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語文練習冊答案人教版(2017)

字號:

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這道題目的設計目的是要求同學們能夠讀懂課文,學會從整體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也要初步了解閱讀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驟。)
    1."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后兩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寫"我"在百草園的經歷;第二部分寫"我"在三味書屋里學習的情景。
    2.(本題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平常說話也好,寫文章也好,在講完一個內容轉入另外一個內容的時候,不能過于突然,中間好有過渡的成分,這樣文章才顯得自然。其實,老師們上課的時候,同樣很講究過渡。同學們注意留心一下,這樣有利于大家掌握好聽課的節(jié)奏。)
    從開頭"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巳沒有了吧"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3.(本題主要是幫助同學們從整體與部分的結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由于課文內容復雜,大家可能難以理解得很深刻。不過,只要有所理解,只要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也就有了進步。)
    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老師都會給予適當肯定。
    第一種說法,從文章的整體上看,寫百草園的部分充分寫出了童年時代的自由與無拘無束。"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百草園的動植物是那么地吸引童年時代的"我"!此外,在百草園里,還有許多樂趣:首先是神秘的傳說,其次是激動人心的捕鳥的游戲和趣味相投的小伙伴閏土......所以說,百草園帶給"我"的是自由與快樂,百草園里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可是,"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我"盡管怎么也想不清楚的原因,仍不得不與可愛的百草園告別。"我"十分的留戀,然而卻毫無辦法。于是,只得面對嚴肅的先生,只得去念自己完全不懂的古文......這些和百草園又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比!
    此外,魯迅先生不止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和脫離兒童的實際,就在本文中,也寫出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所以,第一種說法有它可取的地方。
    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主要的區(qū)別在于對作者寫作目的看法的不同。
    其實,就魯迅先生《朝花夕拾》里面的文章來看,主要還是懷念以前的生活。就這篇文章來說,即使是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魯迅先生也不是一味地把三味書屋寫得毫無樂趣可言。至少,他對自己童年時代私塾的老師壽鏡吾先生是非常敬重的。因此,第二種說法更合理。 不過,現在有不少研究魯迅的專家認為,這篇文章根本就沒有批判私塾教育的成分,魯迅先生對壽鏡吾老先生的態(tài)度是非常尊敬的。先生雖然沒有回答"怪哉"是什么,但是他對于犯錯的學生,也不是真正的處罰,而是對他們很隨和。而且在三味書屋部分里同樣寫到了不少樂趣,比方說孩子們可以偷偷地跑到后面的園子里玩耍。
    因此,第三種說法更加符合人文主義的色彩。
    成長的道路上,追求知識的道路上,應該是充滿歡笑的。
    二、(設計這道題目的目的在于引導同學們參考上下文猜測詞語、句子的意思,從而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重點。讀書的一個有效的辦法便是抓住關鍵字眼。)
    1."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強調的重點是后面的內容。"單是......就有無限的趣味"這些內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采用這個句式的好處是可以使行文更為簡潔,描寫的景物更加集中。同時,它也給人留下了一個想象的空間:短短的泥墻根就有無限樂趣,那整個百草園不就成了兒童的樂園嗎? 仿寫示例:
    不必說明媚妍麗的漓江,惟妙惟肖的象鼻山,變幻莫測的銀子巖,豐姿綽約的大榕樹;也不必說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流光溢彩的兩江四湖。單是滿城的桂花飄香,就值得您到桂林來游覽一番了。
    2.從說到原因時是用表示猜測語氣的"也許",可以推斷出"我"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被送到私塾。
    此外,模擬小孩子的語氣來寫,而且又是采用第一人稱,更加顯得親切自然。
    三、(本題是從課內延伸向課外的練習,要引導學生在體會這段話準確使用動詞的基礎上,學著用一系列動詞準確地描述一個游戲??梢杂妙}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戲,也可以自行選擇游戲。)
    課本上的這段話用了一系列的動詞,簡明而又準確地把捕鳥這個比較復雜的過程交代清楚了。我們自己在模仿的時候,也要好好地體會才行。
    仿寫示例:
    只見某某同學舉起右手,和同伴打了一個手勢,然后就接過籃球,邁開大步,閃過兩個防守隊員,沖向籃板前面。起跳,籃球從他的手中飛出,劃了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球進了。
    2 爸爸的花兒落了
    一、(這是一篇文筆優(yōu)美的散文。"我"從衣襟上別著的夾竹桃引起了回憶,這回憶中有歡樂也有淚水,有成長的喜悅也有揮之不去的憂傷。設計這道題目的目的在于幫助同學們熟悉課文,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因為本文對往事的回憶,既可以說是由眼前所見到的點點滴滴的事情引起的,也可以說是由爸爸的話引起的。)
    1.回憶起爸爸叫"我"到東交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我"硬著頭皮做完了這件事情,感覺又闖過了一關,自己又長大了一些。
    2."我"聽了這句話很不舒服,因為"我"想到了爸爸懲罰"我"賴床不起的往事。
    爸爸用雞毛撣子打了"我"一頓之后,又給"我"送來了花夾襖和兩個銅板,這使"我"明白爸爸的愛是很深的也是很含蓄的。
    3.回家后看到垂落的夾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我"生氣地責備妹妹們。當得知爸爸的死訊時,"我"雖然很悲傷,但是想到爸爸對"我"說的話,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于是表現出從來沒有過的鎮(zhèn)定和安靜:"我"把畢業(yè)文憑放好,馬上'就準備去醫(yī)院。這時"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二、(閱讀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要仔細賞析精彩的片段,用心揣摩其中的深意和蘊含的作者的情感。)
    1."我"很懶惰。那天下雨,"我"又起床晚了,就準備不去學校,因為"我"不愿意面對同學們投采的異樣的眼光。于是"我"索性就賴在床上不起來。"我"準備逃學的舉動激怒了爸爸,他拿起雞毛撣子狠狠地教訓了"我"。
    爸爸的態(tài)度: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他絕對不能容忍他的女兒逃學。他希望"我"從小就能養(yǎng)成好的習慣。他在懲罰"我"的時候幾乎沒有和"我"商量,責斥"我"的語言也越來越短,直至動用武力。
    爸爸對我的情感:"我"到學校以后穿少了衣服,又沒有帶零花錢。爸爸親自送過來。可見他表面的嚴厲中又蘊涵有無限的關愛,他十分關心"我"的冷暖和苦樂。 對我成長的影響: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地要求自己。從此,"我"都是到校早的學生之一,也是為勤奮的學生之一。"我"終于在小學畢業(yè)的時候能夠有機會代表學生在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言。
    2.就在老高和"我"講話的那一剎那,"我"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鎮(zhèn)定與安靜。"我"看了一眼弟弟妹妹,意識到自己是大的孩子,這時,"我"感受到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于是"我"匆匆放好自己的證書,匆匆趕往醫(yī)院。
    其實,就在畢業(yè)典禮上,盡管"我"也感覺長大了,盡管別人也一再地提醒"我":你長大了。可是,當時"我"還沒有真正長大,因為"我"希望老師們要永遠拿我們當孩子。
    三、(此題緊緊圍繞單元的教學重點,要求學生體會成長的過程。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盡情地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才情和思想。)
    參考發(fā)言:
    我盼望快快地長大,長大了就可以自己決定干什么事情,而不是總要聽從爸爸媽媽的教訓;我盼望快快地長大,長大了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yè),不用每天為了考試而擔心...... 然而,我又害怕真正地成為大人。大人太累了,他們既要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承擔數不清的責任;大人總是要板著臉來教訓孩子,大人總是不能真正地和我們溝通......
    3 丑小鴨
    一、(設計此題旨在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把握丑小鴨這一形象的思想內涵。) 丑小鴨遭到的歧視與打擊有:
    1.從他一來到這個世界,就因為他體積太龐大,太特別,所以在鴨群和雞群中他處處挨啄,被排擠,被訕笑;后來發(fā)展到大家都要趕走他,連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歡迎他。喂雞鴨的那個女傭人也用腳踢他。
    2.他被迫獨自流浪到一塊沼澤地,去討好那些野鴨們,但野鴨也不喜歡他。
    3.好不容易有兩只剛剛孵出的公雁向他發(fā)出邀請,讓他和大雁一起飛翔,這時丑小鴨的生活即將有轉機,然而,公雁被獵人射殺,他自己也差點被獵人打死。
    4.在黑夜里,他頂著狂風跑到一個農舍。但因為他不能生蛋,發(fā)不出咪咪的叫聲和進不出火花,又被母雞和雄貓趕走。后來,丑小鴨還受盡嚴冬的折磨,差點被凍死。
    在這些打擊面前,丑小鴨始終不屈不撓,相信自己,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艱難困苦。他相信即使身處逆境,經過不懈追求,努力進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實現,幸福一定會來到身邊。后來的事實證明了丑小鴨的想法是正確的。
    看來,我們在困難與挫折面前,關鍵的是不能喪失自己的信心。假如連自己都不相信,誰又能看得起你呢?
    二、(此題旨在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精華,培養(yǎng)理解能力。我們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善于抓住關鍵的語句和關鍵的詞語進行領悟,這樣有助于理解整篇文章。)
    1.丑小鴨之所以拼死也要飛向高貴的天鵝,是因為他心中有著美麗的夢想:向往美好,不懈追求,自己也變成一只美麗的天鵝。在挫折面前,自己心中不滅的理想就像是茫茫深夜里一盞明亮的燈,它既可以指引自己前進的道路,又可以幫助自己以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來直面慘淡的現實。
    2.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朝著目標而努力奮斗,即使身處逆境也不要緊,始終要相信"金子總是要發(fā)光的"。所以說,英雄不怕出身低賤,怕的就是缺乏對未來的向往,缺乏對自己前途的規(guī)劃,自甘平庸。
    3.丑小鴨感到難為情,一方面是因為突然有了那么多的贊譽之辭,對于聽慣了歧視性語句和飽受磨難的他來說,一下子還不能接受;另一方面是覺得自己仍然是卑微、無力和渺小的,只有他自己清楚,他還是原來的他,只是環(huán)境不一樣了。
    "一顆好的心"指善良的、美好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心。這一句話其實也就是安徒生自己的寫照,他要勉勵自己,在成功面前,千萬不能驕傲自滿,故步自封,停止前進的步伐。
    三、(本題旨在從課文出發(f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義,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
    1.安徒生簡介:安徒生于1805年,出生于丹麥歐登塞的一戶貧苦鞋匠家中,幼年喪父,飽嘗生活的艱辛。14歲時,安徒生孤身一人來到哥本哈根皇家舞蹈學院學藝,夢想成為芭蕾舞蹈家,此后又想成為歌劇演員,但因他貌丑,聲音也不十分動聽,所以再度嘗到了美夢破碎的苦澀。不過他還算有運氣,在一些藝術家的幫助下,他終于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為日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
    安徒生從17歲起就決心獻身文藝創(chuàng)作,寫過劇本、散文,也寫過詩歌,他寫的一部名叫《即興詩人》的長篇小說還曾名噪一時。安徒生20歲后遍游歐洲大陸,遍交文友,但是直到30歲時才發(fā)表第一篇童話作品,此后寫了24本童話集,共168篇童話和故事,包括《皇帝的新裝》《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以及《美人魚》等膾炙人口的故事。
    2.略。這篇文章可以重在談論自己是如何在丑小鴨精神的鼓勵下,如何克服眼前的困難的。
    3.這道題目要求大家聯系現實生活來談。《丑小鴨》盡管是100多年前丹麥的作家所寫,但是今天仍有極強的現實意義,那就是:我們要像丑小鴨一樣抱著對前途無比的自信,要像丑小鴨一樣敢于直面生活中的挫折,要像丑小鴨一樣始終不停止對美與愛的追求。
    4 詩兩首
    一、(本題旨在通過討論,使大家喜歡這類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詩,并對人生起到積極的影響。)
    哲理詩的特點是:一般都很短小,詩歌不靠藝術形象來打動讀者,而是靠詩歌深刻的內涵來吸引讀者。這種詩歌表面上不容易看懂,但是仔細琢磨,就會體會到它內在的美。
    這是一道主觀題,回答喜歡或不喜歡都可以,不要求有統(tǒng)一答案。
    示例:
    我喜歡這類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詩。
    短小精悍的詩歌總是惹人喜愛?!都偃缟钇垓_了你》就是這樣一首簡短而精致的詩歌。它只有兩節(jié),在這兩節(jié)里面卻講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使是遇到困難,也一定要樂觀地對待。
    親切動人的詩歌總是惹人喜愛。這首詩歌沒有教訓的口氣,沒有古板的說教,有的只是面對面一樣的談心,讓人很容易接受作者的看法。
    積極進取的詩歌總是惹人喜愛。詩歌洋溢著豪邁的情懷,詩歌始終給人以希望。這就是詩歌的魅力所在。
    二、(本題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初步了解詩中象征手法的運用,進一步提高欣賞新詩的水平。)
    詩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寫自然界的道路,但實際上暗示的卻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一條,所以必須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三、略。(積累,積累,再積累。等你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的數量時,就會突然發(fā)現,以前令你茫然失措的語文,現在竟然融會貫通了。因此,千萬不能忽視背誦。)
    5 傷仲永
    一、(本題旨在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把握作者觀點。)
    1.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這一段采用的是詳寫,突出體現方仲永的才能的確是"受之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