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考前模擬試題【三篇】

字號(hào):


    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yīng)該展翅翱翔,滿天烏云又能怎樣,穿越過就是陽光。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考前模擬試題【三篇】》希望對(duì)大家考試有幫助。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gè)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中唐新樂府運(yùn)動(dòng)的倡導(dǎo)者是
    A.韓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賀
    答案:C
    2.《關(guān)山月》中表現(xiàn)朝廷對(duì)恢復(fù)中原態(tài)度的詩句是
    A.和戎詔下十五年
    B.廄馬肥死弓斷弦
    C.沙頭空照征人骨
    D.幾處今宵垂淚痕
    答案:A
    3.艾青的成名作是
    A.《北方》
    B.《大堰河——我的保姆》
    C.《向太陽》
    D.《我愛這土地》
    答案:B
    4.屠格涅夫是
    A.19世紀(jì)俄國作家
    B.19世紀(jì)法國作家
    C.19世紀(jì)英國作家
    D.19世紀(jì)德國作家
    答案:A
    5.“三蘇”是
    A.蘇洵、蘇軾、蘇舜欽
    B.蘇洵、蘇軾、蘇轍
    C.蘇洵、蘇舜欽、蘇轍
    D.蘇軾、蘇轍、蘇舜欽
    答案:B
    6.馬伶《鳴風(fēng)記》扮演的是
    A.嚴(yán)嵩
    B.楊繼盛
    C.夏言
    D.顧秉謙
    答案:A
    7.《楚辭·九歌·國殤》之“國殤”的含義是
    A.祭奠為楚國捐軀的將士
    B.感傷楚國將士斗志的衰敗
    C.鼓舞為楚國捐軀的斗士
    D.感傷楚國國勢的衰敗
    答案:A
    8.下列屬于曹操的作品是
    A.《上邪》
    B.《短歌行》
    C.《飲酒》
    D.《兵車行》
    答案:B
    9.王昌齡的《從軍行》是一首
    A.邊塞詩
    B.愛情詩
    C.山水詩
    D.田園詩
    答案:A
    10.我國詩歌被稱為“詩圣”的是
    A.李白
    B.王維
    C.杜甫
    D.陶淵明
    答案:C
    11.認(rèn)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莊子
    D.左丘明
    答案:B
    12.李斯的《諫逐客書》選自
    A.《左傳》
    B.《史記》
    C.《戰(zhàn)國策》
    D.《國語》
    答案:B
    13.《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告誡人們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語句是
    A.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滿招損,謙得益
    C.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D.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答案:C
    14.《談時(shí)間》主要論述
    A.時(shí)間的作用
    B.要挽住時(shí)光的流逝
    C.如何去打發(fā)我們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時(shí)間
    D.一寸光陰一寸金
    答案:C
    15.李廣將兵的特點(diǎn)是
    A.行軍無部伍行陣
    B.士吏治軍簿至明
    C.謹(jǐn)守法度
    D.正部曲行伍營陣
    答案:A
    16.李清照的詞集是
    A.《漱玉詞》
    B.《樂章集》
    C.《濰海詞》
    D.《稼軒詞》
    答案:A
    17.馬致遠(yuǎn)的《天凈沙·秋思》中緊接“枯藤老樹昏鴉”的句子是
    A.小橋流水人家
    B.古道西風(fēng)瘦馬
    C.夕陽西下
    D.斷腸人在天涯
    答案:A
    18.《寶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A.寶玉同情投井自殺的丫鬟金釧
    B.寶玉與戲劇演員琪官的交往
    C.鄙棄仕途經(jīng)濟(jì)
    D.賈環(huán)誣告寶玉
    答案:C
    19.短篇小說《斷魂槍》所描寫的時(shí)代背景是
    A.古代社會(huì)
    B.近代中國(辛亥革命前后)
    C.元代
    D.戊戌變法
    答案:B
    20.歐·亨利是l9世紀(jì)
    A.法國的小說家
    B.英國的小說家
    C.美國的小說家
    D.德國的小說家
    答案:C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一)閱讀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各題。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shí)。名實(shí)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shí)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為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cái),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dòng),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1)這段文字,作者都反駁了哪些觀點(diǎn)?(4分)
    答案: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天下怨謗。
    (2)王安石認(rèn)為怨誹改革的是什么人?(4分)
    答案:兩種人,一種是安于現(xiàn)狀的人,另一種是不管國事只顧保官的人。
    (3)作者用盤庚遷都的典故,表明了什么?(2分)
    答案:表明:改革的決心,決不動(dòng)搖,也決不后悔。
    (二)閱讀《鄭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各題。
    及莊會(huì)即位,為之請(qǐng)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闭?qǐng)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惫唬骸敖嫌?,焉辟害?”對(duì)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日:“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BR>    (1)找出至今仍使用的一個(gè)成語。(2分)
    答案:多行不義必自斃。
    (2)分析莊公人物形象,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刻化這一人物性格的?(4分)
    答案:工于心計(jì)、老謀深算、殘忍、自私,語言描寫。
    (3)祭仲是一個(gè)什么樣的人?(4分)
    答案:智慧,坦誠,以國事為重。
    (三)閱讀李白《行路難》,然后回答下列各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huì)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1)分析“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4分)
    答案:兩句用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了對(duì)人生路的困惑、無奈。
    (2)“長風(fēng)破浪會(huì)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北憩F(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凌云報(bào)國的理想抱負(fù),雄心大志。
    (3)分析這首詩的感情脈絡(luò)。(4分)
    答案:低——次高——次低——高。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一)閱讀《選擇與安排》中的一段話,然后回答下列各題。
    變遷了形式,就變遷了內(nèi)客。所以他所想所說盡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談,而實(shí)際上卻可以是一種新鮮的作品,如果選擇與安排給了它一個(gè)新的形式,新的生命?!把U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在大體上和“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表現(xiàn)同樣的情致,而各有各的佳妙處,所以我們不能說后者對(duì)于前者是重復(fù)或者是抄襲。莎士比亞寫過《夏洛克》以后,許多作家接著寫過同樣典型的守財(cái)奴(莫里哀的《哈伯貢》和巴爾扎克的《哥里阿》是著例),也還是一樣入情入理。
    (1)找出這段話的論點(diǎn)。(4分)
    答案:變遷了形式,就變遷了內(nèi)容。
    (2)這里作者使用的論據(jù)類別是什么?論證方法是什么?(4分)
    答案:事實(shí),歸納法。
    (3)這里一共使用了幾個(gè)論據(jù)?(2分)
    答案:兩個(gè)論據(jù)。
    (二)閱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然后回答下列各題。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1)作者通過什么意象,贊美了康橋的美麗?(2分)
    答案:通過河邊的金柳。
    (2)作者通過什么抒發(fā)了對(duì)康橋的眷戀情懷?(4分)
    答案:通過青荇和夏蟲。
    (3)分析這首詩語言上的特色。(4分)
    答案:三點(diǎn):①首尾呼應(yīng);②音韻美;③建筑美。
    (三)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各題。
    這樣壯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個(gè)呵!
    我哭小弟,哭他在劇痛中還拿著那本航空資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腎游走”;我也哭蔣筑英抱病奔波,客殤成都;我也哭羅健夫不肯一個(gè)人坐一輛汽車!我還要哭那些沒有見諸報(bào)章的過早離去的我的同輩人。他們幾經(jīng)雪欺霜凍,好不容易奮斗著張開幾片花瓣,尚未盛開,就驟然凋謝。我哭我們這遲開而早謝的一代人!
    (1)作者在這里哭自己的小弟,為什么要哭蔣筑英和羅健夫?(4分)
    答案:因?yàn)槭Y筑英和羅健夫是跟小弟一樣為國無私奉獻(xiàn)的人,作者對(duì)他們的去世也同樣感到痛惜,同時(shí),作者在這里哭的是整一代人,蔣、羅二人就起了過渡的作用,作者從小弟這里,通過他們二人,哭了整整的一代人。
    (2)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辭手法?(4分)
    答案:排比、比喻。
    (3)作者在哭小弟時(shí),用了什么樣的表達(dá)方式?(2分)
    答案:直接抒情。
    四、作文:50分
    39.題目:挑戰(zhàn)自我
    要求:1.寫一篇議論為主的文章;
    2.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gè)選項(xiàng) 中,只有一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xiàng)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hào)內(nèi)。
    第1題.“惟陳言之務(wù)去”出自()
    A.《諫逐客書》B.《種樹郭橐鴕傳》 C.《答李翊書》D.《答司馬諫議書》
    參考答案:C
    第2題.成語“夙興夜寐”出自()
    A.《陳情表》B.《短歌行》C.《關(guān)山月》D.《氓》
    參考答案:D
    第3題.《米龍老爹》的作者是()
    A.契訶夫B.莫泊桑C.歐·亨利D.托爾斯泰
    參考答案:B
    第4題.《新五代史》的撰寫者是()
    A.歐陽修B.宋祁C.司馬光D.王安石
    參考答案:A
    第5題.杜牧是唐朝哪個(gè)時(shí)期的詩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參考答案:B
    第6題.“計(jì)中國之在海內(nèi)”中的“中國”是指()
    A.神州B.中國C.中原D.九州
    參考答案:C
    第7題.“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將軍列傳》B.《馮諼客孟嘗君》 C.《季氏將伐顓臾》D.《寡人之于國也》
    參考答案:B
    第8題.《行路難》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隱
    參考答案:C
    第9題.杜甫《蜀相》“兩朝開濟(jì)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諸葛亮D.王安石
    參考答案:C
    第10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屬于()
    A.山水詩B.樂府詩C.田園詩D.邊塞詩
    參考答案:D
    第11題.中唐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dòng)的詩人是()
    A.李白B.李賀C.白居易D.杜牧
    參考答案:C
    第12題.《北方》一詩選自艾青詩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陽》
    參考答案:C
    第13題.屠格涅夫的《門檻》是()
    A.小說B.散文C.散文詩D.政論
    參考答案:C
    第14題.柳永《八聲甘州》的線索是()
    A.登高臨遠(yuǎn)B.睹物思人C.雨灑江天D.佳人颙望
    參考答案:A
    第15題.《風(fēng)波》中反復(fù)說“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趙七爺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
    參考答案:D
    第16題單選 在下列詩句中,使用了“賦”的表現(xiàn)手法的是( )
    A.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B.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C.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D.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參考答案:C
    第17題單選 下列散文屬于托物言志的是( )
    A.《往事》(一之十四) B.《故都的秋》 C.《箱子巖》D.《愛爾克的燈光》
    參考答案:A
    第18題單選 《馮諼客盂嘗君》中孟嘗君是( )
    A.魏國人 B.趙國人 C.楚國人 D.齊國人
    參考答案:D
    第19題單選 《論學(xué)問》是一篇有關(guān)學(xué)問的( )
    A.普通的書信集 B.論說性隨筆 C.隨感錄 D.演講稿
    參考答案:B
    第20題單選 下列句中“之”是實(shí)詞,當(dāng)“到”講的是( )
    A.八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 B.夫子欲之。 C.大軍不知廣所之。 D.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參考答案:C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9分。
    閱讀杜甫《蜀相》一詩,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jì),兩朝開濟(jì)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第21題簡答 如何理解“三顧頻煩天下計(jì),兩朝開濟(jì)老臣心”兩句?(4分)
    參考答案:蜀先主劉備曾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請(qǐng)教平定天下的大計(jì),諸葛亮出山后,盡力輔佐先主和后主兩朝君主,鞠躬盡瘁。
    第22題簡答 全詩表達(dá)了杜甫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全詩抒發(fā)了作者對(duì)諸葛亮的仰慕之情,對(duì)他“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表現(xiàn)了對(duì)世無英才的慨嘆,含蓄地表達(dá)了詩人所向往的君臣濟(jì)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報(bào)國無門的憂思。
    第23題簡答 這首詩主要的藝術(shù)特點(diǎn)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這首詩突出的特點(diǎn)是將寫景、敘事、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
    閱讀《季氏將伐顓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陳力就列,不能者止。7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第24題簡答 孔子這段話駁斥了冉有的什么思想?(2分)
    參考答案:駁斥冉有推卸責(zé)任的思想。
    第25題簡答 將“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說明這句話所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4分)
    參考答案:“如果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接受任職;如果不行,就該辭職讓位?!闭撟C方法:演繹論證。
    第26題簡答 將“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說明這兩句話的雙層喻義。(4分)
    參考答案:老虎、犀牛從籠子里跑出來,龜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毀壞。一是將季氏比作虎兕,將顓臾比作龜玉,季氏攻打顓臾好比是老虎從籠子里跑出來傷人,顓臾被消滅好比是龜玉在櫝中被毀壞。二是將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和龜玉的看守人,虎出來傷人、龜玉被毀,看守人有責(zé)任;而季氏對(duì)顓臾動(dòng)武,是季氏家臣冉有和季路的失職。
    閱讀《鄭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話,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日:‘‘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qǐng)事之;若弗與,則請(qǐng)除之。無生民心?!眨骸盁o庸,將自及099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日:“可矣,厚將得眾?!惫眨骸安涣x不暱,厚將崩。
    第27題簡答 請(qǐng)將“若弗與,則請(qǐng)除之。無生民心’’譯為現(xiàn)代漢語。(2分)
    參考答案:若不給他,那就請(qǐng)除滅他。不要使百姓生二心。
    第28題簡答 這段話里的中心人物是誰?其他人物的作用是什么?(4分)
    參考答案:中心人物是鄭莊公。其他人物的作用是為了反襯、突出主要的人物形象。
    第29題簡答 這段話揭示了當(dāng)時(shí)怎樣的社會(huì)政治景況?(4分)
    參考答案:這段話揭示了統(tǒng)治階級(jí)內(nèi)部權(quán)力之爭的殘酷無情和仁義道德的虛偽性。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9分。
    閱讀沈從文《箱子巖》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過大端陽節(jié)。箱子巖洞窟中美麗的三只龍船,早被鄉(xiāng)下人托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狹而長,船舷描繪有朱紅線條,全船坐滿了青年槳手,頭腰各纏紅布。
    鼓聲起處,船便如一支沒羽箭,在平靜無波的長潭中來去如飛。河身大約一里路寬,兩岸皆有人看船,大聲吶喊助興。且有好事者,從后山爬到懸?guī)r頂上去,把“鋪地錦”百子鞭炮從高巖上拋下,盡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團(tuán)團(tuán)五彩碎紙?jiān)茐m。
    第30題簡答 這段文字是沈從文第幾次去箱子巖的見聞?(2分)
    參考答案:這段文字是沈從文第去箱子巖的見聞。
    第31題簡答 這段文字主要描寫了哪兩個(gè)方面?(4分)
    參考答案:這段文字主要寫了大端陽節(jié)箱子巖龍船的美麗、賽龍船場面的熱鬧這兩個(gè)方面。
    第32題簡答 這段文字的描寫與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何關(guān)系?(4分)
    參考答案:賽龍船火暴場面的描寫凸顯了湘西人民具有一種勃勃的生命力量,這對(duì)全文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起了鋪墊和暗示作用。、
    閱讀老舍《斷魂槍》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誰不曉得沙子龍是短瘦、利落、硬棒,兩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現(xiàn)在他身上放了肉。鑣局改了客?!皇窃谝归g,他把小院的門關(guān)好,熟習(xí)熟習(xí)他的“五虎斷魂槍”。
    第33題簡答 這里用什么描寫手法來刻畫沙子龍的形象?(4分)
    參考答案:肖像描寫與行動(dòng)描寫。
    第34題簡答 沙子龍夜間練槍的活動(dòng)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理?(4分)
    參考答案:體現(xiàn)了沙子龍視武藝為至寶,在內(nèi)心深處和感情上仍留戀往昔拳師生活和舊日的聲名及武藝。
    第35題簡答 “鑣局改了客?!闭f明了什么?(2分)
    參考答案:說明沙子龍至少在表面上順應(yīng)了時(shí)代的潮流。
    閱讀魯迅《燈下漫筆》中的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dāng)人”,不但不當(dāng)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么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fā)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shí)候,然后給與他略等于牛馬的價(jià)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為什么呢?因?yàn)樗m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馬了。
    但實(shí)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jià)格,至多不過是奴隸……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戰(zhàn)時(shí)連自己也不知道屬于那一面,但又屬于無論那一面。強(qiáng)盜來了,就屬于官,當(dāng)然該被殺掠;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然要被殺掠,仿佛又屬于強(qiáng)盜似的。這時(shí)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gè)一定的主子,拿他們?nèi)プ霭傩?,——不敢,是拿他們?nèi)プ雠qR,情愿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
    第36題簡答 本片段揭示了舊時(shí)中國人怎樣的落后心態(tài)?(2分)
    參考答案:容易茍安滿足的奴性心態(tài)。
    第37題簡答 在本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diǎn)是什么?(4分)
    參考答案: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做“人”的資格,至多不過是奴隸的現(xiàn)實(shí)處境。
    第38題簡答 從本片段出發(fā),如何去理解作者揭示這種落后心態(tài)的用心?(4分)
    參考答案:魯迅在文中揭露和批判了中國人的落后心態(tài),即奴性,但他對(duì)中國人國民性的批判是基于啟蒙的需要,激發(fā)了人們對(duì)歷史和現(xiàn)實(shí)的反思。
    四、作文:50分。
    第39題簡答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夜深了,一位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個(gè)神秘的聲音傳來,“彎下腰。請(qǐng)多撿些
    小石子,明天會(huì)有用的!”商人決定執(zhí)行這一指令,便彎腰撿起幾顆石子。到了第二天,當(dāng)商人從口袋里掏出“石子”看時(shí),才發(fā)現(xiàn)那所謂的“石子”原來是一塊塊亮晶晶的寶石!自然,也正是這些寶石,使他立即變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沒有多撿些呢?
    這是科學(xué)家巴甫洛夫講的一個(gè)故事,尤其發(fā)人深省的是,在他講完故事后說,“教育就是這么一回事——當(dāng)我們長大成人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以前的科學(xué)知識(shí)是珍貴的寶石,但同時(shí).我們也會(huì)覺得可惜,因?yàn)槲覀儗W(xué)的畢竟太少了?!?BR>    請(qǐng)以《面對(duì)擁有》為題,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略。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gè)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xiàng)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hào)內(nèi)。
    第1題單選 小說《苦惱》的作者是()
    A. 高爾基
    B.屠格涅夫
    C. 契訶夫
    D. 莫泊桑
    參考答案:C
    第2題單選 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話劇是()
    A. 《雷雨》
    B. 《日出》
    C. 《原野》
    D. 《北京人》
    參考答案:A
    第3題單選 北宋詩*新運(yùn)動(dòng)的領(lǐng)袖是()
    A. 王安石
    B. 歐陽修
    C. 蘇軾
    D. 曾鞏
    參考答案:B
    第4題單選 有“曲狀元”之稱的元代散曲家是()
    A. 馬致遠(yuǎn)
    B. 王實(shí)甫
    C. 關(guān)漢卿
    D. 白樸
    參考答案:A
    第5題單選 柳永《八聲甘州》(對(duì)瀟瀟暮雨灑江天)中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是()
    A. 不忍登高臨遠(yuǎn)
    B. 嘆年來蹤跡
    C. 漸霜風(fēng)凄緊
    D. 是處紅衰翠減
    參考答案:A
    第6題單選 《論毅力》一文貫穿始終的論證方法是( )
    A.演繹法
    B.歸納法
    C.對(duì)比法
    D.類比法
    參考答案:C
    第7題單選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是一首()
    A. 七言古詩
    B. 七言律詩
    C. 七言排律
    D. 七言絕句
    參考答案:B
    第8題單選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詰修辭格的是( )
    A.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B.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C.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D.明明如月,何時(shí)可掇?
    參考答案:C
    第9題單選 以下詞人的風(fēng)格是“雄勁豪邁,悲壯沉郁”的是( )
    A.柳永
    B.辛棄疾
    C.李清照
    D.蘇軾
    參考答案:B
    第10題單選 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是( )
    A.《論語》
    B.《禮記》
    C.《大學(xué)》
    D.《中庸》
    參考答案:A
    第11題單選 老舍是我國現(xiàn)代 ( )
    A.詩人
    B.文藝評(píng)論家
    C.作家
    D.游記作家
    參考答案:C
    第12題單選 下列傳記作品中,帶有寓言色彩的是( )
    A.《張中丞傳后敘》
    B.《種樹郭橐駝傳》
    C.《馬伶?zhèn)鳌?BR>    D.《李將軍列傳》
    參考答案:B
    第13題單選 下列句子中的“則”表示順承關(guān)系的是( )
    A.兵強(qiáng)則士勇。
    B.既來之,則安之。
    C.若是,則與吾業(yè)者。
    D.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
    參考答案:B
    第14題單選 描寫按對(duì)象分類,大體可歸納為人物描寫和( )
    A.細(xì)節(jié)描寫
    B.直接描寫
    C.心理描寫
    D.環(huán)境描寫
    參考答案:D
    第15題單選 下列作品中,充滿了象征意蘊(yùn)的散文詩是’( )
    A.屠格涅夫《門檻》
    B.艾青《我愛這土地》
    C.冰心《往事》(一之十四)
    D.茅盾《香市》
    參考答案:A
    第16題單選 李白《行路難》(其一)中“將登太行雪滿山”的象征意義是( )
    A.心緒茫然
    B.壯志難酬
    C.前途暗淡
    D.道路兇險(xiǎn)
    參考答案:B
    第17題單選 在《答司馬諫議書》一文中,司馬光強(qiáng)加給王安石變法的罪名是( )
    A.在位日久,未能助上大有為
    B.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
    C.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天下怨謗
    D.一切不事事,碌碌無為
    參考答案:C
    第18題單選 茅盾參與倡導(dǎo)并組織成立的是( )
    A.新月社
    B.創(chuàng)造社
    C.文學(xué)研究會(huì)
    D.語絲社
    參考答案:C
    第19題單選 在先秦諸子中,文風(fēng)以想象豐富、詞藻瑰麗、汪洋恣肆而著稱的是( )
    A.孟子
    B.莊子
    C.韓非子
    D.墨子
    參考答案:B
    第20題單選 曹操《短歌行》詩句“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辭格是( )
    A.借喻
    B.借代
    C.比擬
    D.比喻
    參考答案:B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9分。
    閱讀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詩句,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第21題簡答 將“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參考答案: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只有像周公那樣禮待賢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xì)w向我。
    第22題簡答 這段文字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參考答案:這幾句表達(dá)了作者求賢若渴。希望得到賢才輔佐,共建功業(yè)的心情。
    第23題簡答 哪幾句用了比喻修辭手法?(4分)
    參考答案: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烏鵲擇枝比喻賢才尋找明主,后兩旬是以山不厭其高,海不厭其深比喻明主不厭賢才之多。
    閱讀《寡人之于國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日:‘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日:‘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R>    第24題簡答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實(shí)行王道應(yīng)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對(duì)“涂有餓莩”的現(xiàn)實(shí),不應(yīng)該歸罪為年成不好,而應(yīng)該是對(duì)人民施行仁政。
    第25題簡答 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4分)
    參考答案:用拿刀殺了人,卻說“不是我殺的,是刀殺的”作比喻,揭露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把“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的謬論。
    第26題簡答 分析這段話的論證方法。(4分)
    參考答案:類比推理?!按倘硕鴼⒅?,很明顯,責(zé)任在人。把殺人的責(zé)任推給兵器,是極其荒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國不善致人餓死,責(zé)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責(zé)任推給“歲”。
    閱讀《種樹郭橐駝傳》結(jié)尾兩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問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日:“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yè)也。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日:‘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Q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嘻日:“不亦善夫!吾問養(yǎng)樹,得養(yǎng)人術(shù)?!眰髌涫乱詾楣俳湟?
    第27題簡答 郭橐駝的種樹之道可否移為為官之理?扣緊課文回答。(4分)
    參考答案:可以移為為官之理。因?yàn)榉N樹之道是:“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而唐代官吏,是與此相反,政令繁多,擾民到極致。郭橐駝要求的是“有暇生產(chǎn)”、“生活安定”。
    第28題簡答 郭橐駝是怎樣批評(píng)唐代官吏的政令繁多而擾民的?(4分)
    參考答案:郭橐駝批評(píng)唐代官吏:“好煩其令”,令多擾民,朝令夕改,讓百姓忙于應(yīng)酬、接待,無暇生產(chǎn)。
    第29題簡答 柳宗元“傳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柳宗元“傳其事”的目的是表達(dá)他不滿唐代官吏的令煩擾民,他完全同意郭囊蓑?qū)μ拼倮舻呐u(píng)。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9分。
    閱讀屠格涅夫《門檻》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題。
    姑娘跨進(jìn)了門檻。——厚厚的門簾立刻放下來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齒地咒罵。
    “一位圣人。”不知從什么地方傳來這一聲回答。
    第30題簡答 “姑娘跨進(jìn)了門檻”象征什么?(4分)
    參考答案:象征革命者決心投入艱苦的革命事業(yè)。
    第31題簡答 “傻瓜”的咒罵象征什么?(4分)
    參考答案:象征市儈主義者對(duì)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誣蔑。
    第32題簡答 后一句評(píng)價(jià)表現(xiàn)了什么?(2分)
    參考答案:表現(xiàn)人民群眾對(duì)革命者的贊美與崇敬。
    閱讀《我愛這土地》中的下列詩句,回答下面小題。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fēng)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yuǎn)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fēng),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第33題簡答 詩人為什么要強(qiáng)調(diào)“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4分)
    參考答案:詩人是用假設(shè)的手法,說自己是一只鳥。當(dāng)了鳥,仍然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表明詩人要用自己的詩作喚醒民眾,積極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斗爭中去。他要表達(dá)的是人民對(duì)侵略者的悲憤、激怒,對(duì)未來黎明的向往之情。
    第34題簡答 怎樣理解假設(shè)與排比在本詩中所起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詩中先運(yùn)用了假設(shè)的手法,變“我”為鳥.具體抒情。然后又連用了由“這”開頭的三個(gè)排比旬:“這被暴風(fēng)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yuǎn)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fēng)”,這三句詩充滿了對(duì)侵略者(暴風(fēng)雨)的仇恨,對(duì)被侵略者奴役、欺凌的同胞的同情,以及自己和中華民族對(duì)敵人的憤恨。排比句正是詩之精華,加強(qiáng)了全詩的力度。
    第35題簡答 詩人為什么強(qiáng)調(diào)“鳥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2分)
    參考答案:這既是假設(shè),又是進(jìn)一步的推論。用以表現(xiàn)“鳥”(詩人)對(duì)“土地”(祖國、人民)的永久的依戀,死了也不離開“土地”,讓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閱讀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題。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節(jié)目無非是“吃”和“玩”。臨時(shí)的茶棚,戲法場,弄缸弄甏、走繩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線戲,髦兒戲,西洋鏡——將社廟前五六十畝地的大廣場擠得滿滿的。廟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紙,各式各樣泥的紙的金屬的玩具,燦如繁星的“燭山”,熏得眼睛流淚的檀香煙,木拜墊上成排的磕頭者。廟里廟外,人聲和鑼鼓聲,還有孩子們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聲音,混合成一片騷音,三里路外也聽得見。
    第36題簡答 這段文字屬于什么描寫?(2分)
    參考答案:場面描寫。
    第37題簡答 這段文字分為幾層?各層的描寫角度有什么不同?(4分)
    參考答案:分為四層,每句話為一層。第一層,著眼于整體,說明香市的主要節(jié)目是“吃”和“玩”。第二層,從視覺角度,描寫廟前的熱鬧情況。第三層,從多種感覺的角度,描寫廟里的紅火情景。第四層,從聽覺角度,表現(xiàn)聲響的嘈雜。
    第38題簡答 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參考答案:寫昔日香市熱鬧的場景,是為了通過今昔對(duì)比的方法,襯托今日香市的冷清。從而揭示文章的主題:香市變化的原因是軍閥的統(tǒng)治和帝國主義的入侵。
    四、作文:5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人把彎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徑;有人把直路走彎了,驚喜于巧遇美景。
    請(qǐng)以《捷徑與美景》為題,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