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關于“反思”的哲理材料

字號:

殘缺的土城墻
    這是個有百余戶的山村,她緊貼在向陽的山腳下。村莊后邊的半山坡上至今還保留一段殘缺的土城墻。城墻上長滿了蒿草,墻壁上還烙印著彈痕的創(chuàng)傷。
    這土城墻是日本侵華時強令村民們修筑的。小日本大搞聚家并村,自以為只有如此才固若金湯……
    解放后,人們拆除了城門,推倒了城墻,只留下這半山坡上的這段殘墻。
    那一年,村里的一些年輕人主張把這段殘墻全部拆掉,說它有傷村莊的風光,村干部和多數(shù)村民們都紛紛反對。
    它是日本侵華的佐證,讓子孫后代都知道日本帝國主義是如何的霸道。它也記載了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同時也激勵著人們該如何奮發(fā)努力建設祖國,建設美好的家鄉(xiāng)。
    反思幸福:物質的改善與精神的富足不一定同步
    1968 年,母親和一個剛剛退役的志愿兵成婚,婚禮就設在單位的小禮堂,全單位的人都參加了,大概有 200 多人。 200 多人在禮堂里坐成一圈,由主婚人,即當時的革委會主任發(fā)喜糖,喜糖是用紅色透明塑料紙包裹的、橢圓形的水果糖,一人兩顆。但是,發(fā)到最后還是不夠了,因為,好多同事帶來了孩子,這些計劃之外的客人就是沖著喜糖來的。
    洞房花燭,送走鬧新房的客人,母親在 15 度的燈泡下記下一張賬單,這張賬單上面記載著結婚所有的項目。摘抄如下:兩條枕巾: 4.58 元;兩只暖壺: 8.20 元;一條方形頭巾: 3.60 元;一個臉盆: 2.50 元; 5 斤糖塊: 3.25 元;一身紅條絨衣服: 10.80 元;一塊上海牌手表: 120 元;共計: 152.93 元。就這一百五十多元錢,這位母親和她的未婚夫攢了整整兩年。
    2001 年這位母親的女兒和一個 IT 界公司老板結婚,婚禮由北京一家婚慶公司策劃并主辦。他們請來的朋友來自各地的各界人士,乘飛機的、坐火車的、開汽車的來了不下 200 人,全都安排在賓館,僅住宿費一項就花去四五萬元?;槎Y后,女兒也持有一張賬單,不妨和母親的作一對比。
    2 架直升機,租金每架 1 萬元; 1 輛 10 米長的黑色凱迪拉克 3000 元 / 輛; 7 輛超長林肯, 2500 元 / 輛;主持人加攝像加 VCD 制作加化妝加樂團加場地裝飾加鮮花加焰火總計 4 萬元;婚宴 8 萬元,新郎送給新娘的鉆戒價值 10 萬元……女兒一場婚禮在 30 萬元左右。
    從這一對母女婚禮賬單中我們第一個感受就是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快,觀念變化之大是難以想像的;第二個感受就是某些人之虛榮,現(xiàn)代婚禮之奢華,著實令人瞠目。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母親的婚姻持續(xù)了 35 年,而且還在繼續(xù)。女兒卻在結婚 1 年零兩個月時離異。
    母親時代,不用說豪華的空中婚典,恐怕連轎車都不敢想。然而,那年那月的那一天,單位的小禮堂里卻充滿了歡聲笑語,兩張單人床一并,兩條舊被子往上一擺,一個溫馨的家庭就誕生了。幾十年風風雨雨,她和所愛的人攜手共進,恩恩愛愛地度過人生的分分秒秒。女兒的婚禮即便是在這個充滿新奇和刺激的時代,也幾乎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然而,奢華之后留給她的卻是永遠的傷痛。
    30 萬元是 152.93 元的近 2000 倍,然而獲得的幸福卻不與之成正比。
    看來,有些事情是不能用金錢來證明的。
    反思:自由與生命哪一個更寶貴?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在《一件小事的震動》中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年幼時,一次“我”捉來一只小畫眉放到籠子里。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有只成年的畫眉喂小畫眉吃了很多類似梅子的東西,令我大驚失色的是,小畫眉竟死掉了。后來有位鳥類學家向我解釋道,當美洲畫眉發(fā)現(xiàn)她的孩子被關入籠子后,一定要喂給小畫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她似乎堅信,孩子死了總比活著做囚徒好些。作品結尾寫道:“這話猶如雷鳴似的給我巨大的震動,我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原來這小小的生物對自由的理解竟是這么的深刻。從此,我再也不把任何活動物關進籠子里,一直到現(xiàn)在,我的孩子也是這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