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關于“廉潔”的哲理材料

字號:

金錢觀念背后的人生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有三名神甫,分別是英國人、美國人及*人。三人一起參加一個講座后,彼此交流起自己的工作狀況。
    美國神甫問其他兩位:“對于教堂奉獻箱里信徒們所奉獻出來的錢,你們都是怎么處理的?”
    英國人一向比較保守,所以英國神甫說:“為了公平,我會在地上畫一條直線,然后把奉獻箱里所有的錢,往天上一丟,落在地上直線右邊的,是屬于上帝的錢,作為教堂運作的經(jīng)費;而落在直線左邊的,則算是我的薪水,留下來讓自己過生活。你們又是怎么處理的?”
    美國神甫秉持美國人的務實精神,生性也較為活潑坦率一些。他說:“我也跟你差不多,我是在地上畫個圓圈,當然,圓圈不能畫得太大啦!然后把奉獻箱的錢呢,往天上一丟,掉在圓圈里面的就奉獻給上帝,而掉在圓圈外面的,就當作我的私房錢啦?!?BR>    這時候,視錢如命的*神甫忍不住開口了:“哪有那么多的麻煩,我根本不用畫什么直線、圓圈的。我的方法很簡單,只是直接把信徒奉獻的錢往天上一丟,留在天上的,當然歸上帝所有,至于掉在地上的,哈哈……就全歸我了。”
    以后,每當英國神甫在教堂時,教徒們捐錢出手還過得去;美國神甫在場時,教徒捐錢出手就較吝嗇;*神甫在場時,教徒們就象征性地應付一下。最后他們的私房錢收入排序就發(fā)生了如此變化:*神甫少得可憐,美國神甫入不敷出,英國神甫還差強人意,時常請兩位落魄之友解饞。
    象牙筷子
    商紂王在剛開始請工匠用象牙為他制作筷子的時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表示出了一種擔憂?;诱J為,既然你使用了稀有昂貴的象牙做筷子,與之相配套的杯盤碗盞就再也不會用陶制土燒的笨重物了,而必然會換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換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盤碗,你就一定不會再去吃大豆一類的普通蔬菜,而要千方百計地享用牦牛、象、豹之類的胎兒等山珍美味了。緊接著,在盡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時,你一定不會再去穿粗布縫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濕的茅屋下,而必然會換成一套又一套的綾羅綢緞,并且住進高樓大廈之中。
    箕子害怕照此演變下去,必定會帶來一個悲慘的結(jié)局。所以,他從紂王一開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了一種不祥的恐懼。
    事情的發(fā)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僅僅只過了 5 年光景,紂王就演變到了窮奢極欲、荒*無恥的地步。在他的王宮內(nèi),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獸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廚房內(nèi)添置了專門用來烤肉的銅格;后園內(nèi)經(jīng)過釀酒后剩下的酒糟已經(jīng)堆得像座小山了,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劃船。紂王的腐敗行徑,不僅苦了老百姓,而且將一個國家搞得烏七八糟,最后終于被周武王所剿滅。
    箕子能從象牙筷子的苗頭,推斷出商紂王必然亡國的命運,深刻地說明了“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如果對小的貪欲不能進行有效的遏制,任其發(fā)展,最終必然會釀成大的災難,造成大的罪惡。
    亡國怨祝
    晉國的中行寅面臨大敵,家族就要被人滅亡了。他急忙找來給自己負責祭祀的太祝,準備問罪處罰他。
    他怒氣沖沖地詢問太祝:“你為我祭祀,肯定祭品不肥厚,齋戒時也不誠心。結(jié)果現(xiàn)在觸怒了天上的神靈,導致我亡國,你為什么要這樣呢?”
    太祝簡回答道:“原來的君主行密子,只有十乘車。可他并不覺得太少,只是擔心自己的德行不夠,生怕有一點兒過錯?,F(xiàn)在您已經(jīng)有了戰(zhàn)車百乘,您卻不僅不擔心自己的沒有道義德行,只是嫌戰(zhàn)車太少。您就知道多造戰(zhàn)車戰(zhàn)船,這樣勢必增加了對百姓的賦稅。賦稅勞役一多,百姓自然不滿意,對您詛咒責罵。而您以為真的光靠向上天祈禱,就可以為家族帶來福運嗎?民心不服,上下都背離您,咒罵您,您也會滅亡。您只指望我為您的祈禱祝福,然而全國都咒罵您,我一個人的頌揚祝福能比得過全國人的詛咒責罵嗎?您的家族面臨滅亡難道不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嗎?我又有什么罪過呢?”
    中行寅聽了太祝簡的話感到萬分羞愧。
    中行寅行將滅亡不去尋找自己的原因,反而責備太祝。他哪里知道,其實他滅亡恰恰是因為自己的貪奢引起民心不滿。
    同族異類
    在猴的家族中,有一類叫猿的,有一類叫做王孫的,它們雖同屬猴族,可是性情、生活習慣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山上,彼此間很不友好,互不相容。
    猿們大都很安靜,舉止穩(wěn)重,性情溫和,它們居住在一起,老幼強弱彼此愛護。有了食物,它們彼此相讓著吃;出外時,它們列隊行走,很守紀律;走到溪邊飲水,都是井然有序。如果行走途中有誰不幸走失了,猿群便發(fā)出悲哀的叫聲,呼喚著那離散的伙伴。當它們遇到有危險,猿群便會馬上緊緊靠在一起,讓弱小的猿藏在中間不至于受到傷害。猿對人類也很友好,它們不踐踏人們種的莊稼,也不去毀壞人們種的蔬菜。在它們居住的山林里,到處長滿了野果子,當樹上的果子還沒成熟時,猿們從不去破壞它,還輪流著盡心看守果樹;等到果子成熟了,猿們便呼喚大家都來,聚集在一起才開始吃,顯得十分和睦溫馨。山中生長的那些小草、小花,猿也從不去侵犯、踐踏、摧殘,當它們要經(jīng)過那些長著花、草的地方時,總是繞道而走,盡量保護著草木。所以,猿居住的山林常常是郁郁蔥蔥。
    王孫類就大不相同了。它們性情暴躁且放肆,即使是同一群王孫,互相之間也不能和睦相處。它們吃起東西來,互相搶奪廝咬,誰也不讓誰。遇到外出,王孫們毫無紀律可言,既沒有隊列,也無秩序。喝起水來,一團亂糟糟,又是嚎又是叫。若是有誰走散了,絕沒有同伴思念、憐憫它;遇到危難,更不用說,它們往往就推出弱小者做犧牲品以便自己脫身。平時,它們恣意踐踏、損壞人們種的莊稼,還以此為樂,王孫所到之處,全被搞得七零八落。山林中,樹上的果子還沒有成熟,就亂咬亂扔,它們還常常偷吃同伴的食物。山中的小花、小草,常遭王孫們的踐踏。它們肆意摧殘草木,將草木折斷、拉彎,直到草木枯槁了才罷休。因此,王孫們居住的山林也就常常荒蕪不堪。
    由此可見,有清廉自守的主人,便有安居樂業(yè)欣欣向榮的環(huán)境;而貪婪兇狠的主人,便不會有安寧的環(huán)境。
    愿換手指
    從前大山里有個神仙,精通各種法術。一天,他來到凡間想尋找個有慧根的人,將他點化得道成仙。神仙又怕找錯了人,選上個貪心的,于是想出個辦法考驗世上的凡人。神仙四處游歷之時,故意施展自己的點金術。誰知,不管他到哪里,碰到什么人,人家都嫌他點的石頭太小了。其實神仙每次都是盡量選些大石頭來點,可人家總是貪心不足。神仙因此覺得十分失望,準備返回山中。正往回走的路上,迎面來了個人。神仙不免又動了心,想再試一試,說不準就會得到個合適的人選。
    神仙點中了一塊大石頭說:“我是神仙,我把這石頭點成金子給你用吧。”那人一言不發(fā)搖搖頭。神仙一想:“糟了,他一定又是覺得這石頭小了,這又是個貪心的家伙?!敝缓脟@口氣,又點了一塊大石頭,哪知這人竟又搖頭不要。
    神仙見此心中不禁一陣高興:“可算沒白來人間一趟。這個人一點貪心也沒有,無論大小金子都不要。這種人在當今世界,實在少有。我就點化他當個神仙吧?!鄙裣捎谑菃柕溃骸澳愦笮〗鹱佣疾灰?,那要什么呢?”這人不緊不慢,伸出手來說道:“神仙大人,我別的什么也不要,就只要您老神仙剛才點石成金的那根手指頭。您就施個仙法,把那根手指頭換到我手上。我就可以到處隨意點金,到時便有不計其數(shù)的金子任憑我用了?!?BR>    神仙尋遍人間竟找不到一個不貪心的人,好不容易碰上個不讓神仙幫自己點金的,竟又是看上了神仙那能點金的手指,可算是貪心到家了。
    猩猩好酒
    傳說,猩猩這種動物非常喜歡喝酒。那些住在山里的人經(jīng)常擺放好裝滿甜酒的酒壺,旁邊放上大小不一的酒杯。有的人還編好草鞋,并且把草鞋彎彎曲曲地編在一起,也一并放在路邊。猩猩瞧見這些東西,知道這是用來引誘它們的。它們居然還能知道放酒人的祖宗姓名,一條一條地列出放酒人的罪狀破口大罵。
    一只猩猩對它的同伴說:“我們怎么不稍稍嘗一丁點呢?只要我們小心一點,不多喝就不會有事的?!痹捯徽f完,其他猩猩就拿起小酒杯喝上兩口,喝完了便罵罵咧咧地走開。過一會兒,它們?nèi)滩蛔。帜闷鸫笠恍┑木票瓉砗?。三口兩口喝完之后,它們又邊罵邊走。這樣往往返返好幾次,猩猩們實在忍受不住嘴唇上的香甜,干脆拿起的酒杯,咕咚咕咚開懷痛飲,根本記不得這樣會酩酊大醉。
    漸漸地猩猩們都喝醉了,它們打打鬧鬧,把草鞋穿在腳上。這時在隱蔽處觀察了猩猩們半天的山里人都跑出來抓猩猩。猩猩們嚇得四散奔逃,可鞋子都編在一起,它們你踢我,我踩你,一個也跑不掉。后來有些猩猩明明知道這是喝酒的結(jié)果,可總是忍不住,還是落得同樣的下場。
    其實,猩猩們都十分聰明,它們知道人們是在誘惑它們,也憎恨人們的誘惑??伤鼈兠恳淮味家驗樨澬?,最終難免被捉。
    張衡的天平
    張衡到了地府,閻羅王知道他具有豐富的智慧,就告訴他,世界上有許多官陸續(xù)來到地府,要調(diào)查他們?yōu)楣偾逭€是貪鄙非常費事,問張衡有沒有什么簡便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甄別。
    張衡給他提供了一架特制的天平。閻羅王一看,那天平一頭的盤子極其巨大,另一頭卻很小。
    “這天平怎么用?”閻羅王問。
    張衡對閻羅王說:“凡有做官的來到地府,你只把他的烏紗帽作為砝碼往小盤子上一放,他所管轄范圍的老百姓就立即被攝入了另一頭的大盤子里。如果放烏紗帽的一頭比裝百姓的那頭重,那官一定是個壞官;反之如果百姓那頭比烏紗帽這邊重些,那官就比較好?!?BR>    但是張衡叮囑閻羅王:“在有官需要考核之前,請你自己千萬別去動它!”
    天平在閻羅王那里放了一晚。
    第二天,閻羅王告訴張衡:“你的天平不怎么好,我已經(jīng)下令拆掉了?!?BR>    “非??上?!”張衡說,“我叫陛下不要去動它是有原因的。陛下認為它不好,肯定是你把自己的烏紗帽在上面試了一下?!?BR>    三只老鼠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到了油缸邊一看:油缸里的油只有底下一點點,并且缸身太高,誰也喝不到。
    于是它們想出辦法,一個咬著另一個的尾巴,吊下去喝。第一只喝飽了,上來,再吊第二只下去喝……并且發(fā)誓,誰也不許存半點私心。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在下面想:“油只有這么一點點,今天總算我幸運,可以喝一個飽?!?BR>    第二只老鼠在中間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讓它喝完了,我還有什么可喝的呢?還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
    第三只老鼠在上面缸邊想:“油很少,等它倆喝飽,還有我的份嗎?不如早點放了它們,自己跳下去喝吧!”
    于是,第二只放了第一只的尾巴,第三只放了第二只的尾巴,都只管自己地搶先跳下去。
    結(jié)果它們都落在油缸里,永遠逃不出來了。
    從東坡“三養(yǎng)”說“養(yǎng)廉”
    一個注重品德的人,一定注重自身修養(yǎng),比如蘇東坡倡導的“三養(yǎng)”。所謂“三養(yǎng)”,即安分以養(yǎng)福,寬胃以養(yǎng)氣,省費以養(yǎng)財。
    安分以養(yǎng)福。福,是人生的一大追求。有人當了官,便作威作福,這??康氖鞘种袡嗔?,享的是官福。蘇東坡卻認為福來自安分。做官也好,平民百姓也好,安分是做人之本。只有守住安分這個道德底線,才能踏實處世,誠實做人,老實做官??v觀一些貪官之所以會倒在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之下,是因為他們的欲望太擴張了、太不安分了。
    寬胃以養(yǎng)氣。從深層次來理解,蘇東坡所說的寬胃與養(yǎng)氣,有兩方面的警示作用:一是切勿貪吃,因為請吃之風會削弱人的氣節(jié);二是從養(yǎng)生角度講,常食飯蔬,粗茶淡飯,能讓人氣色平和,精神清爽。
    省費以養(yǎng)財。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努力壓縮行政開支,用節(jié)省的費用為杭州人民在西湖中修蘇堤,成為勤政為民的佳話。而當前腐敗的特征之一就是浪費,一些領導干部無節(jié)制地鋪張,巧立名目,從中謀私;還有的迎來送往漸成陋習。一家人過日子尚且要有節(jié)儉觀念,何況一個單位、一個部門,所以學習蘇東坡“省費養(yǎng)財”,節(jié)省不必要的開支,把錢用到刀刃上,不僅老百姓叫好,而且可以有效地遏制腐敗。
    蘇東坡曾對劉攽(字貢父)說:“當年我與弟弟溫習應試科目時,每天都享用三白飯,吃起來味美可口,不相信世上還有八珍美味了?!彼f的“三白”,其實就是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