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壓歲錢怎么給

字號: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jié)和永遠(yuǎn)的精神支柱。下面是整理的春節(jié)壓歲錢怎么給,歡迎閱讀??!
    1、紅包
    壓歲錢,是用紅包包起來,不要把*錢,直接拿出來遞到孩子的手里。一是,大家都能看到錢數(shù),二是也不太正式。提前算好,有幾個孩子,然后分別裝進(jìn)紅包里,遇到一個孩子就給一個。這樣,不會出錯,也不至于自己臨陣無措。
    2、數(shù)量
    給孩子紅包,心意到了就行,沒有必要為了攀比,非得給孩子大數(shù)額的壓歲錢。對于孩子來講,他們還沒有理財?shù)母拍?,所以,一般情況下,給200元以下,就足夠了。而如果是其他人家的孩子,100元象征一下就夠了,沒必要打腫臉充胖子。當(dāng)然是銀行換成新錢。
    3、當(dāng)面
    給孩子給壓歲錢的時候,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也是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時候給,這樣,孩子臉上也有光。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則一定要當(dāng)著孩子家長的面給紅包,這樣,家長能看到,也不至于孩子把錢花了,而孩子的家長卻一無所知。
    4、語言
    在給孩子壓歲錢的時候,你不能只是說,來孩子,給你壓歲錢,而是需要講一些喜慶的話,祝福孩子的話,例如,健康成長啊,快樂學(xué)習(xí)啊,成績提升啊,等。如果是給老人的則要說健康,平安,長壽等。
    5、形式
    中國給壓歲錢,講究年輕一輩向長輩們下跪磕頭的。這其實是一種禮節(jié)禮儀的體現(xiàn)。但現(xiàn)在,這種禮節(jié)和禮儀,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但我個人還是建議用這種方式來讓后輩們感覺得責(zé)任,感覺到親情,尊敬和并重。
    6、游戲
    如果你想創(chuàng)新一種方式的話,可以把紅包藏起來,然后讓孩子自己去找,你只是給他提供一系列的線索,例如,某平臺下面壓著一張紙,你找到后,就能找到第二個線索等,這樣,增加了孩子拿紅包的樂趣,也能讓孩子有更大的成就感。
    7、誰給
    一般情況下,女方娘家的孩子的壓歲錢,由男方來給。而婆家的孩子的壓歲錢,則有女方來給。但好些地方為了正式,一般,都是由男士給孩子壓歲錢。實際上,男士給壓歲錢,太過于嚴(yán)肅和莊重了。還是建議女性給,比較親切。
    8、金額
    包的金額大小有講究,不可盲目。關(guān)系深交情好的鐵哥們鋼姐們送的要實在,既要表達(dá)本身的衷心祝福也要不失本身的身份和這份友情。不要跟風(fēng),不要搞一刀切,班長或者誰統(tǒng)一口徑都是六百八百的,其實不符合送禮人的心意,每個人心里都有桿秤,你兩感情深,在他認(rèn)為就不一定,所以包大包小量體裁衣本身把握。
    此外,不同地方包的數(shù)字不一樣,北方喜歡整數(shù),100、200的;而南方多喜歡帶6帶8帶7的吉利數(shù),舉個實例68、66、88、66.6、88.8,表示的是心意,就像“利市”一樣,廣東福建10塊、20也包,主管拉長給下屬員工,傳達(dá)的是一種祝福和感謝。
    春節(jié)壓歲錢的來歷:
    關(guān)于壓歲錢的來歷,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fā)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陣陰風(fēng)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fā)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xué)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hù)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后逐漸演變?yōu)椤皦簹q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
    春節(jié)壓歲錢的意義:
    到了近代則演變?yōu)榧t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后,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愿孩子“連連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