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理初一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字號: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注意事項(xiàng):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zhǔn)考證號、考試科目按要求涂寫在答題卡上,將試卷密封線內(nèi)的項(xiàng)目填寫清楚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寫在試卷上。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4 .第Ⅰ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正確的。
    1.讀西半球圖,下列有關(guān)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A.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
    B.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C.地跨熱帶、北溫帶和北寒帶
    D.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讀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2~4題。
    2.我們亞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濕同在”,氣候類型復(fù)雜多樣。造成這種氣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亞洲大部分處在高緯度地區(qū)
    B.亞洲處在東半球
    C.亞洲緯度跨度大,東西距離長
    D.亞洲四面瀕臨海洋
    3. 根據(jù)亞洲氣候類型圖判斷,南亞地區(qū)主要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季風(fēng)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季風(fēng)氣候
    4.亞洲季風(fēng)氣候顯著,季風(fēng)氣候主要分布在
     A.亞洲的北部 B.亞洲的中部
     C.亞洲的西部 D.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5.2012年“核安全峰會”于3月26日~27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lǐng)導(dǎo)人出席了峰會。到目前為止,擁有核武器研制技術(shù)的國家分別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和朝鮮。其中,位于東亞的國家有
     A.俄羅斯、中國 B.印度、巴基斯坦
    C.中國、朝鮮 D.中國、朝鮮、以色列
    讀圖完成6~7題。
    6.B處的傳統(tǒng)聚落是
    A.帳篷 B.高腳屋 C.窯洞 D.碉樓
    7.一艘貨輪在D地的某港口裝船外運(yùn),裝船的貨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麥 B.石油
    C.大米 D.煤
    讀東南亞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完成8~9題。
    8.圖中甲半島的地形特征是
    A.平原為主,地勢平坦 B.高原為主,地面崎嶇
    C.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D.地形復(fù)雜,中高周低
    9.該半島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qū),主要原因是
    ①水流湍急,水能豐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東南亞地處兩大洲、兩大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右圖中,“東方十字路口”指的是哪個地方
     A.馬六甲海峽
    B.蘇伊士運(yùn)河
    C.巴拿馬運(yùn)河
    D.白令海峽
    11.印度在20世紀(jì)60年代推行“綠色革命”,旨在解決
    A.糧食問題 B.森林問題 C.沙漠問題 D.環(huán)境問題
    12.下列在中東地區(qū)難以見到的景象是
    A.沙漠廣布,石油井架林立 B.夜晚床鋪安排在屋頂上
    C.懸掛美國、日本國旗的油輪進(jìn)出港口 D.眾多佛教徒在佛堂誦經(jīng)
    13.在中東,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教共同奉為圣城的地方是
     A.麥加 B.麥地那 C.巴勒斯坦 D.耶路撒冷
    14.下列關(guān)于中東成為世界熱點(diǎn)地區(qū)的原因,組合正確的是
    ①豐富的石油 ②東西方交通要道 ③建筑風(fēng)格不同 ④匱乏的水資源 ⑤宗教信仰不同 ⑥經(jīng)濟(jì)狀況不同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 D.全部
    15.澳大利亞國徽(右圖)上的兩種動物是
    A.考拉、袋鼠 B.袋鼠、鴯鹋
    C.鴨嘴獸、鴯鹋 D.河馬、大象
    圖6是某國局部地區(qū)人口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6~18題。