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是高考改革后興起的一個詞匯,主要是指用于高考作文中的,是作者從現實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經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這些材料并不能都寫入文章之中。但是,這種生活“素材”,如果經過作者的集中、提煉、加工和改造,并寫入作品之后,即成為“題材”,它是一篇高考作文的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

【第一篇:趙奇峰】
遼寧石油工人獲35項國家專利 出版6本教材300萬字
換一顆閥桿螺母,油井就要停產一天?
沒錯。但這是老皇歷了,到了趙奇峰手里,換顆閥桿螺母10分鐘就行,不用停產。
“我們把閥桿螺母由整體改成了分體。”在趙奇峰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記者看到類似分體閥桿螺母這樣的創(chuàng)新有近百件?!皠e看是小打小鬧,一口井適用了,全公司一推廣,就會取得巨大效益!”趙奇峰說。
趙奇峰是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齊5號站站長,技校畢業(yè)當了采油工人。每天巡井、錄數、維修,在別人眼里又臟又累,趙奇峰卻為它著迷,“別看地上作業(yè)就磕頭機那么大一塊地,地下作業(yè)的地方可是深達兩三千米,完全要靠地面上的指標反饋判斷地下情況。好的石油工人就像好的醫(yī)生,在地上‘望聞問切’,就能準確判斷出地下出了什么問題?!壁w奇峰就是個“好醫(yī)生”,他工作后自考了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yè)本科,悉心鉆研,成為集團公司的采油技能專家,擁有35項國家專利,為企業(yè)創(chuàng)效1.3億元?!笆澜绯碛涂粗袊袊碛涂催|河”,遼河油田的稠油開發(fā),就有他不少心血。
稠油開采成本高、風險大,世界上開采稠油的國家很少。趙奇峰工作所在區(qū)塊屬中深層稠油,開采工作量至少是稀油的2倍。開采時間一長,開采難度越來越大。2006年,區(qū)塊日產量突然從1800噸降到1200噸。遼河油田為此展開中深層稠油蒸汽驅開發(fā)技術工業(yè)化試驗——把上千噸的水加溫加壓成350攝氏度的水蒸氣打到地下,讓地層溫度升高發(fā)生烴類裂解。但藥劑、水不斷反應,又累積大量硫化氫氣體,成為環(huán)境和安全生產的重大威脅。趙奇峰加入到硫化氫處理的科技課題中。
“冬天冷,戴手套又干不了活,我們就把手伸進棉手套里焐一會兒,再干?!壁w奇峰回憶說。課題研究的兩三年時間里,趙奇峰一直在現場進行試驗,收集數據資料不斷摸索,終通過改造脫硫劑配方增加硫容,提出干法脫硫技術?!艾F在我們的中深層稠油開采技術在世界上很先進,稠油采收率從25%提升至46%以上,并且還在不斷提高。12年過去,我們仍然保持著1200噸穩(wěn)產,高還到過1900噸?!壁w奇峰自豪地說。
趙奇峰這些年先后獲得“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技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遼寧工匠”等十幾項榮譽稱號,帶的徒弟也越來越多。他發(fā)現口口相傳帶徒弟不但累,還標準不一,能不能出本教材呢?
“白天工作,晚上等孩子睡了,從21點寫到凌晨3點半,折磨了自己兩年,竟然寫了95萬字?!壁w奇峰高興地說。2011年第一套教材出版,工人和出版社反響很好,趙奇峰就再沒停下來,現已出版6本教材共300萬字。2012年,趙奇峰出版了國內第一套石油工人的任務驅動型視頻教材,設置場景,把采油工的92項技能操作標準化,初級工看了視頻就能干活?!靶腋J菉^斗出來的,我覺得是這個理兒。自己成長了,就要承擔更多責任。帶著大伙兒一起奮斗,幫助更多人成為優(yōu)秀的石油工人?!壁w奇峰說。
近幾年,國家鼓勵“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趙奇峰又承擔起了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遼寧省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兩個工作室的帶頭人,每年都有一批創(chuàng)新成果。過去,調整抽油機平衡,工人需要站在高空掄大錘、使撬杠移動1噸重的平衡塊,一干就得兩個小時。2017年,趙奇峰發(fā)明了高效調平衡工具,利用千斤頂把高空作業(yè)轉移到地面上,工人不用費力5分鐘就能調整好。
“近我們正在研究數字化管理油井,以后工人就不用每次都到戶外錄數了?!壁w奇峰開心地說。
從普通工人到業(yè)內名匠,趙奇峰的起點不高,但始終執(zhí)著奮斗,因為熱愛所以專注,因為專注所以專業(yè)。
石油工人的崗位看似簡單,但要從地面看透地下幾千米深的情況并不容易。石油工人的技術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直接影響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國家的石油產量。把崗位和企業(yè)、國家聯系在一起,趙奇峰的自豪與幸福背后,更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與擔當,這正是新時代需要弘揚的工匠精神。
【第二篇:陳琛】
自強成就夢想 寫意青春芳華
陳琛,寧夏醫(yī)科大學理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yè)2014級學生。入校以來,他先后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第十五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等,被授予2016年度自治區(qū)三好學生、2014-2016年度自治區(qū)優(yōu)秀共青團員、2016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等榮譽稱號。
大學四年,“自強”激勵著陳琛不斷突破自我,變得更加自信、強大。如今,陳琛已被推薦免試攻讀上海同濟大學博士學位。他說,自己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在于踏實走好每一步。
逆境鍛造堅毅品質
陳琛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一個普通家庭,父母親都是下崗職工。2011年,父親因病去世,家里陷入困境。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陳琛迅速成長起來,為了分擔母親的辛勞,他勇敢挑起家庭的重擔。2014年,陳琛考入寧夏醫(yī)科大學理學院,母親東拼西湊才籌足他的學費。
生活雖然艱辛,但陳琛從不抱怨?!坝龅嚼щy,就想辦法解決?!彼谜n余時間打工做家教,為自己賺取生活費并力所能及補貼家用。陳琛的事跡引起全校師生的關注,并獲得廣泛“點贊”,他被評為學校第六屆“校園之星——自強之星”,并榮獲2016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
學習雖苦但很幸福
“大學四年,我的生活充實快樂。在這里,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收獲了人生的寶貴經驗?!碧崞鸫髮W生活,陳琛頗感自豪。大學期間,陳琛始終保持著綜測成績年級第一的記錄。
“我并非天賦異稟,只不過比別人付出了更多努力而已?!标愯〉娜雽W成績并不算優(yōu)秀,靠著一股韌勁,他硬是在短短一年間將自己的各項成績提升到全優(yōu)的水平。從“平平無奇”到“熠熠生輝”,陳琛廢寢忘食地學習,苦讀的身影伴隨著無數個清晨和深夜,編織著大學時光的別樣芳華?!皩W習是辛苦的,可是每當自己汲取到新的知識、有了新的進步,所有的付出都成了幸福的注腳?!?陳琛說,自己也曾彷徨過,但每當想起自己的夢想和親人的期盼,心里就會生出無限力量,激勵自己奮力拼搏。
拼搏寫意無悔青春
半工半讀之余,陳琛在各類大賽中斬獲佳績。他代表學校參加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yǎng)大賽,榮獲三等獎;在2017年“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全國三等獎、自治區(qū)特等獎。此外,他參與的2016年與2017年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AZD1480通過阻斷Jak2/STAT3信號通路抑制膠質瘤細胞增殖研究》和《基于頻域變換的PET/CT醫(yī)學圖像像素級融合算法研究》獲立項。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想通過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陳琛的夢想是博士畢業(yè)后成為一名高校老師,從事自己喜歡的科研教學工作。
如今,與夢想的距離越來越近,陳琛倍感幸福。回首大學時光,陳琛懷著深深的感恩和不舍。他說:“非常感謝老師和同學對我的栽培、關懷和幫助,我將常懷感恩之心,踏上新的求學之旅,走向人生更大的舞臺。”
【第三篇:王昌】
奮斗13載,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與產品壟斷
快,是王昌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他走路快,團隊里二十來歲的小伙子想跟上他都要花些力氣;他說話快,面對記者的提問,略一思索便娓娓道來。有人說,在他面前好像有什么目標,再緊走兩步就觸手可及;在他身后又好像有什么東西,稍稍放松就要攆了上來。
快,也是王昌工作的內容之一。作為國內特種光纖技術專家,他每天打交道的就是細如發(fā)絲的光纖與馳流不息的光線。在他手中,光纖不只是信息傳輸的通道,更成為探知周圍環(huán)境要素的傳感器。他所研制的特種光纖器件,打破了國際同行的技術封鎖與產品壟斷,被廣泛用于油井、礦道、尾礦庫等領域。
走到今天這一步,王昌用了13年。
2005年,博士畢業(yè)的王昌離開湖北武漢,來到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工作。臨行前,他曾有機會留在生活了9年的母校,成為一名高校教師。但思前想后,王昌決定還是到外面去闖一闖。
“我想學以致用,嘗試做些改變?!蓖醪プx的材料學智能材料方向,如今正在諸多前沿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他的導師又專攻光纖傳感技術,為王昌日后的創(chuàng)業(yè)指明了道路。
材料學、智能材料、光纖傳感,這些詞匯往往令人以為這是一個研究人員身著白大褂、圍著實驗室精密儀器轉的領域。王昌卻說,這只是他們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很多時候,他要像一線產業(yè)工人一樣到生產現場,無論多深、多遠、多高。
“我們的高目標,是怎么把實驗室成果變成真正可用的產品?!蓖醪浀糜写稳トR蕪一家鐵礦調試設備,前后待了一個月的時間。每天,他都穿戴得像一位礦工,花一兩個小時從地面下到數百米深的掌子面,一天在井下十幾個小時。隨身帶的餅子與礦泉水湊合一下,就是一頓飯。
這一個月的時間,有一句話、一個時刻令他印象深刻。這句話是,“沒想到你也能這么吃苦”;那個時刻是,自己研制的設備順利投用,并得到用戶高度認可?!案憧蒲校皇顷柎喊籽?。當成果得到贊許,再多的苦也都化成了甜?!蓖醪f。
13年后,王昌已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泰山學者青年計劃專家。但他依然很忙。周一,他在青島分部與同事討論工作安排;周三,他回濟南參與具體項目成果驗收;周四,他到東營,與油田企業(yè)商議項目對接;周末,他又在濟南,與合作伙伴研究申報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事宜。
窄線寬光纖激光器,是王昌引以為自豪的成果。作為光纖傳感的核心部件,它讓光纖蛻變?yōu)槊翡J的“神經”,也被歐美國家長期壟斷?!氨热缬途@探,井徑只有碗口大,井深超過2千米。需要一定技術手段才能知道地層構造?!蓖醪f,以往的傳感器易受井下高溫高壓干擾無法正常工作。國外服務商只提供探查服務,單次費用超過數十萬元,更拒售核心檢測技術。
“根據光的折射率的不同,我們能判斷出哪里是水層、哪里是油層,同時整合了溫度、壓力、流量探測。性能可以與國外產品媲美,價格能低至對方的30%至50%?!边@一技術成果為王昌團隊贏得了2015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今年,他正與兩家融資企業(yè)洽談,準備成立一家科技孵化型企業(yè),加快成果的產業(yè)化轉移。
站在人生的41歲,王昌說現在已經很難自稱“年輕人”,卻是做科研攻關好的年紀?!扒?年,年輕的我沉下心打好基礎,取得一些成果。5年到10年,開始組建團隊,共同奮斗?!泵鎸ζ渌蒲袡C構的高薪聘請,王昌一概婉拒。
“我自己也經歷著從將才到帥才的角色轉變。跳槽離開、重組團隊,我等不起這個時間?!蓖醪f,從國家到省市,科技領域的改革如火如荼,大家都在為科技成果轉化而努力,“未來10年,將是我的黃金10年”。
【第四篇:陳慶】
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工作人員陳慶34年深情守護海南長臂猿--
大山是家,長臂猿是“家人”
3月17日下午,剛從霸王嶺下山回家不到一天,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工作人員陳慶又打算進山一趟。
手提一把砍刀,身穿軍綠色外套,腳踩一雙解放鞋。妻子黃耀文看到丈夫這身打扮,就知道他又要進山了?!耙恢?天,不僅工作日呆在山里,周末有時也要進山,有時候我真覺得大山才是他的家?!?BR> 確實,對于陳慶來說,綿延的大山就是他的家,那里還有一群可愛的“家人”--海南長臂猿。34年來他踏遍大山追尋長臂猿,協(xié)助科研團隊一點點地解開了長臂猿的生存秘密,守護長臂猿已成為他內心抹不去的責任和寄托。
海南長臂猿,被稱為人類孤獨的近親,是全球瀕危靈長類動物,目前只有4群27只,僅分布在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
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棲息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海南長臂猿一度僅剩下7只左右。1980年,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成立,經過相關科研單位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長臂猿的活動和飲食規(guī)律,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保護措施,海南長臂猿目前已經逐漸繁衍擴大,達到了目前的規(guī)模。
1984年,在烏烈林場當了6年伐木工人后,陳慶轉崗到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當護林員,開始了他在大山深處保護海南長臂猿的生涯。在那個年代,當伐木工人的工資比當護林員高了不少,可陳慶還是下定決心要轉崗:他熱愛大山,愿意往山里跑,對霸王嶺非常熟悉,對長臂猿更是充滿了好奇。
“那時候長臂猿很少,很多人其實沒怎么見過長臂猿,我有次跟伐木的同事進山狩獵,碰到過兩只,一黃一黑,手臂特別長,好奇地在樹上跳來跳去,一點也不怕人?!睆拇?,長臂猿的身影就留在了陳慶的心中。
到自然保護區(qū)當護林員后,由于熟悉霸王嶺的環(huán)境,陳慶被借調去協(xié)助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監(jiān)測長臂猿活動規(guī)律。從此,追尋長臂猿就成了陳慶的首要工作。
監(jiān)測長臂猿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早晨七點多,先是要注意聽長臂猿鳴叫,待猿聲悠悠響起,判斷出長臂猿所在的大致位置,就要立刻穿越山林趕過去,觀察記錄長臂猿的數量、飲食和玩耍狀況,撿拾長臂猿的糞便和吃過的果實,帶回去分析成分,制作成標本。
有一回,進山快一周了,都沒有聽到長臂猿叫聲,陳慶有些沮喪。隔天早晨,山上突然傳來一陣陣猿聲,陳慶興奮地拎起挎包就出門沿著聲音一路追尋,下坡時不慎一腳踩空摔倒,摔傷了右腳踝骨。
空曠的大山里,沒有人煙。陳慶只能咬著牙,連滾帶爬了近兩公里回到駐守點,給同樣在外追尋長臂猿的同事留了言,拄著木棍走到山道攔下了一輛車才下山醫(yī)治。這一傷,養(yǎng)了快半年才徹底康復,康復后,陳慶又迫不及待地返回山里,繼續(xù)追尋長臂猿。
正是在陳慶等人的努力下,長臂猿的數量、飲食、活動區(qū)域等一點點地被了解清楚。人們開始知道了長臂猿食用的果實有100多種,長臂猿一個家庭通常是以一公兩母集群活動,待小長臂猿長大后會有分家行為。
也正是在了解了這些長臂猿生存的規(guī)律后,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為保護長臂猿做了大量工作,設置了4個監(jiān)測長臂猿的駐守點,種植了2000多畝長臂猿喜食的植物,宣傳長臂猿已經面臨瀕危的風險……
漸漸地,長臂猿,從原先的7只慢慢繁衍到了27只,原先霸王嶺境內破壞的生態(tài)區(qū)域也逐步恢復,長臂猿活動的范圍從山頂擴大到山坡區(qū)域。
“上周進山,我們在白沙青松鄉(xiāng)苗村一帶的山區(qū)發(fā)現有長臂猿活動的跡象,要知道,長臂猿是只在樹上活動的,這說明我們的生態(tài)連貫性恢復得很好!”陳慶高興地對記者說。
在陳慶看來,長臂猿身上還有許多謎團未解開,讓他好奇依舊?!氨热缯f長臂猿是怎么分群的,有些群體數量達到七八只了還沒見分群,有些四五只就開始分群了,這還沒辦法解釋?!?BR> 因為年歲漸高,陳慶已被調回到保護區(qū)科研科工作。由于長期接觸長臂猿,陳慶已成為海南長臂猿研究圈里知名的“土專家”,每個到海南調查長臂猿的科研團隊,都會慕名來找這位“土專家”當向導。
“這輩子都離不開這座大山,離不開它們了。退休了也要進山,直到我爬不動了為止?!标悜c說,他熱愛海南長臂猿,長臂猿是大山的精靈,他會用自己的一生來保護海南長臂猿。
想知道長臂猿在哪兒,找陳慶;碰到不知名的草木,問陳慶;看到從未見過的鳥兒,還是找陳慶……在霸王嶺,每個人都知道,陳慶就是保護區(qū)的專家,霸王嶺里,很少有他不認識的動植物。
在陳慶的家里,桌子上、書架上堆放了各種木雕,這都是他在大山里撿拾的爛木根拋光雕刻而成的。這些木雕,有的像人在翩翩起舞,有的像蟲蛇在攀爬……
采訪途中,有人來到陳慶家中找他,遞了一片葉子,陳慶瞧了一眼,立馬認辨出是東鳳蘭,屬于野蘭花的一種,并告訴來者野蘭花屬于國家保護植物,不要破壞野蘭花。
跟著陳慶進山,原本有些木訥害羞的他,立刻打開了話匣子,指著路邊的花草樹木,介紹說,這株是桉樹,桉樹喜水喜歡長在山溝河谷里;這株是肖蒲桃,長臂猿愛吃;這株是相思樹,相思樹葉不容易著火,護林員會種一排在山坡上當防火林……
在別人眼中,大山就是山坡、草木、叢林,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待久了自然就會煩膩,想念城鎮(zhèn)的繁華。而在陳慶眼中,大山是如此有趣,一草一木都有故事。是什么,能讓一個人如此有激情,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荒無人煙的大山里?從陳慶身上,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因為熱愛,所以前行。

【第一篇:趙奇峰】
遼寧石油工人獲35項國家專利 出版6本教材300萬字
換一顆閥桿螺母,油井就要停產一天?
沒錯。但這是老皇歷了,到了趙奇峰手里,換顆閥桿螺母10分鐘就行,不用停產。
“我們把閥桿螺母由整體改成了分體。”在趙奇峰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記者看到類似分體閥桿螺母這樣的創(chuàng)新有近百件?!皠e看是小打小鬧,一口井適用了,全公司一推廣,就會取得巨大效益!”趙奇峰說。
趙奇峰是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齊5號站站長,技校畢業(yè)當了采油工人。每天巡井、錄數、維修,在別人眼里又臟又累,趙奇峰卻為它著迷,“別看地上作業(yè)就磕頭機那么大一塊地,地下作業(yè)的地方可是深達兩三千米,完全要靠地面上的指標反饋判斷地下情況。好的石油工人就像好的醫(yī)生,在地上‘望聞問切’,就能準確判斷出地下出了什么問題?!壁w奇峰就是個“好醫(yī)生”,他工作后自考了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yè)本科,悉心鉆研,成為集團公司的采油技能專家,擁有35項國家專利,為企業(yè)創(chuàng)效1.3億元?!笆澜绯碛涂粗袊袊碛涂催|河”,遼河油田的稠油開發(fā),就有他不少心血。
稠油開采成本高、風險大,世界上開采稠油的國家很少。趙奇峰工作所在區(qū)塊屬中深層稠油,開采工作量至少是稀油的2倍。開采時間一長,開采難度越來越大。2006年,區(qū)塊日產量突然從1800噸降到1200噸。遼河油田為此展開中深層稠油蒸汽驅開發(fā)技術工業(yè)化試驗——把上千噸的水加溫加壓成350攝氏度的水蒸氣打到地下,讓地層溫度升高發(fā)生烴類裂解。但藥劑、水不斷反應,又累積大量硫化氫氣體,成為環(huán)境和安全生產的重大威脅。趙奇峰加入到硫化氫處理的科技課題中。
“冬天冷,戴手套又干不了活,我們就把手伸進棉手套里焐一會兒,再干?!壁w奇峰回憶說。課題研究的兩三年時間里,趙奇峰一直在現場進行試驗,收集數據資料不斷摸索,終通過改造脫硫劑配方增加硫容,提出干法脫硫技術?!艾F在我們的中深層稠油開采技術在世界上很先進,稠油采收率從25%提升至46%以上,并且還在不斷提高。12年過去,我們仍然保持著1200噸穩(wěn)產,高還到過1900噸?!壁w奇峰自豪地說。
趙奇峰這些年先后獲得“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技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遼寧工匠”等十幾項榮譽稱號,帶的徒弟也越來越多。他發(fā)現口口相傳帶徒弟不但累,還標準不一,能不能出本教材呢?
“白天工作,晚上等孩子睡了,從21點寫到凌晨3點半,折磨了自己兩年,竟然寫了95萬字?!壁w奇峰高興地說。2011年第一套教材出版,工人和出版社反響很好,趙奇峰就再沒停下來,現已出版6本教材共300萬字。2012年,趙奇峰出版了國內第一套石油工人的任務驅動型視頻教材,設置場景,把采油工的92項技能操作標準化,初級工看了視頻就能干活?!靶腋J菉^斗出來的,我覺得是這個理兒。自己成長了,就要承擔更多責任。帶著大伙兒一起奮斗,幫助更多人成為優(yōu)秀的石油工人?!壁w奇峰說。
近幾年,國家鼓勵“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趙奇峰又承擔起了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遼寧省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兩個工作室的帶頭人,每年都有一批創(chuàng)新成果。過去,調整抽油機平衡,工人需要站在高空掄大錘、使撬杠移動1噸重的平衡塊,一干就得兩個小時。2017年,趙奇峰發(fā)明了高效調平衡工具,利用千斤頂把高空作業(yè)轉移到地面上,工人不用費力5分鐘就能調整好。
“近我們正在研究數字化管理油井,以后工人就不用每次都到戶外錄數了?!壁w奇峰開心地說。
從普通工人到業(yè)內名匠,趙奇峰的起點不高,但始終執(zhí)著奮斗,因為熱愛所以專注,因為專注所以專業(yè)。
石油工人的崗位看似簡單,但要從地面看透地下幾千米深的情況并不容易。石油工人的技術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直接影響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國家的石油產量。把崗位和企業(yè)、國家聯系在一起,趙奇峰的自豪與幸福背后,更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與擔當,這正是新時代需要弘揚的工匠精神。
【第二篇:陳琛】
自強成就夢想 寫意青春芳華
陳琛,寧夏醫(yī)科大學理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yè)2014級學生。入校以來,他先后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第十五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等,被授予2016年度自治區(qū)三好學生、2014-2016年度自治區(qū)優(yōu)秀共青團員、2016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等榮譽稱號。
大學四年,“自強”激勵著陳琛不斷突破自我,變得更加自信、強大。如今,陳琛已被推薦免試攻讀上海同濟大學博士學位。他說,自己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在于踏實走好每一步。
逆境鍛造堅毅品質
陳琛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一個普通家庭,父母親都是下崗職工。2011年,父親因病去世,家里陷入困境。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陳琛迅速成長起來,為了分擔母親的辛勞,他勇敢挑起家庭的重擔。2014年,陳琛考入寧夏醫(yī)科大學理學院,母親東拼西湊才籌足他的學費。
生活雖然艱辛,但陳琛從不抱怨?!坝龅嚼щy,就想辦法解決?!彼谜n余時間打工做家教,為自己賺取生活費并力所能及補貼家用。陳琛的事跡引起全校師生的關注,并獲得廣泛“點贊”,他被評為學校第六屆“校園之星——自強之星”,并榮獲2016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
學習雖苦但很幸福
“大學四年,我的生活充實快樂。在這里,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收獲了人生的寶貴經驗?!碧崞鸫髮W生活,陳琛頗感自豪。大學期間,陳琛始終保持著綜測成績年級第一的記錄。
“我并非天賦異稟,只不過比別人付出了更多努力而已?!标愯〉娜雽W成績并不算優(yōu)秀,靠著一股韌勁,他硬是在短短一年間將自己的各項成績提升到全優(yōu)的水平。從“平平無奇”到“熠熠生輝”,陳琛廢寢忘食地學習,苦讀的身影伴隨著無數個清晨和深夜,編織著大學時光的別樣芳華?!皩W習是辛苦的,可是每當自己汲取到新的知識、有了新的進步,所有的付出都成了幸福的注腳?!?陳琛說,自己也曾彷徨過,但每當想起自己的夢想和親人的期盼,心里就會生出無限力量,激勵自己奮力拼搏。
拼搏寫意無悔青春
半工半讀之余,陳琛在各類大賽中斬獲佳績。他代表學校參加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yǎng)大賽,榮獲三等獎;在2017年“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全國三等獎、自治區(qū)特等獎。此外,他參與的2016年與2017年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AZD1480通過阻斷Jak2/STAT3信號通路抑制膠質瘤細胞增殖研究》和《基于頻域變換的PET/CT醫(yī)學圖像像素級融合算法研究》獲立項。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想通過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陳琛的夢想是博士畢業(yè)后成為一名高校老師,從事自己喜歡的科研教學工作。
如今,與夢想的距離越來越近,陳琛倍感幸福。回首大學時光,陳琛懷著深深的感恩和不舍。他說:“非常感謝老師和同學對我的栽培、關懷和幫助,我將常懷感恩之心,踏上新的求學之旅,走向人生更大的舞臺。”
【第三篇:王昌】
奮斗13載,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與產品壟斷
快,是王昌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他走路快,團隊里二十來歲的小伙子想跟上他都要花些力氣;他說話快,面對記者的提問,略一思索便娓娓道來。有人說,在他面前好像有什么目標,再緊走兩步就觸手可及;在他身后又好像有什么東西,稍稍放松就要攆了上來。
快,也是王昌工作的內容之一。作為國內特種光纖技術專家,他每天打交道的就是細如發(fā)絲的光纖與馳流不息的光線。在他手中,光纖不只是信息傳輸的通道,更成為探知周圍環(huán)境要素的傳感器。他所研制的特種光纖器件,打破了國際同行的技術封鎖與產品壟斷,被廣泛用于油井、礦道、尾礦庫等領域。
走到今天這一步,王昌用了13年。
2005年,博士畢業(yè)的王昌離開湖北武漢,來到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工作。臨行前,他曾有機會留在生活了9年的母校,成為一名高校教師。但思前想后,王昌決定還是到外面去闖一闖。
“我想學以致用,嘗試做些改變?!蓖醪プx的材料學智能材料方向,如今正在諸多前沿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他的導師又專攻光纖傳感技術,為王昌日后的創(chuàng)業(yè)指明了道路。
材料學、智能材料、光纖傳感,這些詞匯往往令人以為這是一個研究人員身著白大褂、圍著實驗室精密儀器轉的領域。王昌卻說,這只是他們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很多時候,他要像一線產業(yè)工人一樣到生產現場,無論多深、多遠、多高。
“我們的高目標,是怎么把實驗室成果變成真正可用的產品?!蓖醪浀糜写稳トR蕪一家鐵礦調試設備,前后待了一個月的時間。每天,他都穿戴得像一位礦工,花一兩個小時從地面下到數百米深的掌子面,一天在井下十幾個小時。隨身帶的餅子與礦泉水湊合一下,就是一頓飯。
這一個月的時間,有一句話、一個時刻令他印象深刻。這句話是,“沒想到你也能這么吃苦”;那個時刻是,自己研制的設備順利投用,并得到用戶高度認可?!案憧蒲校皇顷柎喊籽?。當成果得到贊許,再多的苦也都化成了甜?!蓖醪f。
13年后,王昌已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泰山學者青年計劃專家。但他依然很忙。周一,他在青島分部與同事討論工作安排;周三,他回濟南參與具體項目成果驗收;周四,他到東營,與油田企業(yè)商議項目對接;周末,他又在濟南,與合作伙伴研究申報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事宜。
窄線寬光纖激光器,是王昌引以為自豪的成果。作為光纖傳感的核心部件,它讓光纖蛻變?yōu)槊翡J的“神經”,也被歐美國家長期壟斷?!氨热缬途@探,井徑只有碗口大,井深超過2千米。需要一定技術手段才能知道地層構造?!蓖醪f,以往的傳感器易受井下高溫高壓干擾無法正常工作。國外服務商只提供探查服務,單次費用超過數十萬元,更拒售核心檢測技術。
“根據光的折射率的不同,我們能判斷出哪里是水層、哪里是油層,同時整合了溫度、壓力、流量探測。性能可以與國外產品媲美,價格能低至對方的30%至50%?!边@一技術成果為王昌團隊贏得了2015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今年,他正與兩家融資企業(yè)洽談,準備成立一家科技孵化型企業(yè),加快成果的產業(yè)化轉移。
站在人生的41歲,王昌說現在已經很難自稱“年輕人”,卻是做科研攻關好的年紀?!扒?年,年輕的我沉下心打好基礎,取得一些成果。5年到10年,開始組建團隊,共同奮斗?!泵鎸ζ渌蒲袡C構的高薪聘請,王昌一概婉拒。
“我自己也經歷著從將才到帥才的角色轉變。跳槽離開、重組團隊,我等不起這個時間?!蓖醪f,從國家到省市,科技領域的改革如火如荼,大家都在為科技成果轉化而努力,“未來10年,將是我的黃金10年”。
【第四篇:陳慶】
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工作人員陳慶34年深情守護海南長臂猿--
大山是家,長臂猿是“家人”
3月17日下午,剛從霸王嶺下山回家不到一天,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工作人員陳慶又打算進山一趟。
手提一把砍刀,身穿軍綠色外套,腳踩一雙解放鞋。妻子黃耀文看到丈夫這身打扮,就知道他又要進山了?!耙恢?天,不僅工作日呆在山里,周末有時也要進山,有時候我真覺得大山才是他的家?!?BR> 確實,對于陳慶來說,綿延的大山就是他的家,那里還有一群可愛的“家人”--海南長臂猿。34年來他踏遍大山追尋長臂猿,協(xié)助科研團隊一點點地解開了長臂猿的生存秘密,守護長臂猿已成為他內心抹不去的責任和寄托。
海南長臂猿,被稱為人類孤獨的近親,是全球瀕危靈長類動物,目前只有4群27只,僅分布在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
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棲息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海南長臂猿一度僅剩下7只左右。1980年,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成立,經過相關科研單位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長臂猿的活動和飲食規(guī)律,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保護措施,海南長臂猿目前已經逐漸繁衍擴大,達到了目前的規(guī)模。
1984年,在烏烈林場當了6年伐木工人后,陳慶轉崗到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當護林員,開始了他在大山深處保護海南長臂猿的生涯。在那個年代,當伐木工人的工資比當護林員高了不少,可陳慶還是下定決心要轉崗:他熱愛大山,愿意往山里跑,對霸王嶺非常熟悉,對長臂猿更是充滿了好奇。
“那時候長臂猿很少,很多人其實沒怎么見過長臂猿,我有次跟伐木的同事進山狩獵,碰到過兩只,一黃一黑,手臂特別長,好奇地在樹上跳來跳去,一點也不怕人?!睆拇?,長臂猿的身影就留在了陳慶的心中。
到自然保護區(qū)當護林員后,由于熟悉霸王嶺的環(huán)境,陳慶被借調去協(xié)助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監(jiān)測長臂猿活動規(guī)律。從此,追尋長臂猿就成了陳慶的首要工作。
監(jiān)測長臂猿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早晨七點多,先是要注意聽長臂猿鳴叫,待猿聲悠悠響起,判斷出長臂猿所在的大致位置,就要立刻穿越山林趕過去,觀察記錄長臂猿的數量、飲食和玩耍狀況,撿拾長臂猿的糞便和吃過的果實,帶回去分析成分,制作成標本。
有一回,進山快一周了,都沒有聽到長臂猿叫聲,陳慶有些沮喪。隔天早晨,山上突然傳來一陣陣猿聲,陳慶興奮地拎起挎包就出門沿著聲音一路追尋,下坡時不慎一腳踩空摔倒,摔傷了右腳踝骨。
空曠的大山里,沒有人煙。陳慶只能咬著牙,連滾帶爬了近兩公里回到駐守點,給同樣在外追尋長臂猿的同事留了言,拄著木棍走到山道攔下了一輛車才下山醫(yī)治。這一傷,養(yǎng)了快半年才徹底康復,康復后,陳慶又迫不及待地返回山里,繼續(xù)追尋長臂猿。
正是在陳慶等人的努力下,長臂猿的數量、飲食、活動區(qū)域等一點點地被了解清楚。人們開始知道了長臂猿食用的果實有100多種,長臂猿一個家庭通常是以一公兩母集群活動,待小長臂猿長大后會有分家行為。
也正是在了解了這些長臂猿生存的規(guī)律后,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為保護長臂猿做了大量工作,設置了4個監(jiān)測長臂猿的駐守點,種植了2000多畝長臂猿喜食的植物,宣傳長臂猿已經面臨瀕危的風險……
漸漸地,長臂猿,從原先的7只慢慢繁衍到了27只,原先霸王嶺境內破壞的生態(tài)區(qū)域也逐步恢復,長臂猿活動的范圍從山頂擴大到山坡區(qū)域。
“上周進山,我們在白沙青松鄉(xiāng)苗村一帶的山區(qū)發(fā)現有長臂猿活動的跡象,要知道,長臂猿是只在樹上活動的,這說明我們的生態(tài)連貫性恢復得很好!”陳慶高興地對記者說。
在陳慶看來,長臂猿身上還有許多謎團未解開,讓他好奇依舊?!氨热缯f長臂猿是怎么分群的,有些群體數量達到七八只了還沒見分群,有些四五只就開始分群了,這還沒辦法解釋?!?BR> 因為年歲漸高,陳慶已被調回到保護區(qū)科研科工作。由于長期接觸長臂猿,陳慶已成為海南長臂猿研究圈里知名的“土專家”,每個到海南調查長臂猿的科研團隊,都會慕名來找這位“土專家”當向導。
“這輩子都離不開這座大山,離不開它們了。退休了也要進山,直到我爬不動了為止?!标悜c說,他熱愛海南長臂猿,長臂猿是大山的精靈,他會用自己的一生來保護海南長臂猿。
想知道長臂猿在哪兒,找陳慶;碰到不知名的草木,問陳慶;看到從未見過的鳥兒,還是找陳慶……在霸王嶺,每個人都知道,陳慶就是保護區(qū)的專家,霸王嶺里,很少有他不認識的動植物。
在陳慶的家里,桌子上、書架上堆放了各種木雕,這都是他在大山里撿拾的爛木根拋光雕刻而成的。這些木雕,有的像人在翩翩起舞,有的像蟲蛇在攀爬……
采訪途中,有人來到陳慶家中找他,遞了一片葉子,陳慶瞧了一眼,立馬認辨出是東鳳蘭,屬于野蘭花的一種,并告訴來者野蘭花屬于國家保護植物,不要破壞野蘭花。
跟著陳慶進山,原本有些木訥害羞的他,立刻打開了話匣子,指著路邊的花草樹木,介紹說,這株是桉樹,桉樹喜水喜歡長在山溝河谷里;這株是肖蒲桃,長臂猿愛吃;這株是相思樹,相思樹葉不容易著火,護林員會種一排在山坡上當防火林……
在別人眼中,大山就是山坡、草木、叢林,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待久了自然就會煩膩,想念城鎮(zhèn)的繁華。而在陳慶眼中,大山是如此有趣,一草一木都有故事。是什么,能讓一個人如此有激情,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荒無人煙的大山里?從陳慶身上,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因為熱愛,所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