前適應
    如果可以,當然是帶寶寶去幼兒園里參觀嘍~如果不允許,那么帶寶寶在幼兒園附近參觀吧。
    3.培養(yǎng)作息、飲食習慣
    根據(jù)幼兒園的時間表,培養(yǎng)寶寶早睡早起、按時午睡、定點吃飯等習慣。
    如果寶寶已經(jīng)滿3歲,但自理、表達、運動等各項能力明顯落后,或者分離焦慮嚴重,那么建議晚半年或1年再讓他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